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吉日网官网 - 傳統節日 - 風箏的起源

風箏的起源

風箏的起源

風箏的真正起源現在已經無法考證了。有民俗學家認為,古人發明風箏主要是為了懷念世故的親友,所以在清明節鬼門關短暫開啟時,就把自己的同情寄托在風箏上,送給死去的親友。

最早的風箏不是玩具,而是用於軍事和通訊。晚唐時,因有人在風箏上加弦,風吹時發出類似古箏的聲音,故稱“風箏”。

公元前1000年,中國人最早放風箏。據說中國人早在相信歷史之前就能放風箏了。相傳公元前4世紀,中國著名工匠魯班制作了壹只風箏,起飛三天而不墜。還有壹個故事,壹個將軍包圍了宮殿,用風箏測量宮殿城墻和自己軍隊之間的距離。風箏可以用來往家裏送磚頭,或者在風箏的尾巴上系上鉤子用來釣魚。公元1600年,東方風箏(鉆石)由荷蘭人引入歐洲。19世紀,英國發明家克萊受到風箏的啟發,發明了滑翔機。德克薩斯州演員科迪“船長”曾經用風箏拖著壹艘折疊船橫渡英吉利海峽。1901年,我再接再厲,用雙箱風箏放飛,引起了英國陸軍部的極大興趣。不久,飛機取代了軍用風箏,“機長”科迪在1913駕駛他的新雙翼飛機時死於空難。1970年,美國太空計劃設計了各種“飛翼”,讓風箏再次成為成年人的玩具。比如羅格樂樂折疊飛翼,原本是為水星飛船艙內安全著陸設計的,後來被降落傘取代;但這個折疊翼原來是今天懸掛式滑翔機的機翼。放風箏為飛機飛上天提供了原理和靈感。

風箏在古代叫“風箏”,在北方叫“風箏”。大多數人認為風箏起源於中國,然後傳播到世界各地。這是壹種傳統的民間工藝品。事實上,中國最早的風箏是木制的。春秋戰國時期,東周哲學家翟墨(公元前478-392年)曾“用三年時間,用壹只木風箏飛上了天……”。墨子在魯山(今山東濰坊)。"柏樹是壹只風箏,三年制作,壹天丟失."這意味著墨子研究試制了三年,終於用木板做了壹只木鳥,但只飛了壹天就壞了。墨子做的這個“木風箏”,是中國最早的風箏,也是世界上最早的風箏。(約公元前300年),距今已有2400年。

直到東漢蔡倫發明造紙術,風箏才由紙制成,稱為“紙風箏”。因此,可以推斷中國風箏有兩千多年的歷史。

墨子把他的風箏制作生涯傳給了他的學生公開課(也叫魯班)。魯文說魯班根據翟墨的理想和設計用竹子做風箏。魯班把竹子劈開,切成光滑的薄片,用火烤,做成喜鵲的樣子,叫做“木鵲”,在空中飛了三天。《鴻書》書曰:“公運班作木鳶見宋城”。

起初,風箏通常被用作軍事工具,作為三角測量信號、天空風向測量和通信的手段。就像春秋時期,魯班做木風箏看宋城。

公元前190年,楚漢相爭,韓與韓信攻未央宮,用風箏丈量未央宮下地道的距離。垓下之戰,項羽的軍隊被劉邦的軍隊圍困。韓信派人用牛皮做風箏,把竹笛放在上面,讓它們迎風工作(張亮用風箏吹笛子)。漢軍唱楚歌,分散楚軍士氣。這就是成語“四面楚歌”的故事。

正史中也有關於風箏的記載,早於五代。壹個是南朝的侯景之亂,當時梁武帝被侯景圍困,城墻被圍。他過去常常放風箏尋求幫助。據南史80《侯景傳》記載,蕭炎清梁武帝三年(公元549年),侯景作亂,起義軍在杜亮建業(今南靖)圍攻梁武帝,內外斷絕。有人提出做紙烏鴉,把皇帝的詔令綁在上面。當時太子的遺書被西北風拋在太極堂外求援,可惜被叛軍發現。這是簡文放風箏不幸失敗求助的故事。

相傳公元前5世紀,希臘人阿爾克爾達斯發明了風箏,但後來失傳了。直到13世紀,意大利人凱爾·波羅從中國回到歐洲,風箏才開始在西方傳播。

據其他考證,十世紀傳至朝鮮,後傳至日本,十三、十四世紀傳至歐洲。

還有壹個在美國放風箏的故事。當時人們認為閃電和閃光是宗教神靈的怒吼,並產生了恐懼。弗蘭·格林用風箏證明閃電和閃光是空氣放電,並發明了避雷針。

  • 上一篇:阿拉伯肚皮舞與阿拉伯女性服飾相矛盾!!!
  • 下一篇:黃曉明的性格特征
  • copyright 2024吉日网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