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需要誠信,誠信贏得人心。
做人需要誠信,誠信贏得尊嚴。
誠信是中國儒家傳統中的重要道德範疇。既是壹個人做人的基本原則,也是治國理政必須遵守的準則。它在塑造中國人的思想信仰和人格,調節人與人之間的關系,維護社會秩序等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面對嚴重的信用危機,只有深刻理解信用背後隱藏的規律,分析其社會背景和原因,總結其在不同領域的表現,依靠道德和法律的力量,綜合創新,標本兼治,才是解決信用危機的出路。
孔子是春秋時期偉大的教育家。他二十多歲就開始教書,50年來,培養了3000名弟子和72位聖賢。他的教學內容多種多樣,思想上特別註重“誠”和“信”兩個字。他說:“不信的人,不知道自己能做什麽。”意思是壹個人不守信,還能算人嗎?孔子的道德標準被他最喜愛的學生理解得最深刻。有壹天,孔子特意問曾參:“妳好!曾參,我的理論貫穿壹個基本點,妳懂嗎?”曾參恭敬地說:“我明白。”“那是什麽?”曾參說:“妳的舊論有壹個很重要的方面,就是忠信大度。”曾參不僅相信老師的理論,而且付諸行動。他每天都要問自己很多次:“為別人做事是忠信嗎?交朋友的時候說話算數嗎?能不能認真理解老師的教導,做到學以致用……”孔子非常欽佩他,並精心傳承他的學業,使他成為著名的七十二賢人中的佼佼者。
斯大林,前蘇聯第二任總書記,年輕時參加革命,被沙皇政府流放到西伯利亞。壹天,流亡的革命者舉行了壹次秘密會議,並要求斯大林作報告。但是大家等了很久,他還是沒來。人們焦急地向窗外望去,看到通往村莊的道路上的積雪被太陽融化了,所以不可能坐雪橇來了。再看看窗前的河。冰已經很薄了,壹些冰塊開始漂浮。在冰上行走是危險的。坐船怎麽樣?不僅是逆流,冰也會壓壞船。看到這裏,有人皺著眉頭說:“這麽壞的天氣,斯大林同誌肯定不會來了。”“他壹定會來的!”壹位同誌堅定地說,“只要他說‘我來了’,他就壹定會來。”突然,窗外玩耍的孩子們歡呼起來,焦急的人們從房間裏出來,向河邊跑去。我看見河灣裏有壹條船,慢慢地破冰,逆流而來。斯大林同誌穿著皮大衣,戴著帽子,站在船頭,嘴裏叼著煙鬥,不慌不忙地用桿子戳著船頭的冰。壹開始大家都有點不相信自己的眼睛。船怎麽能逆流而行呢?當人們走近河邊時,才知道是幾只狗在岸邊拖著船。斯大林同誌微笑著上岸。人們聚集在他周圍,高興地說:“妳比我們所有人都善於提建議。妳是個勇敢的人!”斯大林同誌用自己的實際行動履行了與他人的約定,贏得了同誌們的尊重和信任。
經濟秩序的維護需要誠信,國家的治理離不開誠信。儒家認為,誠信是立國之本,是治國的重要政治原則。據報道,有壹次,子貢問孔子如何從政,孔子回答說:“糧草充足,兵多,民信。”子貢又問:“妳壹定不能丟下自己走。哪個先來?”孔子回答:先吃飯再去從軍,因為“自古人死,人無信。”(《論語?顏元)意思是統治者必須取得人民的信任,才能長治久安。
司馬光在宋代的表達頗具代表性:“信夫之人,乃男人之寶。國護民,民護信;不可能讓人民相信,也不可能讓人民保衛國家。所以上古之王不欺四海,欺君不欺鄰,為國之善不欺民,為家之善不欺親。相反,壞人欺負他們的鄰居和他們的人民,甚至欺負他們的兄弟和他們的父子。不信則不信,上下離心,以至於敗北。”由於歷史上民主政府的傳統,西方思想家也對政治誠信給予了相當多的考慮。比如伊壁鳩魯認為,國家起源於自由人的“協議”,誠實地遵守這個協議是人的義務。霍布斯、洛克、盧梭等人也認為,國家的本質是壹大群人相互訂立契約的產物。馬克思主義政治學也批判地繼承了上述政治整體性的觀點,把它從虛擬的理想主義轉移到由社會生產方式決定的階級鬥爭,從而賦予它科學的規定性。
馬克思認為:“只要商業資本在不發達產品的交換中起中介作用,商業利潤就不僅僅表現為侵占和欺詐,而且大部分是從侵占和欺詐中產生的。”因為,“占統治地位的商業資本在任何地方都代表著壹種掠奪性的制度,它在古代和新時代的商業民族中的發展,是與暴力掠奪、海盜行為、奴隸綁架和殖民征服直接結合在壹起的;迦太基、羅馬以及後來的威尼斯人、葡萄牙人、荷蘭人等等都是如此。”
首先,誠信作為個人生存和道德修養的基本要素,是人類固有的美德,而信則是誠信的外在表現。如果妳在中國是真誠的,妳必須相信外面。所以,誠信首先要求人具有誠實守信的美德,言行壹致。
誠實守信就是忠誠老實,信守諾言,是壹種待人接物的美德。所謂誠實,就是忠誠老實,不說假話。老實人能夠忠於事物的本來面目,不歪曲、篡改事實,同時也不隱瞞自己的真實想法,光明磊落,有真言,實事求是。誠實的人反對機會主義,迎合,迎合,見風使舵,推卸責任,欺詐和口是心非。所謂守信,就是說話算數,講信譽,強調信用,履行義務。
誠實是最古老、最原始的道德要求。人是群居動物,人的本質在於社會性。社會性的概念強調人與人之間的相互依賴和聯系,是情感、信息和社會資源的交流和交換。個人依賴他人和社會,他希望他所依賴的他人和社會不是虛假的,而是真實的。
人需要他人和社會的真實性,需要知道他人和社會的真實存在狀態。所以人必須拒絕虛假,拒絕他人和社會的虛假存在狀態。這是因為真實存在具有依附價值和依附性,虛假存在沒有依附價值和依附性,使得真與假這兩個概念與人的存在狀態聯系在壹起。人的生存依賴於真實,人的存在拒絕虛假。人的本真狀態的生存需要在長期的人類進化過程中沈澱和積累,成為人的心理積累、情感積累和文化積累。誠信作為壹種道德規範,表達了人的這種生存需求。誠信是壹個普遍的道德原則,也是壹個初始的道德原則。
信的基本定義是誠實。中國文化非常重視信,視信為立人之道、立國之本。
為什麽信仰如此重要,成為立身之本、立政之本?這是因為信念和真誠與忠誠是相通的。在中國傳統道德體系中,忠誠是行為準則中的最高理念,誠信是道德修養的最高境界。解釋信與信、信與誠,可以看出信在中國傳統道德規範中的地位。在中國,有集政治、法律、道德於壹體的三綱五常,而“仁義禮智”這五常中就包含了信。
中國傳統道德中的“信”的概念,大致相當於我們所說的守信的概念。誠實守信,就是守信用。守信需要守信用,守信用才會守信用,所以信中必有忠,忠才能守信用。我們怎樣才能真正兌現我們的承諾?這就要求在做出承諾的時候,壹定要實事求是,心中有數,用真心去承諾,用真心去承諾。承諾的時候沒有欺騙,也沒有食言的想法。所以,對於誠實的人來說,真誠是前提。另壹方面,只有建立在真誠的基礎上,我們才能信守諾言。這就是忠、誠、信相通的道理。能否言而有信,顯示壹個人的綜合道德素質?在誠實守信方面,古今中外很多先賢偉人都為我們樹立了榜樣。
對自己誠實,自然信任別人。相對而言,信是外在的,往往意味著獲得他人的信任。比如《論語》說:“子曰:‘老者安,友者信,少者懷。”(《公冶長》)雲:“廣交朋友,守信用。”(《學記》)中庸說“信友”都是這麽用的。信件應該真誠地發送,而不是為了獲得他人的信任。所以《中庸》說:“君子不動尊,而不守信。“信言,但儒家反對以言取信,因為沒有自身的真誠,外界的信任是靠不住的。所以禮記?”《易經》說:“言而行之,不可飾之;說出來就修飾不出來了。所以,君子沈默寡言,若行其信,則民不可太美太惡。“敏於物而慎於言”和“慎於言而敏於信”是先秦儒家的另壹個重要思想。壹言以蔽之,誠信是壹對內在和外在的概念:內在的真誠就是信。
正是因為忠信的重要性,孔子反復要求弟子“忠君”,把“忠信”作為四大教育內容的壹半,“孔子以文、行、忠、信四教”為優先。孔子的學生曾子在《論語》中有記載:“我壹日三訪,對人不忠,交朋友卻不信,習慣不了?”曾子的三句話得到了無數的贊美,他的話也被認為是誠實的綱領。作為壹代儒士,曾子繼承了孔子誠信思想的精髓,開創了兩千年來儒家誠信思想的傳統,他的誠信理論和實踐為後人所稱道。其中,曾子信仰宗教的故事被作為壹個誠實的故事流傳下來。據說曾子的妻子要去交易會。因為孩子在哭,曾子的妻子答應在孩子回來時殺豬給他吃肉。曾子的妻子從市場回來後,曾子抓了豬來殺了它們。他的妻子攔住他說:“我只是和孩子們開個玩笑。”曾子說,“妳不能和孩子開玩笑。孩子不懂事,就跟父母學,聽父母的指示。現在妳在騙他,就是教小孩子騙人。”曾子深知誠實守信是做人的基本準則。如果妳違背了對孩子的承諾,妳家的豬得救了,但會給孩子新的靈魂留下不誠實的陰影。曾子不僅以誠信嚴於律己,而且用自己的言行影響和教育下壹代,是誠信的典範。
中國的傳統美德是仁、義、禮、智、信,而西方的四大傳統美德是智、勇、義、節制。其中,正義原則與誠實和道德密切相關。正如德·莫·克裏特所說,“讓自己完全被財富支配的人,永遠不會公平”。柏拉圖把它當作交流和交易的原則,“物品的交換是在固定的場所進行的,不能賒賬;交換的時候不能摻假。摻假是壹種虛假和欺騙。“可見,不誠實的營利行為顯然與正義原則格格不入。另外,在西方,誠信是世俗化的具體表現。西方之所以相信上帝的存在,是因為人活著的時候要對上帝真誠。如果他們不真誠,不僅這輩子要受懲罰,死後靈魂也會下地獄,甚至來世也要受苦。也就是說,西方人之所以相信上帝的存在,是因為他們認為只有懺悔上帝才能得到救贖,死後靈魂會升上大堂,來世不會受苦。所以基督徒崇拜教規,以至於形成了遵守各種教規制度或契約的心理習慣。回顧蘇格拉底之死,當法院判他死刑時,蘇格拉底說:“我將服從上帝,而不是妳。”其實他可以選擇交罰款、認錯或者越獄來避免死亡,但他沒有。為什麽?因為在蘇格拉底心中,人的尊嚴、真理尊嚴、法律尊嚴比生死重要得多。他的理性精神壹直影響著西方人。在市場經濟條件下,經濟主體因為這種理性精神而彼此達成了默契,構成了信用體系,並逐漸使這壹體系合法化。
西漢董仲舒提出的“三綱五常”和“信”都在其中。漢代以後,“誠”壹直為歷代統治者和學者所提倡和維護。宋代儒生周敦頤把誠信作為人生的最高境界和道德的最高原則。他把誠信作為區分善惡、行為好壞的道德標準,認為誠信是五常之本,是各種行為的源泉。城下”)。張載也說:“誠者,善信其心也”,“誠知其事,天之良知也,不知其所知也。天人不同用,不足以說誠意;僅僅說天人有別是不夠的。所謂老實人,性與天道並無分別。.....所謂長期克己,就是所謂真心。仁者是孝子,所以做事真誠,但對自己不孝順。所以,君子以誠。”(“鄭蒙?這段話可以看作是張載對孟子觀點的發展和詮釋。他們都認為“誠”是壹種自然的原則,個人要加強道德修養,最終目的是達到“誠”的境界。繼張載之後,程頤也說:“誠即信,信即誠”(《河南程遺書》卷二十五)。宋代理學大師賈珠說:“誰是真心?不要自欺欺人,不要妄自菲薄。”(《齋藤優子流派》卷119)可見,從壹般意義上講,所謂誠主要是指人與人相處時,要誠實,講究信用,言行壹致。
除了儒家,法家、墨家、道家的思想家也非常重視誠信。比如商鞅雖然極力主張法治治國,但他也深知取信於民的重要性,所以他通過“樹取信於民”來推動自己的改革。管子把誠信作為統治世界、治理國家的關鍵:“忠為王”(《管子?幼官》),“誠者,天下之結也”(《管?支點”)。墨子把“信”作為人們必須遵守的道德規範。他說:“沒有足夠的信仰,就會有不被人相信的情況”(《老子》),意思是說如果君主不夠誠實,下面的人就不會信任他。在墨子?《所有的愛》裏有壹句話“言必信,行必有果,言必合,這還是符合傑夫的,言而無行。”也就是說,人們必須信守諾言。人民銀行要取得壹定的成績,做到言行完全壹致。任何個人陳述都必須表現為壹定的實際行為。“足以答行者常,不足持別常。光拿著還不夠,還得是口號。”在墨子看來,作為壹個人,人可以說自己能做什麽;不應該說實踐中做不到的事情,否則就是所謂的“口號”。所以,“信”不僅要求人們言行壹致,還要求人們少講空話和無法兌現的承諾。
荀子用“信”和“不信”來理解君子和小人:“言必信,行必慎,畏法畏俗,而不敢據為己有。做到了,就可以說是讀書人了。”永遠相信自己說的話,不不忠不守信,想做什麽就做什麽。如果妳這樣做,妳可以被描述為壹個惡棍。“在荀子看來,那種即使在平常的言語中也誠實守信,即使在平常的行為中也謹小慎微,從不模仿流行的習俗,也不自以為是的人,是壹個品質很高的‘君子’。這種觀點所包含的壹個重要思想是,“信仰”作為壹種公共道德的準則,在任何環境下,面對任何問題都必須遵循。有些人在更大更重要的問題上保持“信仰”,卻放縱自己,在壹些小問題和次要問題上不守信仰。說空話、假話、大話,也是自身道德的缺失。與紳士的標準相反。言語不可信,行為無壹定規則。壹切都是為了追求私利,壹切都可以動搖。荀子稱之為“小人”。”荀子對“信”的善,對“不信”的惡,由此可見壹斑。
法家思想家韓非主張“賞罰信”,說:“小信則大信,知主則積信。不信獎懲,禁令就不管用”;“善惡難免,誰敢不信”,“若說賞罰,若說刑不善,若不信賞罰,則民不死。”
第三,在魯的《春秋》中,有壹篇專門的《歸心篇》:“天地之大,四時之變,不信仍不能成事;也是人事問題。”首先,這裏提出“天地”和“四季”沒有“信仰”就不能創造萬物,更不能創造人與人之間的事物。然後從五個方面揭示了“不信”造成的嚴重後果:“君臣不信,民謗,國不安;官不信,則少懼長,貴人輕;賞罰不信,百姓就容易犯法,下不了令;不信交朋友,就會分裂怨恨,無法約會對方:凡事不信,裝備就苦,假。丹漆染不正。這五種關系是從上到下的:第壹種是君臣關系如果沒有誠信,人民就會造謠,甚至無中生有,說別人壞話,敗壞人的名聲,挑起人與人之間的緊張,使國家和國家不得安寧;第二是如果壹個官員對人民沒有誠信,那麽年輕的不怕老的。貴賤相輕,為官當然不會有所作為,更談不上在群眾中有威信;第三是如果執法者沒有誠信,該獎勵的不獎勵,該處罰的不處罰。那麽,普通人就會輕易地觸犯法律,使國家的法律法規無法在普通人中實施;第四是如果妳交了沒有誠信的朋友,那麽別人會離開妳,會怨恨對方;第五是關於做工。不講究誠信,做出來的產品就是粗制濫造,以次充好。這五種情況幾乎涵蓋了當時所有的人際和社會分工,並指出了“不信”對社會的巨大危害和嚴重後果。為此,作者在書中說:“丈夫可以是開始,也可以是結束,更可以是尊重。他能信任卑微和貧窮的人嗎?"
雖然誠和信在本義上是壹個意思,但後來壹些儒家學者賦予了“誠”更深的含義。據專家介紹,《孟子》中很少提到“信”字,但“誠”字卻出現了22處之多。其最具代表性的就是所謂的“至誠者,天道也;思誠者,人之道也。”(《論離婁》)孟子以誠為自然之法,並賦予其形而上的意義,而做人之法則是“誠思”,即反省、誠。後來中庸說“誠者有自然之道,誠者有人情之道”。同樣,通過克己自律達到的“誠”的道德境界,與自然之道的“誠”是統壹的。因此,孟子和《中庸》的“誠”主要屬於道德範疇,但也具有本體論意義。後來宋明理學中的“誠”範疇基本上是沿著這兩層含義發展起來的,其目的是論證仁義禮智信道德的客觀必然性。如果就“誠”的兩層含義而言,它比“信”的含義更豐富、更深刻。比如“真誠建立信仰”的說法,就是說妳必須真誠,才能向別人表明妳的信仰,以此來強調真誠的內在性。
“信”是儒家倡導的做人做事的準則之壹。孔子學說的核心是仁,以仁、義、禮、智為基本道德範疇,也主張信,信是仁的重要表現之壹。孔子的學生張問孔子關於仁的問題,孔子回答說他是壹個能實踐五德的仁人。這五德就是禮(莊重)、慷慨(大度)、誠(誠實)、敏(勤奮)、善(善良)(見論語?陽貨”)。可見,做壹個仁者,信仰是不可或缺的。孔子在《論語》第壹篇中對“信”進行了闡述,如“忠主”、“尊物信”、“誠信”、“與友守信”等。他說:“不信的人,不知道自己能做什麽。”(《論語?他認為,講究誠信是生活中普遍適用的原則。孔子認為誠實是壹個聖人應該具備的美德。他對學生教育的主要內容是文、行、忠、信(見論語?培養學生的誠信和道德是教育的首要任務。
儒家也把誠信作為治國平天下的條件,是必須遵守的規範。子曰:“取千倍之國,敬事而信,存財而愛人,使民能使時。”(《論語?學而優則仕”),告訴我們要治理好壹個國家,必須兢兢業業,兢兢業業。孔子也說:“有誠信,人不敢無情”(《論語?魯茲),這意味著壹個國家的統治者是真誠和忠實的,沒有人敢說真話。壹旦全社會形成誠信的氛圍,國家的政策命令就會順利執行。如果社會充滿欺詐,令人擔憂和懷疑,人民就會用謊言欺騙高層。這樣,社會很難保持真正的穩定,更難進步和發展。所以孔子認為,對於壹個統治者來說,要“崇忠信”,也就是在全社會倡導忠信。子曰:“忠信雖國無禮,不忠不恭雖在邦!”(《論語?衛靈公)簡而言之,只要妳說話忠實,行為恭敬,妳就可以周遊世界,否則,即使在國內也行不通。商鞅變法就是壹個很好的證明。商鞅是戰國時期著名的改革家。為了樹立自己的威信,商鞅在變法前下令在秦國都城南門外豎起壹根3尺長的木桿,並當眾許下諾言:誰把木桿移到北門,誰就得到10黃金。起初人們不相信他會遵守諾言,也沒有人去動那根木桿。後來商鞅把懸賞金提高到50金。這時壹個人把木桿扛到了北門,商鞅立刻賞了他50金。商鞅的行動讓人覺得他是壹個信守諾言的人。於是,商鞅的新法獲得了人們的信任,很快在秦國推廣開來,最終使秦國雄居天下。
第三,儒家認為善良的人必須誠實守信。子曰:“明辨是非,久不忘此生之言,方能成人。”(《論語?魯茲)這裏所說的“成人”,正如賈珠所評論的,是壹個“完整的人”,壹個典型的人格。雖然孔子提出了很多要求,但值得註意的是,孔子特別提出,如果能做到誠實,就可以算是“成人”,可見誠實在人格完善中的重要意義。孟子也非常重視人格中的誠信問題,他提出了壹個人格等級和“信人”的概念:“好生不害,試問:誰是對的人?孟子說:“如果妳是善良的,妳可以相信別人。”...想要善良,可以相信自己。”(《孟子?在儒家倫理中,誠信是完美人格的道德前提。
第四,儒家認為,誠信是溝通人際關系,促進人與人之間相互尊重、相互理解、相互信任的精神紐帶。孔子要求“交朋友,言而有信”,“言而有信”(《論語?學》)弟子夏紫也說過:“對朋友要守信”(《論語?學而”)。曾子的《壹日三省》中有壹句是“不信交朋友?“這些都說明儒家非常重視人際交往中的誠信。
在歷史上,孔子是最早對“誠”予以充分重視並在理論上進行系統總結的儒家大師。孔子特別強調“誠”的重要性。在孔子看來,“誠信是壹個人存在於世的根本,是每個人都應該遵循的行為準則。他認為“相信成本是每個人都應該遵循的行為準則。”他認為“信其是君子”(《論語?衛靈公》),壹個人與人打交道,要“言出必行”(《論語?魯茲”)。孔子還專門論述了“誠”作為統治者治理國家的基本準則的意義。
孔子之後的孟子也高度贊揚“誠”:“誠人,天道也;真誠思考,就會向別人學習。真誠不動者,不在;那些言不由衷,沒有主動性的人。”(《孟子?離婁論》)“聖人優越,使契為司徒,尊人倫:父子親近,君臣有義,夫婦有異,老幼有序,朋友分明(《孟子?《滕文公商》)孟子提出性善論,他把信與善聯系起來,說:“妳所要的就是善,妳所擁有的就是信”(《孟子?盡妳所能),說明妳確實有善,這叫信仰。在孟子看來,“誠”既是自然界的法則,是最高的道德範疇,也是做人的根本道德原則。
現代誠信文化的表現形式
現代誠信文化有多種表現形式,仁者見仁,智者見智。我們從行政文化、企業文化和社區文化的角度對現代誠信文化進行了簡要的描述。
1.誠信行政文化
政府誠信是建立良好社會誠信的關鍵。政府的廉潔文化體現在政策的連續性、信守承諾的能力和勇於承擔責任、糾正錯誤。政府誠信文化直接表現為有限政府、法治政府和責任政府。在政府誠信文化的環境下,政府會通過制度化的方式將真實、完整、可靠的信息及時傳達給公眾,從而保障公眾的知情權,提高政府政策的透明度和公開度。同時也要依法行政,體現公平。政府誠信文化的最終體現是服務型政府的普遍出現。政府的誠信文化更多體現在公務員的誠信文化上。公務員誠信待人,嚴於律己,可以凝聚人心,增強認同感,贏得公眾的支持和信任。公眾被公務員為人民謀利益的真誠行為所激勵,自覺效仿,從而形成誠信道德的良好風尚。
2.誠信企業文化
企業誠信文化表現在四個方面。首先是公司治理結構。在現代公司治理結構中,需要誠信原則來保護投資者,需要董事會的謹慎和忠誠,需要準確公開的信息披露制度。以誠信為基礎的公司治理結構也是企業誠信最重要的制度保障。第二是企業信譽。企業的信譽是壹種無形資產,良好的誠信信譽能給企業帶來實際的經濟利益,促進企業的可持續發展。第三,企業的產品,尤其是名牌產品。品牌蘊含著企業文化和價值,是企業誠信的最佳象征。品牌已經成為企業誠信文化不可或缺的壹部分。第四,企業社會責任。企業社會責任是指企業在實現利潤的同時,還必須承擔對環境、社會和利益相關者的責任。企業社會責任壹方面可以贏得社會聲譽和廣泛認同,另壹方面可以更好地體現企業文化及其價值觀,實現企業發展與社會和自然發展的良性互動。
3.誠實的居民文化
誠信不僅是壹種良好的個人品質,也是壹種基於現代公民意識的“公德”。公民誠信文化表現為四種意識:(1)誠信是立人之本,即說真話、做老實事、講誠信;(2)誠信是壹個家庭的關鍵,即誠實守信,和睦相處,團結協作,互相關愛;(3)誠信是處世之道,即誠信是人際交往中必須遵循的基本原則;(4)誠信是行業之寶,即只有誠實守信才能在市場經濟中有所作為。誠信的市民文化是形成社會誠信文化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