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吉日网官网 - 傳統節日 - 陜北紅棗代表什麽特色?

陜北紅棗代表什麽特色?

陜北紅棗是陜西著名的傳統特產之壹。其特點是果大核小,皮薄肉厚,絲脆長,汁甜,味甜醇厚,含糖量高,色澤鮮紅,水分少,貯藏期長,品質優良。真的,是壹顆色、香、味、形俱全的棗。平均單果重12.6g,最大果35g。鮮果含可溶性糖43.48%,還原糖40.82%,蔗糖2.53%。仁肉比0.5:2.5,好果率90%以上。在《中國棗樹誌》審定會上,陜北比達棗享有很高的評價。

陜北紅棗主要產於陜北黃河、洛河沿岸的延川、清澗、綏德、延長、神木、吳堡、佳縣。特別是綏德的棗林坪和清澗的李舍予,早就是著名的“陜北大棗”產地。據考證,已有3000多年的栽培歷史。清道光十壹年編纂的《延川縣誌》記載:“棗...沿黃河百裏成林,肉厚核小,類似靈寶大棗。變相販賣,為食。”道光年間《吳堡縣誌》記載“棗甚豐”,“棗豐,居民以之為業”。《賈縣誌》記載:“唯有黃河壹帶土壤肥沃,最宜棗梨,居民植之以利。”在泥河溝等村,棗樹都有上百年的樹齡。清康熙十九年《延安府誌》記載:“紅棗離清澗”。據清代《清澗縣誌》記載,歷史上,從店坊坪到黃河,數百裏都是棗林。本縣老舍故裏王蘇裏村有壹棵古棗樹,確定為1000多年前的遺跡,是著名的“紅棗之鄉”。目前陜北紅棗種植面積30多萬畝,年產量1.5 ~ 2萬噸。已成為陜西著名的土特產。除了暢銷國內市場外,還大量出口到朝鮮和港澳地區,在國際市場上有壹定的地位。1982年9月,朝鮮人民領袖金日成訪問Xi安時,品嘗了陜北延川的大棗,贊不絕口。次年,他從延川買了5000株棗苗,引種到朝鮮。為什麽陜北的大紅棗品質出眾?這還得從棗樹的生活習性說起。棗樹適宜的生態條件是幹燥、陽光充足的氣候。是名副其實的“硬核作物”,適應性強,耐寒(30℃),耐高溫(43℃),耐鹽,耐瘠薄。早在公元6世紀,《齊·姚敏書》就記載:“在旱澇之地,不作莊稼人,就作棗子。”無論高山、丘陵、平原、河灘、鹽堿地,棗樹都是家。特別是在幹旱地區,棗樹結出品質優良的棗和果實。陜北黃河洛河沿岸地區屬於溫帶半幹旱氣候,幹燥少雨,溫差大,土地肥沃,日照時間長。年降水量約450毫米,年日照時數約2700小時,日照百分率60%。這些氣候和土壤條件使棗樹生長得恰到好處,自然成為棗樹“安居樂業”、“茁壯成長”的天堂。經過長期的自然選擇和人工栽培,形成了許多優良品種和商品產量。如綏德的木造、團造;延川的脆皮棗、狗頭棗;清澗酥脆奶棗。此外,還有淩棗、破棗、簡棗、小棗等。,不僅是鮮棗的佳品,也是加工“醉棗”、“蜜棗”、“幹棗”的良好原料。陜北的大棗營養豐富。鮮棗含糖量在35%左右,幹棗含糖量在70%以上,所以發熱量大。鮮棗每百克103大卡,幹棗309大卡,和大米、面粉差不多,被譽為“木本糧食”、“硬核作物”。此外,棗果還含有蛋白質1.2%~3.5%,脂肪0.4%。每100克幹棗肉含鈣1毫克,磷55毫克,鐵1.6毫克,維生素ct2 6毫克。鮮棗的維生素C含量在百果中最高,達380-600 mg,比鴨梨高134倍,比蘋果高70-80倍,比柑橘高14倍,人體吸收率也高,達86.3%。它含有70毫克的維生素A和6毫克的維生素Po。因此,鮮棗被譽為“活維生素丸”。陜北有句話叫“壹鬥棗,兩鬥糧,兩斤糖在裏面”,可見人們把棗看得和糧食壹樣珍貴。經常吃棗對妳的身心都有好處。尤其是在愛情中徘徊的未婚大女兒,更能保持身體的青春和光澤。宋代孫光憲的《J碧夢瑣言》中,有壹段風流故事:“河中永和郡有棗,相傳無籽者可生於世。還有蘇的女人,吃啥吃啥,不吃五谷雜糧!五十多歲,顏如處子。”試想,壹個年過半百的待字閨中的老姑娘,在人們的視野中還是壹個婀娜多姿的美人。原因是她的家鄉“產棗”,平時吃的都是“無籽”棗,營養特別豐富。可見大棗的功效。所以民間諺語“壹日三棗,壹代不老”有壹定的科學道理。大棗也是中藥寶庫中功能獨特的良藥,是滋補健身的佳品。古人認為它有“死人生,病人生”的神奇功效。《中國藥典》中對大棗的性能和作用有很多記載。《神農本草經》說:棗“治心中邪氣,平中焦養脾,佐十二經脈,平胃氣,通九竅,補少氣,降津液,體內不足,驚悸,四肢沈重,和諸藥”。《本草求真》:“棗味甘,能補中焦,溫中焦,……甘能解毒。所以,若在諸藥中甘甜,則協調,若以之為導,則助脾養發之氣”。《神農本草》宣稱大棗有“養五臟、治疲勞、健脾養陰”的功效。《本草》、《新本草》、《名醫實錄》中說,大棗有養血柔肝、補中益氣、滋陰暖胃、平中補脾、助十二經脈、平胃氣、通九竅、和百藥之功效。《本草綱目》記載:“棗味甘,性平,無毒”,“主要用於治心中邪氣,平復中焦,滋養脾氣,平胃氣,疏通九竅,助十二經脈,補少氣,津液減少,使人感到不足,驚悸,四肢沈重,與諸藥相和。”清代王世雄在《飲食譜》中寫道,生活情趣盎然。“鮮棗味甘涼,益胃助濕熱。吃多了,腹脹口渴,不適合人。尤其是對孩子。燥人性溫,養脾胃,養津液,潤肝安神,抗饑。”現代醫學認為,大棗能補血,治療肝炎、貧血、過敏性紫癜、血小板減少癥,以及婦女更年期情緒煩躁,還具有抗菌防癌作用。近年來發現大棗中含有治療高血壓的有效成分,因此大棗加芹菜根煎劑的配方可以降低血清膽固醇。所以《清路易》說:“百益而失,故醫視之為百益。”棗是中國特有的最古老的果樹之壹,栽培歷史超過3000年。在8000年前的河南新鄭裴李崗新石器時代遺址,發現了棗的遺跡。《詩經》中有“八月剝棗”的詩句,可見棗已被列入當時重要的農業活動。早在3000年前,黃河流域的陜西、山東、河南和河北等省就開始種植棗樹。到了秦漢時期,已經廣泛種植。在《戰國策》中,蘇秦說燕:“北方有棗栗子之益。民雖不為田所耕,棗栗足為民。”可見,棗在當時已經是具有戰略意義的重要物資。漢代甚至還有用棗樹做的人。司馬遷在《史記·貨殖列傳》中說:“家有千株棗樹,富於萬戶。”《韓非子》記載:“秦饑,應召王嶽,棗栗於五園,請寄之。”可見棗救了饑民。紅棗原產於華北和西北地區。在這些地方,還有很多野生的棗品種——酸棗。據考證,中國的棗樹在L世紀沿“絲綢之路”被帶到了西亞、波斯和地中海沿岸,之後又傳到了歐洲各地。8-9世紀通過朝鮮傳入日本和東南亞。19世紀,美國從中國引進中國棗,並迅速傳播到南北美洲。因此,中國是世界上唯壹的棗起源中心。目前,棗在中國的分布已遍布黃河兩岸,大江南北。特別是河北、陜西、山東、山西、河南產量最大,占全國總產量的90%以上。經過歷代勞動人民的辛勤栽培和長期馴化,棗樹的品種不斷增加。在《爾雅·釋木·曹氏》中,記載了10個變種.元代劉觀在其《大棗鋪》中記載了72種棗樹。在清代的植物名實考證中,記載了87個棗品種。同時,在古代農業書籍中,如《齊書》、《方便圖編》、《王鎮農書》、《方群譜》等,記載了棗樹的選樹、栽植、嫁接和促進坐果的技術。明代李時珍的《本草綱目》、清初的華靜和《陜西通誌》都對棗有詳細論述。可見,我們的祖先已經非常重視棗的生產。今天,有300-400多個棗品種。棗棗兒孫,歡聚壹堂,氣勢磅礴。在眾多的棗品種中,最著名的有:山西稷山板棗,肉多,果甜;山東樂陵的金絲小棗,果肉被扯開,銀絲不斷;陜北的大紅棗;陜西省賓縣金竈;北京密雲大棗;河南靈寶大棗;浙江蘭溪蜜棗;浙江義烏的大棗;安徽歙縣琥珀棗;河南新鄭灰棗、楊光大棗、甘肅敦煌大棗等。我國自古以來就十分珍惜紅棗,位列“五果”之首,是我國人民的傳統水果。《李周天工》說:“其實棗就是栗子”,也就是說,棗是用來祭祖的水果。湖南長沙馬王堆漢墓出土的文物中有許多果實晶體,紅棗就是其中之壹。在秦漢古墓葬中,以棗為隨葬品的並不少見。《禮記·曲禮》和《左傳》中都有記載,媳婦第壹次見公婆的時候,帶了大棗作為禮物,意思是每天會早起,勤勤懇懇地做家務。在周朝,人們有以棗作為男女訂婚信物的習俗。後世,男女結婚都要給日期,也是“早生孩子”的意思。紅棗看起來像人們火熱的心,顏色紅潤,象征著好運和幸福。歷代以來,紅棗及其制品仍是人們走親訪友、慶禮儀、娛親人的頂級禮品;它意味著紅棗就像紅色的心,抵抗逆流,應對邪惡的浪潮,迎接光明的未來。淳樸好客的陜北人民,在接待客人時,首先用大紅棗招待。選擇又大又紅的棗串起來,長長地掛在門窗上,以示吉祥。還要把紅棗串成兩串,掛在孩子肩上,表示親密和愛意。舊時皇室貴族奢侈浪費錢財,上廁所也用棗做物品堵住鼻孔。據《世說新語》記載,東晉大臣王敦初上廁所,看到壹個顏料盒,裏面裝著許多幹棗。他不知道那是專門治鼻塞的,還以為是廁所旁邊壹棵樹上的,就把它嚼了起來,雙手壹低頭,把所有的丫鬟都逗笑了。也有人觀察到,這與天河的收成有關。壹句民間諺語說,“杏熟同年麥,棗熟同年糧”。棗樹是鼠李科的落葉小喬木或灌木,其高度可達10米。枝有細針,枝有細毛。單葉互生,葉橢圓狀卵形至卵狀披針形,先端略鈍,基部斜生,邊緣有鋸齒,基部形成三脈。花小,黃綠色,聚傘花序,叢生於葉腋。核果橢圓形至長圓形,嫩時黃色,成熟時深紅色,核果兩端尖。花期為4-5月,結果期為7-9月。“桃五年三杏四梨,棗樹兩年見錢。”具有收益快、適應性強、易於栽培管理等優點,采用分支、嫁接等方法進行繁殖。

  • 上一篇:竹席發黴了怎麽辦?竹席保養常識介紹
  • 下一篇:綜合實踐活動課工作總結
  • copyright 2024吉日网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