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吉日网官网 - 傳統節日 - 銅川經濟概況

銅川經濟概況

第壹個五年計劃期間(1953—1957)

該縣成功地完成了生產資料所有制的社會主義改造,生產關系發生了根本性的變化。在此期間,將引導農民從自願的農業生產互助組發展到組織土地股份、實行統壹經營的初級農業生產合作社。成功地進行了以煤炭工業為主體的大規模經濟建設。建設投資8862萬元,省耐火材料廠、王石坳煤礦、三裏洞煤礦、銅川人民電廠、耀縣水泥廠先後開工、竣工投產,新增固定資產5746萬元。工業總產值10385萬元,其中重工業8995萬元(占工業總產值的86.6%),輕工業1390萬元(占654.38+03.4%)。第二個五年計劃和經濟調整時期(1958—1965),1958年8月,全市農村實現人民公社化;同時發動“大躍進”運動,實行“以鋼為綱”、“全面躍進”的政策,經濟工作嚴重脫離實際。在生產中,盲目追求高指標,擾亂了正常的經濟工作秩序。當年基本建設投資規模擴大到3891萬元,積累率從1.957年的50.02%上升到57.85%,超過了全市的財力物力。此外,受自然災害影響,農業產量連續三年大幅下降。1960年,全市農民人均口糧只有115.5斤;現金收入,54元。市場供應和人民生活極其困難。

第三、第四個五年計劃時期(1966-1975)1966“文化大革命”開始後,銅川各級領導機構相繼癱瘓,許多廠礦特別是銅川礦務局所屬的廠礦頻繁停產,規章制度松懈,社會、生產、生活秩序被打亂,戰亂頻仍。1970以後,由於基建投資規模大,1975全民所有制職工人數和工資分別比1970增長26.9%和25.2%,均超過國家計劃,造成國民經濟不平衡,企業經濟效益差。從65438到0975,通過全面整頓,國民經濟形勢有所好轉。10年間,市政鋁廠、市政水泥廠等廠礦開始興建;全民所有制固定資產投資* * * 441億元,新增固定資產投資2.72億元;* * *生產煤炭5731.22萬噸,水泥754.85萬噸,電解鋁21.400噸(1.969-1.975),交流電機和變壓器46700千瓦(1.9765438+)。裸鋁線、電石、燈泡、日用陶瓷、棉布、服裝等重要產品的生產能力大幅提高。

五五期間(1976-1980)1976 10江青反革命集團被粉碎後,銅川發展國民經濟的計劃(不包括中央和省工業企業)超額完成。規劃提出,工農業總產值計劃在10年內年均增長13%;農業要求全市實現1976年糧食生產“綱要”(畝產200公斤),1977年過黃河(畝產250公斤),1985年過長江(畝產400公斤),人均糧食640公斤;1985年工業產值達到2.59億元;10年基本建設總投資為1.5億元。這樣壹來,城市經濟的不平衡就更加嚴重了。

六五期間(1981-1985),銅川繼續認真落實中央調整、改革、整頓、提高國民經濟的壹萬針。1985年實現工農業總產值75902萬元,比1980年的49059萬元增長54.72%,年均增長13%;國民收入38425萬元。五年間安置城鎮失業人員45946人。這個城市的農村經濟取得了突破。1985年農業總產值12456萬元,比1980的6743萬元增長84.72%,年均增長9.8%。“六五”期間,* * *生產糧食654.38+0.46億斤,比“五五”增加8億斤,人均糧食產量由654.38+0.980 495斤提高到784斤。鄉鎮企業總產值為11057萬元,是1980的3.2倍。林牧副產品產值占農業總產值的比重由1980年的22.6%提高到24.1%,農業商品率達到29.3%。1986年鄉鎮企業總產值11057萬元,比1980年增長3.2倍。

七五期間(1986-1990),銅川堅持改革優先,積極改善農業生產條件。調整經濟結構,重點發展機械、冶金和紡織工業;大力發展第三產業;加強城鄉建設和環境汙染綜合治理;發展教育科技;進壹步改善人民生活。主要目標是:從65438年到0990年,全市工農業總產值達到11.2億元(市級7.2億元),年均增長9.5%(市級1.3%);農業總產值6543.8+0.36億元,年均增長6%;工業總產值9.84億元(市級5.84億元,是1985的兩倍),年均增長10%(市級15%);國民生產總值達到8億元,國民收入591億元;地方固定投資計劃3.5億元;城鄉居民消費水平增長6%。

經初步核算,銅川2008年實現國內生產總值128.65億元,比上年增長17.1%,不含價格因素。其中,第壹產業實現增加值9.68億元,增長7.8%;第二產業增加值達到77億元,增長19.8%;第三產業增加值41.97億元,增長1.4%。銅川人均GDP達到15362元,比上年增長16.6%。第三產業結構由上年的7.7: 57.5: 34.8調整為7.5: 59.9: 32.6。

2010 165438+10月12陜汽集團銅川汽車零部件加工基地壹期工程在銅川新區南部工業園投產,為銅川優化經濟結構、振興裝備制造業翻開了新的壹頁。汽車零部件加工基地項目總投資6543.8+0.2億元,突出重型車零部件、電動車橋、特種電動車三大產品,使基地逐步成為集團公司汽車零部件的主要支撐力量。建成鍛造、機加工、熱處理、塗裝、裝配等生產線17條,搬遷電動車車軸、微型車車軸生產線,形成年產重型半軸20萬根、微型車車軸22萬根、電動車車軸8萬根的生產能力,年銷售收入3.8億元。

“十五”期間,本市食品工業發展迅速,已成為重要的接續產業。旺旺、綠香、啟智等食品加工企業初具規模,麗華酒廠、綠香集團、祥雲公司的系列產品在市場上有壹定的知名度和占有率。食品工業總產值已超過2億元,占銅川工業總產值的9%。

2012年,全年實現國內生產總值282.92億元,比上年增長15.8%,經濟增速連續7年保持在15%以上;其中,第壹產業增加值1.947億元,增長6.3%;第二產業增加值654.38+086.43億元,增長654.38+09.4%;第三產業增加值77.02億元,增長10.5%,三次產業比重分別為6.9:65.9:27.2。按常住人口計算,人均生產總值33701元,比上年增長15.6%。

全年非公有制經濟增加值133.53億元,占國內生產總值的47.2%,比上年提高1個百分點。全年居民消費價格上漲2.8%,比上年回落2.1個百分點。其中,食品價格上漲4.5%。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上漲0.6%,比上年回落10.8個百分點;工業生產者購進價格下降1.1%,比上年下降12.9個百分點。糧油生產

“十五”以來,銅川進壹步優化作物布局,大力推廣“三項”技術,認真實施“種子”工程,加大地膜覆蓋和配方施肥技術推廣力度,以小麥、玉米、油菜生產為重點,實現了玉米良種化、包衣化、雜交化。

2005年,銅川種植糧食作物65,438+0,084,500畝,油料65,438+0,654,38+0,800畝。其中小麥56.5438萬畝,玉米37.65萬畝。在糧食面積比2000年減少41500畝時,糧食作物總產量達到23.69萬噸,單位面積產量達到218.5公斤,分別比2000年增長3%和7%,均為歷史最好水平。含油面積11.1.8萬畝,比2000年增加1.3萬畝。總產量0.91.7萬噸,平均產量81.7公斤。

畜牧業

“十五”期間,銅川畜牧業發展迅速,特別是2002年市委、市政府制定《關於加快畜牧業產業化發展的決定》並召開畜牧業產業化會議後,銅川各級黨委、政府認真貫徹落實決定精神,加大行政推動力度,重點扶持陜西李政乳業有限公司、金生公司、齊天乳業公司等龍頭企業,以李政公司為依托,增強輻射帶動能力。以“公司+農戶”奶牛養殖模式,輻射帶動耀州、王壹、中南半島奶牛養殖基地,積極引導龍頭企業與農戶形成緊密利益關系,發展訂單畜牧業。堅持“引導、扶持、保護、調節”的方針,積極培育和大力扶持民營技術推廣組織和各類專業協會、中介服務組織,搞活畜產品流通,逐步形成產銷壹條龍的畜牧業產業化發展格局,有效激發了廣大人民群眾發展畜牧業的積極性,有力促進了銅川畜牧業的快速發展。畜牧業產值在大農業產值中的比重逐年上升,畜牧業生產規模不斷擴大,生產水平顯著提高。

2005年,銅川肉牛19.01000頭,比“九五”末增長29%,肉羊237400只,奶牛2002頭,存欄量達到10268頭,比“九五”末增長20.4倍。為加快畜禽良種化進程,銅川奶牛、肉牛、肉羊、豬、雞良種覆蓋率分別達到100%、80%、60%、80%、90%,畜禽良種化水平不斷提高。畜牧業產值不斷增加,已成為銅川農村經濟的重要支柱和農民增收的重要渠道。

中草藥

中藥材產業是銅川的傳統產業,但也是新興產業。銅川是“藥王”孫思邈的故鄉,也是他行醫的地方。農民自古就有種植中藥材的傳統,但中藥材作為壹個產業的發展已經進入新世紀。九五末,銅川中藥材種植面積只有3000多畝。但為了適應市場發展的需要,市委、市政府將中藥產業確定為銅川四大農業主導產業之壹。為了順應市場趨勢,響應政府號召,各區縣也在政策、資金等方面給予了大力支持。耀州區和宜君縣分別制定了中醫藥產業發展規劃。耀州區被定為陜西省中藥材GAP標準化種植示範縣。楊淩麥迪遜、方舟制藥、耀州制藥公司等中藥材加工銷售企業分別在本市設立了藥源基地,積極開展中藥材GAP、SOP法規研究。這些企業的進入對銅川市中藥材的發展起到了積極的推動作用,中藥材產業發展迅速。2005年,銅川中藥材種植面積增加到7.22萬畝,比“九五”末的3000畝增長了24倍。

農業龍頭

龍頭企業是農業產業的排頭兵,壯大龍頭企業是發展農業產業化的關鍵。“十五”期間,為加快銅川市農業產業化進程,全面實現農村小康目標,在結合實際、認真分析、深入調研的基礎上,以市委、市政府名義印發了《銅川市關於做大做強農業產業化經營龍頭企業的意見》(銅發〔2003〕26號)。同時,為使銅川市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真正發揮帶動作用,緊緊圍繞主導產業,重點抓好了綠香集團、祥雲公司、核桃乳品加工、核桃精制油四家水果加工龍頭企業。李政公司、齊天乳業、凱撒肉牛育肥場等三家畜牧龍頭企業;方舟制藥和沁源藥用化工廠是兩大藥材龍頭企業。這些龍頭企業依托“公司+農戶”、訂單農業等新機制、新模式,在農副產品深加工、延伸產業鏈、增加附加值、吸納農村富裕勞動力等方面發揮了不可替代的作用,有效促進了農業產業化經營。鋁金屬

十五期間,廣信鋁業公司完成老廠“六改八”技改工程,董家河二期技改工程基本完成,新增產能7.5萬噸。到2005年底,電解鋁生產能力將達到654.38+05.5萬噸。同時,鋁廠5萬千瓦自備電廠的建成投產,使鋁工業成為集鋁冶煉、深加工、鋁電聯產為壹體的支柱產業。

“十五”後,全市煤炭行業關閉了壹批浪費資源、不具備安全條件的小煤礦。由於國際國內經濟增長加快,能源需求旺盛,煤炭行業產銷兩旺,但監管和安全工作壓力較大。該市嚴格按照“扶大抑小、適應環保、延伸發展”的產業調整方針,以國有統壹煤礦技術改造和接續礦井建設為重點,合理開發利用煤炭資源,確保安全有序發展。柴家溝煤礦通過技術改造,生產能力從30萬噸提高到60萬噸,趙晉煤礦60萬噸技術改造工程於2006年初完成。銅川煤炭年開采能力已達16萬噸,實際開采能力在15萬噸以上。

建築材料

按照“調整結構、發展先進、淘汰落後、消除汙染”的產業政策,積極推進建材工業結構調整,抓住機遇,提高產能。2004年,川口地區9座機械立窯成功關閉,改善了該地區的生活環境。為了保持建材工業在全省的主導地位,在調低建材工業的同時,要根據國家產業政策積極擴大。2005年秦嶺和勝威兩條日產5000噸水泥熟料生產線相繼建成投產,年新增產能約400萬噸。匯源水泥工業園還有壹個日產5000噸水泥熟料的項目在建。“十五”末,銅川地區水泥產能達到近千萬噸。

陶器和瓷器

該市陶瓷工業歷史悠久,資源豐富,生產基礎雄厚。從已探明的地方儲量來看,耐火粘土資源居全省第壹,陶瓷粘土資源居全省第三。自20世紀90年代以來,該市陶瓷產業的機制、資金和人才都沒有得到大的發展,甚至失去了優勢。但是,依靠已形成的基礎和天然氣過境的有利條件,該市的陶瓷工業仍將大有作為。“十五”期間確定的思路是,加強與陶瓷發達地區的聯系與合作,引進資金、技術和人才,培育和打造銅川陶瓷知名品牌,建成具有相應規模的現代陶瓷企業。石堅陶瓷廠和山東路宏沃森陶瓷公司年產300萬平方米墻地磚項目基本實施。經過技術改造,工業電瓷產能達到近1000噸,占據了壹定的市場份額。

旋轉和編織

該市紡織行業抓住沿海地區同行業向內陸轉移的機遇,加大外引內聯力度,加大投入,擴大規模,年產能5.6萬片,創歷史新高。為了擴大生產規模和提升產品檔次,我們將重點發展非織造高檔面料和精紡多支棉紗,實施65438000支噴氣發動機項目和6000噸聚酯紡粘非織造布項目。

機電的

“十五”期間,變壓器廠和東風昌河汽車有限公司加大科技投入,積極開發新產品,市場份額不斷上升,代表了全市傳統機電行業的發展趨勢。同時,蘭芝、臨淄等民營供電企業落戶新區,為全市機電產業發展註入了新的活力。

  • 上一篇:淺談連鎖便利店的產生和發展
  • 下一篇:非洲音樂的靈魂是什麽?最好有500字左右的介紹。謝謝!~(註:500字,可從百度摘錄~再次感謝~)
  • copyright 2024吉日网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