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課程理論的主要流派
(壹)學科中心課程論學科中心課程是在文化傳承和科學基礎上組織起來的各學科最傳統的課程形式的總稱。它是指從各門科學中選擇適合學生發展階段的內容形成不同的學科,按照各自的邏輯和體系,獨立地、並列地安排其順序、學習時數和持續時間。從學校開始,學科中心課程理論得到了發展。隨著社會政治制度的變化和生產、科學技術的發展,經過長期的實踐和研究,逐漸形成了比較系統的理論。在中國古代,孔子(公元前551 ~公元前479)的“六藝”(禮、樂、射、禦、書、數)和“四品”(詩、書、禮),在西方,普拉頓(公元前427-347)和亞裏斯多德(公元前384-322)認為真正自由的通識教育的內容應該由幾門精心選擇的科目組成。從古希臘時期到歐洲文藝復興時期,這壹理論在歐洲學校課程中占據了1500多年的主導地位。文藝復興以後,資本主義興起,生產、科技有了很大的進步,突破了宗教的束縛,教育也有了很大的進步。英國教育家培根(F. Bacon,1561 ~ 1626)首先提出“知識就是力量”,學校應該主要教授自然科學知識。捷克教育家J.A .誇美紐斯(1592 ~ 1670)主張“泛智主義”,在其專著《論大教學》(1632)中提出“把壹切都教給大家”,並成立了百科全書。他認為,現實世界中的所有知識都是有用的,都是培養“全知全能”的“智慧接班人”所需要的,都應該納入課程。德國教育家赫爾巴特(J.F.Herbart,1776 ~ 1841年)在19世紀是第壹個為心理學課程提供理論基礎的人。他信奉“知性主義”,把人的“各種利益”的發展視為壹體。他認為應該培養六種興趣(體驗、思辨、審美、同情、社會、宗教),並分別設置相應的課程。比如,為了培養思辨興趣(進壹步思考“為什麽”的事物的興趣),要開設數學、邏輯、語法等學科,鍛煉學生的思維能力。英國實證主義哲學家和社會學家斯潘塞(1820 ~ 1903)在學科中心課程理論的發展過程中發揮了重要作用。從功利主義的角度看,他提倡實用的科學知識,反對脫離生產生活實際的紳士教育課程或古典文科中學課程,提倡實用的課程以適應資產階級的新需要。這反映了工業革命或第壹次技術革命時期,科學與生產、科學與教育開始結合的趨勢。斯潘塞認為,教育的功能是為人們過上“充實的生活”做準備。他在《什麽知識最有價值》(1859)壹文中說:“什麽知識最有價值?壹致的答案是科學。這是從各方面得出的結論。”科學作為學校的課程內容,對學生的價值也是最大的。”斯潘塞還分析了所謂的“充實生活”活動,將其分為五個方面,並據此安排了學科。比如數學、力學等學科的設置,是為間接的自我生存活動做準備,包括謀生、賺錢、設計、生產等。值得壹提的是,斯潘塞的功利主義教育思想對佩裏影響很大,促進了19年末和20世紀初數學課程現代化運動的產生和發展。學科中心課程論有五個優點,即:1。按照學科組織的教材,可以教人系統地掌握文化遺產;2.有條不紊地學習邏輯有序的課本,可以充分開發人的智力;3.有組織地教授和講授符合教育任務要求的某些基本知識和技術要素;4.有悠久的傳統支撐,大部分老師都習慣了;5.課程的構成比較簡單,容易評價。學科中心課程論也有其不足之處,主要表現為:1。由於教材註重學科的邏輯性和系統性,學習時往往強調記憶而忽視理解;2.強調學科知識結果的教學,而忽視獲取知識的方法和過程的教學。這樣,不利於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培養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3.因為學科多,學生很難綜合統壹學習的知識;4.教學方式千篇壹律,難以實施差異化教育。隨著生產力的發展和科學技術的進步,對課程理論的研究更加深入,以學科為中心的課程理論不斷受到批評,主要是因為它容易導致理論與實踐脫節,不能滿足社會的實際需要。盡管如此,學科中心課程理論在歐美國家仍占據重要地位;在中國,從古代到現代,學校壹直采用以學科為中心的課程。《美國大百科全書》中“課程”的詞條說:“學科課程是從未被其他課程取代的課程”。這是符合事實的。可見,學科中心課程的影響是深遠的,其優越地位和積極作用是不容忽視的。
(二)兒童中心課程論兒童中心課程是以兒童的主觀活動和經驗為中心的課程,即基於對學習經驗的選擇和組織,由兒童的興趣、需要和問題組成的課程,其學習形式是通過兒童的活動來解決問題。兒童中心課程也稱為活動中心課程或體驗課程。以兒童為中心的課程理論的思想首先要追溯到18世紀的法國啟蒙思想家盧梭(J.J.Rousseau,1712 ~ 1778)。他提倡“自然主義”和“自然教育論”,主張采用“順應自然”的教育方法,擺脫封建統治的影響,培養“自然人”。盧梭課程理論的核心在於對兒童內在自然性的創造性發現。教育不能忽視兒童的天性和現實生活,必須遵循兒童的“自我能動性”,采取適應兒童“年齡發展階段”的教育方法。盧梭非常重視“直接經驗”,甚至提出“世界之外無書,事實之外無教材”。盧梭的《愛彌兒》提出了活動中心課程理論的基本理念。美國實用主義哲學家杜威(1859 ~ 1952)給了以兒童為中心的課程壹個系統的理論基礎。他認為,傳統的學科課程是以學科為中心的,不能照顧兒童的需求和興趣,科目過於詳細,遠離現實生活。他主張教育內容要緊密聯系兒童的社會生活經驗,從兒童的興趣和需要出發。杜威曾經說過:“學校課程的真正中心不是科學、文學、歷史或地理,而是兒童自己的社會活動。”他反對把教材當作“固定的、現成的”和“超出兒童經驗的東西”。特別強調“邊做邊學”,比如活動作業、手工、烹飪、縫紉、表演、實驗。他認為,通過這種活動獲得的經驗可以適應社會生活,克服知識的孤立,並為兒童提供對世界的完整了解。所以這裏的“活動”和“社會生活”可以視為同義詞,即杜威所說的“教育即生活”和“學校即社會”。杜威主張教育是生活,而不是為生活做準備,所以要以兒童為中心來設置課程,使課程符合兒童當前的需要和興趣。可以說,活動中心課程的基本出發點是兒童的興趣和動機,動機是教學和課程設置的中心。在他看來,兒童有四種本能動機,即社交動機(與其他兒童在壹起的願望)、建造動機(加工原材料和建造各種東西的願望)、探索動機(好奇心傾向和實驗的願望)和表現動機(熱愛創造和欣賞各種藝術的傾向)。活動中心課程的設置和教材的選擇都要圍繞孩子的這些動機來進行。杜威的學生W.H .基爾帕特裏克(1871 ~ 1965)創立的“設計教學法”(1918),充分體現了杜威以兒童為中心的課程理論。所謂“設計教學”,就是學校要在有計劃的活動中對學生進行教育。這種活動必須由孩子自己決定,由孩子自己制定活動計劃,自己開展活動,自己評價活動效果。孩子們可以在設計活動中獲取知識,培養興趣、能力和各種素質。1919年,“進步教育協會”成立,使以兒童為中心的課程在美國中小學廣泛流行,形成了持續近50年的全國性教育改革運動。在舊中國,陶行知先生倡導的“生活教育”,“教學壹體化”,以及其他壹些實驗學校的實驗,都是以“活動中心課程”和“設計教學”為原則的。新中國成立後,這種課程理論遭到批判。但在60年代的文革中,出現了“以典型產品組織教學”、“以戰鬥任務驅動教學”等做法,本質上是“活動中心課程論”的貫徹。由此可見,以兒童為中心的課程理論具有以下優勢:1。從孩子感興趣的問題出發,學習活動積極活潑;2.註重學習與生活環境的緊密聯系,將生活、經歷、社會問題等豐富內容吸收到學校課程中,有利於豐富學校的教學內容;3.註重在活動和體驗中學習,有利於培養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和身心發展。但如果按照以兒童為中心的課程論觀點來設置課程,也會出現以下弊端:1。課程內容局限於兒童日常生活經驗,輕視前人創造的文化科學,不利於掌握必要的基礎知識和技能;2.強調課程的心理結構,忽視知識的體系和科學的邏輯結構,不利於學生掌握系統的科學知識。表面上旨在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性,實質上卻限制了學生主體性的發展;3.以孩子為中心,容易輕視教育的社會任務。雖然以兒童為中心的課程理論沒有得到廣泛的實施,但其在課程理論中的價值是不可否認的。在小學低年級,在壹定時期、壹定範圍內,適當采用活動課程,對調動孩子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是非常有益的,也為中小學和高校編制課程提供了重要啟示。事實上,在現代課程中,並不存在簡單的學科中心課程論和簡單的活動中心課程論。從目前的教學計劃來看,既有以學科為中心的課程,也有以活動為中心的課程(如生產勞動、實習與實踐、社會實踐、軍事訓練和壹些工藝課程),這兩種課程理論也逐漸相互吸收,取長補短,融合為目前課程設置的主要指導思想。尤其是在我國的課程中,在吸收活動中心課程理論合理內涵的同時,更註重學科課程與活動課程的結合。國家教委1992頒布的《九年義務教育全日制小學和初中課程方案(試行)》已經規定,我國義務教育階段的課程由學科和活動兩部分組成。
(3)結構主義課程理論結構主義課程理論強調以知識結構為中心,其代表人物是美國心理學家、教育家傑羅姆·布魯納(1915-)。他的課程理論主要是關於教學大綱和教材結構,主張教學內容以各科基本結構為中心。學科的基本結構是指該學科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及其關系和基本方法。掌握基本結構便於學生了解事實並進行分類評價,有利於知識的鞏固和知識技能的遷移。結構主義課程理論更註重概念的掌握,列出結構的程序,主張註重使學生獲得知識的方法,強調通過發現使學生掌握知識和結構。這種課程理論主張在編寫教材時,將學生智慧的發展程序與學科結構有機結合起來,通過學科結構促進學生智慧的發展。結構主義課程理論將結構主義原理和心理學理論引入課程結構,符合系統科學的理論,具有壹定的科學價值,同時在壹定程度上反映了當代新技術革命對人才培養的客觀要求。但由於這種課程理論的指導思想是“精英教育”,高估了學生的接受能力,過分強調理論,忽視了學生對基礎知識的掌握和基本技能的訓練。雖然理論期望很高,但在普通學校實踐檢驗後並未達到預期效果。這個理論適合能力較高的學生,可能更適合高校教學,更有意義。有鑒於此,結構主義課程理論缺乏普遍適用性的特點,尤其是對中小學生,達不到預期效果也就不足為奇了。但這壹理論對高校的教學有很大的借鑒意義,值得進壹步研究。
(四)社會中心主義課程理論社會中心主義課程強調以社會生活和社會問題為中心,是為了克服兒童中心主義課程理論的片面性而提出的。它主張通過對社會問題的分析來確定課程的基礎,不主張以學生的興趣和動機作為編制課程的出發點,而是贊成打破傳統學科課程的界限,而打破的方法不是以學生活動來組織課程,而是以社會現實作為課程設計的核心,所以以社會為中心的課程也叫核心課程。
與學科中心課程理論和活動中心課程理論相比,社會中心課程理論產生較晚。它產生於20世紀30年代的美國,分為社會適應派和社會轉型派兩大流派。他們從不同的角度討論了各自的觀點。社會適應學派對以社會為中心的課程理論有意見和看法。社會變化是個人發展的決定性因素,而學校是社會的代理機構,社會是不斷變化的。所以課程設置、教學內容的選擇、教材的編排都要為學生服務,目的是讓學生了解和適應變化的世界,在這個世界上站穩腳跟。與社會適應學派不同,社會轉型學派認為社會是不斷變化的,應該把社會生活和社會問題作為課程的核心。其目的不是為了適應變化的社會,而是把學生培養成改造社會的工具,提高學生的主動性和自覺性,積極參與社會改革,扮演改革者的角色。因此,它要求根據社會轉型的需要設置課程,將課程及其內容的選擇和安排與社會轉型聯系起來,圍繞社會轉型的“中心問題”組織學校課程。該理論提出的課程組織結構非常獨特,具有以下特點:1。課程結構是輪子形狀的,輪子的軸代表壹些關鍵問題。輻條是由討論、知識技能學習、職業培訓等組成的各類課程。,是解釋和解決輪軸中關鍵問題的重要前提和支撐;2.輪胎統壹了所有與車軸問題相關的課程,使得這個車輪有機的聯系在壹起。根據這種獨特的結構,課程主要有兩種形式:壹種是生活化的課程,主要內容集中在生活問題上,每個活動不壹定要安排在連續的時間內。壹節課的指導不是壹個老師帶的,而且這門課強調的是直接的經驗,而不是知識本身的邏輯體系,強調的是個人的研究而不是老師的系統講授。所以改造社會的目的不是為了學習各種知識,而是為了改造社會,改造傳統,綜合研究社會的方方面面;另壹種是核心課程,介於學科中心課程和活動中心課程之間,打破學科界限,從實際問題出發,結合兩三門學科。壹般由壹個老師或幾個老師組成的教學團隊,通過壹系列的活動來教授壹個班級。每次教學活動都是在連續的單位時間內(如2或3節課)進行的。雖然社會適應學派和社會轉型學派的觀點不同,但他們都強調社會實踐和社會問題解決能力,這是社會中心課程理論的真正價值和創新。每壹種理論的提出都有其合理性和優勢,社會中心課程理論也不例外。其主要優點如下:1。註重各學科的綜合學習,而不是按不同學科孤立學習,這將有助於學生掌握解決實際問題的方法;2.重視教育與社會、課程與社會的關系,根據社會的實際需要設置課程,有利於服務於社會的需要;3.按照這壹理論培養出來的學生具有很強的社會適應能力。但是,社會中心課程論也有其不足之處,主要表現在以下幾點:壹是誇大了教育的作用,認為許多社會問題是由社會造成的,與其他因素無關,但實際上單靠教育是不可能解決所有問題的;其次,忽視了各學科的系統性,割裂了它們之間的聯系,不利於學生掌握各學科的系統知識;第三,過分強調社會需求,忽略了影響課程的其他因素。因此,社會中心課程論並不是解決課程問題的全面有效的普適理論,需要進壹步改革和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