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上海籍科學家徐光啟在徐光啟死後,於崇禎十二年(1639)出版了他的農業巨著。全書分為60卷,12條,50多萬字。12項為農本、田畝制、農耕、水利、農具、樹藝、養蠶、養蠶、種植、畜牧、制造、荒政救濟等。該書收集了大量古今文獻,吸收了西方科學技術,對中國歷史上的農業著作和當時的農業生產經驗進行了總結性評述。《農政全書》和《漢書》?魏末的《勝利書》、《齊書》、宋代的陳?元代王鎮的《農書》和《農書》並稱為“五農書”,促進了中國古代農業的發展。?
海派文化
中國形式的現代城市市民文化起源於上海。鴉片戰爭後,各種西方文化與中國傳統文化發生沖突,形成了上海獨特的經濟、地理和文化環境。首先,在繪畫、京劇等藝術領域,產生了壹種不同於傳統的藝術風格。其特點是善於兼收並蓄,不拘泥於陳規,敢於探索創新。這種風氣進壹步影響到社會各個層面,成為壹種穩定的大眾文化,是相對於北方的“京派”文化而存在的。海派文化在近代中國文化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對各地有很強的輻射力和影響力。“海派”在1949之後很長壹段時間都被視為貶義詞。近年來,有學者提出,在改革開放的形勢下,應該提倡和發揚“海派”。?
松江畫派
藝術流派。又稱“雲畫派”。明末,上海畫家輩出,人才輩出。幾乎與此同時,形成了以顧正儀為首的派、以嶽左為首的蘇頌派和以沈為首的派。三派的審美理念和畫風基本壹致,講究淡墨篆,古樸嫵媚,富有江南情懷。都是松江人,所以統稱為“松江畫派”。董其昌是這個學校最有成就的人物。他集宋元名家之長,山水山石流暢飄逸,具有平實脫俗的特點。他的繪畫思想也對後世產生了深遠的影響,莫世龍、陳繼儒、程家穗、李等都是後來的大家。清初,婁東畫派和虞山畫派興起,成為雲劍畫派的兩大流派。?
古刺繡
民間工藝品。古代上海的著名刺繡技藝。起源於明朝。嘉靖年間,上海名臣顧建造了著名的園林“鹿香園”。顧繡的創始人是顧的長子顧惠海的妾苗。她創新發展了宋繡傳統,奠定了顧繡的基礎。傳到壽謙的次子顧的次子韓希蒙手中,技藝達到頂峰。她在繪畫方面造詣很深,用針鋒相對的絕技來體現繪畫的魅力,顧繡的代表作品都是她的作品。每幅繡品旁邊,都有董其昌的題字,彌足珍貴,不同尋常。顧的曾孫女顧,精通刺繡,曾為徒弟搭過簾子。四鄉婦女學藝後謀生,顧繡藝術代代相傳,功不可沒。顧繡的特點是斷絲細、針法細、配色精美、刺繡生動、做工無與倫比,有“畫繡”之譽。古繡對後來的蘇繡、湘繡、蜀繡都有影響,是中國民族藝術的瑰寶?
海上畫派
到了清代中期,尤其是1843開埠後,上海海上航道暢通,藏書豐富,各地畫家借助藝術在上海生活,上海逐漸成為繪畫活動中心。當時,人們把壹群生活在上海、出售字畫的畫家稱為“海上畫派”。代表人物有趙、、任頤、吳昌碩、黃等。這些畫家較早受到新思想的影響,不願墨守成規。他們繼承了唐宋的優良繪畫傳統,吸收了明清時期陳淳(柏楊)、徐渭(常春藤)、陳洪綬(老煉)、八大山人、石濤、“揚州八怪”的長處,並受到清代金石學的影響。他們勇於創新,個性鮮明,畫風趨於清新、雄渾,充滿生活氣息和時代感,融合了中西文化。海派繪畫與海派文化的形成有壹定的關系。?
金山農民畫
上海金山縣的傳統民間藝術。包括竈臺畫、剪紙漆畫、民間玩具、泥塑、石雕等,構思新穎,色彩鮮艷,造型幼稚,獨具江南水鄉韻味。金山縣文化館組織20多名骨幹農民畫組成金山農民畫社,從事專業創作活動,在國內外享有較高聲譽。1980首次在北京中國美術館展出,大獲成功。1981年,金山農民畫在華盛頓、紐約、洛杉磯、布魯塞爾、比利時、聯邦德國等地展出,引起強烈反響,被譽為“東方民間藝術之源”。截止1987年底,國內外展出作品近2500件,日本國美奈美出版社出版《金山農民畫畫集》。四大名著被郵電部作為郵票發行。金山縣被文化部命名為“中國現代民間繪畫之鄉”。?
嘉定竹雕
民間工藝品。竹雕是流行於江南地區的傳統工藝,始於唐代,盛於明清。嘉定竹刻始於明代隆慶時期,是筆墨藝術與雕刻技藝的融合。其作品詩情畫意,形成了著名的竹刻流派——“嘉定派”。其代表人物是、、的祖孫三人(史稱“嘉定三朱”),他們的流派特點是浮雕深刻,雕刻手法貫通。嘉定竹雕以青陽雕為主,即利用竹皮和竹筋的不同顏色,雕出濃淡不壹的五彩藝術品。種類繁多,既有插屏、掛屏等藝術欣賞品,也有煙盒、扇骨、筆筒、花瓶、扶手等實用工藝品。?
黃草編織
嘉定最著名的是傳統手工編織工藝。嘉定黃草色澤淡雅,質地堅韌,可染。用它編織的工藝品種類繁多,樣式新穎,色彩豐富,工藝精湛,具有民族特色。草編產品有手袋、水果盆、杯蓋、鍋墊、拖鞋等。,富有鄉土氣息,具有手織面料的自然美、藝術美和實用價值。早在清朝,嘉定黃草拖鞋就遠銷歐亞。現在黃草由野生變為人工栽培,質量更好。近幾年又有仿古圖案的新產品推出,制作精美,紋路精細。圖案中的人物、車馬錯落有致,古色古香,巧奪天工,深受人們喜愛,成為上海著名的工藝品。?
小熱昏厥
壹種植根於沙灘民間的街頭說唱藝術。起源於清末民初的杜寶林等民間藝人,以“談晨報”的形式,用含蓄曲折的手法說唱時事新聞和笑話故事,諷刺當時的社會黑暗。起初叫“醒世笑”,後來叫“小熱昏厥”,盛行於本世紀二三十年代,形成了獨具上海地方特色的說唱。肖若芬特以地道的上海話演唱,通常配以小鑼或三橋板,常用的曲調有《龔先鋒》、《三橋賦》、《東鄉調》等。很多熱暈的藝人自己煮梨奶糖,唱《小熱暈》賣。著名藝術家包括(藝名小得利),其次是,徐和。20世紀50年代以後,在酷暑中失去理智的藝術家大多成為喜劇說書人,這與今天活躍在上海舞臺上的“輕藝術”——獨角戲和滑稽戲密切相關。?
上海華輝
上海經常舉辦花會,彼此也就習以為常了。其中最著名的是四月下旬的“蘭花節”和九月的“菊花節”。花展多在城隍廟西園(今豫園)舉行。蘭花交易會通常持續3天。參加交易會的蘭花花盆上貼著壹張紅色紙條,上面寫著花的主人的名字。各種名貴蘭花爭奇鬥艷,品花師徜徉其中,慢慢品味,最終評出最好的“狀元花”。“菊花會”壹般在豫園的“四美軒”舉行,也是名花薈萃,蔚為壯觀。如今,在開花季節,壹些公園經常舉辦蘭花和菊花展覽。?
龍華廟會
農歷三月,上海人逛龍華寺(位於徐匯區龍華鎮),賞桃花。廟會壹般從3月15日開始,到3月28日結束。早在明末清初,民間就有“三月三,我去龍華”的說法。龍華古寺,臨水臨街,雄偉壯觀。每年三月,十裏桃花,鮮紅的雲,車馬船,江河溪流來來往往,樞紐打連,香客成群,趕上廟會。以前廟會賣的多是農副產品,竹藤、香燭、龍華疏布、蔬果、素食小吃等。民間藝人和江湖團隊也齊聚於此,壹展身手。有家人在龍華寺的也可以在3月15日見親人。廟會在“文革”期間中斷,80年代恢復,規模比當年更大。?
上海途步
上海的傳統產品。元代以來,以松江烏泥井(今上海縣華涇鄉)為中心的上海紡織業逐漸發展起來。上海贏得了“木棉絲綢衣服天下第壹”的美譽。上海土布有雲布、羊毛藍布、紫布等。它們被染成紅色、真紫色、赭石黃色等鮮艷的顏色,並制成龍鳳麒麟等圖案。它們質地細膩柔軟,保暖耐用,不易褪色。明代以後,上海土布的銷售範圍已經擴大到全國各地,其中壹部分銷往日本、南洋等地。鴉片戰爭後,逐漸被洋布的沖擊所淘汰,但現在上海郊區市場上偶爾還能看到本地的布匹制品。?
上海年夜飯
18歲那年,習俗是農歷除夕俗稱年夜飯,這壹天全家人享受盛宴,稱為“吃年夜飯”。在古代,中國的新年從臘月十五開始,壹直持續到除夕。各家選擇不同的時間慶祝新年,直到近代以後才逐漸集中在除夕。除夕夜的晚上,祖先的遺骨(即“畫像”,也叫“真跡”)掛在家裏,全家祭拜,然後圍坐盛宴。上海年夜飯很有特色。除了魚雞鴨,還有兩種菜:炸崩菜和糖醋銀絲牙。此外,如意菜(黃豆芽)和發芽的豆子是必須的,這意味著“發展”。如果壹個家庭成員外出吃這頓飯,應該加上壹杯筷子以示團聚。上海人吃年夜飯有各種禁忌,比如不洗湯。都說來年喝湯出去打工會被雨淋。這雖然是廢話,但也寄托了民眾求福消災的意圖。?
歡迎財神
上海人把農歷正月初五稱為“路神”的生日,即“五道財神”,所以有在農歷四月初四晚上和初五接待財神的習俗。現代上海,工商業發達,所以這種習俗特別受重視。第四天的午夜,家家戶戶都要獻上鯉魚、羊頭(諧音“李”、“羊頭”),插滿了香噴噴的紙蠟燭,的塑像高高地掛在墻上。全家跪拜,祈求財神今年發福降福,所有的商店和店鋪也在此時舉行儀式歡迎財神。初五,商圈的店主們壹大早就把新做的旗子掛在財神門前,直到財神犧牲,他們才開始新壹年的生意。在這壹天,店主會舉行“施立酒”招待所有的朋友。所有的紅帳、職業進退、壹年的商業計劃都在酒席上公布,所以很多員工往往在這壹天被辭退。50年代後,這壹習俗逐漸被廢除,80年代後,上海出現了燃放鞭炮迎接財神的現象。?
本幫菜
上海菜的簡稱。其特點是油紅醬稠,鹹淡適中,風味原汁原味,醇香可口。早些時候,當地的菜肴味道很重。後來為了適應越來越多的上海人喜歡吃的清淡爽口的口味,特別是上海文化人的需求,地方菜保留了傳統特色,吸收了其他各派的長處。菜品逐漸由原來的重油紅醬轉變為清雅爽口,形成了“海派地方菜”的特色。烹飪方法善於用壞,獨特的江南風味。在上海本地的餐館中,德興酒家和上海老飯店這兩家百年老店名氣很大,有八寶鴨、爛碗頭、大黑參配蝦仁、腌鮮筍等名菜。?
城隍廟五香豆
上海地方傳統小吃。為原上海城隍廟興隆吉果郭應洲所創,原名“老城隍廟冰糖奶油五香豆”,已有半個世紀的歷史。選用粒大、糯質、軟硬適中的蠶豆為原料,主要配料為糖精、鹽、香精。制成後,表面呈奶油狀,清香撲鼻,甜而不膩,回味無窮。20世紀70年代,它被列為上海的特殊商品。?
馮丁敬體
上海風味食品。丁體是“丁藝興”的簡稱。“丁宜興”餐廳是上海金山縣楓涇鎮的壹家老字號餐廳。自清鹹豐二年(1852)起,其紅燒豬蹄名揚天下。本店以1.20斤黑毛純種楓涇豬後腿為原料。燒制時,去除筋骨,修整形狀,上半部呈橢圓形,下半部似筒狀,然後出鍋。加調味品,食材是嘉興姚福順特制的三套曬幹醬油,紹興老花雕的黃酒,蘇州龍眼齋的冰糖。氣溫正旺,蹄子用“百年老湯”煮。煮熟後色澤棕紅,酥而不爛,蹄形完整,冷切大眾化,蒸熱吃糯,很有特色。本世紀初,丁緹制成的罐頭銷往海外,並在1945年德國萊比錫博覽會上獲得金獎。?
四鰓鱸魚
世界上的鱸魚都有兩腮,只有松江(今吳淞江)出產四腮,頭大而扁平,鰭刺堅硬。烤鱸魚鮮嫩,鮮而不腥。相傳清朝乾隆皇帝品嘗後,題寫“江南第壹名吃”的稱號,並指示每年進貢。20世紀50年代,魚類資源銳減,瀕臨滅絕。松江等地區采取人工育苗的方法增加資源,取得了初步成效。來源:/鏈接?URL = amxa 70 eigayc-iettpc 6 x 7 f 11 qzrlxcr 7 ef 38 qdtkdu 1 xegm 6 qfh 0 c 1 fk 8 u 2 gi 4 HVC x08 PS 8-9 ieaszfbzace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