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材料和主要機具:
2.1.1鋼筋:鋼筋的等級和直徑必須符合設計要求,有出廠合格證和復試報告。進口鋼筋還應有化學復試單,化學成分應滿足焊接要求,並應有可焊性試驗。預埋件的錨爪應用ⅰ、ⅱ級鋼筋加固。鋼筋應無舊銹和油汙。
2.1.2鋼材:預埋件鋼材不應有裂紋、腐蝕、斑點或變形,其截面尺寸和力學性能應符合設計要求。
2.1.3焊條:焊條品牌應符合設計要求。當設計無規定時,應符合表4-14的要求,焊條質量應符合下列要求:
鋼電弧焊用焊條牌號表4-14。
鋼筋的分級搭接焊和板條的坡口焊。
1ⅰe 4303 e 4303 e 4303
2ⅱe 4303 e 4303 e 5003
3ⅲe 5003 e 5003 e 5503
4ⅰ、ⅱ級焊接用鋼板E4303
註:不包括25MnSi鋼筋。
2.1.3.1塗層應無裂紋、氣孔和不均勻缺陷,不應有肉眼可見的偏心。
2.1.3.2焊接過程中,電弧燃燒穩定,藥皮熔化均勻,無結塊脫落。
2.1.3.3焊條在使用前必須按照焊條說明書的要求進行幹燥。
2.1.3.4焊條必須有出廠合格證。
2.1.4弧焊機、焊接電纜、焊鉗、面罩、鑿子、鋼絲刷、銼刀、錘子、鋼碼等。
2.2操作條件:
2.2.1焊工必須持有考試合格證。
2.2.2鋼筋的尺寸、坡口角度、端部間隙、接頭位置和軸線應符合規定。
2.2.3電源應滿足要求。
2.2.4工作場所應有安全防護設施,防火和必要的通風措施,防止燒傷、觸電、中毒和火災事故。
2.2.5熟悉圖紙,進行技術交流。
3.1工藝流程:
檢查設備→選擇焊接參數→試焊模擬試件→送檢→確定焊接參數→焊接→質檢3.2檢查電源、焊機、工具。焊接地線應與鋼筋接觸良好,防止鋼筋因電弧放電而燃燒。
3.3選擇焊接參數。根據鋼筋的級別、直徑、接頭類型和焊接位置,選擇合適的焊條直徑、焊接層數和焊接電流,以保證焊縫與鋼筋的良好熔合。
3.4試焊並制作模擬試件。每批鋼筋正式焊接前,應焊接三個模擬試件進行拉伸試驗。測試合格後,即可按照確定的焊接參數批量生產。
3.5焊接操作:
3.5.1引弧:有墊板或板條的接頭,應在鋼板或板條上引弧。對於沒有鋼墊板或側筋的接頭,引弧應在形成焊縫的位置,以防止燒傷主筋。
3.5.2定位:焊接時,應先焊定位點再焊。
3.5.3帶材輸送:直線前進、橫向擺動和送入焊條三個動作應協調穩定。
3.5.4收弧:收弧時應填滿熔池,熄弧時應填滿熔池,註意不要在工作面上造成電弧擦傷。
3.5.5多層焊接:鋼筋直徑較大,需要多層焊接時,應分層間斷焊接。每焊完壹層,都要去渣,再焊另壹層。應確保焊縫的高度和長度。
3.5.6熔合:焊接時應有足夠的熔深。主焊縫和定位焊縫應結合良好,以避免氣孔、夾渣和燒傷缺陷,並防止裂紋。
3.5.7平焊:平焊時要註意熔渣和鐵水沒有混合清楚的現象,防止熔渣流到鐵水前面。熔池也要控制成橢圓形,壹般采用正確的焊接方法,焊條與工作面成70。
3.5.8立焊:立焊時,鐵水和熔渣容易分離。為防止熔池溫度過高和鐵水下落形成飛邊,焊條在工作時與垂直面成60° ~ 80°角。使電弧稍稍向上,吹向熔池中心。焊接第壹遍時,應按住電弧向上移動,同時做小幅度的側向擺動,其余各層采用半圓形側向擺動和拾弧法向上焊。
3.5.9水平焊接;焊條傾斜70° ~ 80°,防止鐵水在自重作用下落到廠坡口。當棒材輸送到上坡口時,會迅速帶到下坡口根部進行微水平穩弧動作,依次勻速進行焊接。
3.5.10仰焊:仰焊應采用短弧小電流,溶液要稀,以保證與母材熔合良好。第壹層焊縫采用短電弧推拉,焊條與焊接方向成8 ~ 90°角。剩余幾層藥皮焊條水平放置,在坡口側稍微穩弧,保證兩側熔合。
3.5.11鋼筋焊接
3.5.11.1鋼筋焊接適用於壹、二、三級鋼筋。鋼筋焊接宜采用雙面焊,如圖4-27(a)所示。如果不能雙面焊接,也可以采用單面焊接,如圖4-27(b)所示。
圖4-27鋼筋焊接接頭
板條應采用與主筋同等級、同直徑的鋼筋,板條長度l見表4-15。如果上部鋼筋的級別與主筋的級別相同,則上部鋼筋的直徑可以比主筋的直徑小壹個規格。如果上桿的直徑與主桿的直徑相同,則上桿可以比主桿低壹級。
3.5.11.2鋼筋板條接頭的焊縫厚度h和焊縫寬度b應不小於0.3d和0.7d,如圖4-28所示。
鋼筋長度見表4-15
項目鋼筋級別焊接類型的長度l
單面焊雙面焊≥8d ≥4d。
單面焊和雙面焊≥10d ≥5d
註:d是主肋的直徑。
圖4-28焊縫尺寸示意圖
A棾 棾 棾 棾 棾 棾 棾?圖4-29
3.5.11.3焊接鋼筋時,鋼筋的組裝和焊接應符合下列要求:
A.兩根主筋的端部之間應留有2 ~ 5 mm的間隙。
b .木條與主筋采用四點定位固定,定位焊縫應距木條端部20mm以上。
C.焊接時,引弧應從鋼筋壹端開始,收弧應在鋼筋端部,並填滿弧坑。第壹層焊縫要有足夠的熔深,主焊縫和定位焊縫,特別是定位焊縫的始端和末端要熔合良好。
3.5.12鋼筋搭接焊:
3.5.12.1鋼筋搭接焊:適用於I、II、III級鋼筋。焊接時,宜采用雙面焊,如圖4-29(a)所示。當木材可以雙面焊接時,也可以單面焊接,如圖4-29(b)所示。搭接長度L應與上條帶的長度相同,如表4-15所示。
3.5.12.2搭接接頭的焊縫厚度h不應小於0.3d,焊縫寬度b不應小於0.7d..
3.5.12.3搭接焊時,鋼筋的組裝和焊接應符合下列要求:
A.搭接焊時,鋼筋應預彎,以保證兩根鋼筋的軸線在同壹軸線上。
在現場預制構件安裝條件下,接頭處鋼筋搭接焊接時,若鋼筋預彎確有困難,可適當預彎。
B.搭接焊接時,應用兩點固定,定位焊縫應距搭接端20mm以上。
C.焊接時,引弧應從搭接鋼筋的壹端開始,收弧應在搭接鋼筋的末端,並填滿弧坑。第壹層焊縫要有足夠的熔深,主焊縫和定位焊縫,特別是定位焊縫的始端和末端要熔合良好。
3.5.13預埋件丁字電弧焊:預埋件丁字電弧焊的接頭形式分為角焊和穿孔塞焊,如圖4-30所示。
圖4-30預埋件的丁字接頭
角焊;(b)穿孔塞
焊接時,應滿足以下要求:
3.5.13.1鋼板厚度δ不小於0.6d,不小於6mm。
3.5.13.2鋼筋應為壹級和二級。應力錨固鋼筋直徑不應小於8mm,結構錨固鋼筋直徑不應小於6 mm,錨固鋼筋直徑在6 ~ 25 mm以內,可采用角焊;當錨固鋼筋直徑為20 ~ 32 mm時,宜采用穿孔塞焊。
3.5.13.3當采用I級鋼筋時,角焊縫焊腳K不應小於0.5d;當采用二級鋼筋時,焊腳K不應小於0.6d
3.5.13.4焊接電流不宜過大,嚴禁燒傷鋼筋。
3.5.14鋼筋與鋼板的搭接焊:鋼筋與鋼板搭接焊時,接頭形式如圖4-31所示。I級鋼筋的搭接長度l不應小於5d。焊縫寬度b不小於0.5d,焊縫厚度h不小於0.35d..
圖4-31鋼筋與鋼板之間的搭接接頭
3.5.15裝配式框架結構安裝中,鋼筋焊接應符合下列要求。
3.5.15.1當兩根鋼筋軸線偏差較大時,應采用冷彎校正,但不應用錘子敲擊。如冷彎矯正困難,可采用氧乙炔焰加熱後矯正,加熱溫度不宜超過850℃,以免燒傷鋼筋。
3.5.15.2焊接時,應選擇合理的焊接順序,柱與柱之間的接頭可對稱焊接,以減少結構的變形。
3.5.16鋼筋低溫焊接:
3.5.6.1當環境溫度低於-5℃時,鋼筋低溫焊接。低溫焊接時,除遵守常溫焊接的有關規定外,還應調整焊接工藝參數,使焊縫和熱影響區緩慢冷卻。風力超過4級時,應有擋風措施。焊後未冷卻的接頭應避免接觸冰雪。
3.5.16.2鋼筋低溫電弧焊的焊接工藝應符合下列要求:
A.板條平焊或搭接平焊時,第壹層焊縫從中間起弧,然後向兩端引弧;立焊時,應先從中間向頂部運弧,再從底部向中間運弧,使接頭端部的鋼筋達到壹定的預熱效果。今後焊接各層焊縫時,應分層控制溫度進行焊接。夾層溫度控制在150 ~ 350℃之間,起到緩冷作用。
B.ⅱ、ⅲ級鋼筋的電弧焊接頭多層焊接時,采用“回火焊道焊接法”,即最終回火焊道的長度在兩端比前壹焊道短4 ~ 6mm,如圖4-32所示,以消除或減少前壹焊道和過熱區的硬化組織,提高接頭的性能。
圖4-32鋼筋低溫焊接回火道次示意圖
(a)焊接棒材;搭接焊;坡口焊接
C.焊接電流略有增加,焊接速度適當減慢。
4.1擔保項目:
4.1.1鋼筋的品種和質量、焊條的牌號和性能、接頭所用的鋼板和型鋼必須符合設計要求和有關標準的規定。
註:進口鋼筋必須經過化學成分檢驗和焊接試驗後才能焊接。
檢驗方法:檢查出廠合格證和試驗報告。
4.1.2鋼筋的規格、焊接接頭的位置和同壹截面內的接頭百分率必須符合設計要求和施工規範。
檢驗方法:觀察或尺檢。
4.1.3電弧焊接頭強度檢驗必須合格。
從每批成品上切下5個接頭進行拉伸試驗。對於裝配式結構接頭的鋼筋焊接接頭,可根據生產條件制作模擬試件。
在工廠焊接條件下,300個同類型接頭(同壹鋼筋等級,同壹接頭類型)作為壹批。
在現場安裝條件下,每層至二層同類型(同鋼種、同接頭型式、同焊接位置)的300個接頭視為壹批,不足300個接頭仍視為壹批。
檢驗方法:檢查焊接試件的試驗報告。
4.2基本項目:焊口除渣後,操作者應逐個檢查焊件的外觀質量,檢查結果應符合下列要求:
4.2.1焊接表面應光滑,不得有大的凹陷或焊瘤。
4.2.2接頭處不應有裂紋。
4.2.3咬邊深度、氣孔和夾渣的數量和尺寸以及接頭的尺寸偏差不應超過表4-16規定的數值。
表4-16鋼筋弧形接頭允許尺寸偏差和缺陷(mm)
項目允許偏差的檢驗方法
1邊桿沿接頭中心線的縱向偏差為0.5d英尺。
接頭彎制預埋件丁字接頭鋼筋間距4不大於10。
2.接頭處鋼筋軸線的偏差為0.1d且不大於3英尺。
+0.05d 0
0.1英尺
6焊縫長度-0.5d
7水平咬邊深度為0.5目視檢查
焊縫氣孔和夾渣數量和尺寸為2個T型接頭氣孔,6mm23,直徑不大於1.5。
註:1。d是鋼筋的直徑。
2.在負溫度下,咬邊深度不超過0.2毫米..
外觀檢查不合格的接頭可在修整或加固後提交二次驗收。
檢驗方法:目測或測量。
註意保護已綁紮好的鋼筋骨架,不要亂踩,不要粘油漬。拆除後的骨架在施工時應仔細修補,以保證各種鋼筋在鋼骨架中的正確位置。
6.65438+
6.2接線應與鋼筋接觸良好,不得隨意搭接,以防電弧。
6.3對於有鋼板或板條的接頭,應在鋼板或板條上引弧。對於沒有鋼板或木條的接頭,應在形成焊縫的位置起弧,不得隨意起弧,以防燒傷主筋。
6.4根據鋼筋的級別、直徑、接頭類型和焊接位置,選擇合適的焊條直徑和焊接電流,以保證焊縫和鋼筋的良好熔合。
6.5焊接時應及時清除焊渣,焊縫表面應光滑平整,焊縫應美觀。焊縫應加強,平滑過渡,弧坑應填滿。
本工藝標準應有以下質量記錄:
7.1鋼筋出廠質量證明書或試驗報告。
7.2鋼筋力學性能試驗報告。
7.3進口鋼筋應有化學成分檢驗報告和焊接性試驗報告。國產鋼筋在加工過程中出現脆斷、焊接性能不良、力學性能明顯異常時,應有化學成分檢驗報告。
7.4鋼筋接頭拉伸試驗報告。
7.5預埋鋼筋T型接頭拉伸試驗報告。
7.6焊條出廠合格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