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宿松縣北與英山、安徽太湖縣接壤,西與習水縣接壤,南與陽新縣、黃石市隔江相望。境內有山有田,故分“山區”和“範區”。據《周琦》記載,早在唐代,蘄春就盛產茶葉。山區的茶農總喜歡和男朋友“唱對山歌”,或者這個山和那坡的采茶人在采茶季節對唱。民謠的內容多是男朋友的戀愛和農村生活的經歷。歌詞來源往往是“看山就唱山”、“看水就唱水”、“說張三就唱張三”、“說李四就唱李四”,頗有口頭即興的特點。長期以來,在“采茶反民歌”活動中,逐漸形成了許多獨特的唱腔,人們稱之為“蘄春采茶調”。在樊曲,老百姓有這樣的傳統:在插秧委員會的日子,農民們總要請人在田埂上為插秧的人唱歌。邀請了四個人,其中壹個是主唱兼鼓手,另外三個有鼓和鑼伴奏。主唱開頭唱四個吉祥字,叫“開秧門”;然後是唱山歌(這種山歌的曲調和采茶山歌不壹樣),由主唱、鑼鼓手和作為“編鐘”插入的村民。如果有兩個姓或兩個壟的人在壹塊地裏插秧,就會出現“唱山歌”的熱鬧場面。上述活動中使用的唱腔,老百姓稱之為“蘄春範強”。因為種植委員會節日長,內容和歌詞不可能每天重復,歌手從民間說唱書籍和戲曲中吸引歌詞片段來更新唱腔,於是範強不知不覺進入戲曲領域。隨著生活內容的豐富和文化的發展,采茶和調解逐漸傳播開來。人們根據切茶調解腔填詞,壹兩個人根據不同的人唱壹些生活中的小故事。後來幾個人或者十幾個人根據不同的人唱了壹些生活中的小故事;隨後,幾個或十幾個人根據不同的角色打扮,穿上“戲服”,唱壹個情節比較完整的故事,搬上舞臺。百姓稱之為“蘄春剪”或“蘄春挑兒戲”。還是“蘄春才子戲”。因唱腔常用“幫腔”,幫腔發出“哇”的聲音,所以人們都把蘄春采茶戲的唱腔稱為“蘄春哇腔”。
清甘、嘉年間,蘄春伐木盛行於鄉村。每逢節日、廟會、婚禮、生日、祝壽,當地漢族人都愛請戲班唱采茶戲。據《蘄春縣文化誌》主編錢說,他曾見過壹部光緒版線裝書——“?《碎金》壹書(因經年蟲蛀,書皮上只留下“碎金”二字)載有陳石與蘄春采茶戲的故事。陳石,清代著名學者,蘄春縣潭河人。乾隆年間任工部宇衡司司長,著述頗豐。有壹年正月十五,曇林河的朱、劉二人請劇團來唱《伐木》。姓朱的人說,朱家尖有個朱元璋要唱朱元璋的戲;劉姓的人說,劉家有個漢人劉邦,要唱劉邦的戲。觀眾已經去了劇院,但兩個族人正在爭論和打架。為了讓戲劇早點開始,他們準備了酒讓陳石評判。那時,陳石要退休在家,所以應該邀請她來解決爭端。壹番勸解之後,當即為朱、劉寫了壹副對聯,貼在草臺的兩根柱子上(可惜?《碎金》這本書在十年轟轟烈烈的運動中被燒掉了,但這副對聯錢記不清了)。兩個姓鬥得不可開交,* * *邀紅班唱蘄春采茶戲共慶春節。
據《蘄春縣文誌》記載,有鄂東“滑稽英雄”之稱、湖北民間文學中詼諧人物的著名代表、太平天國進士(生於清代,舉人)陳曾因蘄春摘賦,為家鄉竹林河題對聯,貼在戲臺兩側的柱子上。第壹部分是“張耳的女兒趕去劇院前的晚會”,第二部分是“恐怕第四家要拜年了”。這種戲早在鹹豐年間的蘄春采茶戲中就經常上演,這也說明了上述兩部戲的情節在當時是有口皆碑的。
民國年間,國民黨當局曾將蔡劇列為“花鼓戲”,明令禁止。很多藝人因為唱采茶戲被打被抓。但是,人民很喜歡采茶戲。民國16年,蘄春縣的張榜榜、檀林河、範統、高新鋪、桐梓河、獅子口、古思橋、橫車、清水河、曹家和、朱窪等地有采茶戲班。蘄春采茶戲因此廣受歡迎,我就哼幾句給農村農民聽。
解放後,黨和人民政府十分重視傳統的民間戲曲藝術——挑戲。1957年,蘄春縣文化館邀請全縣采茶藝人到縣城,並邀請了當時湖北藝術學院的王等專業音樂人。他們* * *壹起編了《方清的生日》、《蕎麥巴生》、《白帆》、《排歡》、《土榮》,同樣,著名的蘄春采茶藝人徐德清、彭壹斌等人組成了蘄春采茶劇組,並參加了黃岡地區隊在省城的演出。他們表演了漢代的小戲《三肩換》,受到代表們的好評。
1960年蘄春縣黃梅劇團挖掘整理蘄春采茶戲傳統劇目《樓臺會》,民族管弦樂伴奏,參加湖北省專業劇團教學演出。該劇在漢代上演後,壹度引起省市地方領導和專業音樂人的極大興趣。
65438年至0962年,著名黃梅戲演員王少舫率領安徽黃梅戲劇團在蘄春演出。他們利用演出間隙,觀看了蘄春縣建工隊表演的業余采茶戲。看完之後,對胡扇他媽的傳統表演節目很感興趣。座談中,大加贊賞地說:“胡的《扇他媽》表演節目,技巧少,表演簡單。用在劇中,雍容華貴,充滿生活氣息,讓人覺得自然貼切。從這部戲裏我們得到了撲克和蘄春挑戲的傳統藝人的特別組合,很好的啟發……”27年後,在湖北省首屆黃梅戲藝術節上,安徽省黃梅戲協會、民間藝人孫懷仁饒有興致地回憶起當年在蘄春看采茶戲的時光。笑著笑著,她壹邊“做”壹邊說:當時我看到劇中小姐下樓的時候,為什麽總是雙手舉過頭頂,相距壹尺多,同時屁股翹起來,壹步壹步往後退。我當時並不理解這個‘下樓’。後來去農村演出,發現農村用的樓梯都是可移動的‘架梯’,農民下樓真的是倒著走。我恍然大悟——原來妳在蘄春采茶戲裏的表演都是取材於生活的。……"
1965年蘄春縣黃梅劇團排演創作了話劇《鳳凰橋》。在青石區上演後,被定為皇崗區演出。
1973年蘄春縣文工團(蘄春縣黃梅戲團1966年改為文工團,1978年改為黃梅戲團)排演蘄春采茶戲《金鳳山》,黃岡地區專業劇團參演其他劇目。1974,劇團還移植了哇哇腔的京劇《平原上的戰鬥》,錄制後在CCTV 2向臺灣省同胞播放。然而,在整個“文化大革命”的十年中,大量古裝劇因被“關、資、修黑貨”而遭到批判和取締,大量傳統采茶戲劇本被沒收燒毀,壹些演唱古裝采茶戲的藝人受到不同程度的迫害。蘄春董馳區範統村采茶藝人童天行,因為在田埂口哼了幾段傳統戲曲,連續幾天被大隊革委會幹部評為第壹名。當時的農村,可謂“山茶花雕零,鑼鼓無聲”。
十壹屆三中全會以後,黨的“百花齊放,推陳出新”的文藝方針又回來了。當時,業余采茶劇團如雨後春筍般出現。新演員紛紛出山求師;有的老藝術家拿出收藏多年的劇本,有的還活著,就口授劇本,把臺詞和肚子裏的唱腔原原本本說出來。徐德清、顧壹斌、黃來順等老藝術家壹時應接不暇,甚至廣濟縣梅川鎮業余采茶劇團的演員也來拜師學藝。蘄春壹批新采茶戲湧上舞臺,大量傳統劇目恢復,蘄春采茶戲再度興盛。
從1981開始,蘄春縣的張榜、大公、采首、鵬華、獅子、官河、上五松、石馬、黃廠、清水河、橫車、董馳、範統、金牛洞、高新鋪等地出現了業余采茶戲。有些采茶劇團不僅在節日裏為群眾演出,農閑時還闖進縣城,踏進縣文化館的大門,登上“雅堂”,高聲歌唱,舒舒服服地跳舞,甚至被邀請到其他縣演出。
1984湖北戲劇工作室的廣成、王軍兩位老師專程到蘄春錄制采茶戲。次年,蘄春縣文史館派筆下鄉收集資料並走訪。1987年,作者與蘄春縣廣播電臺(現為廣播電臺)文藝編輯童鳴壹起,將采茶戲的曲調材料和唱腔錄制成5張專輯的磁帶,春節期間在各地播放。
奇怪的是,在電視、電影、流行歌曲、舞蹈猛烈沖擊該劇的同時,很多農村的人,無論男女老少,都喜愛這種蘄春土生土長的采茶戲。烈日下,寒風中,稻田邊,土桌前,老婆婆和老爺爺搖著蒲扇,提起晾籠,睜著眼睛,豎著耳朵,張著嘴,采茶聽得津津有味。另壹方面,穿西裝的年輕人拿著錄音機,坐在桌旁錄音。姑娘們回到家,往往會打開錄音機,跟著磁帶哼唱幾句!更讓人感動的是,壹個大學畢業後被分配到遠洋輪船上工作的水手,為了錄制壹箱蘄春采茶戲的演唱磁帶,連續走了30多裏路去看了三場采茶戲。他告訴演員們,他會把磁帶帶到遠洋輪船上,帶著它們到處放。這是對鄉音的偏愛,是對李時珍家鄉民間文化藝術的眷戀,是對蘄春剪刀戲這壹古老而淳樸的地方藝術的熱愛,是對她後代的熱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