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葛邦寧
出品?|?邦寧工作室
|?編輯評論/註釋
特斯拉模式和豐田模式,誰更適合這個時代?
這是壹個見仁見智的問題。但至少目前,特斯拉暫時領先。
第壹,通過降價,特斯拉在成本、工程、技術三大創新層面打擊了幾乎所有的汽車廠商,時代在這裏產生了新的加速度。
第二,壹方面豐田換帥,份額下降,利潤下降;壹方面,埃隆·馬斯克(Elon Musk)發布了將耗資10萬億美元的秘密大計劃3(3(master plan)第三章),形成鮮明對比。
第三,雖然豐田仍然是世界上最大的汽車制造商,但特斯拉自行車的凈利潤已經是豐田的5倍。
名為豐田的豐田車型幾乎主導了當今的制造業。曾經助推豐田成功的因素,現在會成為其轉型的最大障礙嗎?時代轉型背後的產業內涵是什麽?
於是,管理顧問、《中歐商業評論》原執行主編郝亞洲與《清華管理評論》高級編輯劉永軒進行了深入對話,並幫助寧工作室編輯出版。更多內容可以通過小宇宙或者播客訂閱“管理學院”。
▍“豐田預測未來,馬斯克創造未來”
劉永好:第壹,馬斯克經常講使命,人生的意義,存在的目的,這很重要。我們現在必須解決卡脖子的問題。怎麽會?需要巨大的投入,長期的努力,強烈的使命感。中國需要馬斯克這樣的企業家,從社會和歷史的維度思考企業的存在,做壹些對社會發展有益的事情。
第二,馬斯克能發現第壹原理嗎,因為他是超人?我不這麽認為。他也有壹個認知過程。有人問他最大的挑戰是什麽,他說“確保有糾錯反饋回路”。他給員工發郵件,強調當他下達指令時,只能有三種反應。第壹個是回信指出他錯在哪裏。
超人也需要別人的幫助。特斯拉這麽多事情的反思和重新做,不可能是馬斯克壹個人的功勞。與其想著成為超人,不如建立壹個有效的組織。現在有些人雖然不是超人,但看起來毋庸置疑,馬斯克也能保持“知其不知”的狀態。
第三,馬斯克不是在預測未來,而是在創造未來。豐田在預測未來。像大多數成熟的公司壹樣,面對未來的不確定性,豐田已經搶占了許多跑道。馬斯克開放專利,讓大家壹起玩,把電動車市場做起來。
在這個過程中,讓市場、賽道、技術路線、標準具有合法性,成為* * *知識。最後,壹開始認為馬斯克錯了的人被迫玩了這個遊戲。專利制度並不是理所當然的。誰說它不能被打破?這不僅僅是技術創新,馬斯克正在重新定義現實。
馬斯克是汽車行業出現過的魅力領袖,那就是亨利·福特。當時福特的影響力相當於今天的馬斯克。他定義了汽車和汽車生產方式,引發了廣泛的經濟和社會影響,直到現在仍然影響著馬斯克。
後來,通用汽車進行了組織創新,小阿爾弗雷德·斯隆是壹位管理大師,但不是壹位有魅力的領導者。
我曾經對魅力型領導頗有微詞。魅力型領導者發揮著巨大的作用,但也可能導致巨大的問題。馬斯克啟發我們重新思考魅力型領導者在特定情況下的作用。魅力型領導者可以在重大變革、突破性創新、行業塑造和創造未來的時期發揮重要作用。當然,隨著魅力型領導越來越多,我們還是要保持警惕。
郝亞洲:大家有沒有發現,馬斯克幾乎從不否定舊事,也很少談顛覆。當我們談到特斯拉模式和豐田模式,究竟是升級還是顛覆,這個問號大概不在馬斯克的腦袋裏。
很多人熱衷於將豐田模式與特斯拉模式相提並論,但馬斯克自己也說過,沒有豐田就沒有特斯拉。在特斯拉建立新的生產體系之初,豐田給予了很多幫助,包括資金和工廠管理。
馬斯克的核心價值是什麽?第壹個原則是思維方式,即壹切都可以重來。再做壹次,就是從舊的東西中尋找理性去保留。核心價值是人類發展的終極目標。
馬斯克的理想是讓人類成為跨行星物種,這實際上拓展了人的行動能力和思維邊界。這裏有壹個宏大的宇宙觀,就是我們不屬於地球,而是屬於銀河系和宇宙。
馬斯克是不折不扣的開源,是1990年代的純黑客精神,他為什麽退出Open AI?他不希望人工智能成為封閉模式,這也是他對ChatGPT的批評之壹。馬斯克想玩無限遊戲,而不是有限遊戲。
▍“特斯拉在豐田跑道上起飛”
劉永好:我覺得特斯拉是豐田的延續。它在豐田跑道上起飛,插上數字翅膀。傳感器部署在特斯拉工廠的生產線上,可以采集數據,優化,實現自動化,然後重復這個循環。
生產線變成壹個學習和進化的整體,這就是敏捷開發的玩法。特斯拉像開發軟件壹樣開發工廠。汽車通過下載軟件實現新的功能,汽車和工廠可以繼續快速發展叠代。這就可以理解為什麽特斯拉進化的這麽快了。
敏捷開發是如何產生的?提出者明確表示,重要的思想來源是精益生產,很多想法都是受精益生產的啟發。精益思維是怎麽來的?來源之壹是PDCA,由Walter A.Shewhart提出,並由他的朋友兼弟子Deming完善和推廣。
精益思維從制造領域轉移到了軟件領域,現在又回到了制造領域。從這個角度來說,特斯拉模式是豐田精益思維的延續,是精益思維在數字時代的綻放。也許未來工廠會完全不同,但精益思想會留在工廠裏。我們看到壹種思想在不同的時代仍然發揮著作用。
現在我們經常講人機交互,人機壹體化。從人機關系出發,可以發現豐田和特斯拉的區別:壹個側重於人,壹個側重於機器。從建國開始,美國就有對技術的崇拜,美國企業關註的重點是機會。日本出現了“勤勞革命”,形成了偏愛使用人力資源,較少依賴機器和資本的傳統。
而且1949年豐田工人因為裁員罷工,創始人豐田章壹郎辭職,大野泰壹成為組裝總經理。他要解決的問題是如何在不裁員的情況下提高效率,實現大規模生產,於是開始了精益生產模式的革新。
豐田把“自動化”中的“動態”壹詞改了,創造了壹個詞,人+自動化,即人機結合。雖然是人機結合,但起主導作用的是人。在技術上,豐田壹直比較保守,經常讓參觀者感到驚訝和困惑。
壹名記者在訪問期間曾問,為什麽豐田不像競爭對手那樣使用機器人。豐田的回答是機器人有很多局限性。他們不能思考和感覺。操作者知道客戶想要什麽,能夠站在客戶的角度思考如何完成工作。
現在情況不再是這樣了。我們看到了AI的不斷進步,看到了AI的強大。人可以思考,機器也可以,在很多事情上,它學習得更快更有力。加裏·加裏·哈默爾說,豐田是壹個思維系統,豐田依靠人類的智慧不斷改進,而特斯拉可以通過數字化手段加速學習,可以持續發展。
我通過兩個場景來呈現。在豐田,當生產線出現問題時,每個人都可以拉著電線停下來。妳可以說“停”,但不能說“停”,因為“停”是被動的,不反映人的主觀意誌和智慧。豐田這樣做是為了創造集體學習的機會,這是非常值得尊敬的,但是這種“慢而快”的學習邏輯在數字時代是無法成立的。
看看特斯拉。如果零件丟失,系統可以在幾十秒內通知設備或工人跳過,然後在後面正確的地方連接,完全不需要停線。
郝亞洲:我對豐田和特斯拉關系的理解。第壹,特斯拉模式的底層是豐田的精益思維,但目標是福特。第二,特斯拉還在底層建立了壹層東西,那就是矽谷精神。
特斯拉充分利用工程創新降低成本,電動汽車價格不斷下降。壹千萬或兩千萬人能買壹輛高度智能化的汽車是不可想象的。這也是當年福特的效應,壹個全新的大眾消費市場崛起。
重要的是,特斯拉在消費者方面帶來了壹場平權運動。內燃機車的結構對用戶來說就是壹個黑匣子,廠家說什麽就是什麽。電動車就像手機,壹切都可以數字化,壹目了然。
我覺得特斯拉在歷史上的坐標是福特,他帶來了壹場消費革命。消費革命的出現,必然是生活方式的改變。在這個層面上,特斯拉被稱為“特斯拉主義”並不過分。
但特斯拉的制造工藝是豐田精益思想在數字時代的綻放。準確的說,整個人類制造業是精益思維的底層邏輯,任何制造業都離不開它。精益思想的來源是什麽?反對大木,在日語裏是浪費的意思。根據福特模型,大規模的生產過程會產生大量的廢物。豐田家族認為減少浪費會提升價值,所以他們有“持續流”和“拉動”的概念。
從客戶端開始,需要什麽就用什麽,用看板做協調。特斯拉提倡超級生產,實際上是超級節儉,用最新的技術應對資源短缺;超強的靈活性和可定制性,應對需求的波動和多樣化;超連接開放產生協同價值。本質是精益思維。
& ltP class="ql-align-justi本文來自易車號作者邦寧工作室,版權歸作者所有。任何形式的轉載請聯系作者。內容僅代表作者觀點,與車改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