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吉日网官网 - 傳統節日 - 不同時期景觀格局變化分析

不同時期景觀格局變化分析

(A)景觀類型水平上的景觀格局變化

1.次級景觀類型水平上的景觀格局變化

從面積和斑塊數兩個方面對次級景觀類型進行了比較。13年後,林地面積大幅增加,增加了4446.56hm2,而沼澤地和疏林地面積大幅減少,分別減少了4802hm2和1199hm2。有林地的斑塊數量明顯增加,破碎化程度增加。總的來說,林地是研究區的景觀基質,對景觀的整體結構、功能和動態過程起主導作用。沼澤地面積減少了4802.06hm2,疏林地面積減少了1199.16hm2,將間接影響該地區的局地氣候。采伐用地減少373.23hm2,其他用地減少308.35hm2,非林業用地減少155.11hm2,與當地封山育林和改變森林經營措施密切相關,反映了林區森林植被恢復和景觀質量提高的基本過程。參見表3-9。

表3-9 1987和2000年次級景觀類型組成變化分析表

2.景觀格局在三種景觀類型水平上發生變化。

根據表3-10和圖3-5的分析,紅松林占總面積的比例從1987中的0.4021增加到2000年的0.7409,斑塊數從1987中的42個增加到2000年的104個,可見該景觀。雲冷杉林面積從293.06hm2增加到651.88hm2,斑塊數也從15增加到80。興安落葉松也呈現出類似的變化趨勢,從33963.83hm2增加到44596.34hm2,所占比例從15.45%增加到25.42%,針闊混交林面積。針闊混交林面積從13406.50hm2增加到19729.63hm2,斑塊數從355個增加到1059個。櫟林面積從9634.62hm2減少到7905.80hm2,斑塊數從393個增加到545個。闊葉混交林面積從92579.00hm2減少到76097.38hm2,斑塊數量變化不大。白樺林占總面積的比例從1987年的1.65,438+0.973增加到2000年的8.7539,斑塊數從1.30增加到1.6544。而楊樹林的比例從9.2058下降到2.0072,斑塊數從836減少到370,優勢度下降。相比較而言,從1987到2000年,面積變化最大的是水滸林,面積從11991.42減少到86.555438+0,其次是楊樹林,面積從20239.12hm2減少到35,面積從92539.65545436興安落葉松面積從33963.83hm2增加到44596.34hm2,增加了365438±0.3%。2000年景觀類型面積增加最多,包括落葉松林、針闊混交林和白樺林。

表3-10 1987三級景觀類型指數與2000年對比

圖3-5不同年份的林分面積

對於分形指數,1987的順序為混交林>混交林>紅松林>白樺林>闊葉混交林>水林虎>楊樹林>櫟林>落葉松>針葉林>雲冷杉林;2000年,水林虎>雜木林>櫟林>樺林>雲冷杉林>紅松林>闊葉混交林>楊樹林>落葉松>混交林>針葉林,1≤MPFD≤2。該值越大,面片邊界形狀越復雜。可以看出,面積較小的斑塊和景觀類型在分形指數上變化較大,子塊的邊界形狀較為復雜。

對於斑塊密度,1987內斑塊密度大小順序為闊葉混交林>落葉松>楊樹林>櫟林>針闊混交林>林虎>針闊混交林>白樺林>紅松林>雜木林>雲冷杉林;2000年斑塊密度大小順序為闊葉混交林>落葉松林>白樺林>針闊混交林>櫟林>楊樹林>針闊混交林>雜木林>紅松林>雲冷杉林>林虎。與兩期相比,斑塊密度變化不大,說明斑塊密度在壹定意義上揭示了景觀破碎化程度,斑塊密度不能完全反映空間結構特征。

(二)景觀尺度上的景觀格局變化

表3-11,比較該地區不同土地利用狀況,斑塊數從1987的8079個增加到2000年的13749個,增加了5670個,最大斑塊指數(LPI)大大降低。從0開始。2486中的1987為0。0976,2000年斑塊密度從4。5798在1987轉7。2000年為2415,這都反映了2000年該地區景觀破碎化程度有所增加。景觀多樣性指數(SHDI)從0。4904中的1987為0。4175,這也揭示了景觀多樣性的下降,表現為林地面積明顯增加。但由於不同樹種的變化不同,這個後面再分析。景觀分維(MPFD)和均勻度指數(SHEI)變化不大,但與1987相比,2000年普遍下降,表明景觀在地理分布上越來越分散。

表3-11二級景觀類型景觀指數對比表3-11二級景觀類型指數對比1987與2000年。

表3-12的分析結果表明,與該地區不同森林類型的景觀狀況相比,斑塊數有所增加,斑塊數從1987年的8916增加到2000年的1184,增加了2268,斑塊指數最大。從0開始。2492中的1987為0。07215 2000年,斑塊密度從4。05在1987到6。2000年37。這些指標都反映了2000年該地區景觀破碎度增加,景觀破碎度表明景觀發生了分化。均勻度指數代表景觀中不同景觀類型分布的均勻度。Shannnon均勻度指數(SHEI)越接近1,該地區各類型分布越均勻。本區Shannnon均勻度指數呈下降趨勢,表明本區類型分布不均勻。反映斑塊周長與面積之比的景觀形狀指數(LSI)和反映景觀形狀復雜程度的平均斑塊分形維數均有所下降。景觀多樣性指數從1。79到1。58,反映景觀多樣性下降,表現為景觀要素比例增加。從生態學角度看,景觀格局多樣性的提高可以提供更多樣的生境,從而增加物種多樣性;反之,不利於物種多樣性的發展。香農多樣性和均勻度指數下降,表明景觀異質性程度降低,景觀類型趨於單壹或不平衡。

表3-12三種景觀類型的景觀指數比較

  • 上一篇:對學校(11)非物質文化遺產進課堂的建議。
  • 下一篇:老子的《道德經》內容是什麽?
  • copyright 2024吉日网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