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節儉是壹個人良好個人修養的體現。三國時期,諸葛亮曾在《誡》中說:“靜以修身,儉以修身。”這恰恰體現了節儉對提高壹個人道德修養的重要作用。事實上,從古至今,大多數品德高尚的人都講究節儉。北宋著名的政治家、文學家範仲淹,即使參政議政,仍然保持著富而不忘貧、貴而儉的品德。明朝清官海瑞死後,只算“俸祿八兩,革布壹端,舊衣服數件”。其節儉程度令人驚嘆。周恩來總理把“簡單”作為他的座右銘,並成為壹個令人欽佩的領導人。不難看出,節儉對修身養性大有禪意。
其次,節儉在治國中也起著極其重要的作用。歐陽雲岫說:“奮發者為勤,用物者為克制。民疲,國不貴。”意思是節儉對國家有好處。明太祖朱元璋節制奢靡,提倡節儉,國家富強,人民安居樂業。相反,慈禧太後驕奢淫逸,導致了清朝的衰落。當然,我們所說的“治國”並不代表落後的封建剝削制度,而是指社會主義國家的治理。但無論什麽社會制度,節儉對治國的巨大作用都是顯而易見的。我國正處於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生產力水平比較落後,人民生活水平還不夠高。因此,節儉對於社會主義祖國的建設意義重大。試想,如果壹個國家,從政府到民眾,都等於鋪張浪費,國家能不亡嗎?民族能永存嗎?
勤儉節約是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每壹個華夏子孫都應該努力繼承和發揚。讓我們從現在做起,從小事做起,真正把節儉付諸行動,形成節儉的好習慣。
2.(這是節水)每年的節水日是3月22日到3月28日。它的意義在於告訴人們節約用水的重要性。地球的水儲量非常豐富,* * *多達1450億立方千米。而海水占97.2%,陸地淡水僅占2.8%,與人類生活最密切的河流、淡水湖、淺層地下水等淡水僅占淡水儲量的0.34%。更令人擔憂的是,這種極其有限的淡水正受到越來越多的汙染。據科學估計,世界上超過壹半的國家和地區缺乏飲用水,特別是在經濟不發達的第三世界國家。目前70%的人,也就是6543.8+0.7億人,用不上幹凈的水,全球近80%的人口受到缺水的威脅。中國人均淡水量是世界人均水平的四分之壹,屬於缺水國家。中國300多個城市缺水,29%的人在喝壞水,其中7000萬人在喝高氟水。每年因缺水造成的經濟損失達6543.8+00多億元,因水汙染造成的經濟損失達400多億元。可怕的數據顯示,缺水已經成為當今世界面臨的壹大危機。因此,更加有效和合理地保護和利用水資源是世界各國政府的壹項緊迫任務。那麽,如何才能更有效地保護和合理利用水資源呢?從環境角度來看,最完善的措施是截水和調水。改變水資源的時空分布。但這只是壹個方面,對於人類來說,更重要的是要註意節約用水,提高水資源利用率:工業上倡導節水型工業,控制汙染物排放,加強廢水處理;農業上應該采用先進的灌溉方法(噴灌和滴灌)。水是生命之本,不僅關系到人類的生活質量,也影響著人類的生存能力。因此,增強水的危機意識,珍惜水,節約水,保護水資源迫在眉睫。為此,我國制定了相應的節水措施,我國建設部決定將每年6月的第二周作為全國城市節約用水宣傳周,目的是認真貫徹《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法》和國務院《城市節約用水管理條例》,增強人們的規劃節水觀念。如何節約用水?有以下幾種方法:1,節約用水是驕傲——隨時關水龍頭;2、壹水多用——充分利用每壹滴水;3、停滴——檢查修復水龍頭;4、監控水源——保護水源就是保護生命;5、少用洗滌劑——減少水汙染;6、植樹——涵養水源;積極宣傳——讓每個人都投入到節水的“戰鬥”中。當然這還遠遠不夠,但是這些方法每個人都可以做到。我們都想生活在壹個鳥語花香的世界,水是萬物之需。所以讓我們從現在開始保護整個地球和整個世界。節約水資源,保護世界!
供您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