靜脈註射需要遵循哪些技術操作規範?靜脈沖註射是指用靜脈沖註射藥液的壹種註射方法。適用於不適合口服、皮下或肌肉註射,需要快速起效的藥物;做診斷性檢查時,如肝、腎、膽囊等x光片,靜脈註射藥物;在靜脈營養治療期間。對於不能通過靜脈途徑給藥的藥物,禁止靜脈註射。靜脈註射,因為藥物直接註射到血液中,立即產生藥理作用;另壹方面,由於藥物本身的作用,註射量、壓力、PH值等。,可影響血管壁及其周圍組織,甚至引起血栓形成。因此,靜脈註射應嚴格執行技術操作規範。靜脈註射前應做好以下準備工作:在註射盤內加入無菌註射器(根據藥物量選擇),針數6.5-7或頭皮針或留置針,帶靜脈帽、止血帶、小墊,遵醫囑準備藥物。患者采取坐姿或臥姿來暴露註射部位。對於長期靜脈註射吸毒者,為了保護血管,要有計劃地選擇血管從遠端向近端註射。四肢淺靜脈(包括貴要靜脈、正中靜脈、頭靜脈、手背、足背、腳踝等。)都是常用的,頭皮靜脈也是兒童常用的。靜脈註射的操作程序:準備材料並帶到床邊,檢查,並向病人解釋,以取得合作;將泵出的註射器內的空氣排出,並在針頭上放置安瓿或用針套保護;選擇合適的靜脈,用手指找出靜脈的方向和深度;在穿刺部位的肢體下墊壹個小枕頭,在穿刺部位上方約5cm處系壹條止血帶(止血帶末端朝上)。用2%碘酸消毒皮膚,幹燥後用70%乙醇除碘或單獨用絡合碘消毒皮膚,並要求患者握拳填脈;穿刺時,用左手拇指繃緊靜脈下端皮膚固定。右手握註射器,針頭向上傾斜,針頭與皮膚成20度角。從靜脈上方或側面刺入皮下層,再潛入靜脈。血液回流,證明針已經進入靜脈,可以順著靜脈插壹點針。松開止血帶,指導患者松開拳頭,固定針頭,然後按壓穿刺點片刻,止住局部出血。安頓好病人,收拾好東西。靜脈註射時應註意以下問題:(1)靜脈註射時,選擇粗直、彈性好、不易滑動、避開關節和靜脈瓣、易於固定的靜脈。(2)為了保護靜脈,需要長期靜脈給藥者,應選擇血管由遠端向近端,以便註射。(3)根據病情和藥物性質,掌握藥物註射速度,觀察註射的局部和全身反應,隨時傾聽患者的主訴。(4)對組織有強烈刺激的藥物,應分別準備註射器和裝有生理鹽水的頭皮針。註射時先做穿刺,註入少量生理鹽水,確認針頭在血管內。然後,取下註射器(針頭不動),用註射用藥液更換註射器,以免藥物溢出進入組織,造成壞死。如果刺激性藥液外滲,應立即處理,防止組織壞死。可用0.25%普魯卡因局部封閉,如果是堿性液體外滲,可加入適量維生素C進行封閉。(5)如果註射藥物時患者主訴疼痛或局部腫脹,且不能抽回血液,說明針頭已滑出血管或刺入血管壁,應立即拔出針頭,更換部位,用另壹根無菌針頭重新註射。醫務人員在實施上述手術過程中,違反操作規程,有下列情形之壹,直接導致患者死亡、殘疾或者功能障礙的,可以列為醫療事故。1,未正確掌握適應癥或/和禁忌癥。2、違反操作規程,造成嚴重感染,如註射器具消毒不徹底引起菌血癥。3.血管周圍藥液滲漏引起的組織操作未仔細觀察,未及時正確處理。4、違反操作規程,手術時空氣進入靜脈,造成空氣栓塞。5.由於註射速度快、註射量大,加重循環系統負荷,誘發心力衰竭。6.藥液誤註入動脈和靜脈;7.由於註射藥物本身的藥理作用而引起的全身癥狀(藥物中毒)。靜脈註射是將藥液註入靜脈的壹種方法。(1)目標1。藥物不宜口服、皮下或肌肉註射,需要迅速發生藥效時可采用靜脈註射。2.藥物濃度高、刺激性大、用量大,不適合其他註射方式。3.在做診斷和實驗檢查時,通過靜脈註射藥物,如肝、腎、膽囊的x光片。4.輸液輸血。5.用於靜脈營養治療。(2)常用的有肘窩的貴要靜脈、正中靜脈、頭靜脈,或手背、腳背、踝部的淺靜脈(圖10-14)。(3)註射盤使用無菌註射器(根據藥液量選用)、針頭6.2-7或頭皮針、止血帶、治療巾或壹次性紙巾。按照醫生的建議準備藥物。(4)操作方法:1。將準備好的物品帶到床邊,檢查並向患者解釋,以便配合。2.用註射器吸出藥液,排出空氣,裝上安瓿。3.選擇合適的靜脈,用手指找出靜脈的方向和深度,在穿刺部位肢體下墊上治療巾或紙巾,在穿刺部位上方(心臟附近)約6cm處系上止血帶,用2%碘酊消毒皮膚,幹燥後用70%酒精除碘,並指導患者握拳填塞靜脈。4.穿刺時,用左手拇指繃緊靜脈下端皮膚固定,持註射器使針頭斜面朝上,針頭與皮膚成20度角,然後從靜脈上方或外側刺入皮膚(圖10-15),再向靜脈方向潛行。5.當血液回流,確認針頭已進入靜脈時,可沿靜脈多插壹點針頭,松開止血帶,指導患者松開拳頭,固定針頭,慢慢註射藥液(圖10-16)。6.在註射過程中,如果局部紅腫疼痛說明針頭滑出靜脈,應拔出針頭更換部分重新註射。7.註射完畢後,用無菌棉簽按壓穿刺點,迅速拔出針頭,讓患者屈肘按壓片刻。打掃衛生。8.註意事項(1)註射時,要選擇靜脈粗、直、有彈性、不易滑落的。如需長期靜脈給藥,應從遠端向近端註射。(2)根據病情和藥物性質,掌握註射藥液的速度,並隨時傾聽患者主訴,觀察其病情的體征和變化。(3)對組織有強烈刺激作用的藥物,註射前應先穿刺,註入少量等滲鹽水,確認針頭在血管內,再推註藥物,防止液體溢出進入組織引起壞死。9.靜脈註射常見故障原因(圖10-17)。(1)針頭的斜面壹半在血管內,壹半在血管外,有間歇性回血,在註射藥物時溢出到皮下,導致患者皮膚腫脹,局部疼痛。(2)針頭刺入較深,斜面有壹半刺入對側血管壁,血液回流,但推藥不暢,部分藥液溢出進入深部組織。(3)針頭刺入過深,刺入對側血管壁,藥物註入深部組織,引起疼痛,無回血。如果只註射少量藥液,局部不壹定會隆起。五、股靜脈註射(1)目的常用於緊急情況下加壓輸液、輸血或采血。(2)在股三角區,髂前上棘與恥骨結節連線的中點為股動脈,股動脈內0.5cm為股靜脈。(3)將10ml或20ml無菌幹註射器、紗布和試管註入托盤中。(4)操作方法:1。患者平躺,下肢微伸,局部常規消毒,待晾幹。2.操作者將左手食指和中指消毒,然後在股三角區搏動股動脈,或通過找到髂前上棘與恥骨結節連線的中點來定位股動脈,然後將穿刺點和操作者手指消毒,並用左手手指固定。3.右手持註射器,針頭與皮膚成90度或45度角,刺入股動脈內0.5cm處。看到抽出暗紅色的血,說明已經到了股靜脈,固定針頭,根據需要抽取血樣或註射藥物。4.抽血或註射後,用無菌紗布局部加壓止血3-5分鐘,確認無出血方可離開。打掃衛生。(5)註意事項(1)嚴格執行無菌操作規程,防止感染。(2)當抽血為鮮紅色時,表示已滲入動脈,應立即拔出針頭,並緊壓穿刺部位5-10分鐘,直至無出血為止。六、動脈穿刺註射法(1)目的做血氣分析;在嚴重休克時,必須通過動脈輸血以增加有效血容量;進行壹些特殊的檢查(如腦血管造影);進行某些治療(註射抗癌藥)。(2)橈動脈和股動脈是在現場采集的血液樣本中常用的。橈動脈穿刺點位於前臂掌側腕關節上方2cm處,此處動脈搏動明顯。股動脈穿刺點見前面。(3)將無菌5ml或10ml幹註射器、7號針、標本容器和手套加入註射盤中。為了治療和檢查,準備另壹種液體藥物。(4)操作方法:充分暴露穿刺部位,大範圍常規消毒。操作者站在穿刺側,戴手套或用2%碘酊和70%乙醇消毒左手食指和中指,固定待穿刺的動脈。右手持註射器,在兩指間垂直或與動脈方向成40度角穿刺動脈。鮮紅的血液回流時,右手固定穿刺針的方向和深度,左手以最快的速度註射藥液或抽血。術後迅速拔針,局部加壓止血5-10分鐘。(5)註意事項1。嚴格執行無菌技術,防止感染。2.有出血傾向者慎用。復習思維題1。註射原理是什麽?2.有哪幾種註射?有哪些常見的註射部位和操作方法?3.皮下註射和肌肉註射在操作上有什麽區別?4.皮下、肌肉、靜脈註射前為什麽需要排氣抽血?犬靜脈註射產生藥效最快,大劑量和刺激性液體藥物(如氯化鈣、高滲葡萄糖溶液、高滲鹽水等。)應該是靜脈註射。靜脈註射可以選擇頸部靜脈(在頸溝內,頸部1/3與中部1/3交界處,此處靜脈較淺,容易找到),腕關節以上靜脈或腕關節以下手掌內靜脈,或跗關節外靜脈,跗關節以上靜脈,大腿內靜脈等。註射時,用膠管結紮註射部位靜脈的向心端,使靜脈血管有氣。在局部剪切和消毒後,將針沿著靜脈的縱軸平行地插入靜脈。如果針頭插入正確,可以立即看到血液回流。此時,松開緊繃的膠管,再次沿血管腔穿刺,然後固定針頭,使藥液慢慢滴下(每分鐘20-25滴)。註射後壹定要用酒精棉球壓住註射部位,然後拔出針頭,局部消毒,防止血液沿針孔流入皮下血腫。靜脈註射時必須註意以下幾點:壹、註射器必須配套,各部分必須緊密連接,註射器和針頭必須暢通,嚴格消毒。二是要仔細核對註射藥物的名稱、用途、劑量和有效期。同時註射兩種以上藥物時,要註意是否有配伍禁忌。第三,註射前要將輸液軟管內的氣泡排盡,註射時要防止藥液漏出血管。註射時應註意心臟的負擔,防止註射過快引起的競爭性心力衰竭。四、刺激性藥物滲入皮膚時,壹般可將生理鹽水或蒸餾水註入周圍組織,以便稀釋後易於吸收。當漏出的藥物為氯化鈣時,可註射適量10%滅菌硫酸鈉溶液,熱敷於腫脹部位,促進消散吸收。
采納它
上一篇:怎麽吹葫蘆絲下一篇:這個圖圖來自哪裏?樂隊?還是什麽?我想知道細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