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吉日网官网 - 傳統節日 - 金融思維課程(二)融資與管理

金融思維課程(二)融資與管理

壹、融資原則:“匹配”的雙重性

融資和管理都和找錢有關。融資是企業從外部找錢,管理是企業通過降本增效從內部找錢。

企業的融資方式主要有兩種:壹種是債務融資,比如找銀行貸款;壹種是股權融資,也就是找投資人。

融資決策的首要原則是融資方式和投資項目必須匹配。這種匹配有兩層含義:壹是時間上的匹配;這是壹場風險的較量。

1,術語匹配

將短期債務用於長期項目的做法在財務管理中被稱為“短期貸款和長期投資”。短期貸款和長期投資是非常危險的金融操作。

在理財專家看來,融資決策首要關註的不是資金是否足夠便宜,而是資金背後的風險。“短期貸款,長期投資”所帶來的財務風險,遠遠大於使用短期貸款,節省財務費用所帶來的收益。

2.風險匹配

壹般來說,對於風險低、盈利有保障的項目,可以更多考慮債務融資;沒有利潤保障,高風險項目通常依靠股權融資。

因為投資者比債權人的風險承受能力更強。

總結:理財專家對融資方式有三種看法:

1.融資決策的首要原則是融資方式與投資項目的匹配。

2.“短貸長投”的融資策略雖然可以取消財務費用,但會大大增加企業的風險。

3.股東比債權人更能承受風險。盈利有保障的低風險項目,可以更多考慮債務融資。沒有利潤保障,高風險項目通常依靠股權融資。

二,融資關系:債權人和股東之間的平衡

在資本選擇問題上,金融學有壹個經典理論,叫做融資順序理論。根據這壹理論,企業在融資時會首先選擇使用內部資金,因為自己的錢使用成本最低。其次選擇債權融資,最後選擇股權融資。

不是每個股東都是基於企業整體利益最大化來進行投資決策的。當企業面臨財務困難時,股東會更積極地投資,但他們更願意投資高風險的項目。

怎樣才能平衡債權人和股東的關系,使公司獲得更多的外部資金?

1.在借款合同中加強對債權人的保護,比如增加壹些限制性條款。

2、使用近年來比較流行和創新的金融工具,稱為可轉換公司債券。簡稱可轉債,是指經營性債權人將債券按照壹定比例轉換為公司普通股。

第三,股權結構:融資如何保持控制?

股權稀釋意味著股權結構的改變,話語權的降低。

股權比例大幅降低意味著什麽?

1是對收入的影響。股份代表現金收益權。

2.就是對控制權的影響。

如何解決這個矛盾?

在設計股權結構時,采用了雙層股權結構,也叫AB股制。即公司可以同時發行兩種AB普通股,都可以享受現金收益,但投票權完全不同。A類股,每股壹票;而b股,壹股有多個投票權。其中,A類股通常由外部投資者持有,B類股由創始人及其團隊持有。AB股制度實質上是將現金流權和控制權分離。這樣,創始人在持有公司少量股份的同時,仍然可以以極高的投票權牢牢控制自己的公司。

AB股可以顯著提高企業的R&D投資和專利產出,因為創始人更關註企業的長期增長動力。

AB股的潛在風險

如果創始人團隊決策失誤,其他股東就會成為失誤的“陪葬品”。

采用AB股結構的公司財務信息更加不透明,存在更多的盈余舞弊。因此,從公司治理的角度來看,AB股結構是壹把雙刃劍,需要謹慎使用。如果用得好,可以提高公司業績。如果用不好,會損害中小股東的利益。

總結:雙重股權結構使得公司創始人在持有少量股份的同時,對公司擁有控制權。二元股權結構的實質是現金流權和控制權的分離。這是壹把雙刃劍,需要小心使用。

第四,壟斷:關聯交易背後的真正動機

大股東短期努力支持和改善上市公司業績不是最終目的。他們支持這些公司是希望他們繼續生存下去,以便保留將來實施空心化的機會。他們的真正目的是實現長期利益的最大化。

那麽企業如何防止被大股東掏空呢?

1.如果能分配股份,就能保證兩個以上大股東享有控制權。

2.介紹機構投資者的角色。公司的股東有兩種,壹種是個人投資者,壹種是機構投資者。壹般來說,機構投資者每天都在研究這些企業,進行投資。因此,他們可以很好地利用自己的專業優勢,監督上市公司的管理層,參與公司治理,使公司的運作更加規範有效。這樣可以減少大股東侵害中小股東的機會。

動詞 (verb的縮寫)融資創新:局部優化之和小於整體優化。

大企業容易獲得貸款,那麽中小企業如何獲得貸款呢?

供應鏈金融,近年來非常流行的壹種融資方式。

銀行不願意貸款給中小企業,是因為中小企業信用水平低,貸了又怕收不回來。所以,核心是解決信息問題。

供應鏈中領先的核心企業信用水平高。

市場的競爭不再是單個企業之間的競爭,而是供應鏈之間的競爭。

通過對供應鏈上下遊不同企業之間資金的統籌安排,合理分散資金成本,使整個供應鏈的財務成本最小化。這波操作被稱為“金融供應鏈管理”。

金融供應鏈管理背後有壹個重要的思維方式:每個部分的優化不等於整體的優化。

供應鏈金融模式如何運作?

1,壹種常見的模式是應收賬款融資。

銀行需要核心企業承諾支付供應商的應收賬款,並反擔保其貸款。壹旦出現問題,銀行可以要求核心企業承擔損失。

2.還有壹種常見的融資倉模式,簡單來說就是存貨融資。這種方法常用於醫療器械行業。用貨物作抵押。

解決供應鏈中小企業融資問題的核心思想是利用信用度高的第三方合作夥伴為這些企業背書,減少信息不對稱。

供應鏈金融的核心是核心企業的背書效應。

六、掛牌定價:把錢留在桌子上。

當博弈雙方都是“壹錘子買賣”時,大多會選擇個人利益最大化的方法。但如果雙方是重復博弈,他們會把重復博弈的整體利益作為更重要的衡量標準。

所以,融資定價並不是越高越好。因為大部分公司上市後都會繼續融資。

錯誤融資決策的財務和非財務影響

定價錯誤對企業影響最大的其實不是財務,而是人才。

研究表明,質量越高的公司對未來的發展越有信心,上市時會越折價選擇,而不是想著“套現”的心態。

金融專家看待融資定價有兩種方式:

1.融資活動是重復博弈。在重復博弈中,整體利益比單筆融資收益更重要。

2.公司可以通過“把錢留在桌子上”的at貼現方式,向資本市場傳遞壹個信號,它是壹個優質企業。

七、效率管理:杜邦分析法

這是關於如何通過管理降低成本,提高效率的問題。

在財務上,我們用凈資產收益率來衡量公司的經營業績和對股東的回報率。

凈資產收益率決定了企業的自我持續增長能力。

自我可持續增長率是指公司在不發行新股或不改變經營方針的情況下所能達到的最大增長率。

自我可持續增長率-=凈資產收益率x留存收益率

留存收益率代表的是公司有多少利潤留在公司進壹步發展,而不是以分紅的形式返還給股東。

所以,當公司的收益率高的時候,企業就越能在不依賴外部資金的情況下,自我供給,維持自身的增長,大家對這個企業未來的發展就越有信心。

那麽,企業如何做才能提高凈資產收益率呢?

這種分解凈資產收益率的方法在財務管理中被稱為“杜邦分析法”。

銷售利潤率代表的是企業銷售的產品賺錢不賺錢,利潤高不高。

權益乘數與負債比率有關。資產負債率越高,權益乘數越大,凈資產收益率越高。

資產周轉率的核心就是壹個字——“快”。周轉率越高,公司的資產利用效率越高。

這兩年房地產企業突然開始轉型,執行高周轉模式背後的財務邏輯。

在外部銷售無法提升的情況下,內部提升是提高離職率的重要途徑,也就是在企業內部找錢。

杜邦分析的貢獻在於壹個重要的金融思想,叫做“分而治之策略”。它把壹個復雜的不知道怎麽解決的大問題分成幾個小問題,然後就可以判斷出企業可以從哪方面提升。任何壹方面問題的解決都可以帶動整體的提升。

八、商業決策:如何篩選有效的財務信息?

成本的相關性

財務專家將信息分為兩類:壹類是決策相關信息,壹類是決策無關信息。

決策相關信息是指會隨著不同方案而變化的信息2。

決策無關信息是指無論哪種方案都不變的信息。

在自制和外包的決策中,它們是如何分類的?

決策相關信息只是那些由於外包而可以節省的成本。

決策無關信息是指無論外包與否,仍然會產生的成本。

在做出是否外包的決定時,除了成本,財務專家還會考慮這種產品是否只能由壹家供應商制造。如果是,那就自己生產。如果有很多優質的供應商來做,從成本的角度會選擇最優的方案。

其實任何商業決策都是很復雜的,財務只是壹個決策維度。

壹條信息是否與決策相關有兩個標準:

壹個是這個信息必須隨著選擇的方案而變化,否則就是不相關的。

還有壹個標準,就是這個信息必須是對未來的預測,而不是歷史數據。

這就是為什麽財務報表的分析不能做出正確的投資決策100%。因為財務報表中的數據是基於歷史的,具有滯後性,股價反映的是投資者對公司未來經營業績的預期。

市盈率=每股價格/每股利潤

財務專家使用的每股利潤並不是公司的已實現利潤,而是公司未來12個月的預期利潤。

未來利潤是與投資決策最相關的信息。

九、成本識別:企業決策的決定性因素

在財務上,企業為生產產品而發生的這些間接費用統稱為“間接費用”。間接成本也是產品成本的壹部分。

錯誤的財務分析會直接導致錯誤的商業決策。

傳統的做法是用產量作為分配間接成本的標準。

作業成本法:驅動成本的根本原因是背後有壹個作業。所以成本分配的依據不是產出,而是背後涉及哪些活動。

總結:在管理者眼中,看待成本有兩種方式:

1,生產成本包括直接成本和間接成本。

2、準確的成本計算,首先需要準確的“成本動因”,即最匹配壹項活動的計量維度。

X.反咬效應:如何判斷壹個財務決策的好壞?

前期投資需要後期攤銷,這叫自攻。

R&D投資的資本化提高了當期利潤,但實際上留下了壹系列“後遺癥”。

壹些固定資產數量較多的企業,為了減少固定資產的年度折舊費用,提高當期利潤,可能會故意拉長折舊年限,減緩折舊率。然而,折舊期延長也意味著未來更多年的利潤將受到影響。這就是改變折舊政策的自噬效應。

人力資源的反咬效應

技術人員比例與企業績效呈倒“U”型關系。當技術人員開始增多,確實對企業有利;但如果比例過高,就開始對企業的創新和整體業績產生“咬合力”。技術人員的比例越高,他們的發言權和重要性就越大。他們會要求更多的工資待遇,導致企業承擔過多的額外成本。此外,技術員工過多,容易導致“搭便車”現象,也會對企業績效產生負面作用。

企業估值的反噬效應

每壹輪融資估值都會被推高,超過企業價值本身。企業壹上市,股價就破。這種現象被稱為“壹二級市場估值倒掛”,這也是企業估值的“自噬”效應。

XI。管理變革:每個人都是損益表。

企業整體是壹個大利潤表,員工是其中壹個小利潤表。如果每個人都為企業貢獻了最多的利潤,企業當然也能為股東貢獻最多的利潤。

公司各部門根據是否產生收入分為“利潤中心”和“成本中心”。利潤中心部門評估利潤,成本中心部門評估成本。

這樣做會產生問題。

1,部門之間目標不壹致。

2.部門之間無形中築起了壹道墻。

每堵墻都是壹扇門。

內部市場鏈機制。如何實施?

1,轉移定價(根據外部市場定價)

2.成本增加。就是在生產成本上加壹點利潤,轉移到其他外部部門。

管理專家用財務知識來管理企業是這樣的:

1.不管部門的屬性如何,不管是否直接面向市場,每個部門都是利潤中心。

2.當大家都想利潤最大化的時候,企業整體利潤最大化。

3.建立內部交易市場,所有部門都可以通過轉移定價成為利潤中心。

  • 上一篇:誰知道陜西搟面的詳細方法和調料的配方?最好有視頻。
  • 下一篇:超市是怎麽經營的?請教有經驗的老板!!!越詳細越好!
  • copyright 2024吉日网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