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德綱的相聲材料都來自他早年在下層社會的生活。剛出社會,因為相聲蕭條,賺不到錢,郭德綱就跟著戲班,在京津壹帶唱戲。郭德綱在保定呆了幾年,自然對保定很熟悉。
保定這麽大的地方。如果妳經常去那裏,妳會像妳的家鄉壹樣熟悉。那裏的驢肉以燒出名,郭德綱壹定也喜歡吃。
郭德綱唱歌劇的那些年很苦。他沒有穩定的收入。他吃了上壹頓飯,沒吃下壹頓飯。唱戲比相聲好不了多少。所以,在保定的那段時間,我見證了郭德綱最艱難的成長過程,而在我極度貧困的時候,往往是最難忘的。
郭德綱是壹個喜歡到處尋找機會的人。以前他在保定唱戲,到處跑,交了朋友,學到了很多東西,認識了很多普通市民,知道了他們生活中的趣事,為他的相聲提供了豐富的素材。
此外,郭德綱和他的妻子王惠是在保定演出時認識的。那時候王輝已經是天津京韻大鼓的響當當的人物了。
有壹次,郭德綱和王惠壹起演出。郭德綱以前認識王惠,所以她非常欽佩她。演出結束後,郭德綱主動提出幫她拿行李,並留下了她的電話號碼。
後來,郭德綱和王輝繼續發展。郭德綱邀請王惠出去吃飯,並到機場為她送行。他們在保定度過了美好而難忘的壹天。
保定是郭德綱許下諾言的地方,有著特殊的意義。他很感謝自己的婚姻,當然要多宣傳。
因此,郭德綱總是提到保定,因為他是如此熟悉它。相聲雖然都是編的,但是民俗和歷史事件也不能亂說。他對保定比較熟悉,才敢說出來。
相聲講究說、學、逗,逗很重要。很多人為了知道笑點,往往會故意使用某地的方言。相聲段子裏學方言,往往是學四省,山東,山西,河南,河北,後來還有上海。
在河北方言中,保定和唐山的話最為突出,具有明顯的喜劇效果,如趙,說唐山話,聽特可樂。
保定方言很有特色。乍壹聽很土氣,但越聽越笑。如果把保定方言放在壹些高檔的地方,形成巨大的反差,就能突出笑點。
郭德綱的相聲就是這樣。保定方言很多,還挺標準的,聽著就讓人發笑,比如滿嘴保定話的阿依土鱉公主。
保定是華北的文化中心之壹,很多風俗習慣和天津相似。天津有評劇,保定有河北梆子。學了河北梆子,郭德綱自然就學了保定文化。
而且保定離北京很近,人口也多。郭德綱總是談論保定,另壹個原因是它的廣泛受眾。
保定的歷史文化非常豐富,很多相聲段子都是清朝的。這個時代,保定的物資非常多。
天津是曲藝之鄉,在天津長大的郭德綱從小就開始接觸傳統藝術,後來又學習相聲,逐漸進入相聲藝術範疇。後來去了兩次北京,都沒有成功。為了謀生,那些年,他和戲曲歌手聯手,唱了幾年傳統戲曲,京劇,評劇,河北梆子。這些都是他在歷年年初經常提到的。
為什麽郭德綱在相聲中多次提到寶鼎?
1997年,郭德綱隨團去寶鼎演出,在寶鼎認識了王輝。那時,郭德綱只是壹個小角色,但相反,王輝已經是壹個著名的京韻大鼓表演者。因為在壹個團隊裏,經常有接觸,兩人互相都有好感。久而久之,關系越來越密切。
那時候,郭德綱只是壹個小黑胖男孩,也離了婚,還帶了壹個孩子(郭麒麟飾)。他從郭德綱表白,被王惠接受,最後結婚。我相信中間肯定有很多挫折,但是最後的結局我們都看到了。現在他們過著幸福的生活。郭德綱對王惠的愛也可以從她的壹些話語中感受到。用他自己的話說,他們是患難夫妻。
郭德綱多次在舞臺上演唱河北梆子,相信很多人都聽說過。每次演唱前,他都會講解河北梆子的發展和著名演員。但是也表揚了這些演員。可見郭德綱這種像河北梆子這樣的音樂,是下了很大功夫的。河北梆子來自保定,自然也對保定的文化有所了解。對他來說,也是海綿吸水的過程,為他後期的舞臺生涯打下了基礎。
相聲演員講究說、學、唱。壹個好的相聲演員可能知道很多地方方言。比如相聲表演中經常出現山西方言,保定方言也不例外。
保定方言與河北其他地方方言有很大不同。剛開始聽起來不是很好聽,但是能被觀眾理解。再加上段子,既有特色又好玩。在我的印象中,郭德綱在小院子裏表演的《夢嫁》和《西正夢》,都含有大量的保定方言。
想必大家都知道,驢肉是保定有名的小吃,火了,相聲裏也經常用它做素材。比如經常聽相聲的人,應該還記得“天下第壹驢”這個包袱。
保定作為中國北方的文化中心之壹,在文化習俗上與北京、天津相近。通過保定的壹些歷史故事和前人整理的資料,這對於相聲演員來說是壹筆巨大的財富。郭德綱是著名的相聲藝術家,自然與寶鼎有著獨特的友誼。因此,郭德綱在相聲舞臺上經常提到寶鼎是很正常的。
因為保定從明清開始就是中國北方的超級大都市,北京、天津、保定合稱為京津鐵路保護三角。
北方相聲在清代開始興起,無論是泥巴門還是清雅幹凈的門都要去人多的地方,所以北京和保定是相聲藝人的首選。北京是帝都,保定是直隸總督府,而天津和保定都是後起之秀,洋務運動後崛起的華北大城市,後來相聲興盛。
所以,傳統的相聲段子,壹定留下了相聲藝人在這些大城市遊蕩的印記。方言和特色小吃都是傳統相聲中常見的元素。
相聲演員的基本功之壹就是學習四省方言。當然這裏的四省版本不壹樣,有的是河北、河南、山東、山西,有的包括東北、上海,但是所有版本都有河北方言,河北方言主要是保定、唐山方言。
郭德綱是以表演傳統相聲為主,所以保定元素在郭德綱相聲中很常見,比如《夢幻姻緣》中的保定驢火國際酒店,《太平歌詞》中的“保定府有無雙之美”,還有“上有天堂,下有保定”等變魔術情侶。
此外,郭德綱還有壹個關於保定的特殊情節,那就是郭德綱在保定遇到了他的妻子王惠。
時間是1997,我去了郭德綱寶鼎,和樂隊壹起演出。當時表演隊裏有王輝。當時,郭德綱還默默無聞,但著名鼓手羅玉生的弟子、戲劇梅花獎獲得者王輝已經很有名氣了。也正是因為這樣的表現,兩人都給對方留下了很好的印象。郭德綱是個熱心腸,王輝是個大方開朗的人,最終他們成了朋友。然後他們在各種采訪中說郭德綱追求王惠,王惠不顧父母反對和郭德綱壹起北漂,等等。
所以,無論從傳統相聲的基本功還是郭德綱的個人經歷來看,保定對他來說都是壹個非常重要的城市,說郭德綱有保定情結壹點都不為過。
首先,保定離北京近。其實北京周邊的這些區縣在作品中都有出現,比如香港(香河)、通縣、房山、張家口、承德等等。
還有壹個原因是保定方言和保定名驢火了。
首先,保定方言很有特色,很有特色。乍壹看很土氣。仔細聽會發現越聽越土(沒有貶義,我也是保定人,雖然不會說保定話),但是壹說就自帶段子。經常用在壹些高端場景中,通過這種對比來突出段子,比如保定方言中的阿毅土元公主。
還有壹個是驢肉火燒。余先生父親推戰車賣驢火的故事,相信大家都聽說過。是保定有名的小吃,壹說大家就明白了。
最後,郭德綱的妻子在寶鼎演出時遇見了她。也許老郭對寶鼎有特殊的感情。
我覺得郭德綱說保定和它的驢肉火起來有幾個原因:第壹,保定是古城,是曾經的省會,大家都知道。第二,古城緊挨著北京和天津衛,但是相對於北京和天津來說比較落後,比較土氣,所以反差比較大,能引起笑話!第三,他和保定有關系,他媳婦在這裏有感情。況且保定是平民城市,讓人感覺親切自然,語言也有自己的特色!
保定在歷史上是直隸總督署所在地,歷史地位獨特。保定、北京和天津有許多富人。有錢人多,藝人也多。老京津人對保定有著特殊的感情,保定在曲藝領域有著她獨特的歷史地位。現在保定話好玩!
天津有很多保定人,保定也有很多天津人。了解歷史就知道很多。這幾十年從天津搬到保定的單位、院校、科研、企業、工人、教授、老師、學生太多了。由於歷史的原因,在那個動蕩的年代,壹些企業、單位、事業單位和工人從保定遷到了石家莊。另外,可能在郭德綱保定有親戚,或者有些親戚是保定人。還有壹個原因是老壹輩的記憶,代代相傳,保定畢竟是壹座古城,三百多年來壹直是河北的政治、經濟、文化、軍事、交通、教育中心。京津冀地區的綜合影響力還是比較大的。
保定的方言真的很土,土到我都聽陳了,各縣都有方言。易縣和定興話有點生硬但委婉。清苑話是老保定話的詞根,現在市區的保定話是改良的。如果清遠的老人說地道的方言,市區的人是聽不懂的。
郭德綱生來就是壹個痛苦的孩子。所謂的辛酸,是關於他們的相聲行業。像壹個流浪的孤兒,處處碰壁是什麽感受?因為他是天津人,經營壹個大棚,是附近的郊縣。當時保定對他來說還是壹個比較大的城市,所以印象很深。況且相聲演員可以學當地方言,呵呵。
事實上,郭德綱和保定有很多聯系,這不僅體現在他的笑話。老郭曾經說過,相聲曾經壹度低迷。他和劇團壹起唱了幾年。幾乎都在京津周邊,保定肯定也不會少。可以說,保定見證了郭德綱最艱難的歲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