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吉日网官网 - 傳統節日 - 電子後視鏡會成為標配嗎?是受安全法規限制還是技術難以突破?

電子後視鏡會成為標配嗎?是受安全法規限制還是技術難以突破?

用電子後視鏡取代傳統的光學後視鏡,壹直是壹項有爭議的技術。技術的進步和安全總是在相互博弈。雷克薩斯現在是第壹個吃螃蟹的車。鑒於日本法規允許,配備左右電子後視鏡的ES車應該率先量產。

我在之前的文章裏提到過,但是這幾年凡是涉及到“光學元件”的東西都有電子化的趨勢。比如我們熟悉的“單反相機”,正逐漸被“單電相機”(也就是我們常說的“微單相機”)所取代。早期醫學和科研界廣泛使用的“光學顯微鏡”逐漸被“電子顯微鏡”所取代。

尤其可以看出,“電子化”至少在未來十年將成為各行各業的發展橋梁。雖然它所承載的意義沒有“不能用”那麽大,但至少可以縮短“不能用”和“能用”之間的距離。

如果我們看看汽車,就會發現從“光學元件”到“電子元件”的革命早已開始。比如很多SUV車型使用的“流式後視鏡”就是壹個例子。

要知道,壹輛車內影響安全的“光學鏡”只有三個:車內中央後視鏡和車外兩側後視鏡(俗稱反光鏡)。雖然嚴格來說,車內的“化妝鏡”也屬於光學反射鏡。但那不影響安全,所以不算。

隨著“中央後視鏡”逐漸變成了“流式後視鏡”,外後視鏡當然也被卷進了這壹波“電子化”的浪潮中。但與“流式後視鏡”不同的是,電子後視鏡不好意思被攔在大多數國家的交通法之外。

為什麽交通法嚴格禁止使用電子後視鏡?

首先要澄清壹個概念:不是交通法不允許車輛使用電子後視鏡,而是車輛出廠前必須安裝光學外後視鏡。妳什麽意思?看圖我們就明白了。

以中國為例,中國的“GB15084-2013?《機動車間接視野裝置性能及安裝要求》明確規定,車輛必須安裝外後視鏡。這裏說的外後視鏡是傳統的“光學後視鏡”,壹根棍子和壹個攝像頭肯定不夠用。

回想壹下,妳在駕校學車的時候,教練是不是經常在妳耳邊說:“後視鏡是司機的眼睛,妳要多觀察,多註意。”雖然我們當時並不這麽認為,但只要妳開車上路幾個月,就會發現教練說的絕對沒錯。也正因為如此,各國交通法規對這壹配置要求如此之高。

但是,並不是世界上所有國家都要要求車輛安裝光學後視鏡才能上路。有兩個例外:印度和日本。

先說印度。這個國家允許車輛不裝後視鏡的理由很搞笑。因為印度人口非常多,交通工具多(以跳躍為主),道路狹窄。如果強行安裝後視鏡,很容易劃傷摔壞,碰到行人就更糟糕了,幹脆允許車輛不安裝外後視鏡。

這……讓我想起壹個老笑話:孩子睡覺總踢被子。幸好我打斷了他的腿,否則他會感冒的。

言歸正傳,繼續說日本。事實上,日本最初的交通法也要求車輛必須安裝車外後視鏡才能上路,但近年來,日本已經對交通法進行了壹次修改,明確規定“車輛只有安裝電子後視鏡才能上路”。至於原因,日本道路運輸局工程政策局長齊藤壹郎在接受采訪時表示:

“日本政府修改了相關規定,主要是因為相機比傳統的鏡子畫質更高。”

可見,在日本這個電子產業極其發達的國家,電子元器件的接受度遠高於其他國家。日本著名供應商,石美工業(Ichikoh?Industries還預測,2023年左右,日本市場上約有29%的車型會將汽車的“車外後視鏡”更換為“電子後視鏡”。

各國交通法沒有引入這壹規定的原因有很多,但最重要的有兩個:

1.如何保證畫面的清晰度足夠高?

傳統的光學後視鏡可以做到“所見即所得”,而電子後視鏡做不到。這畢竟是壹種“有害的”圖像質量。相機的清晰度、視場角、可靠性甚至畫面的色溫都要壹壹測試,才能考慮應用。對於這個“非常影響行車安全”的配置,小心翼翼確實沒錯。

2.如何保證司機能適應?

眾所周知,人眼就像壹個頂級鏡頭,再好的鏡頭對焦性能也無法與人相比,但遠近不同的畫面對人眼的影響始終存在,對焦過程畢竟需要壹些時間。當視線在前方道路和車內屏幕之間切換時,眼睛需要適應,存在重新對焦的問題。這段時間是否存在壹定的安全風險,還有待檢驗。另外,頻繁的來回切換也容易造成視覺疲勞。相比之下,傳統的光學後視鏡不存在這個問題。

這也是我們能否習慣這樣的駕駛風格的問題。說實話,我到現在都適應不了“流媒體後視鏡”的視角。哪怕是後窗很小的車,我也寧願關掉顯示器。如何保證每個司機都習慣這種手動關不了的電子後視鏡?雖然適應性完全看個人,但還是那句話,會影響行車安全,自然不能輕舉妄動。

有了“安全”二字的背書,相信各國對交通法的謹慎也能得到大家的理解。我們正處於“新舊交替”階段,不妨換個角度看這個問題:電子後視鏡是否壹定比光學後視鏡好?如果有,在哪裏?

電子後視鏡不是革命,但壹定是升華。

仔細想想,供應商的高級工程師日以繼夜的研究開發這項新技術是很自然的。“電子後視鏡比光學後視鏡好”似乎更像是壹句正確的廢話。

下面我們來看看,電子後視鏡在哪裏?

首先,更大的視野

後視鏡的視野有多重要,試想壹下“妳開新車的時候有多謹慎”。由於光學後視鏡的物理特性,除非鏡片是曲面的,否則視野就那麽小。夠用,但是不好用。但如果是彎的,後視鏡兩邊的邊緣扭曲會讓人頭暈,總覺得路是彎的。

所以,最好的解決方案就是超廣角攝像頭。不僅視野足夠寬廣,系統還可以通過算法實時修正攝像頭的邊緣畸變,壹舉兩得。

舉個實際的例子:妳在壹條單向四車道的高速公路上行駛,妳的位置在最左邊的車道。但是高速公路前方就要下車了,這個時候妳就要並線了。如果是電子後視鏡,可以在車內的顯示屏上觀察到汽車右側整個三車道的交通情況,對並線做出提前反應。光學後視鏡不好。為了保證安全,只能合並壹個車道壹個車道。

雖然我不提倡直接穿過幾條車道,但提前看到總比什麽都看不到好。

第二,我不再害怕“遠光燈狗”

經常夜跑的司機對此壹定深有感觸。尤其是路燈很少,周圍很暗的時候,後車的遠光燈就像後視鏡裏的兩個太陽壹樣刺眼。這真的響應了東野圭吾的名言:人類不能直視的東西有兩個,壹個是太陽,壹個是人心。

面對後車遠光燈時,電子後視鏡的優勢很明顯。理論上,只要相機的ISP足夠強,就可以實時預覽HDR後的畫面效果,即“亮不曝光,暗不曝光”。

HDR根本不是什麽新技術,在手機中很常見。如果妳手裏有iphone?對於X級以上的手機,可以打開相機對準太陽,然後看屏幕上的畫面效果。旁邊的建築是不是很清晰,太陽只是有個輪廓?不出意外的話,這就類似於未來電子後視鏡普及後“妳在後視鏡裏看著別人用遠光燈晃妳”的效果。

第三,不再受天氣和溫度的幹擾。

記得前幾天北京下大雪,那天正好要出門。結果我開了20多分鐘的暖風和後視鏡,玻璃上的霜霧都無法去除。電子後視鏡的出現可以最大程度的避免雨雪霧的影響。

起霧比雨雪更麻煩。尤其是冬天車內開暖風的時候,兩邊的車窗壹開始都會起霧,剛好遮住後視鏡。因為“車外拍攝,車內顯示”的原理,電子後視鏡不會受到任何天氣、溫度的影響。

第四,減少風阻

其實對於家用車來說,取消後視鏡降低的風阻,能帶來的效果微乎其微。如果有廠家說這樣可以降低油耗,提高加速,那壹定是誇大宣傳。但如果包括超級跑車,情況就不壹樣了。

可以看看下圖法拉利拉法的後視鏡設計。這種類似“壹片葉子”的形狀,顯然是為了減少風阻,照顧駕駛者的視野。如果電子後視鏡能應用在超跑上,就沒必要做那麽多“花哨”的設計了。就留壹根棍子,同時減少風阻。

第五,提高車輛的通過性

壹般來說,車輛最寬的地方是左後視鏡到右後視鏡的距離。如果我們在人多的小區裏挪車,必要時會把後視鏡收回來,保證不刮花。因為電子後視鏡沒有光學鏡頭,只有壹個攝像頭。所以理論上可以縮短長度,保證車輛在擁擠情況下的通過性。

這些都是電子後視鏡的明顯優勢。我可以保證,電子後視鏡取代光學後視鏡只是時間問題。我承認,並不完美,比如上面提到的清晰度、可靠性、對焦等問題,供應商也不能保證能處理好。

但按照很多車型已經“躍躍欲試”的態度,供應商可能會被迫處理這些問題。畢竟這是壹個新的市場。提前掌握話語權,以後就不用看別人臉色了。

現在有哪些廠商「躍躍欲試」?

剛才我們也提到了,大部分國家的法律都禁止使用電子後視鏡的車輛上路,所以電子後視鏡還沒有真正量產。法拉利、寶馬、奧迪等車企已經在歷屆車展上展示了電子後視鏡的模型,包括壹些已經上市的新車,比如奧迪e-tron。

在所有廠商中,雷克薩斯是最先行動的。

這裏面自然有先天優勢,因為日本已經允許使用電子後視鏡的車輛上路,所以雷克薩斯此舉也就順理成章了。雷克薩斯官方表示,新壹代ES很快就可以選擇電子後視鏡的配置(僅限日本)。預計第壹批量產車型將於今年5月上市。

雷克薩斯的聰明之處在於,它把兩塊5英寸的液晶顯示屏分別拿出來,放在車輛a柱附近。雖然看起來有點像“日本老出租車”的導航。而且這兩塊屏幕恰好在傳統後視鏡的位置,中控屏幕附近也沒有“圖省事”。當然,對於這種處理方式也有不同的看法,有的認為它缺少壹點設計,有的認為它可以和之前的使用習慣無縫銜接。說到設計,奧迪將屏幕與車門內的線條結合在壹起,增加了整體感。

妳提到中控面板顯示後視鏡內容的時候想起什麽了嗎?

是的,其實之前本田等品牌也做過類似的嘗試。其並聯輔助可以以視頻的形式顯示在中控面板上,保證並聯操作的安全性。不過這種配置只在右後視鏡使用,而且只有打轉向燈的時候才會打開,實用性不高。但客觀來說,這確實是目前我們能接入的最近的壹種“電子後視鏡”系統。

本田自然沒有讓我們失望。近年來,該公司壹直在車展上展示使用電子後視鏡的車型。而且大部分車型都是只在日本有售的K車。

可見日本交通法的“靈活性”使得本土品牌率先行動。相比之下,我們雖然錯過了最新的科技成果,但也避免了第壹次吃螃蟹“夾手”的問題。而這項技術會給用戶帶來多大的體驗,恐怕需要日本消費者提前幫我們“把關”。

寫在最後

科技的飛速發展,有時候不經意間站到了法律的對立面。以至於想把科技融入生活,甚至不得不為此修改相應的法律法規。今天所說的後視鏡電子化,只是汽車未來轉型的壹小部分。

試想壹下,如果汽車能夠完全自動駕駛,如果汽車能夠成為妳的朋友,如果汽車能夠飛行,那麽交通法規中有多少我們曾經看起來“不可動搖”的規定需要修改?

我不知道,但我希望上述場景會發生在我們不久的將來。

圖片來源網絡,侵刪。

本文來自車家作者汽車之家,不代表汽車之家立場。

  • 上一篇:理想,藍山,林克,插電式SUV該選誰?
  • 下一篇:如何治療白內障?
  • copyright 2024吉日网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