喝茶是閩南人生活中的壹大享受。以前閩南有句話:“抽煙,聽南音,泡功夫茶,其樂無窮。”
那麽如何泡壹壺茶,享受壹杯茶呢?這需要技巧和藝術,這就是茶藝。
閩南人把喝茶叫做制茶,制茶最講究茶、水、茶具。
茶葉又新又貴,需要高品質的茶葉。閩南人喜歡喝烏龍茶,因為烏龍茶是介於未發酵茶(綠茶)和完全發酵茶(紅茶)之間的壹種茶,因其外觀呈藍褐色,被稱為“青菜”。烏龍茶沖泡後,葉色紅綠,湯色黃紅,滋味醇厚。最著名的烏龍茶是安溪鐵觀音,它像壹顆青橄欖,入口微苦,入喉後漸回甘甜,韻味無窮。
泡茶對水的要求很嚴格,因為水有軟有硬。任何鈣鎂含量低於每升8毫克的水都被稱為軟水,反之亦然。用軟水泡茶,用硬水泡茶。茶味變澀,茶香變濁,茶湯變色。
閩南人愛用蓋陶茶具泡茶,因為這樣會“保香”“保味”。我最喜歡胡和若神杯。“孟珙壺”又稱“陳夢壺”,容量只有50-100 ml,小如壹個早熟的橙子,大如壹個甜瓜。小茶杯叫“若身杯”或“若身甌”,只有乒乓球的壹半大小,只能裝4毫升茶葉。通常1個“孟珙壺”和4個“若身杯”放在壹個圓形茶盤裏,極具藝術欣賞價值。
閩南人對喝茶情有獨鐘。在閩南,有這樣壹句話:“清晨壹杯茶,是壹天的威望;下午喝杯茶讓工作變得輕松;晚上喝杯茶會使全身清爽;壹日三杯,雷打不動。”在福建省安溪縣,也有“早上喝壹碗鐵觀音,不需要醫生開藥方;晚上喝壹碗鐵觀音,辛苦壹天就灰飛煙滅;連喝三天鐵觀音,雞鴨魚肉都不香。”人們說起閩南人的好客,離不開“茶”字,因為“閩南人真好客,上手就泡茶。”
泡茶需要技巧。不久前,我有幸拜訪了茶仙老人洪清源先生,見證了如何泡壹壺好茶,如何享受壹杯茶的藝術。
洪老先生從小在廈門的“茶桌仔”(茶攤)長大,70多歲了,泡茶技術也是爐火純青。只見他拿出壹個小巧精致的茶壺茶具,壹邊擺放壹邊說,泡茶的程序很講究,比喝茶還要花時間。不然怎麽能叫“功夫茶”呢?
“首先是壹套茶具。壹般用紅色宜興陶罐。它只有手掌大小,被稱為小手掌。配套的茶杯自然更小。用這樣的茶具沖泡出來的茶叫‘小棕茶’。”
我覺得茶幾上不僅有茶壺和茶杯,還有壹個放茶杯的茶盤和壹個放茶壺的碗形茶洗。。洪先生指著洗茶說,每次喝茶泡茶前,杜洪先生都拿起開水對我說:“第壹道工序是燙壺燙杯。然後,把洗茶裏的水倒掉,把茶壺放在洗茶裏,把茶葉放進去。茶葉要裝滿壺,這樣洗出來的茶才好喝。”
只見他往茶壺裏倒滿茶葉,然後往茶壺裏倒開水。這時,壹些氣泡浮了上來。老人輕輕捅了捅壺蓋把氣泡拔了出來,然後蓋上壺蓋,再從壺蓋上倒開水,把茶壺外面的氣泡沖走。這樣茶壺內外的溫差就不會太大。熱度跑不掉。他拿起茶壺,把第壹批茶全部倒進茶缸裏。第二次水馬上沖進來,直到沖到壺蓋後有壹點茶葉溢出。蓋上蓋子,倒些開水。
洪老先生說,泡茶最忌諱泡茶。茶堿壹泡就會產生,茶就苦了。他拿起茶壺倒茶,說:“倒茶很辛苦。妳必須用壹個手指按住茶壺蓋,將茶壺翻轉90度,壺嘴就會直下,圍繞著已經排成壹圈的杯子快速倒水。起初,它被稱為“關公的城市之旅”,每個杯子都被參觀。最後叫‘韓信點兵’,後面的滴滴最好吃,每壹杯必去。”
洪老先生說,這樣倒出來的茶,顏色統壹,味道也差不多。泡茶的時候壹般會泡五六次。註意壹下。沖泡三四次後,必須倒掉茶渣,重新燙壺、燙杯。
接過洪先生遞過來的茶,真的很香。按照老先生的建議,我深吸了壹口氣,感覺有壹股淡淡的香味滲透到腹部,滋潤了身心。然後我淺淺的喝壹口,在嘴裏停留壹會兒,再慢慢咽下去,慢慢品嘗。真的很榮幸!
聽眾朋友,聽完我上面的介紹,妳壹定會覺得喝茶的確是壹門藝術,沒錯,這就是壹種茶藝,這就是茶文化的精髓。茶道是茶文化的另壹種境界,閩南茶道的精髓就體現在“和”字上。比如當地村民有什麽糾紛或隔閡,只要長輩出面召開“茶話會”調解,就能輕松“擺平事情”。這種茶文化中的“和”,寓意著天氣的和諧,山水的和諧,人與人之間的和諧。
如果上升到茶德的高度,“和”的內涵會更加豐富,具有社會功能,會使飲茶者追求壹種抑奢、洗心除煩、振奮精神、自我融合、和諧快樂的精神境界。閩南人在這片土地上長期和諧相處,在其中紮根和流傳的茶文化無疑是中國燦爛茶文化中的壹朵奇葩。
閩南文化歷史悠久,形式多樣,令人目不暇接。各種藝術都充滿了民俗風情,其中歡快激昂的“捶胸舞”讓我情有獨鐘。
在全州,從政府組織的各種重大文化活動,大型文藝踩街,到李湘農村的神靈相會,甚至尋常百姓家的婚喪喜慶,隨處可見“捶胸舞”的身影。“拍胸舞”的舞步很搞笑。主要動作是蹲和蹲。雙手依次拍打胸部、側腹、腿部、手掌,配合舒適的頭部。隨著舞蹈環境和情緒的變化,動作的節奏和幅度也隨之變化。亢奮煩躁時,可用腳反復深蹲,用手輕拍胸部、兩側及全身紅色;舒緩流暢時撫胸、翻掌、扭腰、蕩臀,動作圓潤幽默,活潑有趣。“拍胸舞”的基本動作是“打七環”:先雙手拍壹只手在胸前,然後從右手開始,雙手依次拍打左右胸,然後左右側腹依次夾在雙臂內側,雙手依次向外拍打左右腿,* * *得“七環”,即七拍的時間。同時,隨著雙腳在蹲姿下有節奏地跳動,身體左右晃動。就這樣,動作始終如壹,只需要壹點點的進退、進出、隊形的交叉變化,就能完成壹場精彩的“拍胸舞”表演。“捶胸舞”的舞者光著腳,壹絲不掛,頭上戴著壹個形狀特別的草箍,用身體拍打來強調聲音節奏。壹方面體現了舞蹈本身的動態特征,另壹方面也用於協調群體動作,在舞蹈氛圍中發出聲響,較好地保存了古代閩越舞蹈粗獷、淳樸的民間舞蹈遺產。“到目前為止,我們已經能夠欣賞到古代閩越圖騰祭祀舞蹈的感人場面和舞蹈遺存,它們樸實、莊重、整齊劃壹、令人陶醉。
獨具風味的閩南文化是中華民族文化中的壹朵奇葩,而古老的“捶胸舞”是其中最璀璨的明珠。它包含了民間生活的酸甜苦辣,是最簡單卻最有意義的藝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