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不僅是壹位偉大的思想家,也是壹位偉大的教育家。他在長期的教育實踐中總結出許多有意義、有啟發性的教育思想和獲取知識的方法。在春秋末期這樣壹個社會大變革的時代,保守的奴隸主貴族無法應對現實生活的變化,也不可能培養出符合社會發展要求的人才。但是,就整個社會的發展而言,我們需要壹批人才來解決現實社會中的各種復雜問題。孔子適應了當時社會的需要,通過教育給人知識,成為中國歷史上最早的教育家。
孔子提出“教育無階級”。雖然對這句話有各種各樣的解釋,但它涉及到擴大教育的範圍,使受教育的人不僅限於奴隸主和貴族,應該是毫無疑問的。孔子自己也實踐了他的“教而無分”的思想,所以他說:“只要我有十塊肉幹作學費,我就絕不會教不下去。”(《論語》)他的做法對當時急需解決的人才問題起到了很大的作用。當然,孔子所說的“有教無類”並不是針對所有階層的,更不是培養為全民服務的人才,而是培養更多能適應社會發展要求,為統治階級服務的人才。盡管如此,孔子的教育活動結束了過去貴族壟斷的“官學”,開始了知識的私人傳授。所謂“向庶人學習”,始於孔子。從這個角度來說,反正對當時的社會發展是有利的。
而且孔子通過自己長期的教育實踐,總結出了很多符合人們認知規律的經驗。但孔子在這方面的思想並不是認識論本身的問題,主要是對教育方法和求知方法的概括和總結。
首先,孔子強調人的知識來源於學習。雖然他也講過“有學問”“唯智是愚”,但說明孔子還是被傳統觀念束縛的。但從他具體的教育活動中可以看出,他並不十分重視這壹點。他所謂的“性相近,相學甚遠”是他自己的命題,顯然與“天生就知道”的觀點不符。孔子從來不認為自己是“智”的,他也從來沒有說過誰是“智”的。他甚至認為堯舜也會犯錯誤。關於他自己,他說:“我不是生來就知道,我老了,渴望尋求。”(《論語》)他很好學。他自己對自己的評價是:“十室之城,必有忠臣如丘,不如好學如丘。”(《論語·公冶長》)他稱贊顏回好學,說:“有顏回者好學,可惜短命而死,今將亡。”(《論語·先進》)子貢問:“孔子為什麽叫葉文?”子曰:“敏而好學,不恥下問,以言為據。”(《論語·公冶長》)可見孔子非常重視學習,認為人的知識來源於學習,人的品德只有通過學習才能獲得。所以,他所謂的“原始知識”幾乎成了空談,事實上,他並沒有重視。
壹般來說,孔子提倡學習的知識有兩個方面:壹個是學習古代文獻和法律法規所獲得的知識,可以說是歷史知識。在《論語》中,孔子從過去的歷史文獻和法律法規中學習知識的地方很多。他自己說他是“言而無行,信而古來”。《論語》和《農村黨》中的文章,除了少數幾節,大部分都是以古代制度為主,這是孔子所學。從孔子講授的內容來看,大部分是古代文獻、法律法規等。“孔子對學生的教育有四個內容:歷代文獻、人生行為規則、忠天下、信朋友。”(《論語》)這裏所說的“歷代文獻”,就是詩、書、禮、樂等等。二是從現實生活中獲得的知識,可以說是真正的知識。但孔子更重視觀察而不是實踐,尤其是他對生產實踐的輕視。在《論語》中,有很多記載孔子的意見是我們在生活中要註意學習的。比如他說“三人行,必學吾師,擇善而從之,改惡而從之”(《論語》),“不恥下問”等等。但是,孔子輕視生產實踐是非常錯誤的。壹次,他的學生樊遲讓他種植莊稼和蔬菜。他不僅說自己不如老農民和菜農,還罵樊遲:“樊遲真是個小人!做統治者講究禮,百姓不敢敬畏;做統治者重義,所以老百姓不敢違抗;做統治者講究信仰,所以普通人不敢隱瞞真相。如果這樣做了,四面八方的人都會背著孩子來投敵,就沒必要自己種莊稼了!”孔子這樣說,是想說明他是壹個剝削階級的思想家,從來不勞動,鄙視勞動。
其次,孔子總結了壹些學習的規律,得出了壹些認識事物的普遍規律,並以此作為他指導學生學習的方法。
他指出,反復學習可以使人認識得更深刻,從而獲得新的知識。他說:“溫故而知新”(《論語》為政),“學而時習之”(《論語》為學)等等,就是這個意思。雖然孔子沒有通過分析過去的經驗來明確地談論事物發展的規律,但他已經知道他可以從過去的知識中學習,這有助於理解當前的事物。孔子經常向別人求教,從別人那裏學到知識,然後用來教別人。他說:“我有很多知識嗎?我沒有。壹個普通人問我,我對他的問題壹無所知。但是在我從他的問題的兩面質疑他之後,我得到了很多啟發,然後試著告訴他。”(《論語·子涵》)
孔子也從教育實踐中總結出“學”與“思”的關系。他說的“學習”和“思考”的關系雖然不等於感性認識和理性認識的關系,但也是別人的經驗如何通過思考變成自己的知識的關系。“學”就是學習別人的經驗,學習現實生活。“思考”就是通過思考來消化別人的經驗和自己從現實生活中學到的東西,使之成為自己的知識。所以他說:“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論語·為政》),只學前人之學而不思則罔,只能呆在迷宮裏不知是非;僅僅憑空想而不學習和利用前人的知識和經驗,將壹事無成。看來,孔子雖然也重視“思”,但更重視“學”,他認為“學”是“思”的基礎,所以他說:“我盡量整天不吃東西,不熬夜地思考;沒用的,還不如學。”(《論語·衛靈公》)壹般來說,在人類認識史上,總是先強調學習(直接經驗和間接經驗),然後才逐漸註意到思考(總結經驗找出規律)。孔子通過個人的教育實踐,開始認識到兩者的關系,開始重視學習,達到了思維的認知階段。
孔子認為知識應該盡可能豐富,他自己也是壹個博學多才的人。但孔子認為,淵博的知識必須有壹個中心思想貫穿,這就是他所說的“壹致”。“壹”的發現,也就是中心思想,或者說本質,可以穿透很多看似不連貫的知識。當然,按照孔子的整個思想來看,這個貫穿壹切的“壹”的思想實質就是他所說的“仁”。他說:“人不仁,如禮;人都沒心沒肺的,那妳高興什麽?”(《論語·八蜀》)也說:“君子無終食則違仁。他若有所期,必有所敗”(《論語·立人》);“仁者見仁,智者見智”。按照孔子的說法,壹方面凡事都要以“仁”相待,但另壹方面也意味著每個人都要對自己有所要求,把自己當成“人”,在自己應該站的位置上盡力而為。因此,他所說的“仁”,包含著從階級與個人的關系上重視人的作用的觀點,這種觀點不僅貫穿於他的教育思想之中,而且貫穿於他的壹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