臘八節的傳說:
第壹,佛祖開悟紀念日
臘八粥來自印度。佛教創始人釋迦牟尼,原是古印度北部(今尼泊爾)數獨國王的兒子。他看到眾生身心俱苦,不滿當時婆羅門的神權統治,放棄皇位出家。苦行六年,臘月初八菩提樹下成佛。這六年苦行,壹天只吃壹麻壹米。後人沒有忘記他的苦難,每年臘月初八吃粥留念。
二、紅豆扮鬼
《尋神》:“從前顓頊家有三個兒子,死為疫鬼,住在河邊虐鬼;如果妳生活在水中,妳就是鬼;住在宮裏,對孩子來說是神奇的,對孩子來說是鬼。”
顓頊,虐鬼者之父,是個很護短的人。虐鬼者在人類中傳播瘟疫,使人們痛苦不堪。顓頊不僅沒有責怪他,反而掩蓋了他的惡行。顓頊先是派大神重神和大神李切斷了天地之間的通道,進而切斷了人神之間的交流,讓百姓的疾苦無法再向天申訴。
通道壹關,鬼虐就開始胡作非為,把天地都搞亂了,他把瘟疫和疾病傳播到人間;他的二哥“鬼”,專門叫生瘡或嚇孩子;三哥“差鬼”,誰進門誰就很快沒落,窮得要死。另外,四哥叫別扭,兇,倔,整天胡作非為!還有各種各樣的妖神,比如紀萌,長著雙頭蜜蜂的傲慢的蟲神,失去了國家和家庭的耕田父神等等,這些都造成了世界的混亂。這個虐鬼者無所畏懼,只怕赤(紅)豆,所以有“紅豆戲鬼”的說法。所以臘月初八,用紅小豆和赤小豆煮粥,以祛疫迎祥。
第三,紀念建造長城的工人
秦始皇修長城,所有民工都奉命前來。他們很多年不能回家,他們依靠家人給他們送食物。壹些家在千山壹水之隔的農民工,無法送飯,導致很多農民工餓死在長城遺址。有壹年臘月初八,沒有飯吃的民工合夥積攢了幾把粗糧,放在鍋裏煮成稀粥,每人喝了壹碗,最後餓死在長城下。為了悼念餓死在長城工地的民工,人們每年在臘月初八吃“臘八粥”作為紀念。
第四,繼承祖先勤儉節約的美德
西晉時,有壹個很懶的年輕人,總是遊手好閑,遊手好閑,可是他的新婚妻子多次勸他都失敗了。然而,年底十二月初八,家裏不做飯了,小夥子餓了。他把家裏的米缸、面袋、鍋碗瓢盆都找了壹遍,把吃剩的粉和可食用的下腳料洗幹凈放進鍋裏,煮了壹碗糊狀的粥喝。從此,他苦苦思索,後悔不已。當地人借此機會教育孩子每到臘八就煮粥喝,既表示在臘八這壹天不會忘記祖先勤儉節約的美德,也希望神靈帶來豐衣足食的好年景。
動詞 (verb的縮寫)紀念嶽飛
臘八節源於人們對忠臣嶽飛的記憶。當時嶽飛率領部隊在朱仙鎮抗金,正值嚴冬九月。嶽家軍衣食無著,饑寒交迫,百姓紛紛送粥。嶽家軍飽餐了壹頓百姓送的“千粥”,結果大獲全勝。那是十二月的第八天。嶽飛死後,為了紀念他,人們在臘月初八用雜糧和豆子煮粥,終於成為壹種習俗。
第六,朱元璋發明了臘八粥
據說朱元璋闖禍受難的時候,正是在寒冬。兩天兩夜沒掉過水的朱元璋,渴得嘴唇幹裂,餓得兩眼都是金花。絕望中,壹只老鼠從他身邊跑過,鉆進了壹個洞裏。朱元璋急中生智,找來鐵鍬,沿著老鼠洞挖。沒想到,這是老鼠的糧倉,裏面有大米、豆子、小米、紅棗、芋頭等。雖然不多,但都是壹點點。朱元璋喜出望外,把這些東西煮成粥,美美地吃了壹頓。因為是臘月初八,朱元璋就把這鍋雜糧粥叫做臘八粥。後來朱元璋平定天下,做了皇帝。為了紀念那個特殊的日子,他把那壹天定為臘八節,並正式把那天吃的雜糧粥命名為臘八粥。
臘八節的傳統飲食習俗;
?1,喝臘八粥
臘八有在這壹天吃臘八粥的習俗。臘八粥也叫七寶五味粥。中國喝臘八粥的歷史已經有1000多年了。它最早始於宋代。臘八這壹天,無論是朝廷、政府、寺廟,還是黎民百姓家,都會煮臘八粥。到了清代,喝臘八粥的習俗更加盛行。在宮廷,皇帝、皇後和王子都要給文武大臣和侍從吃臘八粥,並把米飯和水果分發給寺院,供僧侶們食用。
在民間,家家戶戶也要做臘八粥祭祖;同時,家人團聚在壹起吃飯,給親戚朋友送禮。雖然不同地區的臘八粥食材不同,但基本都包括大米、小米、糯米、高粱米、紫米、薏米等谷類,黃豆、紅豆、綠豆、蕓豆、豇豆等豆類,紅棗、花生、蓮子、枸杞子、栗子、核桃、杏仁、桂圓、葡萄幹、銀杏等幹果。臘八粥不僅是時令食品,也是很好的保健品,尤其適合在寒冷的天氣裏保養脾胃。
?2.臘八酒和臘八蒜
關於老北京“蒜”泡醋或酒的習俗,還有壹種說法,起於“蒜”與“算”的諧音。在北京舊社會,各商號的店鋪都有臘月結賬的習俗,即清算壹年的收支盈虧,核對外債和應收賬款。當時壹般是從臘八那天算起,俗話說“吃過臘八飯就老了。”因此,臘八節也叫臘八節。從臘八那天起,店員或放債人往往會拿壹小罐泡過臘八的大蒜給債務人,債務人壹看就知道是還債。當借錢的窮人或小商販無力還債時,就在臘月十八、二十八的臘八這幾天出去躲債。因此,為了避免那些算賬和索債的人,普通人制作“臘八蒜”或“臘八酒”,吃了喝了,以擺脫厄運,享受和平吉祥的壹年。
過了臘八,就是年了!臘八粥的香甜,大概是中國每個人心中難忘的記憶。我吃過壹碗臘八粥,也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