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壹,古代東北地區東北方言地理構成的三個時期。
雖然中國古代以漢字為主體,但漢語不同地區的語音和稱謂是不同的。根據楊雄的方言,有十二個方言區,東北屬於“燕方言區”。晏稱“幽州”,晏在滅商之前很久就發源於東北,姓屬“東夷”。“秦統壹中國後,九夷完全同化於華夏”。古北巖朝鮮語是漢語的壹種方言。燕人的活動範圍很廣,從燕山山脈以東到遼東半島,再到朝鮮半島以北和松花江南岸。1983年,考古隊在二龍湖北岸發現壹座鹽城。從出土的繩陶來看,確認是鹽城遺址。人是語言的載體,方言的形成在於人的流動。經過兩千年的努力,燕人與逐漸流入東北的齊人、趙人融合,不同地區的語言既輸出又接受,逐漸形成東北第壹個穩定的漢語方言時期。
《東夷後漢傳》說,箕子朝鮮“赴朝鮮後蜀四十余世,自稱為王。漢初大亂,燕、齊、趙數萬人去避地。而燕滿魏滿突破皇帝,成為朝鮮國王。”在韓國設立四個漢郡。其實早在秦漢時期,就有不少漢人從陸路和海路來到北燕和朝鮮,其中燕人和趙人主要走陸路去遼東,而齊人則走海路,“八代不改漢風”,早就形成了漢語方言。秦漢魏晉唐宋時期,山東、河北、河南、山西等南方省份的人口也流入東北。近年來,黑龍江省三江地區發現了許多漢城漢墓。在通化縣發現壹處秦漢長城管鮑和11遺址,秦漢長城東端可能在通化。2011,通化縣發現漢城赤壁松遺址,2011,大安附近後套木嘎發現戰國-西漢墓葬遺址。上述史實也打破了秦漢時期吉林省是“遼東異鄉”的說法,“是漢朝中央政府貫穿東北的重要論證”,指的是漢人的房屋。
元明清以來,漢族和少數民族南遷,特別是明清以來,山海關大量失業農民流入東北,也促成了漢滿融合的良好局面,形成了東北漢語方言的第三個歷史時期。
第二,東北方言是東北地區有四千年歷史的活化石。
東北方言是以漢族四千多年的土著語言和漢字為基礎的語言和文化。沿著方言的起源追根溯源,可以追溯到沒有文字的遠古時代。那時候只有語言交流,沒有文字。後來雖然有文字記錄語言,加強記憶,但由於文字傳播緩慢,特別是在偏遠的腹地,語言與文字很難對應。所以古代民間有很多有聲無字的語言。這個“嘎噠”屬於沒有確切詞語的語言,“嘎噠”、“別扭”、“角落”、“嘎啦”屬於詞語只能理解不能傳達的範疇。比如《鬼道》靈動靈動,鮮明地體現了古代漢字的靈活運用。“鬼道”和“神道”可以通用;再比如“妳起來(讀切第三聲)”。不識字的農民說這話,意思很明確,意思是“妳給我起來,離這裏遠點”。應該用哪個詞?“和”按其動作意義可以對應“上”,但與“上”不同,有“離開”的意思。也有沒有聲音的詞,比如“毽子”,本來是漢代的壹種玩具,卻被東北方言用作借代,發“荀兒”的音。
最能說明悠久歷史的壹種方言是對兒童的稱呼。江浙方言稱小女孩為“龍”,小男孩為“龍”,東北方言統稱孩子為“小嘎”,女孩為“小嘎”,男孩為“小七”。根據象形文字,人不會停留。而“嘎”和“哀”只是古漢字,至少在漢代就有了。這種方言是歷史的活化石。
第三,東北方言是東北各民族文化融合的大熔爐。
歷史上,東北壹直是漢族和多民族共同發展、爭奪生存空間的大舞臺。發展和競爭的過程就是語言交流和融合的過程。民族的融合,首先是民俗的融合。隨著習俗的融合,必然會帶來語言的融合。歷史上漢族土著與女真族、契丹族、扶余族、高句麗族、蒙古族、滿族等的融合。這些融合反映在具有重疊文化層次的方言中。在東北方言這個活化石的層面上,我們可以清晰地看到漢滿習俗融合的痕跡,比如“旅行”起源於滿語。“幹棍楞”是指所有顏色。吉林九臺有其塔木鄉,其塔木,滿族立竿樹,幹樹皆幹棍楞。“疙瘩秋滑”,意為不光滑,有結節,有大圓包,引申為“疙瘩”。“嚼果(咕)”,好吃又精致的東西。不僅僅是蛋糕或水果,滿族人在新年裏準備咀嚼水果。以玩具為首的“接妳”。“哼”,從達斡爾蒙古語引申為鞋的稱謂。“紮古”,借用蒙古語,原意為請醫生看病,引申為裝扮、裝飾。
在東北,漢人與俄羅斯人、日本人共同生活了半個世紀,語言的借用體現了殖民文化的滲透。比如“沙羅冷”就是加快的意思,也就是借用俄語的“沙”;“妳好羅達”(裝滿水的小桶)、“布拉吉”(禮服)、“騷韃靼”(士兵)是俄語的音譯;“霍亂”(壹種急性腸道傳染病),後來又采用了英語中的“霍亂”壹詞或其他外來詞,等等。
東北人說清楚壹件事,並不高明。民間智慧總想把它變得有趣、幽默、生動、富有詩意,從而創造出壹種新的語言趣味。用普通話來說,兩個人或兩群人靠在壹起,用“手牽手,肩並肩,心貼心”的比喻,已經夠形象了,但在民間還是不太滿意。兩個人可以牽手,但兩群人實際上並不能牽手,更談不上“親密”。這些只是官方語言的隱喻。所以在民間就產生了“推心置腹”和“舉臂”,比“用心去關心”更形象生動,更能有觸動感。方言和普通話也在變,比如“收拾”,原來的意思收拾,掃幹凈,比如“妳把妳的飯碗收拾幹凈”,從方言變成普通話,甚至普通話。壹、生動性,從靜態語言到動態語言,從抽象語言到生動語言。它的生動性來源於勞動,很多不動的詞語都是用動態的方式表現出來的。以“扒掉瞎子”、“扒掉”、“扒掉眼睛”為例,都是很抽象的詞來為人的精神狀態正名。人們編造毫無根據的謊言,方言中稱之為“瞎眼”。“瞎”來源於農村秋收勞動,說到沒有長粒的空棒子,就叫“瞎玉米”。用“謊言”來指責和代替說謊,不僅生動準確,而且帶有強烈的感情色彩。同樣,“掰”也是由於摘玉米的勞動。玉米的葉子需要壹層壹層的剝下來,描述事情的根源,辨別真偽,非常形象。再比如“八竿子打不著”,用來形容相當遙遠,來自農村的捕鳥活動。經常在空地上種壹點糧食,裝壹個旋轉的竹竿,逗小鳥玩。八桿子打不著壹只鳥,太遠了。
第二,東北方言有很大的豐富性。如果喝酒,不要說“喝”,要說“舀”、“整”、“倒”、“啜”。“深情,壹口;感情淺薄,看壹看。”酒桌上,猜拳令是最明顯的性格。頂是“打”和“打”;“鬧”、“搞”、“抓”、“整”的內涵最豐富。常見的“此嘎達”和“那嘎達”。
三、幽默感,東北人的語言充滿了調侃、幽默、滑稽的歇後語、俏皮話、心結,已經遊戲化、詩化了。所以在二人轉的文獻中,最好用古語而不是普通話,最好用地方方言而不是死板的概念詞。感受最強烈的是鄉音。壹旦兩個人轉到藝人嘴裏說出來,就覺得幽默搞笑。
陳是壹位善於運用方言的作家。我們從他的單機版《虛假的現實》中挑出幾個詞:
“我分不清誰的聲音是冷”——(用“冷”或“硬”來加強。)
“妳怎麽不怕捂著眼睛睡覺?”我睡得太多了。)
"兩兩茶可以沏壹壺——瞧那老顏色!"
從他的《窗旁月下》中選壹句歌詞:
誰不知道我說話的時候不記得甩嘴,嘴扁嘴直。越是趕上著急上火,越是添彩。兩只眼睛壹樣大,什麽也說不出來。妳油嘴滑舌的話我是趕不上,但是我緊繃的時候真的可以尖叫。這句歌詞,沒有特別註明出自哪個人物,卻能生動看出人物性格和鄉土氣息,幽默詼諧俏皮的語言風格溢於言表。
東北方言是活躍在人們口頭生活中的非物質文化遺產,是最值得珍惜的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