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族:在大部分地區,苗族以大米為主食。炸粑粑是最常見的油炸食品。如果再加點鮮肉和酸菜做餡,味道會更鮮美。苗族除了大米,還有玉米、小米、高粱、小麥、土豆等雜糧作為補充。苗族人最喜歡糯米。副食主要有瓜、豆、菜,還有辣椒、蔥、蒜作為調料。肉類包括豬、牛、羊、雞、鴨和魚。苗族人嗜酸,這是苗族飲食習慣的最大特點之壹。這壹習俗的形成與自然地理環境有關。西南苗族地處山區,交通不便,四季分明的氣候,使他們發明了儲藏食物的方法,即腌制。吃不完的時令蔬菜和肉類會被保存在壇子裏,壹般可以保存三五個月甚至幾年。苗族人嗜酒如命。以前幾乎家家戶戶都會釀酒。燒酒、甜酒、起泡酒種類繁多,其中燒酒最為常見。逢年過節,招待客人,酒是苗家的必備。黔東南的“堵酒”習俗更是別具特色。進入苗寨的客人,必須在寨子門口喝完苗族同胞的羊角酒,才能進入寨子。“攔路酒”是苗族人表示好客的壹種方式。
壯族:大部分地區的壯族習慣日食三餐,少數地區的壯族也吃四餐,即在午餐和晚餐之間加壹小餐。早餐和中餐比較簡單,壹般是粥吃,晚餐是正餐,幹飯吃的多,菜也比較豐富。大米和玉米是壯族地區豐富的糧食,自然成為他們的主食。做米飯的方法有很多種,比如秈米、粳米、糯米。平時用來煮飯、煮粥,也經常蒸成米線(類似面條、湯類食品、油炸食品)來吃,味道鮮美。粳米、糯米也可浸泡成甜酒,即醪糟(方法同漢族)。營養豐富,冬天常吃,能起到禦寒滋補的作用。糯米常用作糍粑、粽子、五色糯米等。是壯族節日必不可少的食品。玉米也不同於有機玉米和糯玉米。機器玉米被用來做粥,有時被炸成玉米餅。玉米粥是山區壯族人最常吃的。有些地方還有吃南瓜粥的習慣,就是先把瓜煮熟,加入玉米粉煮。糯玉米磨成面粉後,可以做成糯玉米糕,也可以揉成雞蛋大小的面團(裏面可以放糖、芝麻、花生等餡料),然後用水煮熟,清湯食用,相當於漢族的元宵,色香味俱全。甜食是壯族飲食習俗的又壹特色。糍粑、五色米飯、水晶包子(壹種用脂肪丁和白糖做餡的包子)都需要糖,就連玉米粥也經常加糖。日常的蔬菜有青菜、瓜苗、瓜葉、北京白菜(大白菜)、大白菜、油菜、芥菜、生菜、芹菜、菠菜、羽衣甘藍、空心菜、蘿蔔、苦瓜,甚至豆葉、紅薯葉、南瓜苗、南瓜花、豌豆苗也可以是蔬菜。煮是最常見的,還有腌制蔬菜的習慣,如酸菜、酸筍、鹹蘿蔔、大頭菜等。烹飪時加入豬油、鹽和蔥花。壯族人愛吃任何壹種畜肉,如豬肉、牛肉、羊肉、雞鴨鵝等。在壹些地區,他們也愛吃狗肉。豬肉也是整塊煮熟,然後切成方形塊,再放入調料回鍋。壯族人習慣把新鮮的雞鴨魚肉和蔬菜做成七八成熟,然後把蔬菜放在熱鍋裏炸熟再出鍋,這樣可以保持菜肴的鮮美。壯族人也釀米酒、紅薯酒、木薯酒,都不算太高。其中黃酒是節日和招待的主要飲品,有的黃酒叫雞膽雞雜酒,雞雜豬肝酒。壹口喝下雞雜酒和豬肝酒,把留在嘴裏的雞雜和豬肝慢慢嚼碎,既能解酒,又能當菜吃。
住宅方面
苗族:大部分苗族人居住在高寒山區,山高坡陡。平整和挖掘地基是非常困難的。另外,天氣多雨多變,潮濕多霧,磚房底層很重,不適合居住。因此,苗族人壹直建造通風良好的幹燥木質建築,稱之為“吊腳樓”。苗族的吊腳樓壹般都建在斜坡上,分兩三層。頂樓很矮,只有食物不能住人。在樓下堆放雜物或者做個谷倉。兩層樓不蓋頂樓。壹般以竹糊泥為墻,頂部用草覆蓋。現在大多改成瓦頂了。
壯族:甘蘭是壯族的傳統建築形式。又名馬蘭,意為樓居。《廖傳》描述壯族先民的住房時說:“以樹砌塊,謂之。”壹開始只是壹個樹叉上的腳手架,結構簡單。後來發展到地面立柱框架,鋪地板。上層以竹、木或竹席、草簾環繞,供人居住;下層在頭頂上。後來下層用木板或磚石圍起來,用來養牲畜。現代甘蘭建築主要有兩種形式:全層住宅和半層住宅。整個建築是典型的全木結構高腳幹圍,主要分布在龍勝、三江、融水、新城、龍州、田林、隆林等縣的偏遠山區。半樓多依山而建,以坡劈為平臺,後半以屋基平臺為居住面,前半以柱懸為樓,上層與平臺平齊,形成半樓。這種幹柵欄主要分布在河池地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