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班路上有沒有荷花池,下雨了,這是大事?
或者.....她期待著在立交橋上奔跑,就像“徐賢”願意用它撐壹把小油紙傘壹樣?
或者...有壹個像魯班的妻子雲石那樣的賢妻良母兼工匠,不僅自己做傘,還大老遠跑來送走?
…………
打傘是對雨的尊重,淋雨...(圖片來自網絡)
好吧,我承認,下雨天腦子進水了,還是進雨傘博物館避雨吧。
今天要參觀的中國雨傘博物館位於浙江杭州陳宮橋以西的歷史文化街區。
如果妳真的很愛蝌蚪君,可能還記得我曾經介紹過的“中國粉絲博物館”(→ Portal)也在這裏。這個街區與杭州工藝美術博物館、中國刀刀劍博物館、手工藝生活館壹起,形成了壹個充滿濃郁歷史文化氣息的博物館群落,成為杭州城北新的文化景觀。
江南的煙雨孕育了獨特的傘文化。傘的美學、詩意和象征意義伴隨著歷史發展的車輪,碾壓出獨特的文化軌跡。
中國雨傘博物館是全面展示以中國為代表的雨傘文化、雨傘歷史、雨傘故事、雨傘制作技術和雨傘藝術的博物館,是世界上第壹個雨傘主題博物館。
博物館的展覽分為六個單元。妳可以捕捉到所有關於雨傘的意想不到的事情:
第壹單元:中國傘的起源
傘是誰,是怎麽發明的?沒有確切的說法。靈感來源於荷葉,是猜測之壹(圖片來自搜狐文化)
傘的起源是壹個目前無法解釋清楚的問題。在中國古代,有很多關於傘的發明的傳說和文獻,也有壹些考古資料供我們探索。這些資料雖然不能給出準確的答案,但卻能打開我們無限的想象空間。我們將在這裏展示我們的推測性觀點,讓觀眾自己做出判斷。也許有壹天,是妳的觀點解開了中國傘的起源之謎,成為了公認的結論。
第二單元:油紙傘和油布傘
油紙傘是漢族傳統的日常用傘,已有1000多年的使用歷史。傘骨采用手工切割的竹條,傘面采用塗有天然防水桐油的絨布紙。油紙傘是世界上最早的傘。它是手工制作,全部取自大自然,是中國古代人民智慧的結晶(圖片來自蜂巢)。
民國時期“請用國貨”八角油紙傘(來自中國雨傘博物館官網)。
漢代以前,傘的尺寸很大,傘面可能是用絲綢和鳥類的羽毛編織而成。由於價格昂貴,它們主要受上層階級的歡迎。到了漢代,隨著紙的發明,情況有了根本的改變。當紙被用作傘面時,傘就成了人們可以消費的器具,開始與日常生活產生了密切的關系。紙傘塗上桐油增強拒水性,稱為油紙傘,防雨性能好。棉紡業興起後,也出現了以棉布為傘面材料的油布傘。比油紙傘更耐用,也更貴,至今仍受歡迎。到了近代,傳統傘業受到現代傘業的猛烈沖擊,發展出壹種具有明確審美功能的工藝傘。它給人們帶來了美好的享受,也帶來了壹絲懷舊的眷戀。
第三單元:美麗的西湖綢傘
制作西湖綢傘工坊(模型)(圖片來自蜂巢)
絲綢長期以來壹直被用作雨傘材料,尤其是在唐朝中期以後。隨著絲綢的普及,絲綢傘變得更受歡迎。南宋時,臨安是中國制傘中心。市場上有各種各樣的絲綢雨傘,如大大小小的黃色雨傘、涼爽的雨傘、紅色和綠色的小雨傘和方形雨傘供顧客選擇。到了近代,杭州西湖綢傘作為綢傘家族中最美的壹支,脫穎而出,成為中國綢傘的傑出代表。西湖中的綢傘是用竹子做的,外面覆蓋著絲綢。小巧玲瓏,格調高雅。傘頭的造型借鑒了西湖的“三潭”。傘柄的造型除了講究藝術變化,還要求手感舒適,線條流暢。同時,花線的穿線和傘扣的造型都充滿了民間風味,也襯托出絲綢傘的精湛工藝,具有濃郁的江南地方色彩。
第四單元:傘文化
斷橋借傘(圖片來自攜程。com)
傘伴隨著人們的生活,同時,人們也賦予傘自己的感情和想法,以及基於這種觀念的象征意義。傘在歷史積澱中形成的文化內涵是廣泛的、深刻的、復雜的。它的系統,它的形式,它的色彩,甚至它的漢字,都引起了人們的無限聯想。它不僅是分隔人與人的儀式系統的壹部分,也是連接具有相同願望的人的媒介。它不僅給人們帶來了幸福和吉祥,也成為了民間心理中不可言說的禁忌。正是在這種多元化的情緒下,各地形成了豐富多樣的傘文化。
第五單元:通向世界的傘
日本藝妓的雨傘(圖片來自新浪博客)
在中國以外的壹些地區,傘很早就出現了。在古埃及,傘是法老禮儀儀式的壹部分;在古希臘,傘是貴族婦女遮陽的特殊裝置。在漫長的中世紀,除了教廷保管的禮儀用傘,傘並沒有出現在人們的日常生活中。無論在東方還是在西方,人們普遍認為,真正作為人們日常用品的傘來自中國。到了唐代,中國傘傳到了朝鮮和日本,並在日本發展起來。來自中國的零星雨傘在16世紀中葉後開始進入歐洲,但直到17世紀中葉,雨傘才開始進入歐洲人的生活。雨傘走向世界,不僅給世界各地的人們帶來了便利,也豐富了當地的文化。今天,世界上許多地方都形成了自己獨特的傘文化。
第六單元:各種各樣的現代雨傘
直到17世紀下半葉,歐洲的傘依然笨重,傘的用途與其說是遮陽擋雨,不如說是彰顯身份。這種情況在19世紀弧形鋼傘架研制成功後發生了根本性的改變。隨著自由伸縮雨傘的出現,雨傘開始真正進入人們的日常生活。現代紡織技術提供的更豐富多樣的紡織材料也促進了雨傘的現代轉型。雖然傘的形狀被保留了下來,但是材料的變化給制傘業帶來了壹場革命。這場革命反過來又猛烈地沖擊了中國傳統的手工制傘業。在中國的現代化進程中,現代金屬傘迅速取代傳統油紙傘,成為雨傘的主流。紅色的油紙傘雖然依舊美麗生動,但終於進入了非物質文化名錄,正在與人們的生活漸行漸遠。
雨傘因為下雨而吸引人。中國雨傘博物館離不開雨。博物館裏有虛擬的雨景和水霧作為效果圖。整個會場以白墻灰瓦為主色調,讓人想起戴望舒筆下那個撐著油紙傘獨自徘徊在漫長而寂寞的雨巷裏的女孩。
中國雨傘博物館模擬雨巷的場景(圖片來自搜狐文化)
如果妳覺得只是散步,那妳就沒有參與感。別擔心,博物館還有壹個互動區,妳可以在這裏為雨傘組裝零件,繪制傘面,修理雨傘。
館內互動區讓妳過壹把DIY癮(圖片來自蜂巢)
*導遊*:
中國雨傘博物館位於浙江杭州陳宮橋以西的歷史文化街區,西起大川寺,東至知止街,南至通遠裏,北至李同合。
巴士路線和到達站
◎70、61、591在泰州路口下車,過陳宮大橋直行100米;
◎70路、61路、63路在鄧雲路小河路口下車,沿大川寺向北走約600米;
◎K1公交車在大川寺鄧雲路口站下車,沿大川寺向北行駛約500米;
◎水上巴士和郁芳在陳宮橋墩下,過陳宮大橋到橋龍街。
開啟和關閉時間
周二至周日9:00-16:30
◎周壹全天關閉(節假日除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