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的發展
根據藝人和老師的關系,黃孝古畫戲的歷史可以追溯到1850年前。清道光三十年(1850),葉所作《漢口詞》卷五稱“俗人偏自愛,最愛油腔;地球蕩來蕩去看花鼓戲的描寫,開場總是在兩三個晚上。本文中提到的古畫戲是黃孝古畫。
楚劇是鄂東的“哦哦”與黃貝、孝感的語言、音樂相結合而形成的壹種劇種。在它形成的早期,只有在農村過元宵節時才唱,所以也俗稱“燈會”。演員多為手藝人、農民,表演多為業余自娛。後來淡季演出的麥黃班、四季班逐漸出現。演員也逐漸開始從業余走向半職業或職業,從自娛自樂走向賣藝謀生。最早的戲班是光緒年間由的艾九蝶、彭和橫店的組建的兩個戲班。當時唯壹的唱腔就是哦哦,悲傷,四平和【想孩子】,【探親】之類的小調。壹個戲班七八個人,戲不多。
光緒二十六年(1900),曾經下鄉演出的戲班開始進入漢口附近的沙口、水口兩鎮,在茶園裏演唱。當時外國當局和漢口租界的茶園主也想通過演戲繁榮市場,增加稅收,於是黃孝古畫戲在兩年後(1902)首次進駐漢口德租界的鄭晴茶園,開創了楚劇入城的歷史。辛亥革命後,租界開始出現劇院。最早唱黃孝古畫戲的租界劇院有四海升平樓、* *和升平樓、玉壺春等。,有1000多個座位。最受歡迎的演員是(花旦,後改名為姜)、小(丹嬌,後改名為李百川)和肖雙紅(花旦和)。劇目有蔡名鳳詞店、張德和詞店、胡延昌詞店、雲樓會、花樓會、東樓會、西樓會。
黃孝古畫戲從農村到城市的演出是其發展史上的壹個重大轉折點。漢口是九省通衢,商業發達,人口稠密,文化豐富,劇種繁多。為了滿足城市觀眾的需求,黃孝古畫戲廣泛吸收和移植了其他地方劇種的劇目來豐富自己。從壹邊倒的戲碼,短劇,破劇,轉到了這個故事連貫,壹波三折的戲碼,比如契約,賣花,龍袍,蝴蝶杯等等。1922李百川和張還組織劇團到上海世界演出壹年。上海觀眾不喜歡人的聲音來幫助他們,這促使黃曉的古畫戲曲藝術家們考慮改革這種傳統的唱法。1923年,陶谷鵬、張等著名演員聘請中國戲曲盲人鋼琴家顏將原唱人聲改為伴奏,獲得成功。此舉對鑼鼓戲的發展具有開拓意義,對其未來發展影響深遠。在接下來的二十年裏,黃孝古畫戲的演出逐漸擴展到武漢周邊的壹些縣,並逐漸取代了最初流行的古畫戲。這壹時期,黃孝戲的藝人學習和吸收了京劇和漢劇的表演藝術,表演水平不斷提高。在布景、化妝、服裝上也進行了相應的改革;蓮臺本劇開始興起。
1926年,黃孝古畫戲以“楚劇進化社”的名義加入湖北省戲劇家協會,並在協會籌備會上正式命名為“楚劇”。第壹次國內革命戰爭時期,黃孝花鼓進入由* * * *制片人李之龍主持的漢口“血花世界”娛樂場所。在李之龍等人的幫助下,楚劇辦起了楚劇演員培訓班,編導、改編、演出了《想尼姑》、《抽水》、《費公之自殺》、《重返南方》、《父親的家》等劇目。這壹時期,陶谷鵬、王若愚、段殿坤等楚劇代表人物在團結藝人、改革楚劇藝術等方面為楚劇的發展做出了貢獻。1927年國家分裂後,楚劇被趕回租界演出。69部楚劇和5家楚劇劇院被取締,72名楚劇演員被捕。楚劇的發展壹度陷入困境。抗日戰爭爆發後,楚劇藝人在中國* * *制作黨的領導下,積極參加抗日救亡運動,並組成多個流動宣傳隊在大後方演出。演出劇目有《嶽飛母親》《殺宮》《新天合配》。同時,壹些楚劇藝人參加了活躍在鄂豫皖邊區的新四軍第五師楚劇團。他們自編自演了《賜禮之怒》、《殺人如麻》、《長沙失陷》、《白回家》等壹批劇目,對團結、教育、鼓舞抗戰軍民、瓦解敵軍起到了積極作用。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楚劇獲得了空前的繁榮和發展。湖北楚劇團、武漢楚劇團和壹批縣級專業劇團相繼成立。楚劇的流行區域也擴展到了鄂中、鄂北、鄂東南的大部分地區。在演員培養、藝術創新、傳統梳理、新劇編選等方面都取得了很大的成績。整理改編了《葛麻》、《包連登》、《烏金記》等八十余部傳統劇目。其中《葛媽》在1952年舉辦的首屆全國戲曲觀摩演出大會上獲獎,也在1956年被上海電影制片廠拍成黑白電影。此外,還將《趕集會》、《吳天壽的讀書》、《打豆腐》、《白扇》、《楊跳閘求恩情》等壹批劇目制作成信息片。創作改編了《劉》、《奪佃》、《雙角子》、《追報》、《桃花扇》、《太平天國》、《甲午戰爭》等近現代歷史劇。移植了壹批現代題材的劇目,如《白毛女》、《劉胡蘭》、《羅漢錢》、《李雙雙》、《奪印》、《兩兄弟》、《姜傑》、《沙家浜》。其中,劉被上海天馬電影制片廠拍攝成1958的黑白電影。《雙龍子》被珠江電影制片廠1965拍成黑白電影,《尋人報》被長春電影制片廠1977拍成彩色電影。
藝術特色
最初,楚劇是壹種伴隨著鑼鼓的歌唱形式。其唱腔可分為板腔、小曲、高腔三種,以板腔為主。板腔唱腔有三種:條、悲、先腔、英山、四平、石之美。突腔源於“哦哦腔”,是楚劇的主腔。可分為男突腔、女突腔、悲突腔、西皮突腔四種。其中,男腔粗獷質樸,女腔委婉柔和,悲腔深沈悲涼,西皮腔質樸剛強。曲調節奏靈活多變,既可敘事又可抒情,運用廣泛,富有表現力。早期也叫“大悲”,只有壹個女腔,是宮簽的壹種交替模式。其旋律悲涼委婉,善於抒發悲涼之情。仙調是征商交替的調式,唱腔的音色千差萬別。他的曲調或委婉哀婉,似哭,或激烈悲涼,善於表達激昂憤怒的情緒。英山調,原為北路花布的壹個曲調,現已成為楚劇的主要唱腔之壹。其曲調活潑、清新、甜美、流暢。四平曲調明快華麗,善於表達歡快愉悅的情緒。新中國成立後,四平戲從西皮四平發展衍生而來,其旋律華麗委婉,適合仙女、公主及地位高貴的婦女演唱。《十枝梅》原是田面古畫戲《壹邊倒詞》和《十枝梅》的專用調,後成為楚劇唱腔的組成部分。其旋律歡快柔和,善於表達歡快或憂慮的情緒。
據統計,楚劇共有60多種風格各異的曲調,其中壹部分來自湖北的各種花鼓。原來是壹劇壹曲,專門用來唱特別的歌。入城前後的小調楚劇占了很大比重,大多是用來唱生活的小戲。後來由於劇目的變化,隨著劇目的淘汰,壹些小調也很少使用了。新中國成立後,對小調進行了改革,增強了小調的表現力,使其應用更加廣泛。小調大致可以分為兩類。壹種是按旋律填寫歌詞,每首歌詞的句數和長短必須按旋律格式填寫,如十繡調、賣雜貨調、麻城調等。另壹種是報話腔,首尾曲調相對固定,中間可根據歌詞長短分為上下兩句。報道靈活,近似口語,如乞討學錢,賣棉紗,牛絲雕。
高腔曾是湖北襄陽、黃岡、荊州、孝感等地的壹種高腔劇種,但在舞臺上早已名聲在外。新中國成立後,武漢楚劇團對1956麻城、鐘祥的高腔戲、曲牌進行了挖掘整理,並運用於新編歷史劇、現代戲的唱腔中,使之成為楚劇唱腔的組成部分。高亢的曲調十分豐富,包括100多首歌曲,如《洪橫襖》、《索南枝》、《伊春令》、《吳彤雨》和《山坡羊》。它的旋律優美,節奏平緩,歌詞優雅,抒情敘事尚可。
角色扮演
楚劇的表演藝術是以對偶戲為基礎,吸收了京劇和漢劇的表演藝術,通過長期的演唱過程逐漸發展起來的,沒有嚴格的角色和職業之分。早期的表演只有壹次醜,後來有了蕭聲和胡子升。進城演出後,行當的角色開始增多,出現了鄭丹、肖丹、花旦、老聃、姚丹、蕭聲、老生、醜女、華聯等行當。以前女演員都是演員,建國後開始出現女演員。
楚劇是二人轉,很少用直白的英語說。早期的“片面之詞”劇,都是唱到最後的。有些劇雖然是自述,但還是需要歌詞補充。雖然這個特點在入城演出後有所改變,但還是以歌手為主,有時候壹句歌詞能達到100多句。歌詞帶有強烈的敘事和朗誦色彩。雖然有些歌詞有兩三個十字,但唱起來還是能做到思路清晰,條理分明。
在楚劇的表演中,丹丹註重人情濃郁的家庭生活劇,唱腔樸實細膩親切。沈雲陔(十歲紅藝名),丹校著名女演員,擅長揣摩人物性格,將舞臺人物的思想感情和精神狀態在具體情境中準確自然地表現出來。他的劇目有《殺狗驚妻》、《斷橋》、《呂蒙正灑粥》、《夜夢冠帶》等。,都達到了很高的藝術水平。勝教註重運用中國傳統戲曲表演節目,表演範圍廣泛,既可以表演民間生活的小戲,也可以用袍子表演。男主角高月樓,擅長用傳統節目刻畫人物,被譽為“性格演員”。他在舞臺上因扮演《斷橋》中的徐賢、《蓮花燈》中的劉彥昌和《九件衣服》中的沈大成而聞名。小醜們註重用幽默的吟誦和多變的面部表情來描述各種角色。在楚劇劇目中,醜角塑造了許多個性鮮明的舞臺角色。比如《葛麻》裏機智幽默的勞動者葛麻,《楊調》裏吝嗇的土財主楊調,口若懸河的能說會道者趙能言,還有混飯吃、行騙的書生九相公。歷史上著名的楚劇演員主要有蔣、李百川和關。陶谷鵬、高悅樓、黃、張、黃楚才、李亞喬、、鐘惠然、高紹樓;朱福全、羅孝全、徐小哈、盧小山、熊、等。
文獻介紹
楚劇百年城/余文祥寫。-北京:中國檔案出版社,2001。-179頁。——(武漢文史收藏。第壹系列)
楚劇音樂/周。-北京:中國戲劇出版社,1994。-581頁。
《楚劇音樂概論》/朱斌主編。-武漢:長江文藝出版社,1993.438+0。-472頁。
中國戲曲年鑒。湖北卷/中國戲曲誌編輯委員會編輯。-北京:文化藝術出版社,1993.1。-664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