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吉日网官网 - 傳統節日 - 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結合十七大報告思考中國經濟發展模式

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結合十七大報告思考中國經濟發展模式

黨的十七大報告提出了“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命題,並強調轉變經濟發展方式是實現未來經濟發展目標的關鍵。從過去的“轉變經濟增長方式”到今天的“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只有兩個字的轉變,標誌著中國長期發展戰略的重大轉變。這壹歷史性跨越是新中國成立以來特別是近30年來中國經濟高速增長的累積結果。從“轉變經濟增長方式”到“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轉變入手,結合經濟發展的相關理論,可以得出結論:轉變經濟發展方式是現階段中國經濟發展的必然選擇。

"。本文根據經濟發展的相關理論,結合中國的發展實際,試圖對從“轉變經濟增長方式”到“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轉變進行理論分析。

壹,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理論分析

1.經濟增長和經濟發展概念之間的區別。經濟增長是指壹個經濟體中國民生產總值和人均收入變量不斷增加的過程。經濟發展是通過提高和擴大生產力水平,實現國民生產總值的可持續增長,提高人均收入和經濟福利,改變社會、政治和經濟制度和結構來減少和消除貧困。從定義中不難看出,經濟增長和經濟發展是完全不同的概念。經濟增長重在量的增加,這很容易用國民生產總值(GNP)和人均GNP來衡量和表示。經濟增長為經濟發展提供必要的條件,是經濟發展的重要組成部分。經濟發展更註重經濟質量、結構和制度的根本性變化,以經濟增長為基礎,至少應包括三層含義,即經濟總量的增長、經濟結構的改善和優化、經濟質量的提高和改善。經濟發展甚至可以定義為“發展=增長+……”。經濟發展的衡量標準不僅包括國民生產總值和人均國民生產總值,還包括基尼系數、生活質量指數和工業化程度。在《經濟發展》壹書中,M.P .托多羅將經濟發展描述為“壹個社會或社會制度朝著更美好和更人道的生活不斷進步”。

2.從經濟增長方式到經濟發展方式的轉變。理解經濟發展方式離不開理解經濟增長方式。經濟增長方式是指壹個國家或社會經濟增長的總體特征,不同的增長方式反映了不同的增長來源和受增長來源制約的增長結果。在人類歷史上,主要經歷了兩種完全不同的增長模式。第壹種是指生產技術不變,生產要素數量增加所導致的生產總量的增長,稱為外延式增長;第二種是指市場分工體系和生產技術的改進導致資源利用效率提高的增長,稱為內涵式增長。不同的增長模式適合不同的經濟環境。在壹個國家經濟發展的初期,外延式增長方式較為普遍。但隨著經濟發展水平的提高,各種生產要素的稀缺性逐漸增加,資源利用效率的提高逐漸引起人們的重視,內涵式增長方式逐漸占據主導地位。

經濟發展方式與經濟增長方式密切相關。壹方面,經濟發展方式是以經濟增長方式為基礎的,沒有經濟增長方式的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轉變就是壹句空話;另壹方面,經濟增長方式的轉變不能保證經濟發展方式的轉變和經濟的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經濟發展方式內在地包含經濟增長方式,但它並不等同於經濟增長方式。經濟發展方式反映了壹個經濟體在數量、質量、結構和制度等方面發生根本性變化的總體特征。筆者認為,經濟發展方式的內涵至少應該有以下含義:壹是經濟增長方式;二是經濟增長的質量和效益;三是是否突出以人為本的發展核心;第四,經濟結構的總體優化程度;第五,經濟發展的目標是否多元化。當前,我國經濟發展中的矛盾和問題不單純是經濟增長方式的問題,更多的是經濟發展方式的問題。

3.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內涵。所謂經濟發展方式的轉變,不僅包括經濟增長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約型的轉變,還包括產業結構的優化升級和經濟運行質量和效益的提高。在經濟發展過程中,要緊緊圍繞以人為本,統籌城鄉發展、區域發展、經濟社會發展、人與自然和諧發展、國內開發開放,真正實現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使經濟發展向著人與社會全面發展的目標前進。轉變經濟發展方式是發展理念的轉變,是發展道路的選擇,是發展方式的創新,本質上是解決如何更好發展的問題。

第二,轉變經濟發展方式是經濟發展新階段的必然選擇。

改革開放30年來,中國國民經濟實現了年均9.8%的增長,創造了舉世矚目的“中國奇跡”。然而,在實現快速增長的同時,經濟運行中也暴露出壹些突出矛盾和問題,如居民收入差距擴大、經濟發展與資源環境的不平衡等。雖然我國自實行改革開放以來,壹直十分關註經濟增長方式的問題,但從最初強調經濟增長速度與效益的協調,到十四屆五中全會,經濟增長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約型轉變,是具有全局性意義的兩大根本性轉變之壹。單純改變經濟增長方式並沒有達到預期的效果。這與壹些地方和部門單純追求GDP,片面強調經濟增長,輕視甚至忽視經濟結構、分配結構、資源環境有直接關系。發展的實踐表明,單純強調經濟增長方式的轉變不能解決經濟發展的問題。黨的十六大以來,以胡錦濤同誌為總書記的黨中央繼承和發展了黨的三代中央領導集體關於發展的重要思想,總結了國際國內發展的經驗教訓,深刻把握了中國發展的客觀規律,提出了科學發展觀。按照科學發展觀的要求,我們必須從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出發,努力實現經濟社會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從轉變經濟增長方式到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轉變正是與此相適應而提出的,是科學發展觀在經濟領域的重要體現。結合十七大報告,分析了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必要性。

1.從需求理論看經濟發展方式的轉變。黨的十七大報告中提出,“堅持擴大內需特別是消費需求的方針,推動經濟增長由主要依靠投資和出口向依靠消費、投資和出口協調拉動轉變”。從Y = C+I+G+(X-M)開始,這裏我們把G分為政府投資和政府消費,分別歸入C和I,拉動經濟增長的需求因素可以歸納為三類,即消費、投資和外需。根據邱曉華(2003)的研究,長期以來,推動中國經濟增長的最大需求因素是投資。目前這種情況雖然有了很大改善,但50%以上的動力還是來自投資和外需。對我國目前的消費結構進行更深層次的分析可以看出,我國的消費需求結構非常不合理:政府支出仍然占據比較大的份額,在整個消費需求結構中占有重要地位;同時,由於社會保障體系不完善,住房、醫療、教育等剛性基本生活支出占居民消費支出比重較大,居民實際可支配收入較低,消費支出增長緩慢,居民消費能力不足。這種現象的直接後果是,雖然近年來我國經濟大幅增長,但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明顯滯後。黨的十七大報告提出的“加快以改善民生為重點的社會建設”和“讓全體人民學有所教、勞有所得、病有所醫、老有所養、住有所居”的實施,將大大增加居民可支配收入,增強居民消費能力,使居民消費真正成為消費支出的主體,使消費真正成為拉動經濟增長的三駕馬車之壹。從黨的十六大到十七大,擴大內需特別是消費需求的政策更加深刻地體現了轉變經濟發展方式、以人為本的發展核心和讓全體人民共享發展成果的理念。

2.結構主義視角下的經濟發展方式轉變。黨的十七大報告中提出“由主要依靠第二產業向依靠壹二三產業協調發展轉變”。產業結構在壹定意義上決定了經濟增長方式。產業結構的合理調整會使生產要素從生產率低的部門流向生產率高的部門,從而提高要素使用效率,產生資源再分配的效應,從而促進經濟增長。在中國改革開放的實踐中,“1980?2004年,產業結構變動對經濟增長的貢獻達到4.1%,每年拉動經濟增長0.4個百分點。按行業,1980?2004年第壹產業平均貢獻率為15.4%,拉動經濟增長1.5個百分點。第二產業平均貢獻率為47.8%,拉動經濟增長4.7個百分點;第三產業平均貢獻率為36.8%,拉動經濟增長3.6個百分點。第二產業的快速發展是中國經濟高增長的重要動力。”但劉偉(2002)通過產業結構對經濟規模和要素效率的實證分析指出,提高第二產業在GDP中的比重會擴大經濟規模,提高資本的生產率,但同時會降低勞動生產率,拉大資本所有者與勞動者的收入差距;擴大第三產業在國內生產總值中的比重會降低經濟規模,但有助於提高勞動生產效率,從而有助於勞動收入的增加。近年來,中國發展的實踐也證明了這壹點。雖然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產業結構調整成效顯著,但重化工業和城鎮化的快速發展對土地、淡水、礦產、能源等戰略資源和生態環境的保護形成持續壓力;高附加值、高技術含量、低消耗、低排放的先進制造業滯後,現代服務業發展嚴重不足,經濟結構性矛盾突出;農業基礎仍然脆弱,城鄉居民收入差距擴大的趨勢沒有得到遏制。產業結構的經濟增長效應不僅僅是第二產業的單向突破,而是通過優化產業部門間的資源配置,根據經濟總量的發展水平適時調整產業結構,通過產業結構的整體效應來實現,從而實現產業結構整體的合理化、升級和均衡發展,以滿足經濟總量增長的需要。實現經濟發展方式的轉變,必須使經濟增長向依靠壹、二、三產業協同發展轉變。

3.從促進經濟增長的源頭上轉變經濟發展方式。黨的十七大報告提出:“從主要依靠增加物質資源消耗轉向主要依靠科技進步、提高勞動者素質和創新管理。”關於中國經濟長期高速增長的來源,以邱曉華(2006)為代表的學者認為,支撐中國經濟長期高速增長的主要動力來自持續的要素投入,尤其是高儲蓄支撐的高投資的作用,“1980?2004年,資本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達到59.2%,拉動經濟增長5.8個百分點。世界各國的工業化進程也表明,經濟發展初期主要依靠資源投入增加產出是普遍的;當工業化進入壹定階段,經濟總量達到壹定規模並明顯受到資源供給約束時,轉變經濟增長方式是必然的,這是客觀規律。20世紀90年代以來,中國經濟增長加快,資本投入、資源消耗和環境汙染大幅增加。比如中國的GDP占世界的4%,而能源消耗占世界的30%。我國自然資源總量雖然可觀,但人均占有量較低,其中人均能源占有量僅為世界平均水平的1/7。中國工業化日益面臨規模擴張與資源環境約束、技術低下與國際市場約束等矛盾。長此以往,我們的資源將難以支撐,我們的環境將難以承受,經濟發展將不可持續。同時,雖然技術進步對中國經濟增長也起到了重要的推動作用,“1980?2004年,技術進步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達到35.7%,每年拉動經濟增長3.5個百分點,但其貢獻率仍然較低。以張軍(2003)等人為代表的學者對1952?通過對中國65438年至0998年的經濟統計數據進行回歸分析,計算出中國經濟的全要素生產率及其增長率。發現較高的TFP增長率總是伴隨著較高的產出增長率,產出增長率(Y)與TFP增長率(TFP)之間存在著近乎完美的線性關系,Y = 0.065+1.123 TFP。因此,強調技術進步的作用,通過提高全要素生產率來促進經濟增長就顯得尤為重要。超越舊的工業化道路,走壹條科技含量高、經濟效益好、資源消耗低、環境汙染少、人力資源優勢得到充分發揮的新型工業化道路,是我們的必然選擇。黨的十七大報告提出,要把經濟增長轉到主要依靠科技進步、提高勞動者素質和創新管理的軌道上來,既體現了以人為本、促進和諧社會發展的思想,又從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角度強調了對經濟增長質量和效益的重視。

第三,切實轉變經濟發展方式

切實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就是要依靠科技進步和自主創新,在優化結構、提高效率、降低能耗和保護環境的基礎上,實現速度、質量和效益協調,投資、消費和出口協調,人口、資源和環境協調,真正實現又好又快發展。

1.加快經濟結構戰略性調整,促進產業結構優化升級。切實加強農業的基礎地位,認真貫徹“工業反哺農業,城市支持農村”的基本方針,積極發展現代農業;加快改造傳統制造業,提升其技術水平和競爭力;加快發展高技術產業,提升在全球產業價值鏈中的地位;大力發展服務業特別是現代服務業。

2.增強自主創新能力,提高經濟發展質量和效益。大力推進科技體制改革,堅持先進技術引進、消化、吸收和創新相結合;加快構建以企業為主體的技術創新體系,支持企業大力發展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關鍵技術,打造知名品牌;加快科技成果轉化,形成科技與生產緊密結合的有效機制;完善鼓勵創新的政策體系,大力加強知識產權保護;深入實施科教興國戰略,為增強自主創新能力提供人才支撐。

3.推進資源和要素價格體系改革,完善資源和要素高效利用的激勵機制。堅持市場導向,規範競爭秩序,充分發揮市場配置資源、優化結構、促進創新、提高效率的基礎性作用。建立能夠反映資源稀缺性、市場供求和環境成本的資源價格體系;推進壟斷行業改革,完善價格和監管機制;完善資本、土地、勞動力等要素市場;加強激勵、約束和懲罰制度建設,提高資源綜合利用效率。

4.廣泛采用節能減排技術,大力發展環保產業,形成經濟發展與能源環保的良性互動,實施可持續發展戰略。堅持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的基本國策,走出壹條高增長、高效率、低能耗、低汙染的道路。壹是用現代技術特別是節能減排技術改造傳統產業;二是發展新能源,特別是風能、太陽能等清潔能源;第三,大力發展環保產業,推廣各種循環經濟模式;四是狠抓節能減排責任落實和執法監管,借助政府“看得見的手”進行調整。

5.完善政府職能,健全監管體系。轉變政府職能,深化行政管理體制和投資體制改革,減少政府對資源和生產要素配置的直接幹預;改變過去以經濟總量增長和速度指標為中心的政績考核體系,防止短期行為,綜合考慮經濟發展、社會和諧、環境保護等問題。

供參考

  • 上一篇:白樸《醉東風漁父元曲》賞析及翻譯劄記
  • 下一篇:北方立冬有哪些民俗?
  • copyright 2024吉日网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