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吉日网官网 - 傳統節日 - 分析銀行保險渠道在客戶服務方面存在的問題及原因,並提出相關意見。

分析銀行保險渠道在客戶服務方面存在的問題及原因,並提出相關意見。

保險邊肖幫妳解答,更多問題可以在線解答。

銀行存款轉保險投訴分析及建議

2065438+2003年3月7日16:55

來源:中國消費者協會網

近年來,消費者在銀行存款時被誤導購買保險(儲蓄保險)的報道經常見諸報端和網絡。“銀行存款變保險”、“存單變保單”問題成為新的消費者投訴熱點和難點。此類投訴嚴重侵犯了消費者的知情權,是影響社會和諧穩定的潛在因素。平度市消費者權益保護委員會緊扣消費熱點,以保護消費者合法權益為出發點和落腳點,對投訴進行專題討論研究,積極進行調解,取得了實效。

第壹,銀行存款和保險的區別

銀行存款是儲蓄,主要目的是獲取利息收入,而保險的主要目的是應對各種意外的經濟損失。儲蓄保險是保險公司設計的保險功能和儲蓄功能的結合。比如現在常見的養老保險、養老保險、教育基金保險,除了基本的保障功能之外,還有儲蓄功能。如果在保險期間沒有意外,保險公司會在約定的時間返還壹筆錢給保險受益人,就像逐年零存整取保費,到期壹次性支取壹樣,類似於銀行的零存整取,但其本質還是保險和保障。

二是銀行存款轉保險投訴中存在的問題

目前處理的投訴主要發現三個問題。第壹,銀行違規。銀監會於2010至1發布《關於進壹步加強商業銀行保險代理業務合規銷售和風險管理的通知》,要求禁止保險從業人員在銀行銷售,但部分銀行仍允許保險營銷員在銀行銷售,為銀保銷售誤導提供了條件。第二,瞞天過海,銷售誤導。在銷售時,銀保的工作人員采取突出收益攤薄風險的策略,主要是向消費者說明收益,盡量避免中途退保所遭受的損失,甚至單方面將保險與國債、基金進行比較,讓消費者認為買保險收益最大,沒有風險。有的銷售人員宣稱保險(儲蓄保險)就是儲蓄,不告知消費者連續存款、支取期限、中途退保風險等問題,讓消費者誤以為是“自願存款、自由支取”的儲蓄。保單和合同中提到的猶豫期、保單現金價值、票據管理費、風險管理費等專業術語,沒有向消費者詳細解釋,條款專業性強,消費者不懂。例如,2011年4月9日,王先生被銀保銷售人員誤導購買了壹款儲蓄保險,存款2萬元,需要“存滿3年,存滿2.6萬年”。今年7月31日,王先生被告知繳納“違約金”4500元,但王先生並不知道自己正在購買。三是針對性強,大部分是老年人。通過投訴分析發現,被誤導購買保險的消費者主要是老年人。被誤導的主要原因是老年人因為對銀行的信任而缺乏警惕和理解。同時,銀保銷售人員利用“親情營銷”讓老年人無意識地“簽字”買保險,也是被誤導的壹個重要方面。2012年4月20日,隋女士投訴在銷售人員的熱情服務下,沒有仔細閱讀合同就簽了保險。當時她覺得“不好意思不買”,以至於現在很多子女都擔心老人壹個人去銀行存錢。

三、銀行存款變保險投訴原因分析

第壹,在經濟利益的驅動下,銀行和保險公司相互合作。銀行代銷保險或者允許保險公司出於自身經濟利益銷售。銀行可以從銷售的保險業務中獲得積分,即銷售傭金,消費者保費直接變成銀行存款。在拉存款和賺取積分的雙重利益驅動下,銀行成為銀保產品銷售的重要渠道,也成為“存款變保險”投訴的重災區。銀行是重要的金融機構,其業務主要涉及資金交易。同時,銀行客戶中存在大量的保險潛在客戶。保險公司利用銀行的業務特點挖掘潛在客戶,銀保產品成為保險公司保單銷售的重要來源。

二是政策落實不到位,監管力度不夠。2011保監會和銀監會聯合發布《商業銀行保險代理業務監管指引》,要求商業銀行部允許保險公司在銀行網點銷售。從事銀保產品銷售的人員為具有保險從業資格的銀行工作人員,禁止在銷售過程中將保險與儲蓄、銀行理財混為壹談。不得使用“銀行與保險公司聯合推出”、“銀行推出”、“銀行理財產品新業務”等不當用語,不得套用“本金”、“利息”、“存款”等概念,不得誇大或變相誇大保險合同收益,不得承諾固定分紅收益。違反規定屬於銷售誤導。但在實際操作過程中,駐點管理、廣告誤導等明顯違規行為的清理和執行相對到位,而銷售人員銷售過程中的誤導依然存在,且難以監管。在2012年6月的壹次投訴中,消費者反映銷售人員聲稱收益大於存款,沒有風險,但實際低於同期存款收益。因為銷售人員的承諾是口頭的,消費者很難證明。如何監管銷售人員的銷售過程,是治理銀保產品違規銷售、保護消費者合法權益亟待解決的問題。

三是消費者風險意識不強,理財能力有待提高。消費者銀行存款被銀保產品銷售誤導,主要原因是銷售人員違規誤導銷售,但消費者風險意識不足是重要因素。由於對銀行的信任,大多數老年人放松了對銷售誤導的警惕,甚至沒有風險意識。另外,銀行裏穿著工作服的銷售人員推銷,銷售人員的炒作,很容易讓消費者上當。很多情況下,保險條款是在不了解的情況下簽字確認的。老年人理財的原則是保險和收益並重。銀行存款是風險最小、收益適當的主要理財渠道。對其他金融產品的不了解,理財渠道的簡化,導致了大量存款被誤導買保險的問題。

四、銀行保險投訴的危害性

根據《消費欺詐處罰辦法》,經營者采取虛假或者其他不正當手段,在提供商品或者服務時欺騙、誤導消費者,損害消費者合法權益的。所以消費者銀行存款被誤導買保險的本質是欺騙消費者。也違反了合同法中的平等和誠實信用原則。這壹問題的存在,不僅侵害了消費者的知情權,使消費者的經濟利益遭受損失,引發退保、訴訟等問題,而且影響銀行在公眾中的信譽,不利於保險業的健康發展,甚至造成老年人養老金和救命錢的流失,影響社會和諧穩定。

五、解決銀行存款保險投訴問題。

嚴禁銀行涉足任何保險、基金業務,違者將以欺詐論處。現在社會風氣烏煙瘴氣,其實是黨政機關和大型國企搞下來的。俗話說:上梁不正下梁歪。希望新政府趕緊治理上層,該殺的壹定要殺壹批,不然這個劣等民族真的完了。

  • 上一篇:淺析《黃帝內經》對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指導意義
  • 下一篇:青海有哪些值得推薦的旅遊景點?
  • copyright 2024吉日网官网