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資者網劉浩華
165438+10月9日,已通過港交所聆訊的德祺藥業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德祺醫藥”)啟動公開發行,擬在全球發行65438+5.42億股h股,發行價為15.8至18.08港元,股票代碼為06996.HK。預計65438發行。
據介紹,德啟醫藥是壹家專註於臨床階段創新抗腫瘤藥物的生物制藥公司。該公司的獨特性來自於其行業領先的研發能力和開發新的抗腫瘤療法的差異化戰略方法。
雖然德奇醫藥已經開始發行股票,但該公司仍處於持續R&D投資狀態,尚未推出適銷對路的產品。商業化已經成為該公司最迫切的問題。
針對德奇藥業的上市進度、資金使用及後續發展情況,Investor.com致函公司董秘,但壹直未收到對方回復。
生物醫藥成資本搶“香餅”
就商業屬性而言,德啟醫藥所屬的生物創新藥研發行業屬於“高收益高風險”。所以大部分生物創新藥物研發公司在上市前都是虧本的。
與近兩年申請在港交所和內地科創板上市的生物制藥公司壹樣,德祺藥業沒有盈利,近三年累計虧損超過6543.8+0億元。
招股書顯示,2018年、2019年和2020年上半年,德祺藥業的收入分別為946.4萬元、5294.6萬元和19366萬元;對應的凈虧損分別為6543.8元+0.46億元、3.24億元和5.38億元。其中,研發支出分別為1.1.6億元、1.1.6億元和1.7億元。
國信證券投資銀行業務部執行總經理黃令義告訴Investor.com,“在資本市場上,人們更關註生物醫藥公司選擇的軌道、研發技術能力和未來的增長空間,而不是現在是否盈利。”
據悉,自2018年HKEx啟動18A章以來,沒有收入的生物技術公司被允許上市。截至今年9月底,港交所已歡迎265,438+0家符合18A章要求的醫療健康公司來港上市,融資536億港元。
內地a股上市公司科創板也不甘落後。自2019年科創板開板以來,截至2020年10月30日,已有185家科創板企業在* * * *上市,其中,醫藥生物企業38家,募集資金484.4億元,行業總市值為。
“從資本的角度來看,醫學生物具有較高的投資屬性。醫藥行業年初估值在35倍PE左右,到10年末增加到47倍。”西南證券醫藥生物集團首席分析師杜向陽對Investor.com記者表示,從供求關系來看,人口老齡化導致的慢性病患病率上升和醫療支出的持續增加,也給醫藥生物行業帶來了更大的市場空間。
西南證券撰寫的《2021醫藥行業投資策略:雙周期背景下“創新升級+進口替代”引領醫藥大時代》分析報告顯示,2003年至2013年,慢性病患病率增長1倍。
報告稱,“在供給方面,我們可以看到醫藥的地位在不斷提高,醫療衛生支出也在增長。從我國醫療支出占GDP的比例來看,已經從2003年的4.9%上升到2019年的6.6%。從全世界來看,目前發達國家的比例在13%左右。”
黃令義補充道:“以前我接觸的申請上市的公司都比較傳統,這兩三年申請上市的大多是生物醫藥公司。”
多渠道資本加持推動公司估值躋身百億
資本有多青睞生物醫藥企業?從德啟醫藥可以看出。
根據德啟醫藥的招股書和公開資料,2065438+2007年4月,全球500強上市公司Celgene入股德啟醫藥。
2065438+2007年8月,德祺藥業完成21萬美元的A輪融資,由華晨資本、祁鳴創投、泰富資本、老虎投資投資。
2019,1月,德啟醫藥獲得1.2億美元的B輪融資,由於波資本、方圓資本領投,信基、藥明康德、祁鳴創投、泰康資本、泰富資本跟投。
今年7月,我們完成了由富達投資領投的9700萬美元C輪融資。此輪也得到了高瓴創投和GIC公司的背書,老股東祁鳴創投和於波資本繼續投資。
也就是說,德奇藥業已經籌集了近2.6億美元用於研發和日常運營。
據悉,德啟藥業已引入包括富達投資、GIC新加波政府投資公司、貝萊德、於波資本、高郵資本、紅杉資本在內的10名基石投資者,認購本次發行價值約65438+7900萬美元的股份,占中間價發售股份的53.25%,有6個月的鎖定期。
在資本的加持下,德祺藥業上市後估值有望躋身百億。
安信證券最新發布的報告顯示,從估值角度來看,德祺醫藥可以針對程諾建化(09969。HK,市值6543.8+052億),港股血瘤和實體瘤深度相當的生物制藥公司。在自主研發能力和產品進度方面,程諾建華略勝於德奇醫藥。但考慮到德奇醫藥進口的核心產品為同類唯壹藥物,目前競爭格局良好,且對大適應癥非小細胞肺癌有布局,認為公司合理市值接近程諾建華,約為6543.8+05億港元,短期內有20%左右的增長空間。
杜向陽表示,受疫情和流動性兩大核心因素影響,年初至今,申萬醫藥指數上漲48.2%,跑贏滬深300指數約32.5個百分點,位列行業第四。
產品商業化的道路崎嶇不平。
在資本的加持下,德啟醫藥實現商業化顯得尤為重要。
招股書顯示,德啟藥業建立了由65,438+02項資產組成的高選擇性管道,其中包括2項臨床晚期資產、4項臨床早期資產和6項臨床前資產。同時,有9個正在進行的臨床試驗和5個計劃的臨床試驗。
其核心產品為ATG-010和ATG-008,分別從核藥集團和新基公司進口。其中,ATG-010(selinexor)是全球首個用於治療難治性和復發性多發性骨髓瘤的選擇性核輸出抑制劑(SINE),是全球首個SINE口服抗癌藥。ATG-008是同類產品中的第壹個,用於治療肝細胞癌和非小細胞肺癌。
中國科學院上海生命科學研究所教授胡蘭典告訴Investor.com,“由於缺乏治療癌癥的有效藥物,審批門檻相對較低。新藥要看有效人群的比例或者對某壹類人群有特效。”
根據Jost Sullivan的數據,20101900中國多發性骨髓瘤患者,預計2024年復合年增長率將增至10.4%至167200,預計同年市場規模將達到1470億元人民幣。中國的DLBCL市場也有望快速增長。2019年中國DLBCL患者199100人,預計2024年將增長至25050人,年復合增長率為4.7%,預計2024年市場規模將達到1860億元人民幣。
胡蘭典還表示,新藥進入臨床試驗階段只是第壹步,還會繼續投入研發。
德啟醫藥在招股書中表示,“募集資金6543.8+0億元中的5.5億元將用於生產基地二期,以擴大MCV2疫苗和MCV4疫苗的產能。”
“從政策層面來看,國家大力支持創新藥物的上市和商業化。”杜向陽告訴Investor.com記者,今年的《基本醫療保險用藥管理暫行辦法(征求意見稿)》進壹步明確了“騰籠換鳥”策略中的減法方向。通過轉移品種降低醫保支出,為臨床必需藥和創新藥騰出空間。同時規定年度動態調整和創新藥醫保準入談判,可以加快創新藥進入醫保的速度,促進新壹年的放量。
據悉,德祺醫藥的ATG-010產品預計最早將於今年年底或明年壹季度提交在中國進行多發性骨髓瘤三線治療的申請。基於新藥研發行業的特殊性,資本市場對生物醫藥非常渴求。近兩年,在資本的加持下,生物醫藥上市公司的股價也獲得了良好的市場反饋。但對於壹個企業來說,資本運作只能帶來短期效益,產品的商業化才能讓企業可持續發展。從德啟醫藥披露的數據來看,實現商業化還有很長的路要走。(思維財經出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