貝多芬是德國作曲家,他的祖籍是佛蘭德斯。出生在波恩,他的祖父和父親都為科隆選帝侯工作。他酗酒的父親強迫他長期練習鍵盤樂器,希望成為莫紮特式的神童。他11歲時輟學了。十三歲在宮廷樂隊(內妃指揮)擔任大鍵琴手,十四歲在宮廷擔任第二管風琴手,十八歲在歌劇樂隊擔任中提琴手。貝多芬和其他宮廷樂師被邀請參加宴會。之後,1792年貝多芬被允許去維也納向海頓學習,之後定居維也納生活。在此之前,貝多芬去維也納師從莫紮特,但他的母親在1787年病重。跟海頓學習的時間不長,師生無法合作。貝多芬師從Albrechtsberg、salieri和Schenk後,於1975年在維也納首次以作曲家和鋼琴家的身份登臺,演奏降B大調鋼琴協奏曲,作品9。盡管他與許多貴族有著深厚的友誼,如沃爾斯坦伯爵和魯道夫大公,但他願意接受個人援助。然而,他反對18世紀將音樂家束縛於壹個雇主的贊助制度。作為維也納的壹名自由音樂家,他的處境比莫紮特好,但他受到個人關系的困擾。重聽變得越來越嚴重。1802年,當他意識到自己的耳聾無法治愈時,寫下了壹份感人至深的“海利根施塔特遺囑”,打算自殺。奇怪的是,這正是他寫出最清晰的交響曲《D大調第二交響曲》的時候。在接下來的幾年裏,他意識到他沒有希望成為壹名偉大的表演者,所以他致力於寫作。他與苦難的鬥爭反映在交響曲《英雄》(1804)中,這是當時最大和最有影響的交響曲。
他壹直沒有結婚(雖然不斷和壹些富家女談戀愛),孤獨感越來越嚴重。作為無能侄子卡爾的監護人,擔心孩子並沒有改善他的脾氣。他的行為極其粗魯,與出版商的關系趨於緊張。到1819,他已經完全聾了。在他生命的最後階段,他寫了壹些最偉大和最有思想的作品:最後五首弦樂四重奏,最後五首鋼琴奏鳴曲,第九交響曲和莊嚴的彌撒。在這些作品中,他脫離了個人生活的痛苦,進入了未來的藝術領域,雖然對後世影響很大,但這些作品在當時並不被理解。第九交響曲是瓦格納靈感的主要來源之壹。弦樂四重奏影響了巴托克;邁克爾·蒂皮特聲稱他從貝多芬的其他鋼琴奏鳴曲作品中獲益匪淺。1826年,貝多芬在侄子自殺未遂後,健康狀況越來越差。第二年,他臥床不起,倫敦愛樂樂團寄來了壹張100英鎊的支票,這促使他在精神上寫下了第十交響曲,但他必須更進壹步。醫生診斷水腫是他突然死亡的原因。
貝多芬的創作不是大筆壹揮,他孜孜不倦地修改草稿,直到自己滿意為止。他對當時自由思想的同情表現在《埃格蒙特》、《菲戴瑞歐》、《第九交響曲》等作品中。在法國大革命之前,壹個作曲家會有這樣的人生觀是不可想象的。在這方面,貝多芬是第壹個偉大的“主觀”作曲家:寫於1800年的《C小調鋼琴協奏曲》標誌著新世紀的曙光,表現出與古典時期的客觀完全不同的音樂態度。他制作的唯壹壹部歌劇《菲德裏奧》比其他作品消耗的能量都多。他不是天生的歌劇作曲家。他拒絕每年為維也納寫壹部歌劇,這是明智的),但他創造了最偉大的歌劇傑作之壹。菲拉德裏奧提出了貝多芬最珍視的信仰。壹位忠誠勇敢的妻子救了她的丈夫,使他免於被西班牙壓迫者處死。這個主題更令人興奮,因為它是在德國歌劇的簡單背景上發展起來的。《菲德裏奧》和《魔笛》(據說這是貝多芬真正欣賞的唯壹壹部歌劇)成為德國歌劇曲目的基石,但其主題的普遍性超越了音樂的民族性,因此《菲德裏奧》越來越被全世界公認為愛與自由的象征。
貝多芬的很多作品,尤其是他的中期作品(如《激情奏鳴曲》),都體現了他激烈暴戾的性格,也常常反映出他對現狀的不滿。他反對保守主義,但他的作品中也有深刻的真誠和質樸的簡單。他無拘無束的思想讓他無法容忍技術上的限制。在他的作品中,他可以毫不憐憫人聲和樂器。比如弦樂四重奏《天福歌》,第九交響曲的最後樂章和莊嚴的彌撒。另壹方面,他的壹些慢動作有德國人所說的真誠親切的靜寂感,透露出作曲家的另壹面。這種音樂最好的例子可能是A小調第九交響曲和弦樂四重奏,以及作品132中的慢動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