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餐制和合餐制是兩種就餐方式,區別在於餐具的使用。前者與後者分開,後者可以壹起使用。這兩種用餐方式在中國自古就有。至於是采用分餐制還是組合餐制,我們認為衛生是重要的考慮因素之壹,但也要從飲食文化的角度來考慮。
?1.走出吃動物喝血的野蠻時代。
中國的飲食文化非常獨特,不僅因為它美味的菜肴,華麗的餐具,還因為它豐富而深刻的人文精神和養生理念。從人文精神的角度看,《禮記》中有壹句名言:“夫禮之始,各種飲食始。”能點出中國飲食文化的精髓。
禮指文明。中華文明之初,伴隨著飲食文化的發展。古代人過著吃肉和血的生活,“吃肉和血”是指吃帶毛帶血的生肉的野蠻景象。後來,人們開始掌握用火的技術,開始吃熟食。相對來說,熟食更衛生,更容易消化,有利於提高人的體質。
四五千年前的中國,黃帝發明了大鍋、甑等炊具,教人把五谷蒸成米,煮成粥。所以《世本》中記載“黃帝制火食”,並不是黃帝使人吃熟食,因為幾十萬年前原始人就已經吃熟食了。這句話是黃帝發明了常規熟食的食具。?
食具的齊全,讓人吃起來有點規矩感和儀式感。如果說動物界的飲食通常是自私的競爭和弱肉強食,那麽人的飲食已經開始有了分配機制和* * *飯的儀式。此時人與人之間的關系脫離了野蠻,走向了文明。
2.餐飲系統是什麽意思?
分餐制是中華民族很早的壹種飲食方式,其中蘊含著非常深厚的飲食文化。也許最熟悉的飲食系統是成語“坐在桌子上吃”。這是什麽意思?鼎是古代盛食物的器皿。早在西周時期,鼎的數量就成為主客地位和宴席規格的象征。《春秋公羊傳》記載:“天子九鼎,諸侯七,大夫五,士三。”那時候,人們用不同的餐具分開吃飯。
田字九鼎,通常的肉類包括牛、羊、豬、魚、蠟、腸、胃、皮、鮮魚和鮮蠟。還有三個隨行的丁,裏面會盛著牛肉湯、羊肉湯、豬肉湯等等。
如果妳理解了這種邊吃邊吃的制度,就很容易理解西漢朱的壹句冠冕堂皇的話,“而夫五食不下,死而烹耳。”(《史記·平金後主父列傳》)武定的食指是卿大夫的位置,可見餐飲系統中有著非常強烈的等級秩序。
但用餐制度只是壹種從權威秩序出發的飲食文化嗎?顯然不是。事實上,共享膳食意味著人與人之間的相互尊重。
考古發現表明,長沙市馬王堆1號漢墓出土的西漢彩繪漆食案與我們現在分開食用的盤子非常相似,與按鼎數用餐的方式並不相同。
春秋戰國時期,有壹些反映中國飲食文化相互尊重的故事,比如“各走各的路”的故事。總司令以殺羊獎勵士兵,卻分配食物不公,車夫不吃,丟人。開戰了,馬車夫說:“前天是妳分羊的;今天開車是我的決定。”說著就直接開進了敵營,教練被俘虜了。
另壹方面,另壹個故事在《史記·孟嘗君列傳》中記載:“孟嘗君過去晚上招待客人,壹人蓋火。客人們很生氣,都不吃了,辭職了。孟嘗君自持其米不如其人。客人尷尬,自鳴得意。”公眾認為食物是不平等的,孟嘗君不尊重自己,所以他很生氣。但是後來,劇情反轉了。原來,孟嘗君非常尊重自己,因為他心胸狹窄,不信任別人,羞愧地自殺了。
古代的用餐制度,從根本上說,讓人感到了應有的尊重。所以有壹系列的禮儀規則,這是用餐制度的根本意圖。
3.為什麽餐飲系統最終勝出?
在中國古代,幾乎很難找到宋代以前合餐制的記錄證明,也就是說分餐制在中國古代應該更為流行,合餐制是後來的產物。
西晉以後,隨著大量少數民族遷入,胡風傳到南方,改變了人們的飲食方式,其中席地而坐的習慣得到改變,這得益於床、胡床、椅、凳的引入。隨著這些桌椅的推出,成為了人們圍著桌子吃飯的順口溜。
據考證,陜西省長安縣南裏王村發現壹座唐代韋伯斯特家族墓。墓室的東墻上有壹幅畫,上面有壹個長方形的大桌案。桌案前有壹個荷葉形狀的湯碗和勺子,供大家使用。周圍擺了三條板凳,板凳上坐了三個人,體現了從共餐到共餐的轉變。
應該說是物質文化的發展改變了人們的飲食方式。反正最後中國人普遍實行了分餐制。事實上,與分餐制相比,合餐制有壹個巨大的區別,那就是更有利於人與人之間的親和力,氣氛也更輕松。特別是非常適合家庭聚餐和熱鬧的宴會。
顯然,對於重人情的中國人來說,餐飲體系更受歡迎。最重要的是,分餐制並不是簡單的取代分餐制,而是吸收了分餐制的文化基因——儀式。分餐制中的相互尊重,包括老少有序的優良傳統,被聯合用餐制保留了下來。
從明代開始,“八仙桌”開始流行。清代王明勝《論十七史》記載:“今人所用之桌,蓋與胡床同。古人坐地下,借席,靠幾。.....今天,它非常大,俗稱八仙桌,這意味著八個人可以壹起吃飯。雖然和幾個差不多,但差別很大。”
八仙桌是典型的圍桌吃飯的器具,但八仙桌的座次很有規律,輩分與東南西北的朝向相匹配,這也包含了吃飯時的禮儀規則。不守規矩,不守禮儀的人往往很無聊,會因為不尊重人而直接降低自己在別人心目中的地位。這和用餐系統是壹樣的。比如鴻門宴上,項羽故意安排劉邦作為嘉賓,以示謙卑,但這與古代以客為先的禮儀不符。項羽的自大是他失敗的主要原因。
共餐制最終取代了分餐制,這並不是因為中國人只想熱鬧而忘記了禮儀規則,相反,正是因為繼承了這壹禮儀規則,共餐制才被中國人普遍接受。
4.中國古代公筷的使用。
現在人們討論分餐制和合餐制,到底是基於衛生還是不衛生。這是壹種片面的思維方式,對飲食文化的認識也絕非簡單。如果僅從衛生角度考慮,還不如在聯餐制度的基礎上實行公筷公勺制度。中國很早就誕生了男性筷子。
明代田汝澄《遊西湖筆記》記載:“高宗皇帝在德壽宮時,每次吃飯,都要放兩雙勺子和筷子。吃之前,他選擇那些想吃的,和其他筷子放在壹個容器裏。所有的食物都用完了,吃飯前用別的勺子把飯減了。武則天問他為什麽,對他說:‘我不想和宮人壹起吃殘羹剩飯。’"
宋高宗·趙構在他的飯菜裏放了兩雙筷子和兩把勺子,多余的是男性筷子和勺子。他認為自己喜歡吃的飯,吃的飯,都是先用公筷公勺放在壹個食物容器裏,然後吃的幹幹凈凈。在那之前,那些飯是分給女傭的。王後問他為什麽,他說:“我不想讓別人吃我的剩飯。”
解釋壹下,宋高宗之所以先用公用的筷子和勺子,是因為他想表示對別人的尊重,因為筷子和勺子會碰到他的嘴,這就是剩下的東西,但是如果沒有碰到他的嘴,那就不算數,不會讓人覺得不舒服。當然,這客觀上提高了健康水平,防止了疾病的傳播。
5.普及公筷更現實,* * *用餐需要反思“禮”的問題
分餐制和合餐制是人們吃飯的兩種方式。既然合夥制是中國飲食文化的選擇,就應該認真改革。建議使用公筷公勺比較合適,既能解決* * *飯菜的衛生問題,又能節約成本,不僅是餐具成本,還能節約飯菜成本。
比如十個人吃壹頓飯,做了十個菜。如果分餐,每人壹個菜,十套餐具,有的人吃不完就浪費了。餐具套太多,也很傷腦筋。如果是二十個人呢?
而且,家庭內部分開吃飯有點不厚道。壹家人過去常常圍著桌子吃飯,以增強日常生活的情感,但現在他們分開吃飯。對於中國人來說,這甚至是情緒上的不舒服。
所以我們建議普及公筷公勺。筷子是中華民族飲食文化的象征之壹,它的存在改變了直接用於衛生的習慣,所以推廣公筷更合適。
另外,我們復習了中國古代的分餐制和合餐制,這兩種用餐方式有壹個共同的特點,就是禮儀規則。
中國是“禮儀之邦”,“禮”是中華文明的核心理念之壹。據《春秋左傳》記載,鄭國之子禪曾說:“夫禮,天之經,地之義,民之行。”孔子在《論語》中說:“不學禮儀,無所立也。”禮是人成為成年人的基礎,的確與飲食文化密切相關。
為此,我們從《禮記》中總結了壹些禮儀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