清嘉慶《龍山縣誌》說:“土人安度晚年,月大,二十九歲;月小的話就是28天。”土家族比漢族早壹天過年,稱為“趕上過年”。關於它的起源有多種解釋,主要有三種說法:壹種是明嘉靖年間問,就在年底,突然接到聖旨,動員土家和地方兵抗日。根據距離算算時間,要在過年前出發,才能準時到達目的地。為了讓官兵們過新年,決定集中官兵提前過年。土家兵出征後,立下“東南第壹戰功”。後人紀念這場戰爭的勝利,祭拜祖先。每年春節都提前壹天。第二,據說是在清朝古丈西平的山包上,是土王和克王交戰的地方。有壹年,快到春節的時候,客家王把這個山坡上的土王和很多土家人圍了起來。客家王率領這麽多軍隊,土王不敢沖出去。於是大家決定提前過年,好客王也不準備大開殺戒過年了。過年後,大家都準備武器。有人砍倒壹棵“野貓樹”做長槍,有人吹“沈悶的李杜”。第二天壹大早,客兵們都在過年,山上的人都把野貓、樹、袍、欽星伸了出來。玉璽之下,雙龍隱,天宇明。此後,每年農歷六月初六,土家族人都要翻箱倒櫃曬衣服,在吳泰的意思是曬龍袍,有的甚至殺豬宰羊,邀請親朋好友舉杯痛飲,紀念英雄吳泰。
土家族的七月半是古歷七月十四日。傳說古代因戰亂,部分土家族先民流入雲南,壹去不返。莊稼熟了,死在國外的先輩們盼著回家看望兒孫。因此,家人給死者提供酒、肉、新鮮大米和玉米,俗稱“吃新”。7月初至14日,每晚在神社“燒香”,禁止在家吵架,避免赤身裸體,坐在門欄上。14日晚,他在家門前燒紙錢,在離家很遠的地方灑粥,稱為“灑鬼粥”,表示祖上要趕上“雲南會議”,家裏給他寄了些餐盤費。
苗族主要傳統節日
農歷三月初三是湘西苗族的傳統歌舞節。這壹天,苗族男女會自動聚集在約定的山坡上,載歌載舞,其樂融融。
說起三月三,當地的朋友會告訴妳壹個有趣的傳說:古時候,在湖南和貴州交界的山裏,住著兩個苗族人。湖南的叫八毛寨,貴州的叫牧野寨。平時兩個村的人結婚和睦相處,生活都很順利。有壹次,兩個村子的後人為了壹個年輕貌美的媳婦,為了壹把刀槍而戰,結下了深仇大恨。第二年,八毛寨的人怒不可遏,把村裏的男女老少都召集起來,扛著用竹子綁著的鬼神,拿著刀、棍、火槍襲擊木葉寨,先占領了木葉寨前的壹個山坡作為營地。木葉村的人也是針鋒相對,村子旁邊的山坡上也聚集了上百人把守。兩個寨子的寨主原來是姻親。當他們看到其他士兵都比馬莊強,而且都是五親六親,就不想上戰場了。僵持了幾天,敵意漸漸淡了。兩個村的人又和好了,在山上載歌載舞,殺豬殺羊,殺了壹天壹夜。兩村的人從來沒有過這麽大規模的無憂無慮的聚會,於是都記住了這個狂歡友愛的日子——農歷三月初三,相約第二年。兩個村的人邀請鄰近苗寨的村民在木葉村前的山坡上聚會。年年如此,相繼成了風俗,於是有了“三月三歌舞節”。
以往三月三的活動多在古丈、蘆溪、吉首相鄰的山坡上舉行,沒有固定地點,視當時情況而定。
清明歌會是湘西苗族的傳統歌會。這壹天,吉首、鳳凰、花垣、古丈等地的苗族人都盛裝打扮,把頭埋在柳樹裏,從四面八方聚集到吉首市丹青鄉清明山腳下,唱了三天三夜的山歌。原來,清明節是湘西苗族人民舉行的祭祀、緬懷祖先和救星的傳統活動。相傳苗族祖先早年生活在江西省。兩個年輕人不堪忍受政府的壓迫,挺身而出,帶頭造反。失敗後,他逃到郴州境內,被壹個叫韓的小夥子救下,藏在丹青的清明山上。後來被官兵知道,包圍了清明山。千鈞壹發之際,韓帶領官兵逃走,讓那兩個苗裔逃走,卻被官兵打死在柳樹下。此後,苗族的兩位祖先在丹青鄉定居,繁衍生息。
農歷八月初八是苗族傳統的祭祖節日,也是青年男女的聯歡節。這壹天,湘黔相鄰地區的苗族人要從四面八方趕到傳統的“跳花坪”,打花鼓、唱苗歌、耍獅子、打蘆笙、嗩吶、打木葉,壹天壹夜載歌載舞...這種白天舞花,晚上舞月的習俗,苗族人稱之為“淡臺丹拉”。
六月六苗族“六月六”起源於古代。據巫術歌唱的來源說,亂世洪水之年,“六月六日大雪,六月六日大霜”,洪水漫天,人間只剩下兩個人。兄妹通婚,生六男六女,繁衍後代。在古代,家家戶戶都在這壹天舉行祭祖活動。另有民間傳說,六月六日是龍曬皮、虎曬毛的好日子。家家戶戶都要把棉織的衣服被子拿出來曬曬。據說這壹天曬的衣服壹年四季都不會發黴,冬天更暖和。當地農業諺語說:“六月六日晴,遍地金。六月六日下雨,48天就開始幹旱了”,這和古代六月六日洪水滿天有關。
捉秋是湘西苗族的傳統節日之壹,主要在花垣舉行。每年“立秋”這壹天,苗族人都會穿著節日的盛裝,興高采烈地從四面八方湧向秋田,參加或觀看各種娛樂活動。有壹個關於中秋節的美麗故事。
相傳很久很久以前,苗寨裏有壹個叫八桂大的小夥子,誠實、勇敢、善射,深受大家敬仰。有壹天,他外出打獵,看見壹只山鷹從空中經過,他用箭射中了山鷹,同時落下壹只花鞋。這只花鞋繡得很精致。壹看就知道是聰明漂亮的苗族姑娘做的。八桂大決心找到這只花鞋的主人。他設計制造了壹個可以同時坐八個人的風車形狀的秋千,命名為“八人秋千架”。初秋的這壹天,他邀請遠近村莊的男男女女去蕩秋千取樂。蕩秋千是苗族姑娘最喜歡的活動。八桂大以為做花鞋的姑娘壹定會來。果然,在秋千場上,他找到了花鞋的主人,美麗的姑娘七娘,並娶她為妻。此後,人們每年都舉行這樣的活動,逐漸形成了“追秋”活動。
香火舞是湘西吉首市、古丈縣、瀘西縣、沅陵縣苗族的民間節日。每年十月初壹至農歷十五,向明大會在各村輪流舉行,俗稱“跳香”。節日活動主要是跳舞。傳統舞蹈“香舞”是壹種慶祝豐收的祭祀舞蹈,祈求來年風調雨順、六畜興旺、五谷豐登。跳舞時,首領右手持圍巾,左手持角劍,身穿紅袍,頭戴頭飾或五佛冠。四個穿著白大褂、藍短褲、涼鞋和竹竿的年輕人和領隊壹起跳舞。舞步多種多樣,主要有《關公的大車》、《美人梳頭》、《雪花蓋頂》、《抱月》等。伴奏常使用大鼓、大鑼,長鑼、大鼓不斷重復。除了跳舞,苗族人還從事壹些其他娛樂活動。
櫻桃黨,櫻桃黨是湖南湘西苗族的傳統節日。加繆山上有許多櫻桃樹。每當春天櫻桃成熟時,苗族青年男女會在櫻桃林中聚會,唱二重唱,進行社交活動。這項活動在苗語中被稱為“六必娃”,中文字面意思是“摘櫻桃”。關於櫻桃社的來歷,據說很久以前,湖南吉首瑞布山壹帶有個叫紅櫻桃的富家公子,英俊漂亮。有壹個女孩叫桃花,住在花垣縣枝兒坡。她家很窮,但她很漂亮,也很帥。壹天,他們在山上摘櫻桃時偶然相遇,壹見鐘情。但是因為門不對,被家長幹涉了。他們發誓不結婚,每年櫻桃成熟的季節都在枝兒坡見面。他們真摯的愛情深深打動了周圍的苗族青年,於是方便大家在這壹季舉辦歌會,追求獨立婚姻,歌頌幸福愛情。久而久之,櫻花節就形成了。節日期間,身著盛裝的苗族青年男女聚集在櫻花林裏唱歌,談情說愛,盡情歡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