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工業總產值為191.9億元,比上年增長61.2%。工業增加值51.9億元,比上年增長38.3%。從1到11,規模以上工業實現利潤總額31億元,同比下降52.2%;虧損企業虧損額2.2億元,同比增加165%;企業虧損面為56.3%,比去年同期上升58.7個百分點。
2011年,全市實現生產總值258.49億元,同比增長16.4%;固定資產投資654.38+024.42億元,增長654.38+08.2%;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6543.8+033.03億元,增長28.4%;地方財政壹般預算收入1431億元,增長25.6%。全市經濟工作考核獲得清遠市“八連冠”,綜合實力顯著提升,為實現清遠市委市政府提出的“十年趕超增城、十年進入全國百強縣前十”奠定了堅實基礎。英國和德國種植的作物分為糧食作物和經濟作物。糧食作物主要有水稻、玉米、小麥和馬鈴薯,經濟作物主要有甘蔗、果蔗、花生、油菜、藥材、蔬菜、蠶桑、茶葉、大豆和水果。蔬菜主要有大白菜、芥菜、韭菜等20多個品種,水果主要有橙子、橘子、橙子等10多個品種。目前,該市已建立了優質水稻、甘蔗、花生、反季節蔬菜、水果、蠶桑、優質茶葉、木薯、大豆九大生產基地。
區域分布明顯的作物有甘蔗、果蔗、紅瓜子、反季節蔬菜、優質水稻、優質茶葉、藥材等。甘蔗主要分布在英格蘭西部的棉棉、石灰鋪、石鼓塘、橫石塘等鄉鎮和英東的橋頭、東華兩大地區。藥材主要分布在沙口、大灣、九龍等鄉鎮。優質茶葉主要分布在虹影、東華、黃驊、石灰鋪等鄉鎮。蠶桑主要分布在北江、練江沿岸的應城、王步、東華、西牛、水邊、綿光、大灣等鄉鎮(街道)。
2003年,英德市被農業部評為“全國糧食生產先進縣”,被省農業廳評為“全省糧食生產先進縣”。
2004年,全市糧食播種面積92.34萬畝(不含大豆),比2002年增加37萬畝,增長0.4%。其中,水稻種植面積76.64萬畝,增加1.27萬畝,增長1.7%;玉米7.06萬畝,減少0.58萬畝,下降7.6%;其他糧食8.64萬畝,減少2700畝,下降3.0%。2004年,英國、德國遭遇大旱,後期糧食嚴重減產。全市21萬畝農作物受旱嚴重,其中水稻1.25萬畝(其中絕收7萬畝,減半征收5.5萬畝)。2004年,全市糧食實收面積85.34萬畝,比2002年減少6.63萬畝,下降7.2%,其中水稻實收面積69.64萬畝,減少5.78萬畝,下降7.7%;糧食總產量26.4萬噸,比2002年減少4.88萬噸,減幅15.6%。
2005年糧食播種面積96.7萬畝,總產量365438±0.8萬噸,比2004年增加4.78萬噸,增長65438±0.7%。種糧大戶1933人,面積5.24萬畝。2003年全社會工業總產值為654.38+0.77億元,比2002年增長265.438+0.5%,是654.38+0.993以來擺脫過去幾年工業生產不景氣最快的壹年。其中,規模以上工業產值165438+5億元,增長32.6%。隨著工業加快發展,經濟運行質量明顯提高。規模以上工業企業虧損面為56.9%,下降20.9個百分點;銷售收入654.38+0.37億元,同比增長654.38+09.7%;利潤總額為凈虧損4289萬元,下降37.4%;工業綜合經濟效益指數為57.3%,提高29.1個百分點。
2004年是英國和德國實施和加速經濟發展的壹年。面對國家宏觀調控政策,要努力克服交通不暢等各種困難,按照“五實”工作思路,重點抓好“五個壹批”工作,國民經濟增長將進入快車道。提前壹年實現“十五”經濟總量的預期目標。全社會工業產值30.5億元,比2003年增長52.9%,首次實現兩位數增長。其中,規模以上工業產值2654.38+0億元,增長60.654.38+0%;銷售收入22.3億元,增長62.0%;利潤總額3372萬元,自2002年以來首次為正,扭虧為盈;工業綜合經濟效益指數為107.0%,提高39.2個百分點。
2005年是攻堅克難、跨越發展、歷史轉折、鞏固後勁、城市變革、和諧穩定、協調發展的壹年。工業經濟保持快速發展,全社會工業總產值48.6億元,比2004年增長61.5%。其中,規模以上工業產值40.7億元,增長66.5%,位居清遠第二;銷售收入38.2億元,增長65.5%;利潤總額2.5億元,增長7.3倍;工業綜合經濟效益指數為145.0%,提高48.4個百分點。
在2005年的強勁發展中,取得了兩個具有歷史轉折意義的經濟成就:壹是工農業產值比重出現轉機。工農業總產值比例調整為63:37,徹底改變了以農業為主的經濟結構。第二,糧食種植面積占比出現轉機。
英德市按照“產業園區化、產業園區產業化、產業集聚化”的要求,大力推進產業園區建設,以清遠華僑工業園、虹影工業園、清塘-白沙陶瓷工業園為重點,大力引進裝備制造、電子信息、電器、精細化工、陶瓷等知名企業,逐步形成規模優勢突出、產業特色鮮明的產業集群。2010年,全市新簽項目126個,合同投資額27150萬元,其中億元以上項目40個。產業結構呈現出從資源型、粗加工向深加工、精細化工項目轉變的良好態勢。
2010年,全市實現生產總值21067億元,同比增長25%;人均國內生產總值達到21.090元,增長22.4%;地方財政壹般預算收入11.8億元,增長41.07%,成為清遠首個突破11億元大關的縣(市、區),位居全省山區縣(市)之首。農民人均純收入6085元,增長8%;固定資產投資1981億元,增長25%;工業總產值430億元,增長55.1%;工業增加值654.38+006.76億元,增長46.4%;實際利用外資8556萬美元,增長25.5%。外貿出口總額211億美元,增長1.43倍,居清遠各縣(市、區)之首。
2011年,全市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60418億元,比上年增長43.8%。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速從1季度的27.0%、上半年的34.4%、前三季度的36.0%、全年的28.4%,始終處於高位。工業主導的格局已經比較穩定,工業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大大提高,達到79.0%。全市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654.38+033.03億元,同比增長28.4%(增速按降價法計算,下同)。分輕重工業看,輕工業發展快於重工業,輕工業增加值36565438億元,同比增長61.2%;重工業增加值96.52億元,同比增長19.2%。輕工業增速比工業增速快42.0個百分點。從經濟類型看,股份制企業發展最快,國有企業增加值5.42億元,增長9.6%;集體企業增加值20654.38億元,下降23.6%;股份制企業增加值49.85億元,增長64.0%;外商及港澳臺商投資企業完成增加值69.56億元,增長13.5%。2011年,全市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主營業務收入553.07億元,同比增長38.3%;利潤總額37.55億元,同比增長65,438+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