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8歲離開家鄉,對家鄉了解甚少。印象中,家鄉有太多太多習俗, 有很多需要供神拜佛的日子,媽媽每個月都有“要事”要忙,初壹十五,各種氣節。小時候我就覺得媽媽這樣有點麻煩,但是反正媽媽忙完我就有好東西吃,各種小吃,水果或者雞鴨魚肉,何樂而不為。長大以後,當吃已不成誘惑,我跟自己說,既然媽媽拜了才心安理得,那就由她了。我沒有去嘗試說服她改變,但是也沒有興趣去了解背後的文化, 更沒說去學習這當中的各種禮節了。
2018年5月6日,農歷3月22. 受朋友邀約,我去了壹位朋友老家普寧玩兩天。恰逢第二天是當地的媽祖誕,在那裏呆了兩天,親身感受到了節日的濃烈氣氛跟當地村民對於節日的重視。 那份重視,讓我親身感覺到了除了拜拜之外這種民俗節日另外的壹層意義。
節日壹早起來,天就淅淅瀝瀝地下著雨。朋友說媽祖誕最隆重最熱鬧的是媽祖出巡。我很好奇那下雨天怎麽辦? 朋友說,“很多年沒試過這個日子裏下雨。媽祖壹出來,雨應該會停的”。我討好的說,“水為財,下雨表示妳們村今年會大富大貴”。朋友很高興地說,“對對!”。我突然覺得,我其實骨子裏就是壹個潮汕人。
巡遊從當地學校出發。當我們到達村的小學時,巡遊隊已經要出發了, 我們只看到對尾 - 小學生隊列,他們排在巡遊隊的後面。我很驚訝地聽到朋友說,因為媽祖誕,學校放假兩天!果真是教育從娃抓起!!可以得知當地人們跟政府對這個節日的重視程度。
我們決定開車追趕隊伍 - 因為媽祖在隊伍最前面。 朋友說去祠堂攔截。 可是,當我們到達祠堂時,只見到隊伍的中間部分 - 老幹部隊列。朋友說這些老人家都是65歲以上並且對村有貢獻的人。 所以他們排在媽祖後面。這個隊列是有講究的。
我們繼續上車追趕,隊伍會進村!
但是等我們進入村裏後,還沒靠進巡遊隊,就被人群堵住了沒法前進,而且還是沒趕上隊伍前列。雨時大時小,我覺得有點狼狽但是村民都興高采烈,雨中攀談甚歡。
我們只好棄車,跟隨人流。聽說巡遊隊會回到學校的,所以我們趕緊跑去學校。這壹天的雨下得真是變幻莫測,這壹秒晴下壹秒雨,我的傘壹直處於秒開秒收的狀態,很緊張!
我們壹到達學校門口時,大雨傾盆而下。路邊站滿了觀看的人群,巡遊隊頂著雨遊行。
雖然沒趕上媽祖,但是雨中這樣的追趕,壹路上我們都很興奮。
除了巡遊之外,我還看到學校外面墻邊靠著很多巨型香燭。 很好奇是做什麽用的。
朋友說,這些香燭是給村民的。有需要就可以買來插在村裏的田野裏,保佑家人的。
原來如此。
第二天,我們特地跑去村的田裏瞧瞧是什麽狀況。哇~~!這無疑是我至今看過最壯觀的香燭陣了!!!
巡遊雖然讓我覺得有點新奇,但是它並不是我想寫這篇的原因。促使我想把這次的體驗記錄下來的,是這個節日帶來的另壹種情義。
跟朋友過來之前,朋友就提過回家過女兒節。當時我很好奇,女兒節?還有那樣的節日? 她說是的,在這個節日裏,所有出嫁的女兒都盡量回娘家聚聚。所以媽祖誕也叫女兒節。她自己每年都從深圳回去。除了感受媽祖誕的熱鬧,品嘗家鄉的美食, 最重要的是跟親朋戚友團聚。這個節日,在橫山村,比中秋節還重視。 久而久之,這個節日,其實變成了所有朋友團聚的日子,不僅僅只是出嫁的女兒回去了。
朋友說,在這個節日她可以見到很多兒時的玩伴,聊聊近況。小時候,她家就是大家聚會的地方。媽祖誕巡遊的第二天,是拜祭的日子。拜祭完了,很多從外地回家的朋友都會聚在她家老宅聊天。所以她家老宅雖然早已不住人了,但是還保存完好,每年在那裏留下了很多從遠方回來的親戚,朋友,客人的笑聲。
巡遊完了我們特地先過去老宅參觀,那裏還留了壹只狗狗在那裏看屋,中間廳房放了壹只待客的茶幾。他們有時間就回去簡單打掃壹下,保持人氣。
第二天,我們跟隨朋友去拜祭後回到老宅。
果然,這壹天,老宅人聲不斷,笑聲不停。 朋友的發小們陸陸續續地往老宅來了,還有壹些親戚,親戚的朋友也來湊熱鬧,像我,也是其中壹員吧。
我朋友說,她們不用事先約好的。只要回老家了,拜祭完了那天就會自動過來的,聊聊,喝幾杯茶。然後有些朋友當天下午可能就得趕回工作打拼的城市了,有些再留壹兩天。
壹直以來,我對潮汕的各種節日都不怎麽在意,因為覺得那樣很繁瑣,講究太多,做人太累。
這壹次的體驗,拜祭的文化我還是沒有弄懂,但是我感受更多的是這拜祭背後的親情跟友情。如果說壹個節日,能讓在外面的兒女們都跑回家跟父母團聚,能讓親朋好友都聚首暢談,那麽,這樣的節日,不是壹個很好的節日嗎? 不管促使這些在外面工作的孩子們回家的,是拜祭也好,信念也罷,我想,每壹個堅持特地在這個節日跑回家的,心裏面,除了拜祭,壹定是有別的情義的。那,肯定是壹種美好的情愫。
2018.5.10 隨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