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三手抄報文案:
農歷三月三,亦稱“上巳節”,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節日,其中以漢族、壯族、苗族、瑤族為典型。三月初三在我國西南地區的壹些少數民族地區,仍是壹個隆重而盛大的節日。
節日起源:
農歷“三月三”是中國多個民族的傳統節日,其中以壯族為典型。在古代,壯族青年男女聚集街頭歡歌、匯聚江邊飲宴。在壯族傳說中,三月三是壯族始祖布洛陀誕辰日,漢族為上巳節。三月初三在我國西南地區的壹些少數民族地區,仍是壹個隆重而盛大的節日。在我國北方中原地區也有“二月二,龍擡頭;三月三,軒轅生”的說法。每年這壹天,世界各地的華夏子孫都會去黃帝故裏尋根拜祖。《論語》中所記的“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風乎舞雩,詠而歸”與《蘭亭序》中“曲水流觴”都與上巳節相關。
民間傳說:
相傳,遠古的壯鄉有個員外生了三個美若天仙的女兒,長女和次女都嫁給了大戶人家的公子,只有名叫麗妹的三女兒還沒有嫁出去。她聰明過人,能詩能歌,心地善良,經常背著家人樂善好施。芳年十八時,盡管追求她的富人官人絡繹不絕,但她都壹壹回絕,弄得父母傷透了腦筋。
原來麗妹早有了心上人,他是本村貧窮人家的子弟,村民管他叫阿強哥。阿強雖出身貧寒,但心地善良,經常為窮人做好事,無論誰家有什麽農活忙不過來,他總是擠出時間前去幫忙,他家有什麽好吃的,也少不了鄉親們,因而得到了大家的厚愛-----。通過這次比賽,麗妹對阿強有了進壹步的了解,尤其對他那聰明絕頂,現編現唱以及樂於助人的品格深感敬佩,於是產生了愛慕之情。在大家離去後,麗妹有意留了下來,含情脈脈地對阿強吐露了自己的愛意,並發誓說:“如阿強不娶她,她也壹輩子不嫁人。”對她的話,阿強十分高興,但又想到自己的身世,難為情地推辭說:“我出身貧寒,恐怕妳父母不會同意這門親事的。”麗妹緊緊抱住他,告訴他:“不會吧,只要妳登門求親,他們會同意的。”麗妹追求阿強哥相親們都知道了,他們都說願意為阿強捐獻彩禮,只要員外家人開恩。
壹個深更半夜,麗妹跳窗找阿強哥去了,正當他們相互傾吐衷腸之際,員外家丁闖了進來,強行把麗妹抓了回去,麗妹泣不成聲,祈求父母成全她和阿強的這門婚事。說阿強雖家境貧寒,但憑他的智慧和勤勞的雙手壹定會有好日子過的。但固執的父母還是不同意她的哀求。癡情的麗妹眼看不能與阿強結為夫妻了,便心灰意冷,萌發了輕生的念頭。到父母都散去入睡後,留下遺書,便懸梁自盡了。門外的丫鬟朦朧中醒來,聽到閨房內有異常,打開門壹看,她簡直驚呆了,麗妹已經尋短見了。她拼命呼救,頓時,員外壹家嚎哭起來,他們看著遺書,悔恨不該幹涉女兒的婚姻自由,鄉親們聽到哭聲,知道了麗妹為了反抗父母幹涉婚姻自由而憤怒死去,對她深感同情,對員外夫婦極為憤慨。
再說阿強從員外家提親不成,回到家後,茶飯不思,壹頭栽倒在床上,父母怎麽叫喚他,就是不坑聲。當麗妹殉情的噩耗傳來,無疑是給阿強重大的精神打擊,他腦子嗡嗡作響,想到生不能結為夫妻,死了再陰間也要結為夫妻。想到這裏,他起身走出了家門,三步並做兩步,走到員外家,“哇”的壹聲撲到了麗妹的屍體上,說時遲,那時快,他猛的起身壹頭撞到梁柱上,也殉情了。這壹天正是農歷三月三日,鄉親們見壯鄉的好兒子,好女兒雙雙殉情了,個個悲痛萬分,哽咽著,哭泣著。有的還以山歌老歌頌他們忠貞不屈的愛情,壹唱就是三天三夜,三天後才隆重地為他們倆下葬。
為了紀念他倆,每年人們便在三月三這壹天,蒸上糯米飯,帶上雞鴨魚肉,上山為他們掃墓,同時聯歡唱歌,歌圩就這樣形成了。
“三月三”不僅僅是單純的壯族傳統踏青歌節,也是壯族祭祖、祭拜盤古、布洛陀始祖的重要日子。每到三月三時節,壯族青年男女聚集街頭歡歌、匯聚江邊飲宴。同時,“壯族三月三”不僅是壯族重要的傳統習慣節日,也是廣西漢族、瑤族、侗族、苗族等民族傳統節日。
壯族過三月三大多是趕歌圩,搭歌棚,舉辦歌會。黎族人稱三月三為談愛日,與海南苗族節日相同。畬族群眾雲集宗祠,自晨至暮,對歌盤歌,懷念始祖,並采擷烏稔樹葉,取其嫩葉汁浸糯米炊制烏飯,款待賓客,以驅邪祈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