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士圖》描繪江南秋色。坡上有松樹、柏樹、香樟、楠木、槐樹、榆樹等六種樹木,覆蓋茂密,挺拔挺拔。圖的上方有壹個偏僻的山地抹。整幅畫天氣蕭瑟,近乎荒涼,用筆簡潔稀疏。此圖後有黃的詩句:“遠望雲山隔秋水,近看有古樹抱毗盧。其實與六君子相比,它是正直的,獨特的,不偏不倚的。”倪瓚生活在元末。當時文人畫的創作理念和紙質山水畫的“幹筆”技法已經日臻完善,《六君子圖》可謂經典之作。
我們可以清楚地看到中西繪畫最原始的審美差異:寫意與寫實。中國的繪畫傾向於精神寫意,表現畫家對物體的理解和感受,表現物體最本質的特征,進行理想的塑造和加工。它的靈性往往高於繪畫本身的表現手法和技法。作為抒情媒介,物表達了作者的精神境界和人格追求。而西洋畫則傾向於寫實地再現對象,表達往往比構思更重要。技法的展示遮蔽了藝術家的精神表達,只有透過層層實物才能領略到藝術家內心深處的世界。而且西畫往往以故事或場景代替靈性,缺乏意境。正如18世紀的批評家狄德羅所說,“我們所有的畫都有立意上的弱點,缺乏思想性。”下面將從造型、色彩、構圖三個方面進壹步闡述中西繪畫在寫意和寫實方面的審美差異。
1 ?在造型上,中國的繪畫美學傾向於平面,西方的繪畫美學傾向於立體。中國的繪畫是從裝飾性的工藝美術(青銅器和陶器圖案)發展而來的,具有固有的平面特征。陶器上的圖案大多是圖案化、美化的物體,所以中國的繪畫往往具有很強的裝飾意味,他也從來沒有盡力追求再現的對象,只是滿足於表達自己對事物的看法,有形象的造型觀念。中國畫家不寫生,而是通過觀察和記憶,在頭腦中積累形象,而且在作畫時,都是靠記憶,不僅保留了對象的類型、規律、結構等本質特征。,還要主觀上過濾掉它們的光影、明暗、色彩變化等非本質元素。比如中國的畫中只有幾個明顯的樹的品種,樹枝的變化往往遵循“樹分為四枝”的原則,不像西洋畫中真實的樹枝姿態和樹葉輪廓。中國的畫很少表現光影,給人很強的平面感和裝飾感,這也形成了中國人特有的審美習慣。這種既不寫實,也不抽象的畫法,使中國的畫有很強的寫意感。正所謂“畫而不畫形”,畫家在相似與相異之間,營造出形象與實物的距離,表達出作者對物體的理解與理想。這和中國古典詩歌的意象美學是壹樣的。意象源於自然又超越自然,源於現實又超越現實。這也反映了中國繪畫的文學審美特征。在古代,繪畫是“余物”,詩文的寫意自然延續到繪畫。所以繪畫的語言往往是文藝的、精神的,“繪畫是為了彌補文字的不足”。“印、字、畫”模式成為中國繪畫文學特征的鮮明外在表現。相比之下,西方繪畫具有明顯的立體特征。藝術家忠於物體的素描關系:明暗、透視、體量感、質感、空間感等表面因素,追求逼真的明暗、色彩變化和細節表達。這壹方面得益於西方文明對人和事物明察秋毫的理性科學精神,另壹方面也繼承了古希臘雕塑的審美特征——精確與完美的高度統壹。所以西方繪畫往往註重形體塑造的雕塑感,追求光影下身體的黑白與現實的關系所產生的審美節奏。
2 ?在顏色方面,中西方的差異更加明顯。西方繪畫非常重視色彩,色彩和素描成為在紙上制造深度錯覺的兩個有力工具。畫家以物體固有的顏色為基礎,根據色彩在光影和環境中的色相、純度和明度的變化,準確地運用色彩,表現出自然化的效果,使人感到與自然“十分相似”。這種效果明顯是寫實的,容易導致觀者註重技巧而忽略物體本身的美。中國的畫不做太多的個體色彩變化,更註重整體色彩的協調。這與其起源是分不開的——裝飾藝術中的統壹性要求,講究重復統壹的節奏。如果個體變化太大,會幹擾整體的統壹。所以中國繪畫中的用色往往遵循“隨類賦色”的原則,即根據物體的種類賦予色彩,而不考慮其光影和環境的變化。比如描繪花,梔子花全是白的,石榴花全是朱砂胭脂的,等等。這種色彩方法是寫意的,把畫家印象中的花的色彩表現出來,通過壹定的排列使它們達到理想的關系,只表現花最本質的生命特征,而不對其他表象作出準確的分析。這種用色方法使得中國的繪畫大多給人壹種淡雅恬靜的色彩印象,超越了技巧,走向了本質,顯示了中國文化對自然美的理解和品味。
3 ?在構圖上,西方采用焦點透視,按照壹定的幾何美學規律組織畫面。西洋畫畫風景時,選擇視角,然後在視野中畫風景。這就導致了西方繪畫對透視準確性的追求。無論是平行透視、角度透視還是斜透視曲線透視,都要求畫家對透視有絕對的把握。隨著透視法在文藝復興時期的發展,西方繪畫現實主義幾乎達到了極致。相比之下,中國的繪畫是分散的、流動的,沒有明確的焦點。這與畫家觀察的方式密切相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