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有傳說,1912年,袁世凱篡奪革命成果,成為大總統。他想當皇帝,但又怕人民反對,總是提心吊膽。因“元”與“元”、“小”、“小”同音,“宵遠”有“袁世凱被消滅”之嫌,袁世凱於1913年元宵節前下令將元宵改為湯圓。這就是湯圓傳說名字的由來。
面對熱騰騰香噴噴的餃子,我忍不住想咬壹大口。老少都要特別註意。記得慢慢慢慢吃餃子,以免嗆到我的喉嚨或者氣管。因為湯圓含“糖”量高,花生、芝麻、鮮肉餡含“高脂肪”、“高熱量”,所以壹定要少量食用,不要壹下子吃太多。
湯圓的外皮是糯米粉做的,粘性很大,很難消化。對於腸胃功能不好的人、老人和小孩,吃湯圓時要特別註意,以免消化不良或吞咽梗阻;餃子種類繁多,其中含油量高,會影響慢性病患者的病情;此外,甜餡常使糖尿病患者血糖升高;花生、芝麻、豆沙餡會加重腎病患者的病情,要特別註意;對於超重或高血脂、高血壓、糖尿病患者,不宜過多食用含有大量油脂和糖分的湯圓;對於痛風患者來說,高脂肪食物會影響尿酸排泄,增加痛風復發的可能性。
吃餃子也是冬季至日的傳統習俗,尤其是在江南。“湯圓”是冬季至日的必備食品,是壹種用糯米粉做成的圓形甜點。“圓”就是“團圓”、“圓滿”的意思。在冬天的至日吃湯圓象征著家庭和睦和吉祥,所以在冬天的至日吃湯圓也被稱為“冬天的至日團”。民間有句話叫“吃湯圓老壹歲”。冬季至日團可以用來祭拜祖先或給親戚朋友送禮。在過去,上海人最講究吃餃子。古人有詩說:“家家打米做湯圓,知是明朝的冬天至日。”
冬節甜丸通常在黎明前烹制。家人起床後,要吃壹碗“冬節丸”。潮汕民間有句話叫“冬節丸壹吃就過年”,俗稱“加年”,意思是雖然壹年沒過去,但大家都加了壹年。孩子最渴望吃這碗甜藥丸,常常夜裏醒來問天亮?然而天空似乎在和孩子們開玩笑,總是不亮。所以有“冬節夜,悠悠歲月,香丸未煮”的童謠。事實上,每年冬天的至日上,夜晚是最長的,而在冬天的至日之後,它逐漸變短。過去潮汕城鄉也有在冬天的至日上用甜湯圓祭拜“龔司令”、備三祭祭祖掃墓的習俗,在冬天的至日上掃墓被稱為“冬紙”。人死後不到三年,後人要在清明節“過春紙”,再“過冬紙”。在冬季的至日上掃墓,因為冬季雨水少,陽光充足,所以在山野舉行祭祖活動更方便,同時也是壹次娛樂身心的郊遊。
芝麻湯圓
原料:糯米適量、大米適量、糖適量、芝麻醬適量、摘下的果仁(碎)、芝麻適量、豬油適量。
練習:
1.將糯米與大米混合(5000克糯米可加1000克大米),用1的水浸泡壹兩天,用磨粉機研磨,裝入布袋,懸浮制成面粉。
2.將糖、芝麻醬、桃仁、芝麻、融化的豬油、面粉混合,做成小方餡備用。
3.在面粉中加入適量冷水,揉勻。取壹小塊,揉平。加入切好的餡料,密封,揉圓。
4.將水燒開,放入湯圓中。做飯的時候,火不要太大。湯圓浮到水面,過壹會兒就可以撈出來了。
水磨湯圓
原料:幹鮮水磨粉1.500克,成沙餡1.000克(鮮肉只需750克)。
練習:
1.取清水研磨250g,用適量水揉成面團,拍成餅狀,水開時放入鍋中,熟時取出,冷水浸泡。然後將1250克水磨粉放入缸中,雙手搓動。同時將從水中撈出的熟蛤蜊放入打碎的粉粒中,揉成粉球,用濕布蓋好備用。
2.根據劑的用量(每500g 20片),將劑揉成鍋狀,加入沙餡,然後逐漸收邊,即成鹹湯圓。
3.水開後,將餃子放入鍋中,用勺子沿鍋邊推。當餃子浮出水面時,加入少許冷水,再煮7-8分鐘。當餃子的皮看起來黑如玉,有光澤時,就熟了。
湯圓做肉嗎
配料:適量糯米、大米、瘦肉末、醬油、胡椒粉、料酒、姜末、冬菜末和蔥花。
練習:
1.白糖1000g加水250g,中火煮15min。趁熱,馬上離火,把三分之壹的糖漿倒在鐵板上,用刮刀和菜刀來回攪拌,然後把鐵板上的糖漿圍成壹個坑,再倒三分之壹,仍然用刮刀和菜刀攪拌糖漿,直到剩下。將準備好並凝固的糖餡用手揉成長條,再切成豆大小的糖粒備用。
2.取500克左右的水磨成粉,加少量水,揉成團拍成餅,放入鍋中煮熟,取出用冷水浸泡,冷卻後揉成面團,直到不粘手,蓋上濕布備用。
3.取壹塊粉坯(約10g重),用拇指壓壹個洞,放入餡中,包好,揉成圓形。
4.水燒開後,將餃子放入鍋中,用勺子攪拌,待餃子浮到水面後,煮20分鐘。當湯圓的外皮呈暗玉色,有光澤時,就可以取出來倒入準備好的冷水中快速冷卻。然後取出圓球控制水分,放入碾碎的芝麻粉中,在每個圓球的底部滾上芝麻粉,四個壹組放在面紙或粽子葉上。
吃元宵
正月十五吃元宵,作為壹種食物,在中國有著悠久的歷史。在宋代,壹種新穎的元宵節食物在民間流行。這種食物最初被稱為“漂浮的紫苑”,後來被稱為“元宵”,商人也稱它為“元寶”。元宵,或稱“湯圓”,裏面有白糖、玫瑰、芝麻、豆沙、黃桂皮、核桃仁、堅果、棗泥等。,並用糯米粉包裹成圓形,可以素食,風味各異。可以煲湯、油炸、清蒸,寓意大團圓。陜西餃子不是包著吃,而是“卷”在糯米粉裏,或煮或炸,熱乎乎的,圓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