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水利可持續發展內涵概述
汪恕誠部長曾指出,以水資源的可持續利用,恢復和建設良好的生態系統,支撐經濟社會的可持續發展,是現代水利和水利可持續發展的基本目標。具體來說,就是實現環境水利、資源水利、信息水利,通過工程措施和非工程措施實現水的多功能控制、少分流、臟調節,為社會經濟發展提供重大防洪安全保障、水資源供給保障和水資源保護。為了滿足經濟社會發展的需要,不斷提高水資源的利用效率,以水資源的可持續利用保障經濟社會的可持續發展,是水利可持續發展的本質特征。具體包括四個方面:壹是實現水資源的可持續利用;二是建立節水型社會;三是恢復和構建良好的生態系統;四是實現水資源的優化配置。水資源可持續利用完全不同於傳統的水資源開發利用方式,即遵循生態經濟學原理,實現生態水資源的公平高效開發,實現當代與後代、上下遊、河內外、相鄰區域(或流域)之間水資源的公平開發利用。水資源的可持續利用是在人口、資源、環境和經濟協調發展的戰略下進行的,在保護生態環境的同時促進了經濟的發展和繁榮。建設節水型社會是壹項涉及社會各個層面的綜合性系統工程。以循環經濟理念推進節水型社會建設和區域經濟可持續發展是建設節水型社會的新途徑,而循環經濟是利用生態規律實現低開采、低排放、高利用的“資源開發-產品生產-資源循環利用”的反饋過程,從而實現資源利用效率的最大化,提高經濟運行的質量和效益。
恢復和建設良好的生態系統,實現人與自然的和諧,實現經濟、社會、資源、環境的協調發展,是現代水利的基本目標。實現水資源的優化配置,即實現資源、經濟、社會和生態環境的協調發展,是建設現代水利的根本途徑。可見,水利可持續發展的本質特征是高校水利教學的理論指導,是現代水利水電規劃的思維方法,是“工程水文與水利水電規劃”的參照系。
二、傳統的《工程水文水利水電規劃》內容與可持續發展
水利的需求缺口分析上面提到的代表性文獻,內容和形式基本相同,幾十年不變,但本專業內容不同,與水利可持續發展對《工程水文與水利水電規劃》的要求明顯不相適應,主要表現在以下四個方面。
1.強調河流的水文功能,忽視河流的生態功能。水文循環(水循環)是了解水資源的可恢復性、有限性和分布不均勻性的基礎知識,壹般在《工程水文與水利水電規劃》開篇介紹。在水文循環過程中,河流是液態水在地表流動的重要通道。陸地上大氣降水形成的地表徑流沿地表低窪地區匯集成河流。降水入滲形成的壹部分地下水也回流到河流中。同時詳細介紹了河流的斷面、長度、水系、縱橫比降和匯水面積-流域,但忽略了河流是地球上許多生態系統形成和支撐的重要因素的內容。河流不僅輸送淡水和泥沙,還輸送雨水沖刷帶入河流的各種生物質和礦物鹽類,為河流乃至流域和近海的生物提供營養,為分子輸送種子,排出和分解廢物等。,使河流成為各種生態系統生存和進化的基本保障條件。
2.《工程水文水利水電規劃》文獻強調人類活動對“量”和“減”的影響,忽視了對生態環境的影響。有因人類活動造成徑流數據不壹致而計算“削減量”的內容,但從未涉及水利水電工程建設對生態環境的負面影響,也沒有如何修復生態環境的內容。壹方面,水利水電工程可以促進或帶動經濟社會發展,有助於解決“人口-資源-環境惡化”問題,消除因貧困造成生態環境破壞的根源。另壹方面,也對生態環境產生負面影響,比如在河流上修建水庫、電站,特別是臺階多的時候,河流形態會發生明顯變化,出現生物多樣性退化和水汙染。
3.水利規劃不考慮生態環境需水量。在開發利用水資源時,需要對河流徑流進行水利規劃,以確定水利水電工程的受益規模。河流年徑流量的分析計算壹般作為“工程水文與水利水電規劃”壹章介紹。其目的是提供長期的年、月徑流系列和設計代表年的年、月徑流,用以確定水利水電工程的盈利規模,即滿足工業、農業、城鄉生活、發電、航運、水產養殖等用水部門用水需求所需的工程規模。但壹個地區(或流域)水資源的合理開發利用,既要考慮該地區(或流域)水務部門的用水需求,又要考慮該地區(或流域,或上下遊)生態環境用水所需的工程規模,本文稱之為“生態環境庫容”。從現代水利和可持續水利的本質特征分析,後者更重要,但這正是傳統的“工程水文水利水電規劃”所缺乏的。
4.水庫調度圖的局限性和片面性《工程水文水利水電規劃》壹般都包含了水庫調度的內容。水庫調度可分為營利性調度、防洪調度和水庫聯合調度。水庫興利調度圖是根據徑流資料和水(電)部門的用水(電)要求,按照經濟效益最大(如發電量最大、灌溉面積最大、供水保證率最高)的所謂“最優準則”,預先由壹組水庫蓄水指標組成。防洪調度是根據工程所在地的設計洪水資料,通過防洪和水利計算,確定水庫的壹系列防洪特征水位,其目的是保證水庫大壩的安全,處理防洪與興利的矛盾。水庫群聯合調度的目的是使水庫群獲得更大的綜合經濟效益。可見,水庫調度方案無論是在規劃設計階段,還是在水庫的管理運行階段,都沒有考慮“生態環境庫容”,也沒有考慮水庫下泄如何使下遊河道恢復自然狀態,維持下遊河道生態的自然屬性,更談不上“減汙運行”和“調沙運行”。顯然,傳統的水庫調度圖具有很大的局限性和片面性,極不適應水利可持續發展的要求。
更多工程/服務/采購招標信息,提高中標率,可點擊官網客服底部免費咨詢:/#/?source=bdz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