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2012,已有31人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先後從美國、德國、俄羅斯、英國、臺灣省和香港引進十多名高層次人才。5人在亞洲運動科學理事會、國際運動計算機科學協會、國際社會神經科學協會等國際學術組織兼職,6人擔任中國運動科學協會常務理事、理事,1人擔任中國康復醫學會理事,1人擔任教育部中小學體育指導委員會副主任。截至2013年末,共有7所二級學院開設16個本科專業。
體育教育與訓練學院:體育教育與運動訓練
武術學院:民族傳統體育與表演(武術表演方向)
運動科學學院:運動人體科學、運動康復、應用心理學(運動心理學方向)
體育新聞傳播與外語學院:新聞學(體育新聞方向)和英語(體育英語方向)
經濟管理學院:公共企業管理(體育產業管理方向)、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市場營銷(體育營銷方向)
體育休閑與藝術學院:休閑體育、社會體育指導與管理、舞蹈編導(體育舞蹈方向)
中國乒乓球學院:截至2012,壹級學科博士點1個,二級學科博士點6個,碩士點12個。體育人文社會學、體育人體科學、中國武術為上海市重點學科,體育專業群為上海市教育高地重點建設項目,中國武術博物館為上海市高層次特色發展項目。還有6個國家體育總局重點學科。
學院建成了全國第壹個體育學博士後科研工作站,成立了中國體育科學學會體育產業分會。其中,中國乒乓球協會訓練中心、國家羽毛球訓練中心、上海重競技訓練中心承擔著為國家培養高水平競技人才和優秀後備人才的任務,以及各級教練員的在職培訓。博士專業代碼、姓名、研究方向、院系指導教師040301體育人文與社會學、體育休閑與藝術學院01城市體育社會問題研究李建國02競技體育劉誌敏03體育道德與管理;學校體育與體育教師教育龔04競技體育與社會發展的關系05休閑體育;公共體育服務郭秀金06體育與科技、公共體育董傳生07少數民族傳統體育文化遺產的傳承與發展研究劉健08運動心理學分會成立040302體育科學運動人體科學學院01運動與心血管形態與機能研究;運動與情緒調節及其機制樓03對人體機能狀態的影響04的運動心臟病生理學常雲05的高原訓練與低氧訓練的理論與方法、運動員體重控制的理論與方法馮06的體能測量與評價蔣崇敏07的運動員身體機能評定與恢復與大眾健身的理論與方法;中藥抗運動性疲勞的機理及應用研究:彜族09和10青少年體質研究:運動與免疫:陳培傑11體質研究:女子運動與內分泌王仁偉12運動與骨骼生長代謝;中醫運動醫學鄒軍13運動醫學基礎與臨床研究李國平14運動創傷的微創治療李方向14心肺運動測試;心腦血管疾病運動幹預與運動處方馬雲16運動系統基礎與臨床研究;生物力學與運動控制黃強民17運動性骨骼肌損傷與修復;運動、營養與健康易18運動生物力學19運動生物力學理論與應用(人體運動分析與計算機仿真、運動工程)郝偉亞20運動生物力學毛德偉21運動技能控制與學習第二十二章競技運動心理學理論與應用;青少年體育鍛煉心理效應的理論與應用周23運動心理訓練的理論與方法張24運動與認知加工;體育鍛煉促進身心健康。李安民25運動技能學習與控制任傑26運動技能控制的神經心理機制張健040303體育教育訓練研究所01體育教育訓練理論與方法吳穎02體育信息理論與實踐研究科虎克03高水平運動員的行為控制與運動隊管理邵斌04體育技戰術分析;運動訓練過程控制張輝05科學訓練理論與方法;競技體育組織管理研究吳06學校體育平傑07學校體育08體育與運動訓練的壹般理論與方法;多維度培養高素質體育人才的理論與實踐王星09體育教育訓練理論與方法10體育與國際政治、學校體育舒040304國家傳統體育武術學院01武術教育教學訓練競賽理論與方法趙廣生02武術文化與社會戴03競技武術科學訓練;武術教育蔣傳銀04武術傳播;武術與中國傳統文化郭渝成05民族民間體育倪壹可0403Z1體育管理與經濟管理學院01體育發展戰略與體育產業管理張琳02體育賽事與體育產業管理劉東風03體育服務與體育產業管理劉冰04體育產業與競技體育管理戴劍05體育經濟與管理曹克強06體育產業管理;體育賭博李海07體育產業政策與體育賽事管理08體育產業與體育管理白月詩09體育經濟與產業管理包0403Z2體育工程體育科學學院01體育工程02體育工程、體育信息技術於上海體育學院碩士專業代碼、姓名及研究方向備註040301體育人文社會學01、體育歷史與文化。
02.外國體育
03.城市體育
04、社會體育050301新聞學01、體育文化傳播
02.體育新聞理論與實踐
03.體育宣傳與傳媒服務040304民族傳統體育壹般要求報考本專業的考生為民族傳統體育專業或武術專業,並具有較高的武術技能水平;
復試參考書有《中國武術教程》、《中國武術概論》,高教2010出版,《武術史研究》。
02.武術文化
03.武術教育
04、武術傳播
05、武術科學訓練
06.傳統體育與健康促進0403Z3體育賽事運營報考體育賽事運營與體育管理專業的考生,考試科目為611體育學,分為教育學、體育概論、體育管理三個部分。復試不再講“管理學原理”。
除體育賽事運營和體育管理兩個專業外,其他專業考試科目為611,考試內容仍分為教育學、體育概論和運動生理學。01,體育賽事的組織與管理
02.體育賽事營銷
03.體育賽事評價0403Z1體育管理01。競技體育管理
02.體育產業經營與管理
03、體育信息管理0403Z4休閑體育01、休閑體育開發與市場運作
02,休閑與文化
03、體育舞蹈編導與推廣040302運動人體科學01、身體活動與運動訓練效果評價與監控。
02、運動對人體器官、組織結構和功能的影響。
03、運動疲勞、創傷與康復
04.生物力學研究與運動器材開發。
05.運動營養100216運動醫學壹般要求報考本專業的考生具有醫學教育背景,已經取得或將取得醫學學士學位01,有運動損傷。
02、運動營養
03、體育醫療監督
04、運動康復040203應用心理學01、運動技能學習與控制
02、競技運動心理學
03.體育與運動心理學
04.運動生理學與心理學0403Z2運動工程01、運動人體工程學02、運動人體科學040303體育教育與訓練壹般要求體育教育、運動訓練或相關體育教育背景(05方向除外)。
05方向要求考生為計算機相關專業,熟悉編程、C語言等基本技能。
同時在04方向招收4名單獨考試攻讀碩士學位的研究生。網上報名時,帶有“單獨考試”字樣的科目組選擇為01,體育理論與方法。
02.特殊體育理論與方法。
03、壹般運動訓練理論與方法。
04.專項運動訓練的理論與方法。
05.信息技術在體育中的應用:體育碩士01,02,04。體育教育、運動訓練、社會體育指導、民族傳統體育專業考生截止2013報考質量工程。學校擁有國家級精品課程2門,上海市精品課程10門。國家特色專業3個,國家級實驗教學示範中心1個,上海市實驗教學中心1個,市級專業綜合改革試點2個。
民族特色:民族傳統體育、運動人體科學、體育教育。
國家實驗教學示範中心:體育實驗中心
上海教學實驗中心:運動人體實驗教學中心
市屬專業綜合改革試點:運動康復與健康、民族傳統體育
國家精品課程:武術與體能測評理論與方法
上海市級精品課程:運動解剖學、大眾足球、體育賽事市場開發、學校體操、體育傳播學、民間體育實踐指導、運動技能學習與控制、體育賽事管理、拳擊理論與實踐、體育場館管理教學成果。1994-2006年期間,大學生獲得3枚奧運金牌,11枚銀牌,1枚銅牌。20次世錦賽,3次世青賽,31次亞錦賽,230多次全國錦標賽;三個人三次打破三項世界紀錄,兩個人八次打破亞洲紀錄。其中,2006年有5名運動員代表國家參加15多哈亞運會,獲得4枚金牌和1枚銀牌。
2005年在教育部本科教學水平評估中獲得“優秀”。建立教學質量保證體系,對學校教學質量進行常態化評估。獲得國家教學成果獎二等獎1,上海市教學成果獎壹等獎2項,二等獎2項,國家體育總局教學成果獎壹等獎1,二等獎4項。按照創新人才培養的要求,人才培養質量不斷提高。1篇博士論文獲“全國百篇優秀博士論文”,本科科技作品獲全國挑戰杯二等獎2篇,三等獎10篇。為探索體育創新人才培養模式,成立了培養拔尖創新人才的教學機構——雲瑞學院。截至2013年底,學校已建成1教育部重點學科(培育)、1教育部重點實驗室、1上海市重點實驗室、1國家體育總局重點實驗室,擁有上海市普通高校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體育賽事研究中心)。依托國家體育總局“運動技戰術診斷與分析”重點實驗室和上海市“人類運動能力的保護與發展”重點實驗室的平臺,在競技體育和遊泳領域開展奧運科技研究和服務。
教育部重點學科(培育):民族傳統體育
教育部重點實驗室:運動健身技術
上海市重點實驗室:運動技能研究中心
國家體育總局重點實驗室:運動技戰術診斷與分析重點實驗室。學院科研工作堅持服務教學、訓練、社會的原則,承擔的國家、省(市)部級項目和奧運重點研究服務項目逐年增加,獲得各類獎項數十項,創造了中國體育學術論文進入SCI零的突破。2008年至2012年,部級以上科研項目189項,年均科研經費1328萬元,其中國家級科研項目40項。* * *獲省部級以上科研獎勵33項,其中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2項,上海市科技進步壹等獎1項,授權知識產權53項。2000年發表在SCI、SSCI、CSSCI和CSCD等期刊上的論文數居全國同類體育院校之首。
“提高運動員體能的關鍵技術研究”獲2010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競技體育對抗性項目制勝關鍵技術的研究與應用”獲2012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我國代表團在北京和倫敦奧運會上獲得的至少10枚金牌與學校的科技研究和服務直接相關,獲得了北京奧運會壹等獎。依托教育部體育健身技術重點實驗室,開通了全國首個基於互聯網的“市民健身網”和“上海市市民健身熱線”,研究成果“上海市市民健身網絡系統的研究與應用”獲2010上海市科技進步壹等獎。依托上海人文社會科學大學“體育賽事運營重點研究基地”和國家體育總局“體育科技示範園區”,完成了《中國體育產業統計指標體系研究》,被國家統計局用於全國體育產業統計。館藏資源
到2013,老圖書館樓藏書近60萬冊,其中中外體育及相關專業書籍20多萬冊。新館擁有600多種中外體育及相關專業報刊,還擁有豐富的電子資源(包括電子書、數據庫和多媒體資料,如讀書秀、中國知網、Ebsco、Elsevier等。).
學術期刊
《上海體育學院學報》是中國高校優質科技期刊,CSSCI來源期刊,在2012年全國同類期刊評價中名列第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