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鼓,因其身體細長而得名。又名花鼓。瑤族人打電影--唱歌的樂器。姚語叫郭和易。流行於廣西壯族自治區金秀瑤族自治縣、廣東省連南瑤族自治縣以及毗鄰湘、桂、粵的廣大瑤族地區。
銅鼓是彜族、苗族、瑤族、侗族、壯族、布依族、毛南族、水族、黎族、白族、土家族、納西族、仡佬族、佤族、傣族、克木族和人的壹種打擊樂器。苗語叫牛和聶,侗語叫和加多,布依族語叫主和根,佤族語叫土洛和,柯木語叫燕。流行於雲南、貴州、四川、廣東、廣西、湖南、海南等省。
鼓、藏、壯、瑤、苗、侗、彜、水、土家族、漢族等民族打擊樂器。流行於全國各地,尤其是廣西、雲南、貴州、湖南、湖北等省。
單弦,姚的弓弦樂器。簡稱單弦樂器鋼琴。也稱為弦樂器鋼琴。流行於貴州省荔波縣,瑤族聚居區。
琴的形狀和結構與二胡相似,演奏者自己制作自用,所以材質和規格不同。琴桿多為泡桐材質,45 cm ~ 50 cm。上端琴頭呈方柱狀,頂部平坦,無飾。琴桿上部距頂端14 cm,水平設置壹根弦軸,材質為黃楊木或硬木,軸長15 cm。琴桿是壹個圓柱體,重量在和弦附近,下端放入琴桶內,外露。琴筒為圓柱形,由壹根長度為11 cm,直徑為5 cm的竹筒制成。管子的前端口部覆蓋著竹筍,管子的後端是敞開的。面板上有竹橋或骨橋、馬尾辮繩或絲線,繩的下端系著壹根系繩,系繩是壹根小竹竿,壹端有結,穿過橋底。琴弓由細竹或竹片制成,用棕絲或馬尾紮成。弓的彎曲度很大,弓長40厘米。
坐姿,左手握琴,琴筒放在左膝,琴頭緊貼左肩,五指均可用於壓弦,右手持弓在弦外彈奏。單弦樂胡琴通常有壹個固定的和弦f1或g1,其音域有壹個八度。音色清亮清晰,像是從遠處傳來的嗩吶聲。音量不高,好像小提琴被靜音了。在中國的弦樂器中,拇指壓弦的人很少,但姚獨奏鋼琴的特點是拇指壓弦在內。左手常以彈滑等技法裝飾,並模仿嗩吶的音色。滑行大多是從高到低做三度滑行。可用於獨奏、合奏、合奏或伴奏。瑤族人在冬夜常以獨奏自娛,也常有兩人或兩人以上壹起演奏或參加瑤族八仙(即八音)合奏。獨奏常有雙弦同音,弓毛也分兩股同時擦弦。壹弦沒有專門的樂曲,但多演奏瑤族的樂曲或嗩吶曲調,如八仙調、迎賓調、祝酒調、參軍調、合拍等。
同慶、壯、苗、瑤、侗等民族打擊樂器。流行於廣西壯族自治區桂北、桂西南壹帶。
碗身用銅制成,看起來像壹個大口小圓底的鍋。頦高9 cm,頦口直徑14 cm,基徑9 cm,頦壁厚度cm。
演奏時下巴向上,用底部的布環固定或由演奏者左手支撐,右手持短木杵敲下巴壁發音。音色清脆明亮,悅耳悠揚,如銅鐘之聲,持續時間長,穿透力強。主要用於教師的公平領域活動。
獅子鑼是壯族、侗族、瑤族、苗族、彜族、京族、仫佬族、毛南族和漢族的打擊樂器。風靡全國。
芒通是苗族、侗族、水族、瑤族的壹種單簧樂器。又稱土管、芒管、蘆笙管。苗語稱為和東,意為鼓葦。在侗語裏,就是大竹筒的意思。流行於貴州、廣西、湖南等省。
瑤族的壹個分支——五月簫,編曲瑤族吹嗩吶。麽語,嗯?凸,即五月削竹笛吹簫之意,故名。它有著悠久的歷史。南宋周曲飛《嶺外代答》(卷七樂器門)中關於瑤樂器的記載如下:“笛與常笛同韻,……”這裏的笛子差不多就是今天的五月笛。流行於廣東省連南瑤族自治縣。
管體為竹制,多為中間無接頭的竹筒,兩端透明,上端略粗。管長40 cm ~ 50 cm,上端管口外徑3 cm ~ 4 cm,內徑2.4 cm ~ 3.4 cm。管頭上端的管口處設置有木塞,木塞的壹側被切掉形成半月形的氣孔,切掉的部分與竹筒內壁形成進氣通道。在管體的背面,距離管頭4厘米的進氣導管下方,有壹個音孔,管體的正面中間開有六個圓形的壓音孔,下方開有三個出音孔。
演奏時,管身垂直,左手無名指、中指、食指分別按第壹、二、三孔,右手無名指、中指、食指分別按第四、五、六孔。上唇放在管頭的木塞處,下唇蓋住半月形吹口。利用循環換氣的方法,氣流從導氣管進入脈沖發音孔,使管內的氣柱振動發音。鼓音為d1—g1,常用平吹的八度音域。通過過吹,音域可以達到兩個八度。平吹音色柔美,超吹音色細尖。常用於獨奏。演奏技法與普通笛子相同,擅長演奏優美抒情的曲調。
黃泥鼓,因演奏時塗有黃泥而得名。古代稱之為鼓,又稱腰鼓、長鼓、長腰鼓、長鼓。瑤族人敲擊樂器,瑤語稱之為望妳甕。流行於廣西壯族自治區金秀瑤族自治縣和廣東省連南瑤族自治縣。
瑤族民間流傳著壹個黃泥鼓的傳說:古時候,瑤族村裏有壹位老人,經常帶著兒子上山打獵。有壹次他被壹只山羊推下懸崖,死了。為了悼念老人,兒子剝下山羊皮,打在壹根樹心被挖空的枯木上。從那以後,每當瑤寨有喪事,就會打這種鼓以示悼念。鼓分公鼓和母鼓。丈夫去世,妻子要在棺材前打母鼓,兒子打公鼓;妻子去世後,夫子倆都要打鼓,這成了姚家的習俗,代代相傳。
蜂鼓,因形似蜜蜂而得名。它是壹種混合了壯族、瑤族和毛南族的打擊樂器。腹前彈,又稱橫鼓。壯族又叫越鼓。瑤語稱為孟波和汝道。毛南族叫長鼓。此外還有腰鼓、瓦鼓、黃泥鼓。流行於廣西壯族自治區各地。
王度,又名黃泥鼓、長鼓、橫鼓。姚混合打擊樂器。流行於廣東省連南瑤族自治縣。
源於古代腰鼓,南宋時在民間廣為流傳。清代李的《楊煉風土八拍》載:“(拍腰)擊鑼,作壹跳之狀。長鼓的形狀有大、中、小三種,上蓋黃泥,用繩子吊著,或者雲也是古時候做的。”
鼓身用整塊泡桐和杉木制成,兩端用山羊皮、黃皮或狗皮包裹。皮面固定在兩個圓形鐵環上,蓋在兩端的鼓口上,兩端的皮面系繩反向拉動。七根小竹筒分別套在相鄰的兩根繩子中,通過移動小竹筒可以調節鼓皮的張力。王度呈長圓柱形,有點像錦繡嶴瑤族的宮黃泥鼓。總長90 cm,鼓身中部略薄,兩端略厚。壹端為喇叭形,直徑22 cm,另壹端為碗形,直徑19 cm。鼓體外表面塗有紅漆,飾有金色民族圖案。
演奏前,在鼓面塗上濕潤的黃泥,使兩端鼓聲相差四五度,即可發出響亮的聲音。演奏時,鼓帶斜掛於胸前,喇叭形壹端朝上向左,左手持竹片敲打鼓面,右手敲打右鼓面,演奏者邊打邊舞。這是姚的“王度鼓勵”。通常,二重唱或團體表演由兩個人進行,這種表演多用於喜慶節日,民間活動如“還盤”和慶祝豐收。它既是王度鼓勵的主要伴奏樂器,也是舞蹈的道具。
喇叭是瑤族、彜族、苗族、景頗族、納西族、怒族、傣族、布依族、土家族、仡佬族、黎族和漢族的壹種唇動樂器。流行於廣西、貴州、雲南、四川、湖南、廣東、海南等省,尤其是廣西壯族自治區南丹和貴州省黔南、黔東南等地。
玩的時候,角比較小的會雙手拿著角玩;如果喇叭較大,左手握住喇叭底部放在胸前,右手拿著喇叭吹奏。角落裏沒有音孔,也沒有固定的音高。根據口型和氣息控制的變化,可以奏出不同的音高。小的那個音調高而尖;大的音色豐富悠揚,可用於獨奏或合奏。湖南部分地區還流傳著玉皇府、老君府、山羊過坳等號子曲調。敲鑼打鼓。
長號,稱為長鳴、鐘鳴、昭君、焦桐、馬吹等。是瑤族、壯族、苗族、彜族、哈尼族、布依族、土家族、維吾爾族、漢族等民族的樂器。瑤語叫當遊。彜語叫達巴拉。布依語叫芒列。在維吾爾語中,它被稱為卡乃。漢族人稱之為大號、長尖、小號、頂號等。流行於全國各地,尤其是廣西、雲南、貴州、新疆等省區。
流行於廣西西部和貴州東南部的瑤族黨溪和壯族苗族長號。管子的總長度是155厘米。上節長30厘米,頂端的噴嘴直徑5厘米,深0.8厘米,底部的銅圓袋直徑6厘米。中段長61 cm,喇叭段長64 cm,喇叭口直徑22 cm。演奏時,拉出上中段,左手伸直握住管體,右手握住上段。管身略偏左,口附壺形喇叭,發音多為音高和壹二泛音。聲音低沈渾厚,音量洪亮,幾裏外都聽得到。壹般不是單獨玩的。在廣西、貴州,是各族八音樂隊的低音樂器。演奏的音樂全是八音曲牌。
瑤鼓:圓柱形。流行於廣西壯族自治區南丹、田林等地。不同的地方有不同的形狀。南丹縣蠡湖、瑤寨壹帶的鼓,多以整節樟木鏤空為框架,上口用未經處理的毛牛皮覆蓋,用竹釘固定。鼓面直徑60 cm ~ 70 cm,鼓高90 cm ~ 100 cm,下端開口。田林縣平山等地的鼓架是木板做的,兩頭都是蒙牛皮。鼓面直徑約80 cm,鼓高100 cm ~ 120 cm。瑤鼓是瑤銅鼓樂隊的指揮和主導樂器。演奏時,放在樂隊中央,用雙杵敲擊。聲音很大。打法有盤腿打、彎打、反打、交叉杵打等。,交替演奏鼓芯、鼓邊或鼓框。玩家邊打邊舞,玩法千變萬化,舞姿優美動人。常用於民族節日、婚喪嫁娶等場合。
瑤猴鼓,瑤杵打擊樂器。它因伴隨著猴子的鼓勵而得名。流行於廣西壯族自治區中部上林縣壹帶的瑤族地區。
據傳說,在瑤族的達奴節(又稱瑤年或尊娘節),布努支系的瑤族在農歷5月27日至29日舉行為期三天的盛大民族節日,以紀念其祖先反抗封建王朝的偉大勝利。屆時,身著盛裝的瑤族男女老少將從四面八方聚集在鼓樓大廳慶祝。鑼鼓喧天,人們載歌載舞。表演的民間舞蹈有猴鼓、銅鼓、蘆笙、圓號等。舞者邊舞邊彈,氣氛異常熱烈,反映了瑤族先民對敵鬥爭和生產活動。
單打,又稱手鑼、手撐。它是壯族、侗族、瑤族的壹種打擊樂器。流行於廣西壯族自治區、廣西西部和廣東省。
鑼身由黃銅制成,呈圓盤狀。鑼面平無臍,鑼邊略寬,垂直於鑼面,外觀莊重誠懇。常見的鑼面直徑14 cm,鑼邊寬2.5 cm,鑼壁厚0.3 cm,鑼邊無孔,鑼繩不系。鑼為木質,鑼頭呈直角彎曲,鑼長14 cm。
演奏時左手掌心持鑼,鑼面向上,右手持杵重力叩診。發音短、高、尖。用於廣西、廣東地方戲曲伴奏,如廣西南部的民族器樂合奏、彩調、雍戲、采茶戲等,並作為教師集市。
瑤竹筒,又稱竹筒琴。這是瑤族的壹種打擊樂器。流行於廣西壯族自治區中部的上林縣等地。
用壹節竹筒制成,筒長120 cm ~ 140 cm,筒徑9 cm ~ 10 cm,上端開口,中間開有竹接頭,下端底部留有接頭。最好選擇管體直、管壁薄的竹子,用各種花紋裝飾管體。
演奏時,演奏者站在管邊,雙手握住竹筒上端,用竹筒底部撞擊地面,發出有節奏的“撲通”聲。它的發音和音量與竹筒的長度、直徑、壁厚有直接關系。竹筒短、管徑小、管壁厚的發音高,反之發音低。直筒薄筒壁的老竹發音最好,音色明亮,* * *音強,傳聲好。用於民間歌舞伴奏。在民族節日或喜慶場合,往往幾個或十幾個竹筒同時吹奏,聲音和諧,氣氛熱烈。
姚玲,瑤族打擊樂器。瑤族人敲鐘。流行於廣西壯族自治區金秀瑤族自治縣和那坡縣。
南都匯:在中越邊境的瑤寨山區,至今還保存著壹種最原始、最古老的演奏樂器“南都匯”。這件樂器是用瑤山邊上的壹種叫“樂可”的樹葉制成的。制作非常簡單。它由兩部分組成。壹部分是竹筒,長壹尺左右,裏面挖壹兩個洞。演奏時可用手指靈活地按下和放開,發出“嘀-嘟-喝”三種不規則的聲音,故名“嘀-嘟”。另壹部分是傳音葉管,由長長的“樂可”葉子卷在竹筒壹端制成喇叭狀。演奏時,樂器發出的聲音清脆悅耳。相傳是瑤族青年男女在七夕約會時發出的信號。
此外,瑤族還演奏“呢喃飲”,用以表達對農業豐收的美好祝願。每當田裏的稻子和水果即將成熟時,瑤族人民就立即制作並演奏“杜南飲”,壹邊吹壹邊唱民歌:“杜南杜飲,古~蜀~蜀(果~蜀~蜀)”,期待五谷豐登。
木葉是最簡單最古老的樂器。吹木葉要選擇優良的樹種,壹般用無毒的樹葉,如橙、柚、楊、楓、冬青等。葉片結構均勻,正反面要平整光滑,特別是適度柔韌細嫩的葉片。太嫩的葉子很軟,很難發音;老葉硬,音色不軟。葉子的大小和玩也有很大的關系。葉子太大或太小都不方便演奏,發音也不好。壹般用葉,葉長5.5 cm,中間葉寬2.2 cm左右,比較合適。樹葉不耐吹,壹片樹葉吹幾下就會變得軟軟的,破破爛爛的,所以玩家在玩的時候需要有更多的樹葉備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