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旅遊消費的智能化和旅遊業態的叠代更新,人們傳統的旅遊觀念正在發生變化,旅遊市場對導遊的要求更加多樣化。疫情爆發以來,我國旅遊職業院校在導遊的培養上更加註重思考如何跟上行業的新變化、新要求。
導遊專業是旅遊職業教育中最傳統、最核心的專業之壹。受疫情因素影響,傳統的導遊隊伍建設和人才培養標準已經不適應行業發展趨勢。比如,培養定位與文化旅遊融合、“互聯網加旅遊”的產業升級格格不入;課程體系對全球化、定制化、智能化導遊的培養支撐不足;校內實踐教學與導遊技能叠代訓練的要求不匹配。“適應轉型”已成為當前導遊培訓中亟待解決的問題。
2021教育部更新了職業教育專業目錄,按下了職業教育專業升級的“啟動鍵”。在旅遊職業教育方面,新設了“智慧旅遊技術應用”、“定制旅遊服務與管理”等專業,部分專業更名為“酒店管理與數字化運營”、“智慧景區開發與管理”,體現了壹個新趨勢,即數字化能力成為旅遊人才培養的重點之壹。
此外,我們還發現,“互聯網加旅遊”正在深化發展,如浙江省在線旅遊市場份額不斷擴大,在線旅遊和智慧數字旅遊成為拉動旅遊消費的重要力量。市場的新變化催生新的人才需求。傳統導遊必須向“互聯網+中的現代導遊”轉型。其中,數字化知識的介入和跨界能力的培養非常重要,這也是破解“適變”密碼的關鍵。
導遊培訓面臨的新形勢意味著教學模式要重構,辦學理念、課程設計、教學方法要叠代更新。主要可以從三個方面努力:
壹是重構課程體系。針對旅遊行業的新變化,可以合並部分課程,增加數字化相關課程。比如,浙江旅遊職業學院根據旅遊行業的新變化,合並了導遊“店”相關課程,同時開設了智慧旅遊、智慧導遊服務與管理、旅遊IP運營與創作、旅遊短視頻制作等與數字經濟相關的新課程。此外,可以建立“專業壹體化、崗位壹體化、證件壹體化、賽教壹體化”的課程體系,深化產教融合,增強復合型導遊的適應性培養。
二是重新打磨專業課。數字能力可以註入到課程的知識點中,同時要註意場景化教學。例如,浙江旅遊職業學院對專業課技能進行數字化打磨,打破了原有教材中的“章節程序”體系,形成了多個“顆粒狀”知識點。同時,不斷引導學生參與旅遊項目設計、采購方案制定等活動,並對景點進行考察和驗證,培養學生在野外工作場景中的導遊講解能力、應變能力、旅遊產品設計能力、營銷策劃能力等專業崗位技能,提高課程的實效性。
三是建立模擬教學培訓中心。應重視導遊專業學生的實踐教學,尤其是結合數字技術的虛擬仿真教學。浙江旅遊職業學院建設了現代旅遊虛擬仿真實訓中心,系統打造虛擬景區、虛擬酒店、虛擬廚房等七大“雲旅遊”模塊。在虛擬景區模塊中,利用VR技術模擬國內外著名景點和場景,模擬旅遊目的地地震、火災、泥石流、公交車故障等突發情況,讓學生通過身臨其境的體驗,全面提高綜合素質。
當然,數字化賦能和轉型不可能壹蹴而就,需要我們不遺余力地克服困難,不斷前行。目前還存在很多問題,如課程改革需要師資力量和能力的支撐,教材更新需要壹定的周期,實訓設施等硬件還不能完全滿足智能化、數字化、信息化的需求。
因此,旅遊企業迫切需要形成人才流動和資源共享的長效機制。結合最新的行業資源,開發相應的課程、教材,設計培訓方案,培養了解行業變革新理念、新技術、新模式,洞察行業發展的師生。
除了數字化,還要關註另壹個破解“適應轉型”密碼的關鍵,那就是跨界導遊的培養。
疫情爆發以來,研學旅行和村舍迎來了新的發展機遇,為導遊培訓提供了新的視角。導遊人才的“適應性轉型”需要突破專業界限,適應產業發展的新需求,探索跨學科、跨行業、跨行業的產教深度融合的研究型、管家型導遊人才培養模式,以“跨界融合”的方式重塑導遊人才培養格局。
此外,還要凝聚“學校、政府、企業”的力量,促進導遊專業教育和旅遊產業體系中人才、智力、技術、資金、管理等資源要素的整合和優勢互補,為導遊跨境培訓提供助力。如浙江旅遊職業學院牽頭成立了全國開放導遊職業教育聯盟,包括23所旅遊院校、32家旅遊企業集團、7家行業協會和政府部門。
總之,“適應轉型”之路困難重重,只有凝聚力量,才能營造出適合復合型導遊成長的環境。
原標題:《導遊人才培養適應性轉型迫在眉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