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陽節習俗之壹:裴茶語。
插吳茱萸是重陽節的象征性習俗。
山茱萸屬於薔薇亞綱,雙子葉植物,種類繁多。與重陽節有關的山茱萸主要指吳茱萸,古名月角。
吳茱萸的特點之壹是溫室華麗,給人強烈的視覺美感;二是香味濃郁,是很好的提神植物;三、吳茱萸的藥用價值,中國傳統醫學認為吳茱萸具有治療感冒、排毒的功效。吳茱萸,原名吳茱萸,因產於先秦吳國,故稱吳茱萸。為什麽後來叫“山茱萸”呢?據說這裏有壹個傳說。
相傳春秋時期,弱小的吳國每年都要向強大的鄰國楚國進貢。有壹年,壹個使者被送到楚王那裏做藥材。無知的楚王不知道吳茱萸是什麽,以為吳國在戲弄他,大怒,把使者無故趕出宮去。
楚王身邊有壹位醫生,名叫朱。因為他是吳國使者的朋友,他很快就把他帶回家,問他為什麽。吳國使者說,吳茱萸是吳國的壹級藥材,具有溫中止痛,減少不良反應,止嘔的作用,擅長治療胃寒腹痛,嘔吐腹瀉等。正因如此,聽說楚王有胃寒腹痛的慢性病,於是獻上。朱醫生聽後,小心翼翼地保存著吳茱萸。
第二年,楚王患了感冒,舊病復發。他腹痛如刀,那群醫生束手無策。
朱博士見時機已到,趕緊折磨吳茱萸,給楚王暫時止痛。楚王大喜,賞賜朱醫生,問是什麽藥。朱博士描述了去年吳國使者提供藥品的情況。
楚王聽了之後,非常懊悔。他派人帶著禮物向王子道歉,並命令人們廣泛種植吳茱萸。幾年後,楚國瘟疫流行,腹痛患者遍地。感謝吳茱萸,拯救了成千上萬人的生命。
楚人為了感謝朱博士的救命之恩,改名為吳祝玉。
重陽節的第二個習俗:放紙鷂。
紙鷂現在也是風箏了。風箏是五代以後的稱謂。五代以前,北方習慣稱之為“紙風箏”,南方習慣稱之為“風箏”。徽州的“紙鳶”稱謂,明顯保留了五代以前的古稱,有“南北雜糅”的味道。
春秋時期開始出現風箏,最早的類型都是鳥。相傳為公災(魯班),他“削竹為鶴,而飛之”,“作木鳶見宋城”。這裏的“竹鵲”和“木鳶”是風箏的原型。
不過那時候沒有紙,只能用竹子做。清人筆記說“韓信率十萬大軍在垓下圍攻項羽,用牛皮做風箏,吹笛之人奏思鄉曲,聲聲悲憤,楚軍八千弟子盡散”。這裏說的漢代的風箏只是牛皮做的風箏。東漢蔡倫造紙術問世後,出現了紙風箏,出現了“紙風箏”、“風箏”等名稱。
“風箏”這壹名稱的出現,在五代就有記載,《詢草錄》中說:“風箏,即紙風箏,又稱風風箏。五代初,葉莉在宮中做紙鳶,引路為戲采風,再以竹為鳶頭之笛,使風入竹,聲如阿正,謂之風箏。”唐朝以後,風箏盛行,清明節被定為風箏節。宋代以後,風箏在普通百姓中流行起來。
從此,風箏的造型不再局限於喜鵲、風箏、鷂等鳥類,而是昆蟲、魚、神。明清以後,風箏制作已經成為壹門非常精美的手工藝藝術。
徽州民間的紙鷂改變了原來的樣子,多為方平面,有尾巴,形狀與民間所附的門神、神位相似,故懷疑是神鳶的簡化。在徽州民間,風疹的產生極其簡單。拿壹根彎曲的竹子和壹根垂直的竹子,拿著壹張正方形的紙,附上壹個尾巴並調整好線,然後飛起來。有壹種沒有尾巴的方紙,略大,叫“貓頭鷹奶奶”,因其飛行時穩紮穩打而得名。
此外,偶爾還會發現其他形狀的紙貓頭鷹。
在重陽節,人們經常在街上和野外高板凳放風箏,無論是孩子還是大人都很壯觀。
按照我國的傳統習俗,放風箏多在清明。重陽放紙貓頭鷹,可以說是徽州特有的民俗。原因很難知道。不過從惠州的南方氣候來看,時間似乎還是挺合適的。
雨季在清明節前後,春雨不斷。這個時候顯然不適合放紙貓頭鷹。然而,秋高氣爽,重陽節前後風大,人們不得不根據傳統習俗爬山和進行戶外活動。這個時候放紙貓頭鷹,適合天時地利人和。
重陽節的第三個習俗:重陽節吃蛋糕
九月吃餅的習俗起源很早。雖然“餅”的名稱始於六朝末,但餅出現在漢代,當時稱為“餌”。誘餌的原料是米粉。有米粉和小米粉兩種。小米大米比較黏,兩者結合“蒸餌”。小米為五谷之長,在古代是待客祭祀的佳品。九月,小米成熟,人們及時嘗試新的食物。所以,首先他們用小米祭祀來享受祖先。重陽糕的前身是九月新品。這也是後世人們在重陽節舉薦上帝祭拜祖先的秋節習俗的由來。
六朝時期,爬山這壹古老的習俗大受歡迎,重陽節的習俗也就形成了,於是糕點自然就成了時令食品。童謠雲:“劉賀七月初傷,九月吃餅正合適。”(“隋書。《五行上》)唐宋時期,重陽吃餅的習俗盛行。唐代稱馬哥餅,宋代稱“重陽餅”。
吳在夢中描述了九月九日。“這壹天,大家擺攤設點,糖面蒸餅,以豬肉、羊肉、鴨子為絲串,插小彩旗串,稱為‘重陽餅’”。由於餅面裝飾較多,明清以後,重陽餅常被稱為“花餅”。重陽花餅已成為城市和鄉村的節日食品。
1936《山陰縣誌》記載了重陽節的習俗:重陽登高,蒸飯為五色餅,剪彩旗為兒童娛樂。花糕主要有“粗花糕”、“細花糕”、“金錢花糕”等。“粗花糕”的標誌是粘上壹些香菜葉,中間夾著橄欖、大棗、核桃仁等粗糙的幹果;精細的花糕有三兩層,每層都夾著精細的蜜餞幹果,如蘋果脯、桃脯、杏脯、棗脯等。錢花餅和細花餅基本壹樣,只是小壹點,像“錢”,多是上層貴族的食物。
高在漢語中是諧音,是成長、向上、進步、晉升的象征。宋代民俗,九月九日拂曉,“在兒女頭上放壹塊餅,連祝:願萬事高。”。
發出三聲”(呂元明《歲時雜記》)。餅不僅諧音“高”,重陽餅上的各種裝飾也各有寓意。如果把壹只鹿放在餅上,就叫石鹿餅。蛋糕上的棗、栗子、獅子等裝飾物是中國為孩子祈福的傳統象征,明確表達了人們在秋收時為孩子祈福的願望。
重陽還是嫁出去的女兒回家的日子。把嫁出去的女兒接回家吃重陽糕是重陽的另壹個習俗。有句俗話叫“九月九日,搬回姑娘身邊休息。”所以重陽和端午節壹樣,被稱為“女兒節”。
重陽節第四俗:飲重陽酒、菊花酒。
在重陽節,中國有喝菊花酒的傳統習俗。菊花酒,在古代被視為重陽必飲的消災祈福的“吉祥酒”。
菊花酒在漢代就有了。魏時,曹丕曾在重陽向鐘繇獻菊花,祝其長命百歲。晉代葛洪在《抱樸子》中記載,河南南陽山有壹戶人家,因為喝了開滿菊花的甘谷水,所以長壽。
在梁的《采菊》中有“采菊東籬下,采珠互訴,朝露濕”之說,也是采菊釀酒之舉。直到明清時期,菊花酒仍很流行,明代郜璉的《尊生八記》中仍有記載。這是壹種受歡迎的健身飲料。
重陽節喝菊花酒的習俗由來已久,但關於其起源卻有多種版本。壹個是起源於古代,是杜康創造的,壹個是起源於漢初,起源於宮廷。但無論如何,是晉代的陶淵明將菊花與酒緊密聯系在壹起,並賦予其文化內涵和深遠影響。
陶淵明壹生愛菊愛酒。他在《閑散九日》序中寫道:“我閑散而居,愛九之名,秋菊滿園,卻不願取酒,又為之憂。”魏晉以後,唐代也流行菊花酒。
權德輿《嘉興九日送親友丹陽》詩說:“草露衣寒,山風菊香”。歷代文人喜歡菊花酒,壹方面與菊花酒的保健功效有關,另壹方面也與文人對菊花人文風格的強烈推崇有關。
當然,山茱萸和菊花也不是完全分開的。山茱萸也可以吃,菊花也可以插。
比如《梁璐之夢》說:“在這個世界上,菊花山茱萸浮於酒飲之上,山茱萸以驅邪為名,菊花以延壽為賓。我以此二事為節,以除陽九之惡。”杜牧《九日登高》詩中“人間難笑,菊須頭放”。可見除了喝菊花酒,還有捧菊花的習俗,山茱萸除了插在頭上吃,或者戴在胳膊上吃,或者把山茱萸放在香囊裏吃。
這壹習俗後來發展成各種習俗,如重陽節在門窗上懸掛菊花枝葉或貼剪紙,或將彩帶剪成山茱萸和菊花的形狀互相贈送。
重陽節第五俗:重陽登高。
眾所周知,重陽節登高的習俗由來已久。但是妳知道這個習俗的起源嗎?關於爬重陽節的起源,有壹個有趣的傳說。
相傳東漢時期,汝南地區瘟疫流行。有個叫桓景的人,收了道士費長芳為師,學會了消災救人的法術。有壹天,費長房告訴桓景,九月初九,瘟神又來襲擊人了,叫桓景回去救村民:“第九天,離家登高,把山茱萸裝在紅布口袋裏,綁在胳膊上,喝菊花酒,就能打敗瘟神。”桓景回家告訴了所有的村民。九月九日,汝河暴漲,疫妖來襲。但因為刺鼻的菊花酒,山茱萸的香味刺痛了心臟,讓人難以靠近。桓景揮劍斬山腳下的瘟神。晚上,人們回到家中,發現“雞犬牛羊驟死”,人們因為外出爬山而幸免於難。
此後,重陽壹直登高避災。久而久之,爬家常便飯成了壹種美麗優雅的習俗。
關於攀巖習俗的起源還有其他不同的說法:
壹種理論可能來源於古代對山神的崇拜,認為山神可以救人於災難。因此,人們應該在重陽節去山上玩,以避免災難。也許壹開始是為了祭祀山神以求好運,後來逐漸變成了壹種娛樂活動。(古代認為“九為老陽,陽極必變”。9月9日,老陽的數字在當月和當天,這是不吉利的。於是就演變出了壹系列避兇求壽的活動,並不是魏文帝曹丕所說的“適壽”之數。這是《五雜碎》中的觀點,是明新陳代謝產生的。
到了重陽節,秋收已過,農事相對清閑。此時,山野的野果、藥材等正處於成熟季節,農民們紛紛上山采集野果、藥材、植物原料進行副業生產。這種在山裏的聚會被農民稱為“小秋收”。
爬山的習俗最初可能就是由此演變而來的。至於重陽的那壹天,是後來的事了。那就意味著壹開始就把它當成壹個符號,宣傳它的功能,就像春天適合種樹壹樣,所以人們就搞了壹個植樹節。
另外,重陽節期間,天氣晴朗,氣溫涼爽,適合登高望遠。
在歷史的發展演變中,重陽節是各種民俗的混合體,承載著豐富的文化內涵。在民間觀念中,“九”是數字中最大的數字,有長壽之意,寄托著人們對老年人健康長壽的祝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