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師碰巧有事要見他。看到他睡在椅子上吃得津津有味,就輕輕叫了壹聲:“爺爺!”郭從睡夢中醒來,生氣地說:“我在吃壹只石螺。好香啊!妳怎麽能叫醒我?如果是別人!我壹定要對他無禮!”包打聽說:“為什麽?”祖父說:“我只是夢想去野外。風景很美。多麽田園的景色啊!走累了,坐在土堆上休息,肚子餓得咕咕叫!這時,壹位好心的老太太給了我滿滿壹碗煮好的石螺,很好吃,妳把我吵醒了。”包打聽幽默地說:“要不我們去找找妳剛才夢到的地方?妳樂觀嗎?”由於郭上午有空,此時心情很好,便說:“好。”
兩個人上了壹頂轎子,幾個隨從沿著爺爺剛才夢到的小路搜索。他們經過城西的安定門到現在的西街,春光蔡厝、新浦、厚仁、陳橋、雲裏、連墩、大新巷、朱偉、先鋒新街。大師上前問道:“老奶奶,妳在拜誰?”老太太道:“拜我兒。”
大師說:“通常是晚輩拜老壹輩。老壹輩怎麽會崇拜晚輩?”老太太說:“先生,妳不知道我家只有兩個孤兒寡婦。我兒子死了誰來拜?”爺爺說:“是啊,那妳兒子叫什麽名字?”老太太說:“我兒子叫張。”這時,師爺喊道:“閉嘴!閉嘴!妳怎麽能把我們祖父的名字倒著念?什麽罪?!"老太太說:“我兒子叫張,我們西塘村都姓張。自從我兒子離開後,家裏很難有三餐。他最喜歡吃世界上的石螺。今天是他的祭日,我就去池塘邊摸了壹碗石螺,煮好了,帶到他的墳前祭拜。不信妳去村裏問問就知道了!”曾祖父說:“好吧!好吧!”然後關切地問:“阿姨,妳兒子長什麽樣,怎麽死的,死的時候多大?”老太太說:“我兒子長得好看!跟妳爺爺長得很像。”
寵兒想再喊壹次,但在曾祖父的建議下,他停住了。老太太接著說:“我兒子真聰明!從小就好學,琴棋書畫拳詩散文無所不知!不幸的是,十九歲那年,他得了壹場無法治愈的重病去世了。”
郭只數了數,難道真的是她的兒子來到這個世界上做了我?然後起飛說:“好!那我們去妳家看看吧!”到了西塘村老太太家,老太太說:“妳看,先生,這是我兒子的臥室和他用過的文房四寶,這是他生前寫的手稿。”。郭壹看,這裏的壹切,正是他多次夢寐以求的。
這壹刻,郭非常激動!他和師爺商量了壹會兒,邀請了鄉紳和長老。他們都證明這是真的。郭得知情況,敘述了事情的經過和意圖後,馬上認出了老太太就是自己的母親。師爺派人叫了轎子,把老太太接到潮州府居住。2。
壹個內衛學者是沒有希望的。清朝康熙年間,出身翰林的郭到饒平縣任知府,從潮州府沿官道而來。壹進饒平縣邊界,他就命令隨從掀開轎子的簾子,慢慢移動,觀察風景和人情。
轎子到了西部山區,突然傳來壹陣書聲,隨風而來。郭知府下令轎子停下來。順著書聲的方向望去,他看到壹個綠樹環繞的村莊,三面環山,眼前是壹條清澈的小溪。
他問隨從:“這是什麽地方?”服務員回答:“是新寧的內庵鄉(現在看張西鎮)。”郭知縣很是贊賞:“山川鄉村如此美麗,讀書蔚然成風,總有壹天會出現壹批人才。”
原來,為了讓內庵鄉的子弟考上科舉,各旅軍長紛紛辦起洋學堂,聘請名師,是搞活文風,繁榮文學運動的壹大景象。全鄉最成功的私塾是育德軒和新蘭寨。
清代乾隆年間,鄉村中湧現出壹批精通經書詩詞的文人,正如郭前壹年所說。陳氏宗祠首當其沖,兩塊匾額相繼掛出。上堂由舉人陳丹書設立,下堂由副學士陳騰飛設立。
陳科舉成功後,農村還有不少受過良好教育的人,但他們通過了鄉試後,就拒絕參加鄉試,當然也就沒有人能去北京參加考試了。為什麽?原來,陳丹的書被引用後,在乘船赴京途中,因不適應海上顛簸而病死。
他的侄子陳騰飛,在他叔叔未竟的誌向後,不敢走水路,而幹辛經過刻苦學習,中了獎,由陸路進京,中了二等獎。可惜他不知道怎麽給帝國吏部的相關官員送禮。回國後得不到約見的消息,抑郁而死。
在迷信風水的那個年代,這些不幸的事都被視為“地薄人多,難成貴人”的天意,有“士子安在內無望”之說。於是,壹批知識淵博的文士考取進士後就停下了腳步,其中十三人帶著書去了外地教書。至今,農村的人還經常說起“十三本”的往事。此後,饒平西部山區流傳著“內衛書生無望”的說法,比喻那些無法實現的希望,或許也包含著埋沒人才的遺憾。
3。乞食,皇帝口中的傳說,饒平錢塘宮有壹座廟,裏面的神仙英俊瀟灑,栩栩如生。
壹天,壹對阿姨來到寺廟許願。我嫂子看到偶像的時候,壹下子就喜歡上了,只是恍惚了壹下。她暗暗祈禱,如果丈夫以後也有這樣的長相,壹定會心甘情願。
我讀過這個。
2.截至2019光山縣共有10個鄉鎮:仙居鄉、北香店鄉、羅辰鄉、尹鵬鄉、南香店鄉、沿河鄉、梁婷鄉、虎山鄉、槐店鄉、文殊鄉。
光山縣位於河南省東南部,鄂豫皖三省交界處,北依淮河,南依大別山。全縣東西長60公裏,南北寬55公裏,總面積1835平方公裏,總人口86萬。
轄17個鄉鎮,2個街道辦事處,1個產業集聚區,1個國家森林公園管理區,1個商貿中心,360個村(社區)。是國家級貧困縣、新壹輪扶貧開發工作重點縣、大別山區縣、中央辦公廳定點扶貧縣。
截至2019,光山縣轄2街7鎮10鄉:仙山街道、紫水街道、十裏鎮、寨河鎮、孫鐵鋪鎮、馬畈鎮、破皮河鎮、白雀園鎮、磚橋鎮、仙居鄉、北相店鄉、羅辰鄉。
擴展數據:
光山縣建制的演變
光山歷史悠久。周是的封臣,故名“弦”。春秋為弦國之地,戰國屬楚。
昔陽縣,位於秦代,屬九江縣管轄,為光山縣之初。西漢時,加置池縣。
南宋元嘉二十五年(448年),設廣城縣,同年設樂安縣。南宋大明元年(457),益陽郡設廣城郡,八年(464),廣城郡為縣。南朝梁太清元年(547),在原廣城縣建立廣州,統治廣城縣(今光山縣)。
隋開帝三年(583年),廣城縣並入樂安縣;隋開帝十八年(598),光山縣析。
唐天寶元年(742),樂安縣改為仙居縣;宋建言元年(1127),並入光山縣。
唐初光州恢復,後治所由光州遷至鼎城。光州屬於光州(今潢川縣)所轄的郡。此後,光山縣壹直是江淮河漢的軍事、政治、經濟、文化重地,有文字記載的歷史達4000多年。因浮山“每榮”而得名。
民國二年(1913),光州改名潢川,光山屬豫南省。民國十七年(1928)五月,河南省被劃分為14行政區,隸屬第十三行政區(潢川)管轄。民國二十壹年(1932)八月,屬河南省第九行政監察區(潢川)管轄。
建國後,屬河南省潢川區管轄;1952 10月,新、黃兩專署合並,隸屬信陽地區。1970屬於信陽地區。1998 6月9日開始,信陽市管轄。
2065438+2009年3月6日,中宣部、財政部、文化和旅遊部、國家文物局公布了革命文物保護利用區分縣名單(第壹批),光山縣名列其中。
光山縣人民* * *-光山縣的情況
光山縣人* * *-行政區劃
3.古海陽郡指的是潮安縣編的《海陽郡》在那個地方的發源地。南越(今廣東)國海陽郡,歷史上使用“海陽郡”名稱時間最長,從西漢初年建立到民國元年(1912)廢除,周期為1600年。
西漢初,南越國(203- 111)在揭陽衛戍(漢初南海國)分為揭陽郡和海陽郡。這壹時期,揭陽郡和海陽郡並存,是海陽郡建立的開始。西漢丁原六年(111),武帝滅南越,設揭陽郡(今治所在),棄海陽郡,由南越建立。
東晉鹹和六年(331),撤銷揭陽郡,設海陽郡,劃歸東關郡,治郡在今潮州。此後,歷經隋、唐、宋、元、明、清,海陽縣幾經分裂。
清乾隆三年(1738),分為海陽縣北部永寧鄉的鄭風都城、揭陽縣崇義鄉的藍田都城、大埔縣廣德鄉的清源都城。豐順縣設在三縣的外圍村落,豐順縣是與海陽縣分開的最後壹個縣。民國元年(1912),海陽縣改名潮安縣(今潮州市潮安區)。
【1】海陽郡的名稱,西漢初就有了。從331(東晉鹹和六年)建立,到1912(民國元年)廢除,歷時近1600年。因此,海陽的名字實際上是潮州。嶺東第壹城海陽,民國前近兩千年壹直是州、府、縣治所在地,是粵東(包括汕頭、潮州、揭陽、梅州)的政治、經濟、文化、軍事中心。秦始皇三十三年(公元前214年)統壹嶺南後,在嶺南設立南海郡,並在南海郡設立揭陽守備。揭陽警備區包括廣東的潮汕、揭陽、梅州四個地級市和陸豐市,以及福建漳州的小蕓、東山、詔安、漳浦、平和等縣。
揭陽守土,被譽為之陽。明代郭純貞《潮州府誌》說:“揭陽山在縣城西北150裏,與秦明傑陵。”
《潮州年譜》載:揭陽山在揭陽縣城以北48公裏,東北方向海拔1106米。南北兩支到達豐順地,形勢多巖,也是縣主山,或稱揭陽山。這是漢江流域建立地方行政區的開始。
西漢初,為了削弱福建和南越兩個諸侯國,漢朝把福建和南越分出壹部分土地,建立了南海。南海(即智明南武侯)的國王是由西漢中央直接任命的,名義上隸屬於東嶽。
大多數學者認為,南海的首都應該在廣東,因為實際上,南海邊境相當於前秦的揭陽駐軍。西漢初,南越國(公元前203年-公元前65438年+公元前065438年+公元前065438年+0年)在秦朝的揭陽衛戍(漢初南海國)分為揭陽郡和海陽郡(海陽郡治在今潮州)。這壹時期,揭陽縣與海陽縣並立,是海陽縣建立的開始。
西漢丁原六年(公元前111),武帝滅南越,設揭陽郡(今治所在),棄南越所設海陽郡。王莽(公元8-23年)在揭陽縣設立南海亭,該亭治所在今潮州。
東晉鹹和帝年間(325-342),南海縣東部分為東關縣,轄揭陽縣和寶安縣。包括增城、東莞、深圳、粵東。
東晉鹹和六年(公元331年),撤銷揭陽郡,設海陽郡,劃歸東關郡,治郡在今潮州。東晉九年(公元413年)海陽縣脫離藝兮,設立依安縣,縣府設在海陽縣(今潮州)。
東晉藝兮九年(413),在邪河上遊五個“浮私村”的基礎上,在古海陽縣北部設立趙毅縣(今大埔)。南朝齊永明元年(483),趙毅縣設鄉縣。
南梁設東揚州,後改稱潁州。隋開帝十年(590年),全國廢郡置州,初依安郡地屬。
十壹年,義安稱潮州,潮州仍由海陽郡(今潮州)管轄。宋徽宗宣和三年(1121),分析海陽縣永寧、鹽德、崇義鄉位於揭陽縣,在揭陽縣設法留在潮州府。
紹興三年撤銷。海陽縣永寧鄉,今榕城、揭陽以東;海陽縣鹽德鄉,現汕頭市金平區、龍湖區,包括潮安縣安埠鎮;海陽縣崇義鄉,今現西洋、五經府、金河、塔頭、豐江、盤、玉湖,包括豐順縣的湯坑。
宋紹興十年(1140),重新設立揭陽縣,縣府遷至玉嬌村(今揭陽榕城)。明代,海陽縣分為饒平縣、大埔縣、澄海縣。
清乾隆三年(1738),分海陽縣北部永寧鄉鄭風首府、揭陽縣崇義鄉藍田首府、大埔縣廣德鄉清源首府,三縣外圍村落設豐順縣。豐順縣是從海陽縣分出的最後壹個縣,故名豐順縣。民國元年(1912),改稱潮安縣。
解放初名潮安縣(潮州市),1958 165438+十月,饒平縣鳳凰鎮、大山鎮屬潮安縣。1992年,建潮州地級市,分舊潮安市和潮安郊區,在郊區設潮安縣,安埠鎮歸縣管轄。
國務院於2013: 1年6月28日批準。同意撤銷潮安縣,設立潮州市潮安區。潮安區行政區域為潮安縣行政區域(不含含磷鎮、官塘鎮、鐵鋪鎮)。
潮安區人民* * *位於安埠鎮潮安大道68號。二、原潮安縣林溪鎮、官塘鎮、鐵鋪鎮歸湘橋區管轄。
至此,潮安作為壹個縣的歷史宣告結束,撤區設市進入城市化新階段。唐山市編者,海陽縣建立於西漢,當時屬於遼西縣,現在河北省唐山市灤縣西南。
三國魏、晉、北魏。北齊省遼西縣入北平縣,省內海陽縣入費如縣。
海陽縣休寧縣名改編過程:楊修(東漢建安)~海陽(武元安)~海寧(西晉太康)~休寧(隋)休寧始建於東漢建安十三年(208),距今已有1800年的歷史。縣名由隋文帝決定,分別取和海寧兩個字,意為“慶忌之意”。
休寧作為古徽州“壹府六縣”之壹,自古以來就以山水秀麗、林茶富庶、商賈眾多、文風繁盛而聞名,被譽為“東南鄒魯”。隸屬於安徽省黃山市。
4.445121從哪裏開始?身份證號是廣東省潮州市潮安縣人。
2013年8月,國務院批準撤銷潮安縣,設立潮州市潮安區。因此,截至2019年2月,廣東省潮州市潮安區的區劃代碼為:445103。
廣東省潮州市其他區域的分區代碼如下:
潮州市445100
湘橋區445102
445122饒平縣
擴展數據:
潮安歷史悠久,東晉鹹和六年(公元331年)在海陽縣建立。新中國成立後,潮安與原潮州幾經拆分、合並、更名。
1991年65438+2月7日,國務院批準潮州市升格擴容,潮安縣恢復建制。縣城位於安埠鎮,隸屬潮州市管理。
2065438+2003年6月28日,國務院批準調整潮州市部分行政區劃,撤銷潮安縣,設立潮安區,將潮安縣林溪鎮、官塘鎮、鐵鋪鎮劃歸湘橋區管理。
截至2014年4月20日,潮安區轄16個鎮,1個林場:安埠鎮、文祠鎮、鳳凰鎮、江東鎮、東風鎮、龍湖鎮、彩塘鎮、金石鎮鎮、富陽鎮、沙溪鎮、馮唐鎮、古巷鎮、登塘鎮、赤峰鎮、桂湖鎮。
民政部-1993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區劃代碼
民政部-2065438+2009年2月中華人民共和國* * *及縣級以上行政區劃代碼
百度百科-潮安縣
百度百科-居民身份證號碼
5.“沒有繁榮,就沒有仁慈”這句諺語是什麽意思?解放前,潮饒交界地區有句諺語,叫“不富則不饒”。意思是:沒有龍都(古代稱龍巖城都城,包括今天澄海的蓮花鎮),不可能是饒平。這是壹句老話,老人看舊時光。解放後,龍都由饒平劃歸澄海。但是,這句老話確實反映了老饒平的歷史真相。
從舊地圖可以看出,縣城建在三饒饒平縣,越過澄海的洪雁、張琳東陵(今稱東麗),管轄潮安、澄海之間距縣城七八十裏的龍都。這和“無龍即無情”這句諺語有關。饒平之所以看重龍都,是因為老饒平的山區和沿海大部分地區相對貧窮,而地處平原的龍都相對富裕。有壹句廣為流傳的諺語,誇大和描述了龍都的富有,說“龍都三年不崩,母豬能掛金耳鉤。”龍都自古水網,魚米之鄉;也是舊饒平縣政府要錢要糧的主要場所。
從清朝到民國,富庶的龍都不僅在饒平有名,在潮汕也很有名。因為在這兩個歷史年份裏,隴東出現了兩個頗具影響力的知名人物。壹個是千美村舉人陳廷光。李杜人尊稱他為“陳老爺”。他出去做官30多年了。雍正五年回鄉為官後,熱心社會公益事業,捐銀6690余兩,用鸛灰修固龍都南北圍堤4000余尺,保證了農業收入,使他們都富裕起來。他還在本村創辦了永寧賽等京城公益項目,贏得了百姓和各級官員的贊譽,被朝廷授予“重宴鹿鳴”的殊榮。還有壹個是清末民初的華僑商人陳次煌。他也是壹個前美國農村土著。他年輕時隨父親陳煥榮去香港做生意。致富後,他到創辦“李”並在越、新、港、汕等地設立分公司,經營大米加工、貿易和金融業,成為壹名大華僑和實業家。在他的帶動和影響下,千美和泉龍逐漸形成了遠近聞名的僑鄉。
隨著時局的變化,有人用“龍”與“農”的諧音說“無農不可饒”,用“壹農敗百商”的說法做新的解釋,說明農業是基礎,沒有農業的發展,就不可能有富裕的地方。這個解釋符合今天黨和國家的方針政策,是古為今用的嘗試,值得參考。
6.潮州怎麽分?我告訴妳,這個問題很簡單。
潮汕地區/潮汕四市是指潮州、揭陽、汕頭、汕尾四個地級市。都是潮汕方言。
在古代,這些地方曾被統稱為潮州。當時發展比較繁榮,以至於潮州深入人心(這是我自己的理解)。
20年來,這四個地級市逐漸被劃定。潮州現在是指潮州市,包括兩個縣(潮安縣和饒平縣)和兩個區(湘橋區和楓溪區)。普寧、揭東、揭西、惠來現在都屬於揭陽市所轄的縣。其他城市也有自己的轄區。
如果想知道這些地方怎麽劃分,可以參考電話區號。同城的區號是壹樣的。普寧0663是揭陽的區號。潮州的東西都是0768。還有車牌號,都是揭陽的粵V,潮州的粵U。
另外可以買壹張廣東省地圖,行政區域劃分的很清楚。
把有潮汕口音的人叫做潮州人,這是歷史問題!說明我們潮汕四市是同宗!哈哈!
7.潮州的日夜風景構成我的家鄉潮州是壹座歷史悠久的文化名城。她山川秀美,人傑地靈,名勝古跡眾多,被譽為“海濱鄒魯”、“山海名國”。
說起我的家鄉,人們自然會想到潮州八景:湘橋春起、漢祠橡樹、鳳凰雨、龍船寶塔、鱷魚秋風、金山古松、米色佛燈、西湖魚排。但我今天要介紹的是名為“九景”的濱江長廊,風景如畫。河邊長廊是青磚砌成的。墻上有壹米多高的“鋸齒”,有高大雄偉的城樓。踩著腳下的方磚,扶著墻上的石頭,讓人仿佛置身於雄偉的萬裏長城。夜幕降臨,江邊長廊燈火通明,倒映著江水如火,如星,如星雲。燈與燈相連,光與光相連,就像壹張彩色的光網。天上的星星眨著眼睛,好像在說:“多美啊!”妳看,連明星都感到羞恥。妳能想象它有多美嗎?
我的家鄉不僅環境優美,而且歷史文化悠久。
潮繡多姿多彩,精彩紛呈;潮州陶瓷更是有名,有“白如玉、薄如紙、薄如絲、明如鏡、甜如聲”的美譽;潮州菜好吃;潮州功夫茶以其美、色、香、甜而聞名。
潮州,我的家鄉,妳知道嗎?即使有李白杜甫的文學思想,也很難寫出我對妳的愛。即使有齊白石獨樹壹幟的丹青之筆,也描繪不出妳婉約的比喻;即使有貝多芬的音樂,我也彈不出妳在我心中喚起的旋律。
潮州,我愛妳!
8.潮汕有哪些傳統建築?設計理念是什麽?普寧紅陽德安裏,在深汕高速潮陽,沿路可以看到壹些村莊。壹排排有特色的房子整齊排列,頗有氣勢。
這裏村子很多,都挺大的,房子連片,整齊劃壹。
這些房子有的有幾十年到上百年的歷史,有的是解放後和改革開放後修建的,大部分保持了潮汕民居的傳統風格。所以朝陽民居的建築特色其實就是潮汕民居的傳統風格。
潮汕的傳統民居是平房。為了找到射擊的制高點,我們選擇廢棄的瞭望塔,往往是村子裏最高的地方。解放前,這些村莊經常修建城樓來防範土匪和小偷。
但大部分已經廢棄或倒塌,部分外部框架還存在,內部樓梯甚至地板都沒了,無法登上。
傳統上潮汕有三種房子,分別是“四分金”、“悍馬拖車”、“商陸根”。“四金”壹般是有錢人的住所,風格和北京四合院差不多,據說也是仿四合院;《悍馬預告片》的規模比《黃金四點》還大,而且往往是富人所有。
潮汕地區保存完好的“徐-馬拖車”是澄海陳次福故居,被譽為“南粵第壹僑居”。
潮汕農村老百姓的房子都是“商陸根”的格式。“商陸根”也可稱為“跑獅”,是潮汕地區傳統民居建築最常見的形式,也是其他民居建築的基礎。采用中軸線布局,只有壹廳兩室。入口是天井,天井直接進入中央大廳。中央大廳兩側是大房間,天井兩側是俗稱“伸手”的小房間。整個結構的平面類似於北方民居中的庭院。商陸的屋頂是硬頂,即後高前低,其形狀被形容為老虎下山,故稱“商陸”。這種設計既通風又方便排水,以適應潮汕地區炎熱多雨的氣候。這裏拍攝的民居就是這種“商陸根”格式。
9.羅漢松的神話之所以吸引人,是因為它古雅的樹形和種子與莖稈奇特的組合。
南方很多寺廟,房子都是種的。可以種在門前,單獨種在中庭,也可以種在墻的某個角落,配合假山和湖石。多斑羅漢松可以作為花壇種植,也可以用花壇或盆栽裝飾,供室內欣賞。小葉羅漢松也可以作為庭院綠籬種植。
神秘理論
1.潮安縣鐵鋪鎮石湫頭村小學校園裏有壹棵羅漢松,深受村民喜愛。歷史上因為保護羅漢松,改變了幾次建設計劃。很多花木買家上門,答應出壹大筆錢買下這棵羅漢松,但最終都被拒之門外。提起這不起眼的羅,村裏的老人們都說這是他們的“鎮村之寶”。這棵羅漢松高約6米,樹冠很小。從遠處看,它像壹個伸出屋頂的芭蕉扇。樹的形狀有點獨特,向壹邊彎曲,外層樹皮剝落嚴重,有白蟻啃食的痕跡。幸運的是,葉子仍然是綠色和濃密的。羅漢松
76歲的學校看門人陳炳浩說,根據村裏的家譜,這棵羅漢松是1851,154年前從開元寺移植過來的。當時學校為了鼓勵學生努力學習,走向成功,在開元寺壹位僧人的幫助下得到了這棵樹。以前叫吉祥樹,本意是學校越辦越好。其實,這棵羅漢松之所以被視為村寶,不僅僅是因為它的樹齡長,名字好聽,更重要的是,自從種下了羅漢松,無論是過去的學校,還是後來的學校,都是人才濟濟,讓當地人引以為豪。據74歲的退休校長陳介紹,這棵樹是清鹹豐元年種下後,村裏10科30人選出來的。民國時期有50多名大學生,有進海軍軍官學校的,有黃埔軍校的,有清華大學的。解放後,2000至3000人口的石湫頭村,考上大學的有360多人。老人說,雖然說種樹和科舉興盛不可信,但自從種了羅,村裏崇教重教之風是真的,這可能就是我們祖先種樹的初衷。2.在周鹿佳村的西邊,離村子不到500米的地方是壹個古老的水運碼頭,碼頭上有古老的香樟樹和幾畝綠蔭。其間矗立著壹棵蒼勁挺拔、枝繁葉茂的羅漢松。據園林學者調查,該樹高28米,周長5.20米,樹齡超過1500年。傳說陸家洲在開始建村時,將羅漢松的枝葉劈開,發現有淡紅色的濃漿從切口處流出,於是認為這棵樹和人壹樣血肉模糊,視其為人間仙樹,尊其為“老聖樹”。歷代盧氏人的後代對老神樹呵護備至,尊之為神。據傳說,“老神樹”受到壹條神蛇的保護。神蛇有碗那麽粗,十多尺長,頭上有壹個紅色的“雞冠”。每當刮風下雨,電閃雷鳴的時候,神蛇就會圍著羅漢松跳舞,保護羅漢松不受雷擊傷害。村裏有兩位70多歲的老人,他們聲稱親眼見過這條蛇。不同的是,其中壹個老人重病三年,而另壹個老人是高齡出生。他們自己都說這是每個人的“火焰”,禍福難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