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吉日网官网 - 傳統節日 - 東漢墓葬中的雕刻陶俑是如何發展的?

東漢墓葬中的雕刻陶俑是如何發展的?

俑起源於中國古代“物死如生”的喪葬觀念。最早的俑是在殷墟商代墓葬中出土的。春秋戰國時期,陪葬俑的興起取代了舊的人祭習俗。

漢代雕塑是古代雕塑藝術史上的壹個大發展時期,這壹時期的俑的種類、數量、材料和水平也達到了壹個新的高度。從目前出土的情況來看,關中西漢帝陵陶俑數量最多,陶俑壹般高50-60厘米。或繼承秦俑特點,塑而繪之;還是效仿楚的風韻,裸身塑衣。侯公墓裏,除了兵士,還有在家取樂的奴婢和藝妓俑。侯公墓中的陶俑比陵墓中的陶俑略小,等級分明。陪葬俑在低級官員和地主的墓中也很常見。這些俑主要是家庭侍女。有女仆可以叫。死後怎麽會沒人訴說?西漢南方普遍木俑,楚制依舊。山東的陶俑繼承了戰國時期古拙的傳統。隨著東漢莊園的發展,出現了更多的帶有場景模型的小陶俑,其造型也更加靈活、生動、傳神。其中,河南的舞蹈、武裝俑就有數百件;四川的工作和說唱俑;廣東的陶船和船夫俑;甘肅武威的青銅車馬禮儀俑代表了這壹時期的最高水平,代表了俑的豐富性和人們豐富的想象力。

俑的發展有著鮮明的時代性。總的來說,東漢的俑和動物雕塑,無論是題材還是雕塑技法,都比上壹代有了很大的進步。尤其是四川出土的墓葬人物,具有鮮明的地域特色。西漢的墓俑以都城所在的長安為中心,東漢的以洛陽為中心,但洛陽的東漢俑遠不如四川的豐富。在其他地方,特別是當時東西交通要道的甘肅河西,出土了東漢時期的突出俑。例如,在1969年甘肅武威出土的壹座東漢墓中,發現了青銅俑和馬。其中壹匹奔馬,高34.5厘米,長41厘米,三條腿飛,發出飛奔的嘶鳴。令人驚奇的是,地上的壹只腳踩到了壹只飛燕,這就是舉世聞名的“馬背上的飛燕”。它以奇思妙想,形象地運用象征手法,烘托出壹匹馬奔跑的速度。其非凡的想象力和高超的制作技藝令人驚嘆。這只馬背上的飛燕,成為人們評價東漢雕塑藝術較西漢有所提高的壹個證明。在國外的許多文物展覽中,瑪塔·閆飛在世界上引起了轟動,引起了全世界人民的關註。是東漢雕塑中的瑰寶。

因為馬與人們的日常生活息息相關,所以在隨葬品中,馬是必不可少的。東漢時期,隨葬品中對馬的塑造也反映了能工巧匠技藝的提高。東漢以前,無論是秦朝還是西漢,陶馬大多四足直立,全身的動作甚至頭部的動作都變化不大。但觀察東漢出土的陶馬,發現它們打破了刻板的造型,表現出馬活潑好動的性格。

陶俑中有壹件四川成都附近東漢崖墓出土的說書俑。在表現人物的動作表情方面表現突出。“它反映了壹個簡單而感性的故事講述者的天賦和典型特征。雖然在造型上身體和身體的比例不夠準確,甚至顯得有些幼稚,但雕塑家可以抓住講故事的主題,考慮講故事的人應該如何動作,做出應有的藝術誇張。不僅手腳有很大的力度,而且從表情上刻畫了講故事人激動幽默的表情。”幾乎和今天四川人的“龍門陣”壹樣有趣,所以更討喜。

在四川出土的優秀陶俑中,還有壹件是川北綿陽東漢墓出土的提琴俑,還有壹件是拿著鐵鍬的勞動俑。“前者塑造了壹個昂首而坐,雙手撥弄的形象,似乎在歌唱,在表達心意。造型手法簡單,服裝線條流暢,完全符合人物魅力。後者左手拿著鏟子,右手拿著鏟子,表現出即將開始工作的瞬間。雕塑手法簡潔凝練,也非常符合特定人群的身份。”

除了陶俑,四川還有石像。廬山壹座不知名的東漢墓中出土了壹尊高1.20cm的石像,也是壹個手拿籃子的工人。在同壹座墓葬中,還出土了壹件兩角長舌的護墓人石雕。但由於品質是砂巖,容易風化,以至於圖像模糊,看起來粗糙。

20世紀50年代初,北京故宮博物院曾開放雕塑館。展品中有壹個四川彭山崖墓出土的小石像,是用紅砂雕刻而成,雕塑是壹男壹女親吻擁抱小孩的滑稽形象。這種奇特的題材不僅在中國史無前例,在歐洲各國古今造像中也很少見。

1957年,河北王度出土了壹件屬於東漢墓葬的馬背上的石像,造型簡單,馬與人的比例和馬各部分的比例都不合適。這也可能是因為石雕的造型很難掌握,它和其他石像壹樣,在比例上不如同時代的陶俑。但這個騎馬俑有史料價值,因為它有具體的日期(東漢光和五年,即公元182年)。

河南小動物陶俑也有不少佳作。比如輝縣出土的壹只陶狗,在同期出土的家畜中就非常突出。狗的形象是基於中國北方農村地區的壹只普通看門狗。它微妙而逼真,就像壹只栩栩如生的小狗站在他面前,守護著他的家,狂吠不止。另壹幅描繪壹只野豬,手法誇張,面目兇狠。這兩件作品,生活趣味十足,是東漢時期動物雕塑的典範。可與西漢劉勝墓出土的提燈仕女相媲美。

秦漢時屬南海郡的廣州。還發現了許多東漢時期的墓葬。“在出土的男女人物中,有頭戴皇冠、佩戴寶石耳環的舞妓,也有搗鼓、揚米的勞動者。此外,還有帶燈籠或頂燈的坐像,像四川出土的壹些陶俑壹樣栩栩如生。由於漢墓中的陶制房屋和船只,房屋和船只的風格顯示了中國南方的獨特特征。此外,在檐廊前,塑造了具有農民氣息的雞犬,具有濃郁的鄉土氣息。從那位濃妝艷抹的舞妓的服飾中,我們還可以了解到公元前後廣州的生活習俗,這是壹部既有雕塑藝術價值又有地方色彩可供研究的好作品。”

在中國俑和雕塑的發展史上,陶俑發展最早,青銅俑次之。石像、木像的雕塑多用於戰國、西漢時期,而屬於東漢時期的木像僅限於1956甘肅武威古墓出土的俑、馬車、牛車甚至主人的生活區、院落、家具等,均為木雕彩繪。木俑中有舞蹈俑和坐像。形象古樸稚氣,表情栩栩如生,古樸中蘊含靈動之氣,展現了漢代雕塑應有的時代風貌。

  • 上一篇:授權閱讀筆記
  • 下一篇:關於“優質鋼連鑄”的知識或信息越多越好。
  • copyright 2024吉日网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