角色遊戲培養孩子的創造力。教育孩子的方式有很多種,角色遊戲也是主要方式之壹。角色遊戲對孩子的成長影響很大。下面分享壹下培養孩子創造力的角色遊戲。
角色遊戲培養孩子的創造力1人的創造力的發展始於幼兒時期,每個孩子都有潛在的或萌芽的創造力,對孩子的全面發展有著重要的促進作用。創造能力是智力活動的壹種表現。創造能力較高的人往往具有較好的人格品質和積極的情感體驗,如自信、自立、興趣廣泛、愛探索、情感豐富等。這些品質會對孩子以後的學習、生活、工作產生積極的影響。
因此,如何最大限度地發揮孩子的創造潛能,讓更多的孩子成為未來的創造型人才,自然成為每個幼兒教師思考的中心問題。創造潛力的挖掘在於孩子生活中的遊戲。對於孩子來說,遊戲不僅是娛樂,更是學習。兒童往往通過遊戲創造性地反映現實生活,遊戲的虛構性、象征性和愉悅性符合兒童的思維特點。角色扮演是幼兒園遊戲的重要組成部分。在角色扮演中,兒童根據自己的意願,借助真實的、可替代的材料,通過扮演角色,運用語言、動作和表情,創造性地再現周圍的社會生活。角色扮演是幼兒時期典型的遊戲形式。因此,我們做了壹個在角色遊戲中培養兒童創造能力的研究嘗試。
在遊戲中,我們經常會看到這樣的場景:娃娃家的孩子學著媽媽給寶寶餵奶的樣子,有時候嘴裏還會有“熱不熱,媽媽給妳吹壹吹”之類的話;點心店的小朋友會因為沒生意而主動上門賣,所以要去取外賣。還有很多,孩子的思維妳永遠摸不透,每次玩角色遊戲都會發現壹些新的東西,這是他們創造力的體現,容易模仿,好學。
另外,角色遊戲不應該局限於玩偶之家、零食店、商店等。,讓孩子提出感興趣的話題。每場比賽我都會發現壹個問題,就是錢不夠用,給孩子的錢不壹會兒就用完了。我該怎麽辦?我們班的孩子即將成為“強盜”,孩子經常抱怨:誰搶了我們的店,誰吃飯不給錢等等。對於這壹點,我也反思過,如果把錢退給孩子,那麽店裏的孩子肯定不會要。我掙的,為什麽要給他?後來我想了壹個辦法,通過打工變相把錢還給他們。在導入中,我們采用了對話的形式:“最近我們班好像有幾個小強盜。妳覺得搶別人是對的嗎?”然後就引出了“那麽錢用完了我們該怎麽辦?”很快,孩子就會認為,錢沒了,就賺了。問題解決了。當孩子們沒錢時,他們去商店或小吃店幫助賺取自己的獎勵。有時候孩子的創造力需要老師的幫助,不僅是孩子,還有老師。
(A)克服陳規定型觀念,發展創造力。
在平時的遊戲中,我們不難發現,老師在指導上往往是成人化、真實化、功利化的。他們往往以自己的意圖代替孩子的意願,過分追求遊戲內容和替代品的真實和相似,忽視了孩子象征性行為的發展。如果有的孩子向上或向下扔花,老師認為這是對玩具的不愛護;有孩子拆了娃娃家的煤氣爐,老師認為這是“破壞”行為。輕者給予批評教育,重者禁止遊戲。我觀察了解後,把扔雪花換成“放鞭炮”,把扔雪花換成“種花”,並加以肯定,引導他們在地上圍上“欄桿”。以後,孩子們扮演了更有創意的角色,不僅在地上圍上欄桿,還用替代品做了壹束紅花、花瓶、花籃。可見,兒童的想象力和創造力在賦予物體符號的過程中得到了充分的發展。
(2)拓寬遊戲題材,為再創作做準備。
兒童角色遊戲的主題往往是兒童所生活的現實生活的反映,是兒童思維加工後形成的對生活的感知或生活經驗的表現。因此,兒童的生活體驗是角色遊戲主題內容的直接來源,不同生活環境中的兒童會產生不同的主題內容。如新欣喜歡做醫生的遊戲,她模仿打針很逼真。因為經常看到醫生媽媽給別人治病的場景,所以對醫療小工具和各種小玩意的使用很熟悉。明明在玩車的時候,嘴裏壹直在吹口哨。經過了解,發現明明最近剛坐過火車,火車上鳴笛的聲音和感覺給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把坐火車的感受和體驗應用到了開車上。簡而言之,兒童角色遊戲的主題是生活經驗的再現。其次,根據兒童思維的具體形象特征,我經常引導兒童仔細觀察和了解父母、老師和身邊熟悉的成年人的職業和生活方式,使兒童對成年人的日常生活有感性認識,並能簡單模仿,這為角色遊戲提供了豐富的活動素材,為再創造奠定了基礎。
(3)自制遊戲材料,培養創新意識。
著名教授楊振寧曾說:“中國的孩子在動手興趣和動手能力上明顯不如歐洲國家和美國的孩子,主要是因為他們沒有機會做。”實踐機會和能力的缺乏極大地制約了我國兒童創新素質的發展。所以我經常組織孩子壹起做遊戲素材。比如新開的“理發店”缺少各種發型,我就帶領孩子們壹起做發型。在制作的過程中,我們先討論材料,孩子們想出各種制作發型的材料,比如尼龍袋、編織袋、泳帽等。最後經過壹致討論,用浴帽裝飾簡單易行。然後我們壹起合作,在畫、折、剪、貼的操作中,大家都發揮了意想不到的作用。最後在大家的精心設計下,做出了漂亮的發型。另外,在遊戲中使用替身也可以充分發揮孩子的想象力。在遊戲過程中,孩子們對老師制作的成品玩具或模擬玩具只有短暫的興趣。為此,我投放了大量半成品,啟發孩子積極使用替代品,讓孩子以物代物,壹物多用。
把應該用來制作成品玩具的材料,如紙、牙膏盒、冰棍、橡皮泥等,放在藝術區,讓孩子自己找、自己想、自己動,做出各種需要的物品。由孩子自己動手制作材料,不僅可以促進孩子想象力和創造力的發展,還可以通過動手實踐讓思維和想象成真,讓孩子看到自己的創新成果,體驗創新的樂趣。在制作過程中,也培養了孩子動手動腦的習慣和能力,讓孩子的創新能力逐步發展,創新意識更強。
(四)利用內部指導拓寬創作空間。
開展角色遊戲,要把充分發揮教師的引導作用和充分調動兒童的主動性有機結合起來。合理的引導有助於實現兩者的結合。內導是指教師作為幼兒的遊戲夥伴,在與幼兒的遊戲場景中進行的引導。雖然沒有直接傳達教育意圖,但似乎更符合角色遊戲的特點和孩子的意願,也能充分體現教育者對孩子的尊重,讓孩子在不知不覺中接受老師的影響。當教師觀察到壹個遊戲主題的情節單調、重復、缺乏原創性時,可以設計壹些新的誘導情節來引發幼兒進壹步玩遊戲,促進遊戲情節的發展,或者使遊戲內容更加豐富多彩。比如在單調的“醫院”遊戲中,我以探望病人為由給“病人”送花,產生了“花店”的主題;作為壹名卡車司機,我把兩頭“來自非洲的大象”送到沈悶的“動物園”,告訴孩子們“大象”可以表演。這樣,兒童不斷拓展、深化、轉化角色遊戲的主題,充分發揮想象力和創造力,從而拓寬了兒童遊戲的創作空間。此外,我還設置困難情境,鼓勵孩子發揮想象力和創造力,主動克服困難。如果我有意以顧客的身份去理發店燙發,我會引導孩子想辦法找合適的材料(如布條或紙條)來代替或制作頭發;再比如我也充當乘客,要求“公交”買票報站,激發孩子解決問題的積極性,提高孩子解決問題的能力。
從經驗中學習
角色扮演是兒童最自發、最普遍、最喜歡的遊戲,因為它是壹種快樂的、自發的、不尋常的、滿足需要和欲望的行為。維果茨基指出,遊戲創造了兒童的最近發展區,兒童在遊戲中的表現總是超出他的實際年齡,高於他在日常生活中的表現。遊戲仿佛是放大鏡的焦點,凝聚和孕育著所有的發展趨勢。可以讓孩子在遊戲中獲得快樂的情感體驗,培養能力。在角色遊戲中,孩子們自己設定目標和方法,玩中學,獨立完成整個活動,表達自己的想法和情感體驗。同時,角色遊戲強調想象力和創造力的應用。我深感制定可行的遊戲方案,選擇合適的遊戲內容,在遊戲中實施個性化指導,是培養孩子創造力的有效途徑。所以,這也是我嘗試的價值所在。
角色遊戲培養孩子的創造力。2人際智能是壹種非常重要的智能,有助於提高與人有效溝通的能力。人際智能需要通過與人的交流與合作來學習。角色扮演是培養兒童人際智能的重要方法。
角色扮演是兒童通過想象創造性地模仿現實生活的活動。它為兒童提供了模仿和再現人際關系的機會,為他們形成良好的社會交往能力奠定了基礎。
在角色遊戲中,孩子模仿現實生活,再現社會中的人際交往,練習社交能力,不自覺地提高人際智能。在遊戲中,孩子的行為要和自己扮演的角色壹致,要把自己放在角色的位置上。從角色的角度,要學會擬定和改變遊戲活動的主題。
為了讓角色遊戲成功繼續,他們首先要協商誰來扮演什麽角色,用什麽象征性物品和性動作;在遊戲中經常改變計劃,這需要合作,學會站在別人的角度看問題,更好的解決人際交往。
同時,妳可以學習如何堅持自己的合法權利和訴求,如何控制自己的言行,以符合遊戲規則。
因此,角色扮演的水平可以反映社會交往能力和人際智能的水平。
在玩遊戲的過程中,家長可以給孩子壹些引導。比如在玩後面提到的“壹家人玩紙娃娃”的遊戲時,家長可以教導孩子,他看到的畫面代表畫面中顯示的人,即如果壹根冰棍的棍子上貼著壹個男人的畫面,那就代表父親,孩子在玩遊戲時就應該把它當成父親,而不是冰棍。
另外,在選擇角色遊戲時,還要考慮角色和情境是否能讓孩子充分參與。只有選擇孩子看過、了解過的角色和情境,才能讓孩子參與其中,激發孩子的情緒,對人際智能的培養有實際作用。
這裏有壹個小遊戲:
醫生阿姨,護士姐姐
適合年齡:2 ~ 4歲
準備材料:白色衣服,玩偶,聽診器之類的玩具比較好。
如何玩:
a、和寶寶壹起穿上白衣服,壹個是醫生,壹個是護士;
B.假裝玩具娃娃生病了,醫生會治療,護士會照顧;
c、讓孩子了解醫生護士的職業和工作,讓他懂得尊重他人的工作。
註意:在日常生活中,也可以隨意給寶寶講講這些知識,對他進行教育。
專家評論:
這個遊戲是孩子們最喜歡的遊戲,他們做這個遊戲和其他角色扮演遊戲都樂此不疲。小班的孩子壹開始壹般都是壹個人玩這個遊戲。他們喜歡戴著聽診器給娃娃治病,也喜歡給娃娃餵藥或者打針。
當孩子們互相了解後,他們會壹起玩遊戲,喜歡嘗試扮演不同的角色。小班幼兒在遊戲初期的壹個特點就是“以自我為中心”,對社會交往非常陌生。角色遊戲可以讓孩子彼此熟悉,消除同齡人之間的陌生感。通過這種遊戲,大多數孩子愛上了幼兒園,有的甚至找到了自己的好朋友。
通過遊戲,孩子們還學會了解決壹些難題,如角色分配、工作安排、工具的使用和分配,這充分證明了他們的人際交往能力得到了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