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產業要調整結構,優化布局,擴大規模,註重效益,提高科技含量,實現持續快速發展。加快形成海洋漁業、海洋交通運輸、海洋油氣產業、濱海旅遊業、海洋造船業、海洋生物醫藥等支柱產業,帶動其他海洋產業發展。
(1)海洋漁業。
積極推進漁業和漁區經濟結構戰略性調整,推動傳統漁業向現代漁業轉變,實現數量漁業向質量漁業轉變。加快發展養殖業,養護和合理利用近海漁業資源,積極發展遠洋漁業,發展水產品深加工和配套服務業,努力增加漁民收入,實現海洋漁業的可持續發展。
海洋捕撈業要逐步實行限額捕撈制度,控制和減少遠洋漁船數量,引導漁民向海水養殖、水產品精深加工、休閑漁業和非捕撈業轉移。積極開展國際雙邊和多邊漁業合作,開辟新的作業海域和新的漁業資源。發展遠洋漁業,優先扶持壹批重點遠洋漁業企業。
海水養殖要合理布局,改變傳統養殖方式,提高集約化和現代化水平。因地制宜發展灘塗和淺水養殖,逐步向深水區推進,形成壹批大型名優新養殖基地;發展健康養殖技術和生態養殖方式,推廣深水網箱,合理控制養殖密度;改善灘塗和淺海的養殖環境,減少病害的發生。
積極發展水產品精深加工業。調整產業結構,重點抓好水產品保鮮、低值水產品保活和深加工,搞好水產品加工廢棄物綜合利用。提高加工技術水平,做好水產品加工清潔生產。培育龍頭企業,創建名牌產品,認真執行水產品綠色認證標準,努力開拓國內外市場。結合海洋捕撈和水產品養殖的區域布局,建設以重點漁港為主的集交易、倉儲、配送、運輸為壹體的水產品物流中心。
重視海洋漁業資源的增殖。采取放流、底播等保護措施,人工增殖資源。要把漁業資源增殖和休閑漁業結合起來,積極發展不同類型的休閑漁業。
鼓勵發展第三產業,拓展漁業空間,延伸產業鏈,大力推進漁業產業化進程。
(2)海洋運輸。
海洋運輸業發展要調整結構,優化港口布局,拓展港口功能,推進市場化,建立壹支結構合理、位居世界前列的海上船隊,逐步建設海洋強國。
保持港口總吞吐量的穩定增長,到2005年,沿海港口總吞吐量將超過6543.8+0.6億噸。加快集裝箱、散貨等現代化深水港口設施建設,重點建設深水港和國際航運中心主樞紐港,擴大港口輻射能力,註重港口發展由數量增長向質量提升轉變。集裝箱運輸要重點建設上海國際航運中心,可停泊75438+萬噸級以上集裝箱船舶,並相應發展支線港和進料港,促進我國形成布局合理、層次清晰、幹線與支線銜接、功能完善、管理高效的國際集裝箱運輸體系。
根據產業結構調整、資源配置和產業布局的需要,散貨運輸要與華北、華東地區出口的鐵礦石、原油、液化天然氣運輸做好銜接。
根據船舶大型化發展的要求,實施以長江口深水航道為重點的整治工程,改善主要河口航道和出入境口岸的通航條件;根據區域經濟和港口城市社會經濟發展的需要,適度建設區域性港口碼頭,對部分老港口碼頭進行改擴建,調整結構和功能。
到2010,基本建立比較完善的港口運輸市場體系。國際集裝箱運輸、散貨運輸等以港口為中心的綜合運輸網絡基本建立,港口布局完善,運輸能力進壹步提高,港口服務功能更加多樣化,裝備技術水平不斷提高,主要港口智能化管理系統基本建成。
(3)海上石油和天然氣工業。
勘探與開發要同步進行,利用與保護並重。開展海域綜合地質調查,提出新的油氣遠景區和新的含油氣層位,積極開展海上天然氣水合物勘探前期工作,並納入國家能源發展規劃。
海洋油氣資源勘探開發遵循“兩種資源、兩個市場”原則,積極探索爭議海域油氣資源勘探開發方式,油氣同步開發、國內立足、海外開發、自主開采、對外合作並舉。堅持科技創新,不斷提高勘探成功率和回收率;堅持上下遊壹體化發展,有選擇地發展下遊產業,改善產業結構,增強行業抗風險能力。
重點建設面向珠三角、長三角和環渤海經濟圈的南海、東海和渤海天然氣田,逐步形成三大區域市場供應體系。近期石油開發建設將以渤海為重點,圍繞現有開發區擴大儲量規模;海南島近海和珠江口現有油田主要挖潛,同時加強新地層和深水區勘探;我們將繼續加強在東海和南海的石油勘探。加快灘區重點區域勘探開發。
(4)濱海旅遊。
濱海旅遊要進壹步突出海洋生態和海洋文化特色,努力開拓國內外旅遊市場;實施旅遊精品戰略,發展海濱度假旅遊、海上觀光旅遊和涉海特色旅遊;加強旅遊基礎設施和生態環境建設,科學確定旅遊環境容量,促進濱海旅遊業的可持續發展。
濱海旅遊的區域布局重點是渤海、北黃海沿海島嶼、滬、浙、閩、粵沿海島嶼、海南島和北部灣。
(5)海洋造船業。
海洋造船業要聚焦主業、多元經營、軍民結合,從造船大國穩步向造船強國發展。形成環渤海航運產業帶、以上海為中心的東海航運產業基地和以廣州為中心的南海航運產業基地。重點發展超大型油輪、液化天然氣運輸船、液化石油氣運輸船、大型滾裝船等高技術、高附加值的船舶產品和海洋配套設備,同時穩步提升修船能力。
海洋工程裝備制造要重點發展海洋鉆井平臺、移動式多功能修井平臺、海洋平臺生產生活模塊、淺水到深水的導管架和油氣生產綜合模塊、大型工程船和浮式儲油生產輪。
(6)海鹽及海洋化學工業。
海鹽和鹽化工業要堅持以鹽為主,鹽化與多種經營相結合的方針,搞好結構調整,提高技術裝備水平,大力開發高附加值產品。繼續推進海洋化學資源的綜合利用和技術創新,加強系列產品和深加工技術開發,重點發展化肥和精細化學品。海洋化學工業應逐步形成規模化的海水化學資源開發產業。海藻化工要不斷開發新產品,擴大原料品種和產品品種,提高質量。
(7)海水利用業。
把海水利用發展作為戰略性接續產業來培育。繼續積極發展海水直接利用和海水淡化技術,著力降低成本,擴大海水利用的產業規模,逐步使海水成為工業和生活設施的重要水源。到2010年,海水淡化年產量達到2000萬噸以上,海水年利用總量500億立方米以上;建立北方沿海城市(島)海水綜合利用示範基地,建設壹批海水規模化利用沿海示範城市。
(8)海洋生物醫藥產業。
積極發展海洋生物活性物質的篩選技術,重視海洋微生物資源的研究和開發,加強藥用海洋動植物的培育和養殖。重點研發壹批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海洋藥物。努力開發壹批科技含量高、市場容量大、經濟效益好的海洋中成藥。積極發展農業海洋生物制品、工業海洋生物制品和海洋保健品。到2010,海洋醫藥和生化制品產業初具規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