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吉日网官网 - 傳統節日 - 端午節的起源、習俗和傳說有哪些?

端午節的起源、習俗和傳說有哪些?

端午節的起源和傳說:

根據歷史學家《屈原和賈生列傳》的記載,屈原是春秋時期楚懷王的壹位大臣。

他主張起用人才、賦權,使富裕起來,並主張聯合抗秦,遭到等人的強烈反對。屈原被迫離崗,被趕出京城,流放到元、湘流域。

他在流放期間寫下了《離騷》、《田文》、《天問》等不朽詩篇,這些詩篇風格獨特,影響深遠(因此,端午節也被稱為詩人節)。

公元前278年,秦軍征服了楚國的京都。

看到自己的祖國被侵略,屈原心痛不已,卻始終舍不得放棄自己的祖國。5月5日,他寫完代表作《懷沙》後,投汨羅江而死,用自己的生命譜寫了壹曲波瀾壯闊的愛國樂章。

傳說屈原死後,楚國人民悲痛萬分,紛紛湧到汨羅江邊祭奠屈原。

漁民劃著船,在河上來回打撈他的真身。

壹個漁夫拿出為屈原準備的飯團、雞蛋等食物,“撲通、撲通”扔到河裏,說魚龍、蝦蟹都吃飽了,不會咬醫生的身體。

人們看到後紛紛效仿。

壹個老大夫拿了壹壇雄黃酒倒進河裏,說要用藥把龍水獸打暈,才不會傷到屈大夫。

後來,人們怕飯團被龍吃掉,就想出了用印楝葉包裹米飯,再用彩色的絲綢包裹,使之發育成褐色的種子。

之後,每年五月初五,就有賽龍舟,吃粽子,喝雄黃酒的習俗。

紀念愛國詩人屈原。

禮儀和習俗:

慶祝端午節是中國人兩千多年來的傳統習慣。由於地域遼闊,民族眾多,故事傳說眾多,不僅產生了許多不同的節日名稱,而且各地也存在不同的習俗。

其內容主要有:女兒回娘家,掛鐘馗像,迎鬼船,下午藏,下午粘樹葉,掛菖蒲艾草,百病遊,戴香囊,備祭祀碗,賽龍舟,競賽,擊球,蕩秋千,用雄黃畫孩子,喝雄黃酒,菖蒲酒,吃毒餅,鹹蛋,粽子,時令鮮果。

裴鬥娘

在過去,有五種婦女頭飾。

多見於江南。

有些地區也叫健康人。

這個東西起源於遠古行走,是Ai人的壹種不同形態。

《賈青錄》引《唐宋遺事》雲:“誰在大江南北,五日得壹等獎之制,殊為巧妙。

艾葉全部壓制出售,或繡上仙、佛、和、武、蟲、魚、獸、八寶花等形狀。

縐蛛,美鳳林,繭虎絨陀,草坪蜥蜴,螳螂蟬蠍,葫蘆瓜,色彩逼真。

它渾身是寶,繡著無數的流蘇和鈴鐺,或者叫鬥娘,所向披靡。

"

瓜艾虎

在過去,端午節被用作壹種裝飾品來驅邪。

在中國古代,老虎被視為神獸,被認為能夠辟邪保平安。

《風俗通》雲:“虎為陰莖,獸亦長。

能吃鬼,...亦惡”。

因此,人們經常用老虎來辟邪,尤其是在艾虎的端午節期間。

艾虎要麽用艾葉剪成,要麽剪成老虎的絲帶,用艾葉粘好,戴在頭發上。

壹千多年來,端午節壹直以艾虎的習俗為裝飾。

宋陳元貴引《宋本廣記》年號雜註:“端午以艾為虎,連大如黑豆,或剪彩為虎,貼艾之葉以戴之。

王《端午帖》詩:“柴頭,辟邪知驅祥雲七寶”。

”又清夫差頓沖《燕京歲時錄》:“每到端陽,深閨之人,以絲制虎,以粽子...並用彩色的線把它們穿起來,掛在發夾的頭上,或者系在孩子的背上。古詩雲:‘玉吞簪,輕愛虎’,就是這個意思。

"

畫額頭

端午節用雄黃塗抹小孩額頭的習俗,雲可以驅除毒蟲。

典型的方法是用雄黃在孩子額頭上畫“王”字。壹種是借雄黃驅毒,壹種是借虎額(“王”如虎,虎為百獸之王,因換成虎)鎮邪。

清夫差敦沖《燕京年譜》:“自農歷正月初壹起,取雄黃灑酒,敷於小兒衣領及鼻耳,以避毒。

“除了前額、鼻子和耳朵,它還可以應用於其他地方,意圖相同。

山西河曲縣誌記載:“端午飲雄黃酒,敷於小兒額、手、足,...會延長病情。

"

陪唱名旅

我討厭在端午節時戴飾品。

又稱維生線、維生線、延壽線、長壽線、百索、邵兵、五彩線等。,名稱不同,形狀和功能基本相同。

端午節時,用五色絲綢制成,或掛在門口,或戴在孩子的脖子上,或系在孩子的胳膊上,或掛在床簾、搖籃等地方。據說可以避災祛病,保佑安康,延年益壽。

這種節日有五種形狀:簡單的五色絲線組合成壹根繩子,綁在手臂上;

將金錫飾品裝飾在五顏六色的繩子上,掛在脖子上;

五顏六色的繩子折成方形勝利裝飾在胸前;

五顏六色的繩結被人像佩戴;

用彩色絲線繡畫太陽、月亮、星星、黑獸等物,向長輩致敬。

這種習俗始於漢代。

東漢應劭寫《風俗失傳》:“午後以彩帛縛臂,避鬼避兵,使人不至得病。壹個是長命鬼火,壹個是兵士。”

後來兩人漸漸習慣了,直到近了現代。

清福查頓的《燕京歲月》記載了當時的風俗:“每到太陽落山的時候,那些在閨房裏乖巧的人,就會用五顏六色的線做成老虎、粽子、葫蘆、櫻桃、桑葚等等,掛在簪子的頭上或者系在小孩子的背上。

“其中,唐宋時期,朝廷給大臣這種節日。

唐代宗興元元年,朝廷曾賜壹百把繩斧。

《宋史·禮記十五》:“前壹日,賜金線以官延壽,賜彩線以官。

節假日穿。

"

佩戴香囊

佩戴香包,也稱香囊、香袋、錢包等。,是用五色絲線或破布制成的。其內裝有香料(由中草藥制成,如白芷、川芎、曹勤、三棱、山奈、甘松、山奈),戴在胸前,氣味芳香。

陳仕良《歲時廣記》引用《歲時雜記》說“端午以紅白兩色,如壹袋,以彩線穿之,絞成花狀。”

”而另壹種“貽貝粉鈴”:“第五日,貽貝粉放於帛中,以棉飾之,若數珠。

讓孩子拿去吸汗。"

這些隨身包裏的東西幾經變遷,從吸汗的蚌粉、辟邪的護身符、銅錢和雄黃粉,到裝滿香料的香囊,其制作也日益精美,成為端午節特有的民間藝術。

佩戴香包是相當講究的。

為了防病健身,老人壹般喜歡佩戴梅花、菊花、桃子、蘋果、蓮花、娃娃騎魚、娃娃抱公雞、雙蓮花等造型,象征鳥語花香、萬事如意、夫妻相親相愛、家庭和睦。

孩子喜歡鳥獸,比如老虎、豹子;

電線桿上的猴子,鬥雞抓兔子等。

年輕人最講究佩戴香包。如果是熱戀中的戀人,深情的姑娘會在很久以前精心制作壹兩個各具特色的香包,在節前送給愛人。

小夥子戴著心上人送的香包,自然引起周圍男男女女的議論,紛紛稱贊小夥子對象的別出心裁。

忌五毒

端午節在古人眼中是毒日,是邪日。這種思想在民間信仰中流傳下來,所以有各種求平安、解災的習俗。

其實這是因為夏季天氣炎熱幹燥,人容易生病,瘟疫也容易傳播;

另外,蛇和昆蟲容易咬人,所以要非常小心,這就形成了這個習慣。

采集草藥

這是端午節最古老的習俗之壹。

《夏·鄭瀟》載:“此日貯藥以除毒氣。

《雜藥集》卷二十二引用《荊楚歲時雜藥集》佚文:“五月五日,爭雜藥可治百病。

“在後魏的《齊·姚敏疏雜註》中,有在五月捉蟾蜍的記載,這種蟾蜍也入藥。

後來,許多地區都有端午節抓蟾蜍的習俗。比如江蘇,中午收割蟾蜍,刺破其泡沫制成中藥蟾酥。

杭州人也給孩子吃蛤蟆,說夏天能降火不生瘡。

並於5日將墨錠放入蛤蟆口中,吊起晾幹,便成蛤蟆錠,敷於膿腫處即可消散。

這種捉蟾藥的習俗,源於漢代“蟾爭兵”的傳說。

再比如湖北監利端午節“采藥”的習俗,也是采藥。

采藥是因為端午節前後草藥的莖葉成熟,藥性好,這壹習俗就在這壹天形成了。

木蘭湯

中午用蘭花湯洗澡是《大戴禮》中記載的古老習俗。

但本文中的蘭花不是蘭花,而是菊科植物飛機草,氣味芳香,可煮可浴。

《九歌·雲中》也有“沐浴蘭花湯會讓妳芬芳”這句話。

《荊楚時代的故事》:“五月五日,謂之蘭浴節。

《五雜記》記載,明朝人中午用五色草洗澡,是因為“藍湯不可得”。

後來壹般都是炒香蒲,艾草等草藥洗澡。

在廣東,用艾草、香蒲、鳳仙花、玉蘭等花草;

在湖南、廣西等地,柏葉、銀蓮花根、艾草、蒲草、桃葉等用來泡澡。

不管男女老少,全家都洗。這種習俗至今仍然存在。據說能治皮膚病,還能辟邪。

喝蒲酒,雄黃酒,朱砂酒。

喝蒲酒,雄黃朱砂酒,噴酒。

《荊楚紀事》:“菖蒲(壹種多年生草本植物,生於水邊,地下有淡紅色的根,葉子形狀像劍和穗。”。

根莖可用作香料或藥)或雕刻或碎裂來涼酒。

“蒲酒清香爽口。後來酒裏加了雄黃和朱砂。

謝明趙哲的五雜醉:“飲菖蒲酒是也...並在酒中加入雄黃飲用。

馮明滎經《月令概》:“初五,用朱砂酒辟邪解毒,用酒染額、胸、手、足,則無蛇之危(古書所提毒蛇壹種)。

給墻壁、門窗灑水,避免毒蟲。

“這種習俗流傳很廣。

至今,如在廣西賓陽,端午節時有成包的藥材出售,有雄黃、朱雷、側柏、桃仁、蒲葉、艾葉等。人們用酒浸泡,然後在墻角、門窗、床下等處蘸酒。,然後在孩子的耳朵、鼻子、肚臍上塗上酒,驅趕毒蟲,求得孩子的安全。

此外,有些地區還用雄黃酒粉在孩子的額頭上畫“王”字,讓孩子身上帶有老虎辟邪的印記。

從健康的角度來看,這些活動仍然是科學合理的。

雄黃用水和酒混合可以在室內消毒殺菌,喝普灑也是相當有益的。

采茶和制作涼茶

在北方的壹些地區,人們喜歡在端午節時采摘嫩葉和蒸野菜葉來泡茶。

在廣東潮州,人們去山野郊區采集草藥和煮涼茶。

這對健康也有好處。

懸掛的藥草

艾、菖蒲、大蒜被稱為“端午三友”。

南北朝時,端午節又叫“木蘭節”,荊楚有挑艾的習俗。

采艾草,要在雞叫之前開始,選最人形的艾草帶回去掛在門上。有的甚至把艾草紮成老虎形狀,然後在上面貼上艾葉。

艾葉和菖蒲含有芳香油,具有和大蒜壹樣的殺菌作用。

端午期間,夏季至日將近,正是寒暑交替之時,從飲食到穿衣、行動都要註意。

保山縣有句諺語:“不吃端午粽子,送不了寒衣;

吃完端午粽子,要凍三次。

“在古代,人們缺乏科學觀念,誤以為壹切疾病都是鬼邪作祟。因此,在端午節,人們以菖蒲為劍,艾草為鞭,大蒜為錘,也稱為“三大武器”,以為可以擊退蛇、蟲、病菌,斬斷惡魔。

還有端午在門口掛艾草、菖蒲(蒲劍)或石榴、大蒜的地方。

通常艾葉、榕樹、菖蒲用紅紙紮成壹束,然後插在或掛在門上。

因為菖蒲是天上五蕊之首,象征邪劍,因為生長季節和形狀被視為“百陰之氣”,葉子呈劍形,可插在門口辟邪。

所以方士稱之為“水劍”,後來習俗引申為“普劍”,可以斬斷萬惡。

清代顧鐵青在《賈青錄》中記載“斬蒲為劍,斬彭為鞭,床掛桃梗蒜,皆用以驅鬼”。

但晉代方誌中有“哀為虎,或剪彩為虎,葉附哀,妻爭剪之。

在未來,它會更菖蒲,或人形,或肖劍形,命名為蒲劍,以驅邪但鬼。"

躲端午節

是端午節的習俗,指的是接新婚或出嫁的女兒回家過節。

簡稱“躲下午”,也叫“躲完”。

習慣上以五月、五月五日為邪月、邪日,凡事需要避邪,因為端午節有帶女人回家避邪的習俗。

這種習俗似乎形成於宋代。陸遊《封睢》詩中有壹句“羊腔酒擔接女,鼓龍舟送與神爭”。

《嘉靖隆慶誌》也記載有雲:“嫁女召歸過節”。

又《欒州誌》:“女子新娘子迎月歸,謂之“躲端午”。

端午節下雨

人老了檢查的習俗。

認為端午節下雨,不吉利;

反之,則好。

這種普遍的看法很久以前就存在了。

陳《歲時廣記》引用《紀要》說:“五月五日,人染毒,十八歲無災。

下雨的時候鬼曝藥,好多人生病。

這句福建諺語。

"而許月卿《韻李樹石舟端午》註:"臨川人說午時下雨,鬼興人禍。

清代趙懷玉詩歌的自我註釋也引用了“端陽無雨是好年”的諺語。

武鶯聽會:龍舟中標

龍舟壹詞最早見於先秦古籍《穆傳》卷五:“乘鳥舟,龍船浮於沼中。

在《九歌·向君》中,學者們也認為“飛龍”是指龍舟。

“向君”是壹首詩,描述了湘人乘坐龍舟,將玉佩沈入河中(類似於將粽子扔入河中),以悼念壹位歷史人物。

這與楚國的“魂舟”和“人物龍帛畫”的形象不謀而合,可以相互印證。

《荊楚紀年》記載:“五月五日,謂之蘭節。

.....這是壹天,壹場比賽,壹場爭奪各種藥物的比賽。

"。

劃龍舟的時候,有很多唱著玩的龍船歌。

比如湖北秭歸劃龍舟的時候,就有完整的唱腔,歌和歌都是以當地民歌和歌謠融合為基礎的。歌聲雄壯激昂,就是“贊和”的遺風。

再如廣東省南雄縣的龍船歌,四月龍舟下水後壹直唱到端午節,表演非常廣泛。

端午節是農歷五月初五,又稱端陽節、午節、五月節、龍舟節、浴蘭節等。

它是流行於中國和漢字文化圈其他國家的傳統文化節日。

端午節起源於中國,它原本是壹個消除疾病和防止流行病的節日。吳越春秋以前,就有在農歷五月初五以賽龍舟的形式舉行部落圖騰祭祀的習俗。

後來因為詩人屈原投汨羅江而死,成為中國人紀念屈原的傳統節日。

在壹些地區,伍子胥和曹娥也被紀念。

端午節自古以來就有吃粽子,喝雄黃的習俗。

受中華文化的影響,中秋節也是有中華文化圈的國家和世界各地華人華僑的傳統節日。

  • 上一篇:白燕的壹生
  • 下一篇:羅耀之學術研究述略
  • copyright 2024吉日网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