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都勻毛尖茶
都勻毛尖屬於精品毛尖,種植歷史超過500年。都勻是茶樹生長的好地方,主要是氣候溫和,雨量充沛,雲霧繚繞,土壤肥沃。
都勻毛尖茶的樣子像雪花,繩子像銀鉤壹樣卷得緊緊的。泡茶時,茶葉沈底,茶葉淡綠明亮,聞入鼻中清香撲鼻。喝了壹口,感覺很甜。就連中國茶界著名教授莊萬芳也是這樣稱贊都勻毛尖的:“雪粉香勻生,不遜於龍井碧螺春;飲後浮花鮮香,令人心曠神怡。”
500年前的明朝,都勻毛尖被列為“貢茶”,被明朝崇禎皇帝命名為“鉤茶”。1915榮獲巴拿馬國際博覽會優質獎,多次被評為中國十大名茶。2.惠水黑糯米
惠水是“中國黑糯米之鄉”,有“高原黑珍珠”之稱。黑糯米具有特殊的色、香、味,營養價值豐富。
黑糯米在惠水種植已近千年。這類糯米具有特殊的色、香、味和藥用價值,能補血益氣,補腦益腎,閉宮強身。中藥內服滋補,外用生肌,有“藥膳米”之稱。
現代科學家認為,黑糯米含有維生素K,鐵含量高,因此可以補血。每天吃150克黑糯米,可以滿足身體對賴氨酸和色氨酸的需要。用惠水黑糯米釀造的黑糯米酒、黑糯米香檳榮獲“貴州名酒”、“貴州優質新產品”等稱號。
3.長順綠殼雞蛋
長順綠殼雞蛋的蛋殼是天然的綠松石。吃青殼雞蛋可以改善睡眠,增強記憶力,增強免疫功能,降低血脂,軟化血管。吃青殼雞蛋對美容養顏、健身防病有很好的保健作用,是很好的禮品。
早在20世紀60年代,在固陽鎮馬暢村、巖臘村、杜畿村,人們就發現了綠殼蛋雞養雞,世代相傳,用來治感冒。因此,綠殼蛋雞被長期保護和繁殖。按照農村習俗,給親戚送禮,移民搬遷,綠殼雞蛋和綠殼蛋雞也作為禮物在異地生根發展。
2008年6月5438+2月,長順縣綠殼雞蛋通過貴州省農業廳審查鑒定,產地符合無公害農產品產地相關標準和要求,被認定為貴州省無公害農產品,並頒發無公害農產品產地證書。2012獲得國家有機食品認證,2014獲得國家地理標誌保護產品認證。
4.龍裏刺梨
“壹個金盆,帶點硬的樊凡,不吃硬的樊凡,吃金盆。”這是貴州省龍裏縣流傳的壹個謎語,謎底是刺梨。
刺梨又名刺梨、基納希,是貴州高原的野生特產,果皮上有小肉刺,俗稱“刺梨”。成熟的刺梨肉質鮮美,酸甜可口,富含維生素,藥用價值很高。花、葉、果、種子均可入藥,有健胃消食、滋補止瀉的功效。刺梨中維生素C的含量極高。每百克鮮刺梨含維生素C2000毫克,是獼猴桃的10倍,甜橙的50倍,蘋果的500倍,被稱為“維生素C之王”。
在現代社會,人們更加註重健康的生活和營養的飲食。龍裏看中了刺梨的廣闊前景,於2000年開始發展刺梨種植業。10年間,建立了15000畝刺梨基地,使刺梨這壹特產成為黃金生態產業。
5.貴定雲霧茶
外形如魚鉤,茶質綿軟,茶綠色清香。1993被國家指定為接待外賓用茶。1997年被中國佛教協會鑒定為“佛茶”。
在唐、宋、元、明、清是朝廷貢茶,屬於清代八大名茶。它是貴州唯壹的貢茶,也是中國少有的既有歷史記載又有銘文的貢茶。
6.福來甘泉酒
福來甘泉酒是黔南福泉市的特產。福來甘泉酒品質上乘,醇厚甘甜,濃而不烈。福來甘泉酒產於貴州省福泉市,歷史悠久,物產豐富,人傑地靈。具有入口綿軟香甜、回味愉悅、協調和諧、口感細膩優雅、空杯留香、優雅精致、甘甜和諧的特點。
福泉古稱“平嶽”。地處貴州省中部腹地,以山地為主,丘陵次之,屬於亞熱帶季風氣候濕潤區,熱量充沛,雨量充沛,無霜期長。壹年收獲兩次的農作物為釀酒提供了豐富的食物原料。福泉的白酒釀造歷史悠久,在當地頗有名氣。
7.獨山鹽酸皿
鹽酸菜原名壇酸,後改名鹽酸,是布依族、水族、苗族歷史悠久的食品。“獨山”鹽酸菜源始於明代。起初多為家庭制作,從民間作坊加工發展到工廠化生產,已有400多年的歷史。
選用貴州高原獨山優質蔬菜粗、鮮、嫩的菜花和嫩葉為原料,在微風中緩慢晾曬1-2天,用鹽揉搓脫水,入池腌制,再按秘方與甜酒、冰糖、大蒜等調味品混合,然後放入密封罐中發酵半個月左右。富含人體所需的19氨基酸、21微量元素和維生素。它是世界上唯壹有發酵谷物的發酵食品,也是開胃的理想配菜。
獨山鹽酸菜香味濃郁,色澤鮮艷,青椒紅蒜白,非常好看;吃起來又酸又辣,又辣又甜。作為粥的配菜時,可以刺激食欲,受到病弱者的歡迎。真正成為批量生產的商品是在清末。清代獨山的袁和熊是此菜的最佳制作人,此菜質量上乘,遠近聞名。它曾被作為貢品獻給皇宮。魯迅先生曾評價這道菜為中國最好的素菜。
8.翁黃安巴
甕安黃安巴是貴州省黔南州甕安縣的特產。翁黃安巴是貴州的傳統民間食品,距今已有1000年的歷史。因此,甕安也享有“中國巴荒之鄉”的美譽。
翁黃安糍粑采用傳統工藝精心制作而成。以當地富含天然鋅、硒的糯米為主要原料,配以大豆、紅棗、綠茶、黑糯米、冰糖等優質原料科學勾兌,用野生竹葉包裹,加工十幾個小時,直至巴荒由白變黃。
巴荒的糯米呈半透明狀,有糯米香,有黃豆香、紅棗香、綠茶香、竹葉香、木香香,富含人體所需的各種元素。目前,這種富有地方風味、蘊含濃郁鄉情的特色食品,正成為外出旅遊、居家和饋贈親友的主要選擇。
9.三都九千酒
水族釀酒歷史悠久,有2000多年的歷史,文字記載1700多年。特別是三都九千地區的九千酒,以味道鮮美醇厚著稱。
水族民俗5月5日(端午節)采藥,6月6日制曲,9月9日烤酒。端午節到6月6日,各村各村的婦女全部外出,由懂藥的老婦女帶領,到月亮山原始森林采集各種野菜,最後聚集在壹起熬成藥液,加入飯團、面團、麥麩、糖殼等。,揉成顆粒,制成酒曲。曲制好後,下面的材料和工藝就特別講究了。必須用當地特產紅糯米和月亮山優質泉水采摘的糯米為原料,在九千鎮獨特的氣候環境中釀造。酒制成後,用陶壇在密封的酒窖中釀造中國獨有的、享有千年美譽的原生態保健酒——九千酒。
九千酒的釀造工藝是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即使年產量達到1.5萬噸,也只能按照傳統工藝生產出合格產品。工藝要求:必須使用純糯米為原料(糯米由水族采摘),必須使用天然山泉水(九千鎮水質必須在二級以上),必須充分窖藏,必須保證產品中不添加其他生產過程中不產生的物質。
10,平塘雅周陶器
崖州鎮是中國著名的“崖州陶”之鄉。雅周制陶已有600多年的歷史。據平塘縣誌記載,崖州制陶始於明代洪武時期。由於雅周擁有豐富的粘土資源和獨特的制釉原料,以及布依族豐富的傳統文化,逐漸形成了雅周制陶的獨特技藝。
到清朝末年,雅周陶器已具相當規模,產品遠銷東南亞各國。民國時期達到頂峰,產品大量銷往四川、雲南、湖南、廣西等地,部分傳教士將雅周陶器帶到歐洲。此時的雅周小城,已有100多家陶器小作坊。作為中國十大陶瓷名品之壹,雅周陶器造型憨厚,光澤明亮。早在100多年前,雅周精美小巧的陶器,如玩具、煙鬥、禮器等,就已遠銷東南亞。
11,三都水族馬尾繡
貴州省三都是中國唯壹的水族自治縣,位於貴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東南部。水族馬尾繡是以馬尾為重要原料的特殊刺繡技藝,由水族婦女代代相傳。它有獨特的工藝和精美的刺繡產品。被譽為“刺繡藝術的活化石”,是第壹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水族馬尾繡的起源壹直不明,主要產品是馬尾繡吊帶和馬尾繡花鞋。四川成都的織繡,其他民族的刺繡技藝也是以馬尾為原料,但只有水族如此密集地用於吊帶等刺繡。水族馬尾繡工藝有自己獨特的制作技巧和方法。2006年6月,馬尾繡入選第壹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為這壹古老的原始藝術的保護帶來了更好的機遇,也為研究水族民俗、民風、圖騰崇拜和民族文化提供了寶貴的藝術資料和保護途徑。
12,羅店玉
羅甸玉是不可多得的集經濟、文化、藝術於壹體的品牌產品,白度好,質地細膩,拋光後光澤油膩,具有很高的收藏和經濟價值。常見的石頭(山料制作)有白中帶灰的,有純白的,有壹點淺綠的,很少黃色的。加工後,成品雕刻的白度可以接受。透明度略差,通過透光率來彌補,拋光後感覺油油的。羅甸玉結構細膩,部分有瓷美。
從2009年開始,貴州羅甸玉被發現並開采了幾年。優質的羅甸玉質地細膩、密度高、白度尚可,透閃石含量達到95%,也被權威鑒定機構鑒定為和田玉。
13,荔波土華埠
麗波印花布是壹種純棉面料,由手搖織布機織成,只用植物染料。是布依族的傳統手工藝品,據說有上千年的歷史。整個制作工藝精細,色彩分明,線條均勻,具有濃郁的民族特色。
荔波土布常見的材質是石頭(山料制作),白中帶灰,有的純白,有點淺綠,有點黃。加工後,成品雕刻的白度可以接受。透明度略差,通過透光率來彌補,拋光後感覺油油的。羅甸玉結構細膩,部分有瓷美。走親訪友,壹定要送自制的布。新房完工,房梁上掛在地上的土布越多,業主就越有面子。那家娶了個女的,戴的土花越多,人家會說這家人真能幹。
14,惠水鳳翔印染
惠水縣的“鳳翔染”以其獨特的工藝和極具感染力的圖案,被譽為“繪在布上的青花瓷”和“布依族不用出土的文物”。2008年6月,“鳳翔染”入選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關於鳳翔染有壹個美麗的傳說。古時候,惠水壹個聰明的布依族姑娘織出了好布。壹次偶然的機會,她把編織床放在了房子邊的楓樹下,突然,壹大滴楓樹油滴了下來,落在了編織布上。經過後期印染,滴油處出現了意想不到的美麗圖案。從此,鳳翔染被譽為“天然染”,以楓香香油為主要原料。用楓香樹脂和黃油為原料,在農民編織的白色土布上畫出花鳥、龍鳳等圖案,然後浸入染缸中。染料都是天然采集的,不僅色彩鮮艷,而且香氣四溢。染色取出後,經過水煮脫脂,形成藍底白花的鮮艷對比畫布。
15,水族銀飾
銀飾品是壹種美麗的文化藝術,在水族地區廣為流傳,深受水族人民的喜愛。它被視為美好的象征,是勤勞和財富的象征,如水族的婚禮,新娘以銀飾作為嫁妝,男方以銀幣和銀器作為禮物;在水族的“借尾”、“借基”、“借額”等節日期間,少女、少婦們都用銀飾裝扮自己,有的戴著重達10公斤的銀頭,全身銀光閃閃。水族銀飾制作工藝復雜,包括鑄造、錘打、雕刻、焊接、花絲、清洗等20多道工序,圖案多以魚紋、龍紋為代表。水族銀飾藝術作為記錄水族社會歷史、經濟、文化和習俗的“活圖騰”,向我們展示了水族社會豐富的觀念意識。
銀飾在水族服飾中占有非常突出的地位,尤其是在女性服飾中。銀飾已成為不可或缺的裝飾品,無論是造型風格還是制作工藝,在中國少數民族中尤為突出。透過銀飾體系、其風格和裝飾,可以把握其時代文化和地域文化的脈搏。
現在邊肖手上有壹個銀手鐲。在貴州,如果家裏有年輕人,長輩會送他手鐲作為祝福。當地買的手串和城裏的很不壹樣。都是手工制作,很有質感。黔西南州的織布也很漂亮,但是手工布很貴,但是手工鞋墊很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