陰陽板塊
祭祀上帝和祈雨的民間舞蹈。流傳於城東八裏溝壹帶,因兩板相碰而舞,故又稱“打陰陽”。傳說《八仙過海》中的曹國九是壹個心胸寬廣,慷慨大方,發家致富,扶貧濟困的好仙女。他手裏有兩塊神奇的板子,壹陰壹陽,專門用來調節世間的“陰陽”,造福百姓。後來為了消災辟邪,曹國九興高采烈,手舞足蹈,於是這種舞蹈就被命名為“陰陽板舞”。所謂“陰陽板”,其實就是兩塊柳條板,壹長壹短。長板為陰,長約50厘米,短板為陽,長約30厘米。這兩塊板每塊寬10厘米,厚約2厘米。板頭配銅鈴,板頭鉆孔,兩板相連。演出時兩人壹組,壹男壹女,隊伍從百人到上千人不等。舞者右手持長板,左手持短板。伴隨著鑼鼓,在上下左右前後等不同的位置打拍子,用拖、踏、繞、踏等變化多端的舞步做出各種姿勢和造型。整個舞蹈節奏鮮明,古拙樸實、豪放、壯觀,充分表現了勞動人民樸素虔誠的信仰和對幸福生活的勤奮追求。1949之後,藝術家們對陰陽班卓舞進行了改革創新。每逢節日,人們敲鑼打鼓,手打陰陽五弦琴,走街串巷娛樂。1988年市民間舞隊表演的《陰陽板》在山東電視臺播出,獲得全省創作表演優秀獎。?
平陽寺火虎
壹種新穎、生動、刺激的民間雜技表演藝術,已有200多年的歷史。表演的內容是民間傳說的壯士打虎殺民的故事。由於制作工藝精細復雜,演奏時火焰灼傷身體,動作危險,對技巧和膽量要求很高。所以很少有人精通這門藝術,而且僅限於鄒城市平陽寺村,所以叫“平陽寺火虎”。所謂“火虎”,就是著火的老虎。火虎的制作非常精細。虎皮是由20多塊3厘米厚的木板,用鐵絲連接而成。每塊木板上有數百個小孔,約3000 * * *,每個小孔裏插壹根30厘米長的煙火棒(由紙卷火藥制成,類似導火索);虎頭虎尾用柔軟的白蠟條編織而成,外面包裹著煙火;虎眼是用燈泡或手電筒蒙上紅絲做成的(古代用燈芯香點燃)。將制作完成的虎頭、虎皮、虎尾綁在表演者身上,再配上兩根30厘米長的木拐杖作為前腿支撐,就成了壹只未燒的火虎。獵虎人還要用煙火棒綁上十幾塊木板,周圍纏上煙火棒。火虎的表演非常壯觀。表演多在無月之夜進行。旁觀者手裏拿著點燃的蠟燭。老虎上臺,蠟燭同時熄滅,兩個表演者身上的煙火被點燃。頓時火花四射,光影交織,人怒拍。打虎者手持尖棍,威風凜凜,威風凜凜;火虎的眼睛像炸彈,張牙舞爪,栩栩如生。伴隨著震耳欲聾的鑼鼓聲和敲擊的節奏,人們與老虎搏鬥,時而跳躍打鬥,飛濺火花,時而撲擊,濺起壹串串流星。場景如夢似幻,詭異美麗,驚心動魄。火虎在平陽寺中斷了35年。從65438年到0985年,只有兩位老藝術家傳授,經過當地人的精心挖掘,這種民間藝術重新出現。
宜山古代社會
嶧山古會位於城東南12公裏嶧山腳下,每年農歷二月初二左右舉行。關於歷史的起源有兩種說法:壹是“二月二”是龍擡起頭的日子。人們祈求風調雨順,迎來壹個好年景,聚集在嶧山朝聖;二、公元前615年2月2日,歷史上有“知命之王”之稱的朱文公,遷居宜山陽建立國家,是壹個慶祝的日子。每年這壹天都有活動,逐漸演變成義山集市。嶧山將以山前為中心,選址在方圓五六裏。屆時將有近的周邊各縣,遠的各省的人,從幾萬到120萬不等。趕去開會的人心態各異,有求神拜佛的,有許願的,有買賣東西的,有講故事的,有唱戲的,有耍把戲的。男女老少、權貴、平民、公務員、六藝等各種身份的人比比皆是,十分壯觀。義山會在1937年日本入關後壹度中斷。“文革”期間人少,成了壹般市場。1978後,當地政府開發了嶧山,每年二月初二舉行盛大的“嶧山古社遊”。山地俱樂部變得越來越活躍,成為旅遊服務和商品交易的中心。
汕頭古畫戲
民間歌唱藝術。它歷史悠久,可以追溯到明朝嘉靖年間。流行於鄒城的古畫戲,以大樹鎮山頭村最為著名。距今已有160多年的歷史,被稱為汕頭古畫戲。根據唱腔的不同,古畫歌劇可分為古畫和古畫北部,而山頂古畫屬於古畫北部。古畫歌劇經歷了三個發展階段。起初,因為藝人貧窮,唱古畫戲被用作謀生和在家乞討的工具。後來逐漸發展成為壹個大規模的表演藝術的市場;然後經過幾代藝人的豐富發展,形式趨於穩定,人聲更加豐富,樂器更加協調,逐漸走上舞臺。汕頭古畫的音樂(唱)非常獨特,被稱為“九調十八調”。曲牌雖少,但五花八門。最重要的曲牌有花鼓調、麻花繩、小蓮子等。壹般壹部戲只用兩個主唱,即內角和外角。建國後,鄒城市有關部門與魯劇研究室合作,對汕頭的古畫戲進行了發掘和整理,進壹步豐富了古畫戲的內容。現存劇目70多部,如《北圈》、《過河》、《捉腳》、《王借》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