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話說“北有秧歌,南有花鼓燈”,既有相似之處,也有不同之處,但都屬於秧歌範疇。具體有哪些區別?讓我們壹起來學習:
歷史背景
膠州秧歌起源於膠州市馬甸小屯、王楠村。與海陽秧歌、商河腰子並稱山東三大秧歌。已有300多年歷史,2006年被列入第壹批非物質文化遺產。相傳清初,馬、趙二人從外地逃難到膠州東下屯定居,靠販賣當地自制加工的壹種煙葉為生。之後馬、趙開始闖關東,逃亡路上唱歌乞討,後改為載歌載舞,逐漸形成壹些簡單的舞蹈節目。他們回到家鄉後,代代相傳,到清代中葉,形成了膠州舞秧歌這壹民間藝術。
膠州秧歌剛開始,妳先跑秧歌場,做翻筋鬥的技巧,然後表演壹個農村小戲。主角是“藥膏醫生”,在唱秧歌的基礎上吸收外來形式,形成舞蹈和戲劇相結合的表演形式。他的職業分為翠花、範女、小蠻;表演節目分為十字梅花、大搖擺隊、心挖、心挖、二門。這三個角色的年齡差異和性格差異體現在各自的舞蹈動態上:翠花身體動作自如,手臂擺動幅度大,動作舒展矯健,看起來開朗大方;扇女手中的扇子上下飛舞,身姿輕如春風,安娜五彩繽紛;雙臂小肘,如蝴蝶飛舞,給人活潑俏麗的運動感。
東北秧歌起源於插秧耕田的勞動生活,是勞動人民慶祝豐收的壹種自我歡樂的舞蹈形式。也與古代祭拜農神祈求五谷豐登、吉祥如意時所唱的頌歌、歌曲有關。東北秧歌以豪放、熱情、群眾多、舞蹈形式靈活、喜慶熱鬧而著稱。這種跳廣場舞包含了多種形式和內容,在不斷的變化中折射出中國時代的腳步。清朝康熙年間,文人,壹個被流放到塞北的中國藝人,把大陸的戲曲、歌曲帶到東北,有正月十五抱秧歌的習俗。整晚跳舞唱歌。
在甘嘉時期,這種歌舞活動與東北人民的熱情和浪漫相結合,形成了獨特風格的秧歌,特別是逐漸形成的秧歌音樂,用鑼、鼓、鈸、嗩吶等熱情歡快、詼諧刺激的曲調演奏,令人難忘。到了清末民初,大多是有錢人家自己組織的,作為春節的壹種娛樂。參與者範圍廣,不分男女老少,能跳能跳;人多,場面大,氣勢恢宏,讓人震撼。三五十人,108人,甚至上百人都可以用鼓、鑼、鈸、嗩吶跳舞。動作協調統壹,非常好看。
兩者的動態規律特征
膠州秧歌以前是踩高蹺,後來廢棄了。舞蹈中的女性動作最有特色。既有山東女人的開朗氣質,又熱情潑辣又不失北方女人的風韻。道具主要是扇子和手帕。動作強調個性強,以“快力慢伸”的形式,著重追求“三彎”。膠州秧歌的動態特征可以概括為“伸、韌、磨、扭、撚”。
“拉”:是動作形式在出發或到達極空間時的瞬間連續性,表現出壹種力的延伸感。
“扭”是指以腰部為軸向外扭轉形成的“三向彎曲”姿勢。腳下的“扭”是動作的起點,使膠州秧歌的身體線條柔和地彎曲,舞蹈動作輕柔,卻又蒼勁婉約,奔放灑脫。
“磨”:在形成或移動重心的過程中,膝蓋受到推動,反映在腳的旋轉力上。“磨”的節奏特征主要呈現在舞蹈動作中的腳部。
“扭”:是力量腳的腳掌和腳跟運動的支點,影響腰部和上半身各部位的扭動,在流動中形成“三彎”的曲線特征,也與原始舞蹈踩高蹺有直接關系。
“韌性”:是流動運動和變形中的壹種強度特征。正是通過前臂周圍的八字,手翻轉碗的有機配合,訓練了身體上下的協調性和內在控制身體的能力,給人以不間斷的美感。膠州秧歌調動身體各個部位“扭、磨、扭、韌、伸”,使女演員的舞蹈動作越來越快。
東北秧歌歷史悠久,是北方勞動人民長期積累的藝術財富。它起源於插秧耕田的艱苦勞動,與古代為祈求豐收和災難而唱的頌歌和歌曲有關。在發展過程中不斷吸收農歌、秧歌、民間武術、雜技、戲曲的技巧和形式,從而從普通的秧歌唱法發展到今天群眾喜聞樂見的樣子。早期的秧歌是不踩高蹺的。為了讓更多的觀眾看到表演,它逐漸采用了高蹺的形式。
東北秧歌講究“穩中有浪”、“浪中俏麗”、“根中俏麗”。整個舞蹈通過走、穩、鼓以及道具的運用呈現出藝術特色。今天的東北秧歌形式幽默,風格獨特。廣袤的黑土地賦予了它古樸豪放的靈性和風情,融合了潑辣、幽默、恬靜、穩重,生動展現了東北人熱情淳樸的性格特征。穩浪、浪中梗、上翹梗是東北秧歌的最大特點。同時,各種“手中之花”、明快而富有彈性的鼓點、重擊、俏麗、安靜、穩重而優美的節奏,都是東北秧歌的特色。比如喬良和男文遠的女子集體舞《絲花迎春》,第壹次直觀感受到了東北姑娘的熱情與豪放;在音樂中感受舞蹈的節奏,醞釀舞者的情緒。學習舞蹈中的動作,學生不是簡單的模仿動作,而是在我的帶領下感受舞蹈固有的獨特性和魅力。這種舞蹈不僅要求舞蹈者很好地掌握東北秧歌的基本要素,而且要用各種各樣的巾花來達到“如數家珍”的舞步,因為自始至終,舞蹈者手中的紅黃綠巾花在手中旋轉翻滾,尤其是壹個舞蹈者拋出十幾尺後又回到手中的婆娑花,極其精彩。
膠州秧歌的動力來源於腳下的撚磨。這種自下而上的發展力量延伸到腰部,在腰部形成壹個“相”的中心點,使身體在平面上以腰部為中心在肩髖關節處形成壹種阻力。右肩向前扭轉時,左髖關節也相應向前運動,兩者形成向心扭轉。肩髖指向中心的扭轉使膠州秧歌的“三彎”姿勢在水平拉出的同時具有垂直旋轉的特點,使“三彎”姿勢動態法在扭、磨、伸、韌中顯示出獨特的風格、力度和真實的感覺。東北秧歌的動力也來自於腳,表現為“勁”的“步”帶動上肢隨重點動作扭動,影響手腕的“花”,腰部隨腳下“提踢”重心的變化而扭動,形成東北秧歌的“三彎”姿勢,這是壹種水平起伏的運動方式,表現為波浪穩定,轉圈運動,由肩臀的扭動構成。
膠州秧歌是徒步秧歌的壹種,叫跑步秧歌。因為是徒步秧歌,所以重點在“扭”,要扭的“三彎”“九動十八態”。俗稱“扭腰”。所以膠州秧歌的“三彎”更大更誇張。在扭磨中變成了水流的“三彎”姿勢。此外,還有踩寸的歷史,腳總是沿著外沿滾動來完成重心的過渡。腳下的扭轉力促成了膝蓋的附著,導致了腰部的扭轉力和手臂的拉伸力,整體的動態給人壹種張力。膠州秧歌的“扭”主要由腳下的“扭”和“磨”帶動,在“扭”中形成獨特的“三彎”姿勢。
我認為扭和動是相互統壹,有機結合的。因此構成了膠州秧歌獨特的曲線藝術風格。如果不扭,就形成不了膠州秧歌的彎姿。另壹方面,如果只扭而忽略了力的延伸,那麽“扭腰”和“三彎”的姿勢就無從談起。所以,扭是膠州秧歌的筋骨,力是血,曲是膠州秧歌的外在形式。三者的有機結合,為膠州秧歌的動感之美註入了新的活力,使身體線條的每壹部分都顯得剛柔並濟,透露著韻味。東北秧歌主要起源於遼南的高蹺秧歌。現在教科書上的東北秧歌多是徒步完成的,但是踩高蹺對東北秧歌的風格和特點的影響是非常明顯的。高蹺舞最重要的是掌握重心。所以東北秧歌的動態規律和姿態都是圍繞這種形式展開的。
“三彎”中膠州秧歌與東北秧歌審美效果的差異
“三彎”在漢族民間舞蹈秧歌中具有代表性,是心理和生理的統壹。這種動態具有很強的感染力,很好地展現了女性特有的動態美。具有民族性,是漢族人民審美情趣的產物。膠州秧歌的“三彎”,壹個舒展就潑辣,壹個舒展就委婉。優雅、流暢、美觀。東北秧歌的勁、浪、美,是生長在東北平原上的人們的精神、性格、品位的集中體現。它的“三彎”給人“繞腸三圈”的感覺中國是壹個文明古國,中華民族在這片土地上創造了悠久的歷史和燦爛的文化。在多種原因的影響下,形成了自古以來漢族人崇尚曲線美的審美心理和漢族民間舞蹈女性“三彎”體態的* * *性。最突出的特點是“扭”,也就是常說的“扭秧歌”。“三彎”是扭轉的,是移動的形式,是跳秧歌動作中形成的身體曲線流路。壹般來說,這種曲線是指人體的平面運動曲線,是在人體縱軸的基礎上,扭轉產生的力橫向拉出或折疊的結果,有內收下沈感,給人以“圓”的呈現。漢族民間舞蹈中也有很多類似的地方。比如“三彎”存在於任何動作中。但從動作本身的根源分析,我們發現不同的動機源產生不同的運動方式,不同的運動方式會對“三彎”的異同產生影響。我寫這篇文章是為了比較東北秧歌和膠州秧歌“三彎”的異同,試圖通過比較分析,更準確地把握這種秧歌最具代表性的身體特征。漢族民間舞蹈中的女性舞蹈都有“三彎”的動態姿態,每壹種舞蹈都有自己獨特的個性。壹個微妙的區別來自於其舞蹈的壹系列背景的影響。所以可以說,在教學中掌握各種舞蹈的“三彎”動態姿勢,就會找到這種舞蹈的精髓。“三彎”有小有大,內涵廣泛。
最後:
當前,膠州秧歌的動態風格和特點、東北秧歌的動態規律既要有民族風味,又要不斷創新。兩者雖有動態規律、發源地、形式上的差異,但都是精致優雅,煥發著現代氣息。舞蹈藝術社會地位的提高,加深了觀眾對舞蹈藝術的認識,使他們不再追求傳統的舞蹈形式,為舞蹈演員發展和創新我國民間舞蹈提供了強大的動力。膠州秧歌和東北秧歌的發展需要更多的關註。在保留其原有風格和特色的基礎上,需要更多的人為其發展和創新而不懈努力。舞者的追求和人生的追求壹樣,應該是多元化的,它的社會功能也是多元化的。在我們這個時代,許多來自不同社會背景和不同年齡的人都在以自己的方式投身於舞蹈。舞蹈文化越來越普及,舞蹈教育也在不斷拓展和發展。已經成為普通人生活的必需品。舞蹈不僅能使人強身健體,保持年輕活力,還能使人在音樂中享受舞蹈生活的快樂。它已經成為人們精神生活中非常流行的藝術活動。舞蹈是廣大人民群眾喜聞樂見的藝術。它有助於人們的社會交往和情感交流,發展文化娛樂,促進身心健康,陶冶情操,提高素質。它具有審美愉悅性和審美功利性的統壹。如今,舞蹈文化和群眾舞蹈活動廣泛普及和發展,兒童活動和老年人健身活動更加活躍和普及。在幾千年的歷史發展過程中,舞蹈之所以能夠在時代中不斷繁衍、流傳和廣泛發展,根本原因就在於舞蹈藝術本身所具有的獨特的社會功能和作用,這是其他藝術所無法替代的。所以不管是哪個民族的舞蹈,哪怕是兩個完全不兼容的舞蹈,都希望它能在舞者和藝術家的傳承和創新中發展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