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吉日网官网 - 傳統節日 - 花卉藝術簡介

花卉藝術簡介

花卉藝術是人們表達自然生活,展示自然魅力,在內心世界了解自然、生活、藝術和社會生活的媒介。也是人們借助自然花草來修身養性、陶冶情操、美化生活的壹種方式。關於插花藝術的起源,目前有幾種說法,並不統壹,需要進壹步考證和探討。

在人類文化發展的歷史長河中,插花藝術雖然歷史悠久,但其創作和欣賞都是瞬間的,在攝影和影像發明之前只是短暫的藝術表現形式,所以流傳下來的作品很少。對其起源的考證只能依靠地下出土文物的記載或各種史料。另外,過去很少有人做過考證,所以今天很難下定論。這裏只簡單介紹幾個關於起源的理論,以供參考。目前關於插花藝術的起源有兩個方面,壹個是從插花藝術的原始形態,壹個是從插花藝術的起源,在這方面有兩種觀點,壹種是從供花而來,壹種是從民俗而來。

(壹)、源於佛教對於花卉這是目前流行的壹種說法。根據兩點,壹是從日本插花界的觀點出發,二是從佛經出發。

1,日本插花界認為,日本插花藝術是從佛前獻花發展起來的,經過獻花→宮廷插花→民間插花的過程,發展成為今天的插花。隨著日本插花藝術的發展,很多人去日本學習插花,於是對日本插花的起源進行了概括,流傳著插花起源於佛教對花的起源的理論。

2.引自史書和佛經。目前,許多書籍都引用了《南史》中關於花的部分,這被認為是最早的齊、吳南朝學者的記錄。講的是晉安太祖:“我七歲時,母親阮元病危,請了壹個和尚在街上走,還有人向佛祖獻蓮花。眾僧皆用銅罌粟花盛滿水,染其莖,使其欲在華而不枯。子茂哭著向佛祖行禮說:“如果我姑姑因此而獲勝,願諸佛使華凈齋不雕零。”到了齋戒的第七天,花更是鮮紅,靠的是罌粟花裏有壹點根須,今人稱為孝感。《蓮花祭佛錄》認為插花起源於佛教胡。

3.此外,佛經中對花也有規定。佛經和舒威中都有“花托”的記載。《修行經》開篇講了壹個佛教始祖釋迦牟尼成佛時關於花的故事。《魏氏老誌》中有雲:“佛死,香木焚屍,靈骨斷...它被稱為“遺跡”。弟子收禮,放於花瓶,竭香,榮華,進貢。”東晉顯著的佛教法律《佛典》也提到,無論妳走到哪裏,都有人用鮮花支持妳。供花是佛教六種供品之首,可見佛教對供花的重視。佛教的獻花主要有三種形式:盤花、盛開花、散花。

(二),源於民俗

這是廣義的插花定義,認為插花的原始形式是絕不使用器物的手持花,將花戴在身上(頭上)。花是大自然賦予人類的美好事物,人們在生產活動中與花相伴已久。

花讓人感到信任和安慰,可以互相交流。人們佩戴花(葉)作為護身符,可以辟邪,求得平安。後來逐漸發展成為壹種裝飾品,展示其美麗和魅力,互贈禮物以示愛意和思念。這是壹種自發的行為,雖然有壹定的迷信成分在裏面,但並不是由某種宗教引起的,而是人們對看不見的宇宙不理解而產生的心理反應。

比如在中國,早在佛教傳入之前,人們就有祭祀和獻花的習俗。最早的傳說是《山海經》,裏面說:東海為朔山之地,神萘和雷宇捉鬼的故事。黃帝在門戶立了壹個任濤,畫了老虎和蘆葦繩兩個圖形辟邪,被後人模仿。這是公元前4000多年前的故事。《詩經》是公元前470年以前,從商周到春秋時期的民間詩歌總集。《詩經·鄭(秦)》中有男女捧蘭花在秦河邊祭拜嬉戲,離別時互贈牡丹的記載。這種大型宗教活動是男女春遊和擇偶的結合,都是由花介紹的。類似的情況在《詩經》中也有記載,比如“見人如其人,令我執椒”。

我覺得妳像向日葵壹樣美麗,所以妳給了我壹把芬芳的胡椒。這些都可以算是插花的壹種原始形式(廣義)。後來屈原的《楚辭九歌》中有這樣的話:“於,而他將使於”。是和諧的意思,就是把壹束束鮮花放在祭壇前。這接近插花的形式嗎?《南山鬼歌》以花綠描寫山神,折花寄思:“穿石蘭帶杜衡,折香思”。

雖然屈原在《西遊》中用了標題來演,但也說明當時的人已經很享受折花的氛圍了。“(惡)大薄之香,常州之驕,我不如古人,我是誰來玩弄這芳草?”再如陸凱的梅花詩:“折花迎帖,送龍頭人,江南壹無所有,談何贈壹春。”把朋友送的花枝插在盛水的容器裏是很自然的事情,這就是插花藝術的起源,這些都是在佛教傳入中國之前就存在的。佛教傳入中國較晚。據史料記載,西漢張騫出使西域,第壹次聽說寶塔教(即佛屠)。到東漢時期,天竺高僧卡亞·童模和朱法應中國使者的邀請(公元67年)來到洛陽,明帝為他們修建了白馬寺,並請他們翻譯了佛教在中國傳播之前的經典。

當時還是儒家占主導地位,佛教影響不大。三國時期,魏開創了談論學問的風氣,學問占據了主導地位。西晉佛教不能獨立發展。東晉時期,佛教的社會地位超過玄學。直到南北朝時期,佛教才非常流行。後來消沈了壹段時間,到了隋朝才正式盛行於全國。所以插花藝術的原始形式不能說是源於佛教的獻花,它只是壹種插花形式。起源於古埃及

中西方插花作品及要點

關於插花的書刊中有這樣壹段參考,是基於古埃及法老墓中發現有插花圖案的壁畫。文物的證據不可否認。公元前2500年,埃及貝尼·哈桑墓的墻壁上有睡蓮瓶的壁畫,墓中發現了花朵,這是世界上最早制作的“幹花”。據說古埃及人把蓮花視為做愛的西斯神,他們已經知道把花放在裝有水的瓶子裏,以防止它們枯萎。這些都足以說明古埃及人很早就有了花祭的儀式。此外,埃及的金字塔和相繼創造的幾何圖形對西歐的建築和藝術風格影響很大,而傳統的西方古典插花是壹大堆幾何圖形,具有金字塔般的對稱、平衡和重量感,表現出藝術風格的壹致性。所以說插花起源於古埃及是有壹定依據的,至少可以說是西方插花藝術的發源地。

起源於中國。

中國自古以來就有向祖先獻花、互贈樹枝(束)的習俗,賞花賞樹的氛圍十分濃厚。根據考古發現,在河北王度的墓葬壁畫的壹側有壹個帶有六朵紅花的圓形盆。以前人們對插花的意識比較淡薄,壹度以為是盆景,現在看起來就是插花。這很像北周庚欣寫的壹首杏花詩。詩中說:“春色滿野花,枝頭滿綠葉。依稀映在村碼頭,山未開,待客好,金盤襯紅瓊。”中國古代文人浪蕩江湖,愛花惜花,以山水花草為友。他們不僅賞花,還悠閑地去探花、摘花。東漢張衡《歸天府》曰:“仲春使月,時明,原茂,草榮......遠處,聊以自娛。”東晉陶淵明寫過壹首詩:“秋菊色美,損其美。若在此汛期忘事,則遠離人世。”采花折枝的興趣是持久的,比如“花可以折直,不要等沒有花才折空”“人間每次都難笑,菊花壹定要插在頭上”等等。正是由於中國文人的這種愛好,中國的插花藝術既有自然的人像風格,又有濃郁的文人氣息,集詩、書、畫、花於壹體,不拘壹格,謙和自若。這是東方插花藝術的特點,符合中國傳統文化的風格。日本的插花是從中國傳入的,所以滲透著很多這樣的特點。此外,中國人很早就研究了延長切花壽命的方法,研究了花枝的布局,與花器和周圍環境的協調,使插花成為壹門獨立而系統的專業。郜璉的《瓶花三觀》、張謙德的《瓶花手冊》、羅琨的《九錫花》、袁宏道的《明代瓶史》都是最早的插花專著。所以中國是東方插花藝術的發源地。

  • 上一篇:自編童話作文
  • 下一篇:英語語法和漢語語法的差異
  • copyright 2024吉日网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