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麽,人類是從什麽時候開始使用火藥的呢?現在很難準確回答這個問題。但有壹點是肯定的;世界公認火藥是中國最早發明和使用的,是中國古代四大發明之壹。粉末容易著火,瞬間燃盡,形成爆炸現象,所以威力很大。但不是用來治病的。為什麽叫“藥”?說來話長。
全世界古代社會上層統治者都熱衷於尋找長生不老的仙丹,於是煉金術興盛壹時。中國也不例外。根據歷史記載,秦始皇非常熱衷於尋求長生不老藥。西漢時,人們將冶金技術應用於提煉礦物藥物,並夢想提煉仙丹。那時候,煉金術士到處都是。現在杭州西湖的葛陵,據說是東晉方士葛洪煉丹的地方。很顯然,無論人們如何修煉,都不會修煉到所謂的長生不老藥。但是在長期的冶煉過程中積累了大量的化學知識。比如煉丹所用的原料有水銀(水銀)、硫磺、硝石(硝酸鉀)、磁鐵、朱砂等,使人們對這些化學物質的性質有了更深入的了解。由於硫磺和硝酸鉀放在壹起加熱,會劇烈燃燒,這種經歷逐漸被更多的人知道。
硫磺和硝石都被用來制造火藥。因為它們最初被用作“藥”,所以有火藥之稱。唐朝初年,藥理學家孫思邈在他的《單晶》壹書中提到了“內硫法”。即兩盎司硫磺和兩盎司硝石磨成粉末,放入砂鍋中。然後,在地上挖壹個坑,把罐子放進坑裏,坑的頂部與地面齊平,四周填滿土,再放入裝有三塊皂腳的罐子,讓硫磺和硝石的混合物燃燒起來。火剛滅的時候,用三斤生熟炭炒壹下。當木炭燃燒了三分之壹時,趁熱取出的混合物稱為“臥火”。
有點像黑粉,但要得到真正的粉末,必須按正確的比例配制。大概在唐朝之前,世界上就已經出現了黑粉。
黑火藥的出現很快被用於軍事。晚唐時期戰亂頻繁。壹位將軍在攻城時使用了“飛機火”,燒毀了城門。他帶著他的士兵在大火中進城,全身被燒傷。“飛機上火”其實是壹種火炮。把火藥裝在槍上,點燃後扔向敵人。在沒有火藥之前,所有的槍都是用來向敵人投擲石塊的,所以古代的槍就寫成了“槍”,火藥用於軍事之後,槍就寫成了“炮”。槍最初是用來投擲燃燒武器的。
此外,還有壹種火箭。北宋初年,由於生產的不斷發展,出現了火藥制成的火箭。據說有壹個叫馮季生的人把制作火箭的方法獻給了皇帝,因此得到了獎賞。這種火箭是把火藥綁在箭上,點燃導火索向敵人射擊,引起大火燒死敵人或燒壞糧草。北宋時期,火藥被廣泛使用。有國家兵工廠,叫“廣備攻城廠”,裏面有壹個“火藥窯工”,是制作火藥的作坊。在宋神宗,西夏國軍隊進攻蘭州,北宋軍隊抵抗的時候,壹次就收了25萬支火箭,比三國諸葛亮“借草船放箭”還多5萬支,而且是火箭。可見當時火藥的生產和應用是非常廣泛的。
最開始是用火藥點火,後來利用了它強大的爆炸能力。北宋時期,中國已經開始制造爆炸性的火藥武器,這標誌著人類武器從冷兵器時代過渡到火器時代。北宋時有壹本叫《武經總綱》的書,詳細記載了許多新發明的火器。其中有壹種武器叫“雷球”,用火點燃時能發出如雷的聲音。後來,在元宵節的晚上,城市和村莊非常熱鬧。除了各式各樣的燈籠,還有煙火。宋代詩人辛棄疾記錄了這煙花飛舞的激情場面,寫道:“千樹萬樹開東風夜,繁星如雨。”這時,火藥已經以多種形式和方法得到應用。到北宋政權崩潰時(12世紀初),宋朝統帥李綱為抵抗金兵入侵,下令放出霹靂炮,是戰爭中使用爆炸性武器的早期例子。
中國古代火箭南宋時期,晉國的60萬大軍壹直打到長江下遊,企圖壹舉滅掉南宋。宋朝大臣於趕到采石(今馬鞍山市附近),率領軍隊迅速準備戰鬥。金兵大軍駕舟渡江,主帥完顏亮手持小旗親自指揮渡江。於下令戰船迎戰,同時發出霹靂炮。槍點著後,突然升到空中,再落到水裏跳出來,在敵人面前燃燒爆炸,發出雷鳴般的響聲;槍裏還放出了大量的石灰,使敵人的眼睛變窄了。宋軍發起猛攻,金兵紛紛放水,最後宋軍獲勝。
據宋代大詩人楊萬裏說,當時宋軍使用的霹靂槍是用石灰和硫磺包在紙裏制成的。可能就像現在的“二踢腳”,壹個裝火藥,壹個裝石灰,所以才有那個威力。
公元1207年,遊牧民族攻打襄陽。襄陽都督趙春下令鳴槍,金兵迅速撤退。壹天晚上,趙春派出1000名攜帶火箭和雷電等火器的士兵航行到金英附近,並向金英發射火箭和雷電,造成數千人傷亡。
為了對抗宋朝的金兵,武器制造專家不斷嘗試改進他們的武器。南宋時,壹個叫冀濤的人發明了壹種管狀火器——火槍。這是世界上第壹支“槍”。這種火槍是用壹根長竹竿做成的,竹筒裏裝的是火藥。戰爭中,有兩個人拿著它,點了壹把火,發射出去殺死敵人。南宋末年,火槍不斷改進,有人發明了火槍。火槍是用粗竹子做的,竹筒裏裝火藥,還有壹種叫“子克”的東西。火藥用火把點燃後,先是燃起火焰,然後被射出去,爆炸了。這種子彈可能是最早的子彈。
13世紀,宋朝和晉國都開始用金屬制成的火器作戰。當時制造的爆炸武器有點像現在的地雷,不過是扔出去傷害敵人。在元代,最初由粗竹筒制成的火槍發展成為壹種金屬制成的大型器皿。
在中國歷史博物館裏,至今還保存著壹門1332元制的大型鋼炮。這是世界上最早的大炮。這種金屬制成的管狀火器射程遠,威力大,比以前的火器有了質的飛躍。最初由中國發明的火箭是由帶弓的人發射的。後來,人們發明了直接利用火藥本身的燃燒力來推進的火箭。火箭點火後,火藥燃燒產生的大量氣體從尾孔噴出,火箭被噴射空氣的反沖力迅速向前推進。不要小看這個最早的自行火箭,它的原理和今天發射到太空的火箭壹模壹樣!
火藥的制造方法首先從中國傳到阿拉伯,再從阿拉伯傳到歐洲各國。在中世紀,阿拉伯科學遠比歐洲先進。壹些歐洲人試圖翻譯阿拉伯書籍,從中學習火藥知識。
14世紀,西班牙、意大利、地中海國家和歐洲發生了數次戰爭。戰爭中使用了霹靂之類的火器,發揮了很大的作用。歐洲在學會火藥的制造方法後,積極發展火器的制造。近代科學興起後,歐洲的武器制造很快走到了世界前列,出現了機槍、迫擊炮甚至火箭、導彈等武器。
學習點
孫思邈
孫思邈,西魏人,生於581,卒於682年。他是壹個百歲老人。孫思邈的年齡有六個版本:最小的101歲,第二個120歲,第三個131歲,第四個141歲,第五個18歲。不過反正我也不小了。但是,第四種說法更多。他自己在《備急用》裏說,他是100多歲的時候寫的,也就是說他應該不止101歲。他是唐代著名的道士和醫學家,有“藥王”之稱。在他的書《單晶》中,第壹次記錄了火藥的配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