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吉日网官网 - 傳統節日 - 孔子學院在世界上發揮了什麽作用?

孔子學院在世界上發揮了什麽作用?

隨著國際化時代的到來,壹個國家的實力不僅體現在經濟上,文化因素也將在21世紀的社會發展進程中發揮越來越重要的作用。文化軟實力的影響力和傳播力是壹個國家成為強國必不可少的階段。中國文化在走向世界、與國際接軌的過程中,必然會與西方文化進行對話和交流。中國想趕上世界先進水平。必須註意增強文化的競爭力和滲透力。中國有著悠久深厚的傳統文化,尤其是孔子和儒家思想,在漫長的發展過程中對華夏子孫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在海外幾乎是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代名詞。因此,研究以孔子文化為代表的中國傳統文化的國際傳播具有重要意義。

通過文學渠道傳播

在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進程中,傳統文化必然會發揮重要的凝聚和認同作用,尤其是由孔子創立的儒家文化,經過歷代思想家、哲學家、政治家漫長歲月的闡述和完善,逐漸積澱成為中國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已經深深融入了全世界華人的精神血脈。孔子文化的國際傳播對中華文明的發展具有重要價值。

在西方,文學教育是整個教育不可或缺的壹部分,文學在文化交流中起著極其重要的作用。因此,孔子文化的傳播需要在文學載體上進行承載和創新,才能取得成效。在全球化背景下,所謂的歐洲文化中心被新的世界文化格局所取代正在成為現實,全球化大大加速了世界文學時代的到來。從國家和民族利益來看,利用文學進行文化素質教育的價值遠遠超過單純的語言教育。20世紀以來,美國文學在英語世界異軍突起,並迅速進入世界文學主流。壹大批歐洲理論家、思想家通過世界學術中心的中介迅速成為學術明星,他們的理論被英美大學的文學學科所接受,成為各種相關文學研究領域中被頻繁引用和討論的經典,就是其突出體現。

孔子學說向西方的傳播始於400多年前,當時意大利傳教士將記錄孔子言行的《論語》翻譯成拉丁文並帶到歐洲。現在,孔子的學說已經傳播到五大洲,《論語》全譯本在很多國家都有。外國人也讀孔子、孟子、老子、莊子、孫子兵法,成為他們了解中國古典文化的有效渠道。我們應該使用論語和其他中國文化經典。

教育傳播

在全球化背景下,東西方文化的交流與對話已成為大勢所趨。推動漢語教育在世界範圍內的普及,是中國傳統文化發展的有力保障。漢語在世界各地的普及,在擴大漢語邊界的同時,也使其日益包容和混雜,從壹種民族/國家語言發展成為壹種區域性語言甚至世界性語言。從歷史上看,由於華人的大規模移民,漢語壹直處於動態之中。邊界是不確定的,而且還在擴大。目前,中文互聯網的建立也對漢語的普及起到了很大的作用。目前,雖然互聯網上的大部分信息仍以英文傳播為主,但隨著中文網站的不斷增加和中文作者的不斷增加,中文信息傳播的百分比也在逐漸增加。全球化打破了固有的國界,擴大了語言的界限。在未來,壹種新的世界文化格局將逐漸形成:它不是單方面的英語文化,而是多種語言的文化。在這種多元文化並存的新格局中,中國文化和中國寫作將顯示出越來越重要的地位和影響。

自2004年以來,孔子學院在世界各地出現,這是傳播和國際化中國文化的重要措施。截至2009年底,中國已在88個國家建立了282所孔子學院和274個孔子課堂,50多個國家的260個機構提出了設立申請。孔子學院的興起是中國傳統文化在國際上傳播的有效途徑,是國際漢語推廣和中國文化傳播的平臺。孔子學院不遺余力地介紹中國的文化和歷史,將中國的哲學、教育學和倫理學傳播到世界各地,有力地促進了世界多樣文明的交流。

基於活動的通信

隨著社會的發展,文化因素越來越多地滲透到經濟活動中,文化作為壹種軟實力,在發展中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大到壹個國家,小到壹個城鎮,還有社區、村莊,也需要有強大的文化軟實力,才能樹立品牌,提升綜合競爭力。要進壹步提升國家的綜合競爭力,就要在豐富的文化資源基礎上提升文化軟實力,搶占發展制高點。中國社會經濟發展迅速,但與發達國家相比仍有壹定差距。要想迎頭趕上,必須充分認識自身的文化優勢,充分發揮文化軟實力的作用,把文化活動與經濟發展結合起來。

將孔子文化的內涵融入文化節、讀書日、電影節等壹些文化活動中,不僅有助於弘揚中華文化,還會產生巨大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例如,世界各地的孔子學院舉辦了近7000場文化活動,參與人數超過200萬。國家漢辦還派出40多名師生團隊,與270多所孔子學院聯合開展中國文化講座、巡展等活動。在中國的傳統節日,如春節和中秋節,老師、學生和市民被組織去參觀公園、看燈籠、猜燈謎和吃月餅。廈門大學主管的特裏爾大學孔子學院舉辦了壹系列由特裏爾大學師生和市民參加的“中國電影之夜”電影和研討會,以文化藝術的感染力拉近了兩國人民的距離.

近五六年來,以“古老的中國”、“多彩的中國”、“現代的中國”為主題,盛大的中國文化年在法國各地舉行。投資數百萬美元、近1000名演職人員的中國文化節在華盛頓亮相。除了4萬或5萬現場觀眾,數百萬美國人以各種方式參與其中。中印友好年、意大利中國年、感知中國韓國行等文化宣傳活動也相繼開展,產生了良好的傳播效果。這些活動用創新的商業模式鑄造中國文化品牌。展示了中國文化的方方面面,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煥發出新的活力,使外國社會各界了解、感受、喜愛中國文化,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 上一篇:淺談護士的職業道德
  • 下一篇:評劇起源於哪裏?
  • copyright 2024吉日网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