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生態文明的時代特征
(壹)生態文明是人類文明進程的新階段
文明是人類這壹智慧生物主體在不斷解決人與自然矛盾的過程中所發展和創造的物質和精神成果的總和。它不僅代表了人類社會的進步和文明狀態,也代表了人類從認識自然、順從自然的蒙昧狀態逐漸發展到利用自然、改造自然的自我創造狀態的過程。
以生產力水平為標誌,人類文明的進程基本經歷了漁獵文明、農耕文明、工業文明三個時期。雖然不同時期不同地區的文明程度不同,但是隨著信息技術的發展,出現了全球化的趨勢,人類文明開始逐漸融合和趨同。人類文明發展帶來的生態環境問題在不同地區都有不同程度的出現,自然環境的整體特征決定了生態環境問題的全球性,使得處於不同發展階段的國家都面臨著環境問題的巨大壓力和生態、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的挑戰。因此,改變發展方式,緩解人地矛盾,成為人類的共同訴求。1987年世界環境與發展委員會的報告《我們共同的未來》中首次提出“可持續發展”壹詞,1992年裏約熱內盧環境與發展大會議程21世紀正式提出可持續發展概念,標誌著人類文明新時代——生態文明時代的到來。
(二)生態文明的時代特征
文明的發生和發展是以人地關系的變化為主線的。在文明發展的不同階段,人與自然的關系有不同的哲學表述。馬克思曾說:“任何真正的哲學都是其自身時代精神的精華”,是“文明的活的靈魂”。漁獵文明、農業文明和工業文明以主客二分的思維框架解決人與自然之間的倫理問題。人與自然的關系已經兩極分化。從環境中心論到人類中心論,人類逐漸以“自由”為價值核心,而自然則退居從屬地位,失去了“自然性”,尤其是在工業文明時期。工業文明的發展理念和相應的發展實踐帶來了嚴重的資源危機和生態環境危機,相應的結果必然是人類的生存危機。因此,可持續發展已成為當今時代的主題。
當人地矛盾出現危機時,我們需要從哲學的角度重新審視人與自然的關系,並進行重建。自然是孕育人類的空間基礎和物質能量基礎,是人類永恒的家園。人類只是食物鏈末端的壹個普通生物群體。只不過人類是聰明的,這讓他們有了創造文明的能力,也讓他們在人地關系中成為主人,把自然當成了被動的對象。自然成為了人類文明的基石,卻為了自身的存在和發展而失去了獨立性和自我。自然家園被毀,人類文明如何依附?生態文明時代的哲學靈魂是對自然生態系統發生和發展的哲學表述。在這個體系中,要尊重自然本身存在和發展的內在規律,把自然界的萬物都看作是與人類平等的,共同生活、共同發展的,改變人類以自我為中心的思維和行為,把自然看作是生態系統中與人類平等的主體,而不僅僅是勞動的對象。當自然是人類文明的源泉時,人類不僅要從中取之,而且要保護和促進自然的發展,這是人類不可或缺的義務和責任。
因此,我們需要重建新時代的人地關系和文明發展方式。新文明的目標應該是人類社會和自然生態環境的平等、健康和可持續發展。文明的形式不僅表現在人類社會的物質、精神和制度成就上,也表現在自然資源和環境的存在和發展上。這種把生態可持續發展看得和人類社會可持續發展同等重要,在人類文明建設中推進生態可持續發展的文明,叫做生態文明。因此,生態文明建設應以自然資源和環境為基礎,以科學技術為手段。在以自然資源和環境為對象創造和享受社會財富的同時,促進自然資源和環境的循環、更新、穩定和可持續發展,形成健康、包容、協調、統壹的人地關系。這不僅是認識上的進步,更是行為上的全面改變,是人類文明進程中的歷史必然。
二、生態文明時代的資源環境價值
(壹)生態文明時代資源環境價值觀的理論創新
在生態文明時代,迫切需要解決壹個重要的理論問題,即自然資源和環境的價值問題。
壹般來說,價值是指自然物的使用或積極作用,即使用價值,這是物的自然屬性。在市場經濟條件下,價值是凝結在商品中的壹般無差別勞動,是商品的基本屬性之壹,是商品生產者之間交換產品的社會聯系的反映,是為解決商品交換標準而提出的概念和計量工具。勞動價值論通過生產商品的平均勞動時間來決定商品的價格,效用價值論通過補償消耗等量資源的平均勞動時間來決定商品的價格。勞動價值論和效用價值論都是以人類的社會活動為基礎,從人的主觀角度來討論和判斷人類生產活動的對象或產品是否具有價值,而資源環境的價值也是以資源環境是否參與人類社會生產活動過程,是否經過人類勞動,是否用於判斷人類為基礎的。
現代社會的發展對傳統理論提出了兩大挑戰。壹是隨著知識經濟時代的到來,對勞動和勞動創造價值的範圍和作用提出質疑。其次,對於壹些自然物質和環境,由於沒有參與社會勞動,沒有在商品交換中體現物質性,導致壹些價值(使用價值,沒有進入定價和交換)缺失,導致資源和環境的無節制使用而沒有相應的補償,導致資源和環境的惡化和破壞。
理論缺陷和現實需要迫切需要資源環境價值的理論創新。勞動價值論認為勞動決定價值,效用價值論以物質滿足人的需要的程度決定價值。生態文明時代的資源環境價值論應以人地和諧、人與自然統壹為基礎,以資源環境對自然生態系統和社會生態系統的使用價值為尺度,尋求保障發展、保護生態平衡、促進經濟社會生態協調可持續發展。
自然生態系統中的各種物質、能量及其環境都可以被人類利用,有些需要人類勞動,有些根本不需要人類勞動。只要能被人類利用,就有利用價值。資源環境不僅對人類具有使用價值,對自然生態系統也具有使用價值,這是創新資源環境價值論的基礎和出發點。在生態文明時代,資源環境價值不再僅僅是人類從事商品交換活動的計量工具,更是人類健康生存的基本環境質量保障,是維護自然生態系統平衡和發展的功能。根據其保障發展和保護生態的不同功能,資源和環境的價值可分為生態價值和生產力價值。
(二)資源環境的生態價值和生產力價值
資源與環境的生態價值。生態是自然生態系統的存在形式和運動狀態。自然生態系統作為壹門獨立的學科,依靠自身的組織機制,通過空氣、水、陽光、土壤、生物等生態要素的運動,完成物質循環和能量流動的過程,維持自然生態系統的平衡發展。這個過程不需要人類勞動的參與,而是依靠自然本身的機制,而創造價值的“勞動者”就是自然生態系統本身。資源和環境對自然系統來說沒有經濟意義上的生產力價值,但對維持自然生態系統的平衡和發展具有生態價值。
生態價值的實現是保證人類擁有充足資源和良好環境的前提,為人類的生命和生存提供最基本的“生存價值”。
資源與環境的生產力價值。生產力是在人類利用資源和環境的社會生產活動中形成和發展的。資源和環境進入社會生態系統後,成為社會生產力發展的基本要素(生產資料和勞動對象),通過社會物質生產過程的加工,最終形成人類社會文明的物質財富基礎,其效用或價值體現為社會生產力發展的資源基礎和環境基礎。資源和環境相對於社會制度和人類生產勞動的使用價值稱為生產力價值。社會生產力的發展促進了資源和環境的開發利用,促進了生產力價值的實現,這正是文明進步的過程。
(三)生態價值和生產力價值的對立統壹
資源環境具有相對於自然主體的生態價值和相對於人類主體的生產力價值。首先它們有生態價值,然後它們有生產力價值,生產力價值取決於生態價值。兩者統壹於資源環境本身,相互矛盾,不可兼得,形成對立統壹的矛盾關系。
在文明發展的不同階段,不同的人地觀必然產生不同的資源環境價值觀,文明發展對資源環境的不同訴求導致資源環境價值觀的不同實現。在文明早期,人們對自然的認識是有限的,以自然為中心的人地觀念使人們對自然產生敬畏,主要依靠被動的依賴,生產力水平最低。他們只能依靠石器、動物骨角、樹枝等簡單工具,直接使用天然材料作為生活資料,對自然生態環境影響不大,保存了生態價值。農業文明時期,隨著生產力的不斷提高和人類對自然認識的不斷深入,逐漸出現了人定勝天的思想。隨著生產工具的改進,人類從被動依賴開始開發利用資源和環境,社會物質生產表現為利用畜力和水力發展農牧業,人類中心主義逐漸形成。現階段,資源環境的生態價值和生產價值正在發生變化,在物質財富不斷增長的同時,也出現了壹些生態環境問題。以蒸汽機、電動機和微電子技術為標誌的三次技術革命,將人類帶入了工業文明時代。在不到兩百年的時間裏,社會物質財富迅速積累,人口迅速膨脹。城市化和工業化進程使人類對資源和環境的開發利用達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資源和環境的生產價值得到了最大程度的實現,同時也伴隨著土地退化、水資源短缺、森林衰退、空氣汙染、溫室效應等壹系列資源問題。
資源和環境的雙重價值在文明發展的過程中是互增互減的。以人為中心的人地觀導致了資源環境價值實現的逆轉,生產力價值逐漸膨脹,生態價值被侵蝕和忽視。生產力的進步最大化了資源環境的生產價值,帶來了人類文明的進步,卻大大降低了生態價值。這是自然生態環境惡化的根源。為了形成和諧可持續的人地關系,發展和諧的生態文明,必須妥善處理生態價值與生產力價值的矛盾關系。只有生態價值和生產力價值同時實現,才能實現可持續發展(圖1)。
圖1
人類既要在實現生態價值的過程中求生存,又要在實現生產力價值的過程中求發展。發展是為了人類更好的生存。如果生態被破壞,生活質量和發展就無從談起。因此,文明的發展應該在實現資源環境生產力價值的同時保證生態價值的實現,這是自然和人類社會可持續發展的基礎。
第三,生態文明建設中生態價值與生產力價值的平衡
(壹)生態價值與生產力價值的平衡是可持續發展的根本保證。
傳統文明將資源環境的生產力價值最大化,極大地損害了生態價值。在生態文明時代,不可避免地面臨資源環境的價值平衡問題。在生態文明時代,需要有效控制資源環境生產力價值的實現,而生產力價值的實現是建立在不破壞自然生產系統的自我修復能力,即不破壞生態價值的基礎上的。在生態文明建設中,要在兩種價值的實現中找到壹個合適的度,使兩種價值同時最大化和最優化。
今天,在世界不同地區,由於經濟發展水平不同,對資源和環境價值的追求也存在差異。發達國家在深度挖掘資源環境的生產力價值後,實現了物質文明的高度發展,現在開始註重生態價值的實現。然而,大多數發展中國家仍處於快速工業化和城市化階段,對生產力價值的追求仍將持續壹段時間。全球性資源和環境問題的出現,把保護和改善生態環境提上了文明發展的日程。如何在生態文明時代協調和平衡區域乃至全球生態價值觀與生產力價值觀的關系,成為壹個不可回避的問題。
發達國家在快速發展階段,由於對人地關系的錯誤認識,實現了自身的發展,犧牲了生態價值,換取了生產力價值。在未來,他們應該為生態保護承擔更多的責任和義務。發展中國家雖然面臨著發展的壓力,但也必須兼顧生態和環境問題,確定壹個合理的生產力發展速度和生態保護的約束強度,在發展和保護之間尋求壹個合適合理的“價值平衡點”。面對生態問題的全球化,不同發展水平的國家形成了不同的行動來保護人類共同生活的家園。只有生態價值和生產力價值處於合理的平衡位置,才能保證自然生態系統和社會生態系統的可持續發展。
(二)生態價值與生產力價值平衡的基礎和途徑
人與自然形成壹個統壹的系統。自然資源和環境是人類社會的載體,以人為本的經濟社會發展,包括生產和消費的各個環節,是資源和環境所要承載的對象。承載力是指在保證生態恢復和可持續性、滿足人類需求的前提下,壹個地區和壹定時期內資源環境的數量和質量能夠承受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需要的能力。資源環境承載力評價是用科學方法綜合評價資源環境的各種因素、指標和影響因素,確定壹定時期內的資源環境承載力閾值,以指導承載對象活動範圍、強度和規模的確定,通過控制人口、經濟總量和排放總量實現資源的合理開發利用。
可見,在資源環境承載力評價中,壹方面考慮資源環境的數量、質量和空間分布,另壹方面考慮社會總需求,同時考慮經濟社會進步、科技發展、文化背景、政策制度、管理體制和法律制度對人類社會開發造福月球的資源環境的方式、規模和速度的影響,最終確定承載力。承載能力實際上定義了生產力價值發展的最高上限和生態價值實現的最低下限,即把資源環境的開發利用控制在承載範圍內,即同時保證資源環境生產力價值和生態價值的實現。
資源環境承載力評價可以作為平衡兩種價值的工具和手段,承載力閾值是平衡生產力價值和生態價值的科學依據。因此,在生態文明建設過程中,有必要認真開展資源環境承載力綜合評價。
在實現資源和環境兩大價值的過程中,人類不應被動等待,而應積極應對,采取切實措施,以科技進步提高資源利用效率和生態保護能力,既保證發展又保護資源,充分利用資源和環境的生產力價值,確保資源和環境生態價值的實現。轉變發展方式,調整產業結構,實現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
(原載於《自然辯證法研究》2011,8期,作者與範曉瑩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